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晨捷
近10年来,“老师”的称呼泛滥成灾。不管干什么的,只要一上电视,都成了老师。我的邻居在外企当会计,物业对他也是一口一个老师。形势所迫,我也“老师”起来——去采访导演李文化,张嘴闭嘴李老师,而李文化的太太也就成了侯老师。
有人说,杨澜是始作俑者。她在电视上一口一个“赵忠祥老师”,把“老师”推向了全国。批评杨澜的人,理由是赵忠祥的职业是电视主持,不是老师。其实,“老师”这个称谓身兼数职,它既是职衔称谓,又是关系称谓。就关系而言,杨澜称赵为师,并无不妥——在主持上,当时的赵忠祥确实可以做杨澜的老师。
新世纪以来,“老师”成了社交称谓。被称为老师的,大多数不是干教育的,称呼者跟他也没有师生关系。“老师”成了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敬称。这种敬称与古代的“公”有些类似。“公”本来是对有贵族爵位者的称呼,比如秦庄公、齐桓公、宋襄公。后来,演变成跟爵位毫无关系的敬称。洪迈在《容斋随笔》中记载苏东坡的话:“凡人相与呼者,贵之则曰公,贤之则曰君。其下则尔汝之。”“老师”比“公”进步,还包括女性。无论男女,在“老师”面前人人平等。
每一类称谓都有自己的交际功能和适用范围。“老师”适用于比自己年纪大,不适宜称哥道姐的人身上。公务员、白领尤其是文化人最容易被“老师”。“老师”具有表示亲热、套近乎之功能,称人为师者,虽然不像称哥道姐那样可以拉上血缘关系,但也可以挤入门生故旧之列——天地君亲师,我把你放在五伦之内,你还不关照关照我吗?
为什么国人这么热衷于“老师”呢?有人说,这是因为教师成为全社会受尊敬的职业,所以,“老师”就跟着走俏。其实,本来属于职衔称谓和关系称谓的“老师”,不但跑到了社交称谓里夺城劫地,而且磅礴万里,深得人心。这说明什么?说明原有的社交称谓不够用了。你看,“同志”萎缩了,“师傅”下岗了,“老板”适用面太小。按理说,先生/女士应该大行其道了,可是,这种称谓除了太正式之外,还无法显示尊卑。
社交称谓不够用,就需要外援。既有尊敬感,又有亲热劲。既符合传统,又适应潮流的“老師”入选。称谓市场上有了这个生力军,先生/女士就只好退避三舍。
语言学家说,称谓是时代的风向标。为什么半个世纪后,“老师”走俏,“先生/女士”受冷落呢?这种文化现象透露出什么信息呢?称谓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说明了社会等级结构。这个关系和结构是文化系统的一部分,“老师”插足社交称谓,说明称谓的紊乱,而称谓的紊乱,又表明了文化系统的张皇失措,一个社会的不成熟亦由此可见。
因此,我相信,“老师”这一称谓不能长久。
摘自《南方周末》
【亮点旨趣】
此文翻空出奇。其出奇之处为“一个社会的不成熟亦由此可见”。其“翻空”凭借有二:其一,“近10年来,“老师”的称呼泛滥成灾”(首段);其二,“语言学家说,称谓是时代的风向标”(倒数第2自然段)。其他材料都在为二“凭借”做注脚;“凭借”一为“凭借”二做铺垫。
意味深长的是卒章显志:“‘老师这一称谓不能长久”的蕴含是,“我们的社会会成熟起来”!
【创意仿写】
以“宝宝”为题写议论性散文。联系社会现实,或褒或砭,立意自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