文/李晨
沙地,在这里止步
文/李晨
自2008年省委、省政府决定在位于科尔沁沙地南缘的辽西北实施草原沙化治理工程,朝阳市委、市政府就将辽西北草原沙化治理工程纳入生态朝阳建设战略实施的重要内容,高度重视,积极争取。在2009年项目实施伊始,在10个项目核心区中,朝阳市北票、凌源、朝阳、建平、喀左5县(市)全部纳入项目区。2011年,双塔、龙城两区也纳入了项目区。至此,辽西北草原沙化治理项目在朝阳市全面实施。
朝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草原沙化治理工作,朝阳市畜牧局具体承担项目的组织和实施,抓住关键环节不放松:
一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明确草原权属。经过几年的艰辛工作,朝阳市已确权草原620万亩,确权草原面积占朝阳市土地总面积的21%,占辽宁省确权草原总面积的45.9%。所确权草原全部由县级人民政府颁发了《草原使用权证》。
二是落实承包经营制,明确责、权、利,确保工程实施后围栏等设施的长久完好。通过逐地块、逐户落实,项目区共签订《草原承包合同书》532份。使每一块、每一亩草原都有承包者,都有守护人。
三是编制科学的《草原沙化治理工程建设项目实施方案》。为了科学设计,广大科技人员风餐露宿,每个治理地块都要成千上万亩,每个治理地块围栏少则3000米,多则12000米。施工前要对所有选中的治理地块进行线路踏查和合理设计。根据现场勘测和GPS定位仪测量,把地块按地形、地质、地貌分类,以便确定施工难度大小,实行分类施工。按照地块的实际面积和线路,计算出围栏所需要的实际物资用量。每个治理地块都要逐沟的地下、逐坡地爬,逐杆、逐坑地实地勘测设计、打点标记。
四是加强制度建设,实行标准化管理。朝阳市以县(市)区为单位,均制定了工程建设资金管理、物资采购(招投标)、物资管理、工程监理、工作责任、工程管护、档案等一系列制度,做到了项目实施一切有章可循。
五是严把工程物资质量关。根据责任分工,工程物资质量由市畜牧主管部门负责。朝阳市畜牧局对各中标工程物资生产单位实施产地质量检测,对于工程刺线,从钢丝采购原料到钢丝加工工艺、质量均在生产厂家检测,对于工程水泥柱,每批出厂前均需现场检测,不合格产品不得出厂,合格产品予以核发合格证书,同时对数量进行统一登记,在项目完成申请验收前,市局将每个项目区核发合格物资数量进行累加,并与工程项目实施方案设计数量符合,否则不予验收。
六是严把补播关,确保苗齐苗壮,确保生态恢复效果。实践证明,适时早播是关键。朝阳市每年四月初就开始补播,每次补播需要八万余人次,以后根据苗情进行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补播……直至达到项目设计标准苗数。
七是严把围栏施工质量关,确保工程一次通过省、市验收。朝阳地区现有草原地型山势陡峭,由于长期以来的开垦和造林,确权为天然草原的地块多为高山、远山甚至是石质山,项目区运杆异常艰难。勤劳的朝阳人民面对陡峭的山崖,面对坚硬的顽石,他们一锹一镐、一钎一锤地挖好每一坑,埋牢每一根杆。
八是严把检查验收关,确保工程质量。项目工程实施过程中,省、市督导检查组顶严寒、冒酷暑,不畏风霜雨雪,不畏山高路险,不畏道路泥泞湿滑,亲临施工一线检查指导工作,及时纠正工程中出现的问题,解决技术难题。3年来,共督导检查300余次。确保了工程顺利完成。
3年间,朝阳市共承担沙化草原治理任务175万亩,占辽宁省草原沙化治理总任务的58.3%。据不完全统计,项目实施以来,各项目区共投入人工75.8万人次、车工11.7万车次、动用土石方10.7立方米,共埋设水泥杆120万根,架设围栏5600公里。
由于朝阳市的草原沙化治理工程建设措施到位,工程质量标准和要求起点高,监督指导跟得紧、抓得严,工程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据对2010年项目区的监测结果显示,项目区平均植被覆盖度由29.80%提高到51.59%,比非工程区提高了39.66个百分点;平均植被高度由25.16厘米提高到37.57厘米,比非工程区提高了36.46%;平均干草产量由每公顷1302.87公斤提高到每公顷2151.16公斤,比非工程区提高了40.78%,植被种数平均增加5种。
2011年,项目区生态恢复效果更是大幅提升,工程区土壤侵蚀模数由原来的每平方公里2800吨下降至550吨,由中度侵蚀变为轻度侵蚀;补播前每亩每年土壤流失量为1867公斤,现在下降为367公斤;蓄水效率提高到79%。
经过3年的草原沙化治理,对沙化草原的围封和补播取得了较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昔日的荒山,如今已披上了绿装;昔日的荒坡,如今已鸟语花香……肆虐的科尔沁沙地,已在这里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