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肺癌患者围术期的呼吸道护理体会

2012-08-30 16:53胡芳
科学时代·下半月 2012年3期
关键词:卧位肺部高龄

胡芳

[摘要] 目的 对高龄肺癌患者进行围术期的呼吸功能训练与指导。方法对46例高龄肺癌患者, 通过术前心理护理, 积极控制呼吸道感染, 改善肺功能, 在护士指导下行术前、术后呼吸功能训练与指导, 对不配合呼吸功能训练者行支气管镜吸痰等措施。结果 本组46例患者顺利度过恢复期。结论 对高龄肺癌患者加强围术期的呼吸功能训练与指导, 能够减少手术并发症, 提高手术成功率。

[关键词] 肺癌患者围术期呼吸道

肺癌是肺部常见的恶性肿瘤, 其主要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肺叶或全肺切除) , 术后常出现暂时的呼吸功能低下, 同时由于手术创伤引流部疼痛, 患者不能进行有效的深呼吸和咳嗽排痰, 可出现肺不张、肺部感染和呼吸衰竭等并发症。现将我科2010年11月2011 年11月收治的46例肺叶或全肺切除的老年患者进行围术期呼吸道护理的体会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本组男35 例, 女11例; 年龄64~ 76岁, 平均71 岁; 早期肺癌15 例, 中晚期肺癌31 例; 有呼吸道症状者37 例, 主要症状有咳嗽、咳痰或血痰、胸闷、气短、胸痛及发热等。本组有吸烟史者40例, 最大烟量40支 / d, 最长吸烟史50年。伴高血压8例, 伴糖尿病2例,肺功能测定提示有不同程度损害32例(轻度14 例, 中度18例)。手术方式:行全肺切除9例, 行肺叶切除或肺叶楔形切除术32例,开胸探查术5例。

1.2 方法

1.2.1 术前指导: 高龄肺癌患者多有几十年的吸烟史, 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患, 致使呼吸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损害。向患者解释吸烟对健康和手术的危害, 耐心说服患者术前2周戒烟, 并解释清除麻醉和手术引起的呼吸反应, 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以及手术后卧床不活动对呼吸的影响。使患者认识到进行呼吸功能训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介绍手术成功及康复好的病例, 树立病人战胜病魔的信心, 以取得积极的配合。

1.2.2 深呼吸的方式: 分别为胸式深呼吸和腹式呼吸。胸式深呼吸方法: 患者仰卧, 呼吸时完全用胸腔活动。用鼻吸气2次, 屏气2 ~ 3 s, 绷住腹肌, 之后缓慢将气呼出。腹式呼吸方法: 可取卧位、半卧位或坐位, 将两手分别放在腹部和前胸部,全身肌肉放松, 平静呼吸, 经鼻吸气, 从口呼气, 呼吸要缓慢均匀, 每日2~ 3次, 每次10~ 15 m in。术前2 周开始进行。通过深呼吸运动, 增加呼吸肌力量及膈肌与腹肌在呼吸运动中的协调性, 从而增加潮气量和肺泡通气量, 减少功能残气量。

1.2.3 体育锻炼: 如爬楼梯运动, 每日1~ 2次。每天进行户外散步, 改善肺功能。

1.2.4药物治疗: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予使用抗生素,支气管解痉药, 对痰液粘稠者, 给予雾化吸入, 利于控制、预防呼吸道感染。本组患者全部采用超声雾化吸入, 每日4次。雾化液为0.9%生理盐水20 m l、地塞米松5 m g,沐舒坦10 m g。起到湿化气道、止咳、祛痰、解痉的作用。患者的分泌物又较多时, 可采用支气管纤维镜下吸痰的方法。本组有5例患者出现咳嗽无力, 经用支气管纤维镜下吸痰, 效果良好。

1.2.5术后立即给予面罩吸氧(高流量湿化)。24 h后改中流量鼻导管吸氧。严密监测心电监护指征与肺功能变化[2] 。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1.2.6充分镇痛: 术后患者常用伤口疼痛致全身肌肉紧张而限制呼吸。除应用镇痛药外, 可采取半卧位, 膝下垫软枕, 保持舒适体位, 轻轻活动或按摩颈部和肩胛部以消除肌肉紧张。使呼吸保持适当的频率和幅度。

1.2.7指导呼吸: 麻醉清醒后即给予呼吸跑各50 m 以及下蹲运动, 每次5个逐渐增加, 每天2~3次。以上运动根据自身状况进行, 以锻炼后心率< 100~ 120次/m in, 不感到心慌、气短和疲劳为宜。通过训练, 大大增加了肺活量, 提高机体素质, 改善了呼吸肌功率。

1.2.8 有效咳嗽: 指导患者深吸气后, 用胸腹部的力量作最大咳嗽, 咳嗽的声音应以胸部振动而发出, 每日练习3次, 每次18~20次。耐心解释通过咳嗽可预防肺不张, 肺部感染。

1.2.9 肺功能训练器的练习: 训练器上有刻度, 可显示每次吸气的气量, 容易引起患者的兴趣。嘱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 深吸气后口含肺功能扩充器的含嘴, 作最大吸气, 早晚各1 次。通过训练, 可以增加患者肺活量和最大通气量, 从而改善肺功能。

2.结果

高龄肺癌患者围术期加强呼吸道护理, 术后8 例行气管呼吸机辅助呼吸, 3例行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46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 未发生肺部感染、肺不张及呼吸衰竭等肺部并发症。

3.讨论

3.1 老年人由于胸廓和肺顺应性降低, 吸肌群的肌力减退, 肺活量减少, 残气量和功能残气量增大。老年人肺活量降低, 肺部气体交换随年龄的增长, 排出CO2 能力也减低[3]。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伴有不同程度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导致肺功能相应改变。术前的体育锻炼, 可提高身体素质, 改善呼吸肌功率,为手术提供了良好的时机。术前的健康教育, 包括心理指导,学习有效咳嗽的方法, 深呼吸的训练, 呼吸功能训练器的练习。其中心理指导增强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深呼吸和呼吸功能训练器的练习可改善肺通气和换气功能, 提高气体交换, 从而达到改善肺功能的目的, 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3.2由于老年人呼吸道黏膜萎缩, 纤毛运动不良, 加上手术和麻醉插管的刺激, 气道分泌物易滞留于气管及支气管内且粘稠度高。为预防术后肺不张和肺部感染的发生。术后鼓励患者尽早咳嗽、排痰, 积极进行正确的呼吸训练, 采取镇痛, 正确的呼吸指导。协助拍背辅助咳嗽、排痰, 雾化吸入, 肺部听诊。对咳嗽无力者尽早进行支气管镜吸痰, 保证了呼吸道的通畅, 使患者顺利度过了手术恢复期。

猜你喜欢
卧位肺部高龄
右美托咪定在腰硬联合麻醉下前列腺剜除术高龄患者中的应用
肺部超声对肺水肿严重程度及治疗价值的评估
盐酸氨溴索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
探讨高分辨率CT在肺部小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躺着就心痛!卧位型心绞痛怎么破
石台行
站立位与卧位X线摄影对腰椎曲度测量影响的研究
睡姿不对,当心病情加重
孕30周胎位不正能转过来吗?
拯救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