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动画电影的创作比较

2012-08-30 11:52杨锐
电影评介 2012年12期
关键词:台词艺术形象主题

[摘要] 中国动画电影与国外优秀同行相比,在主题的表达、题材的选择与挖掘、艺术形象的塑造、台词的锤炼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只有虚心学习,取长补短,同时又要发扬民族特色,才能使中国动画电影水平得以提高。

[关键词] 动画电影 主题 题材 艺术形象 台词 比较

中国的动画电影自上世纪20年代发轫,经历了令人骄傲的黄金时代和可圈可点的白银时代,终于在80年代末在美日动画的冲击之下逐渐衰微。在这种大背景下,中国动画电影人经历了无数的探索和努力,1999年的《宝莲灯》收人了2000万票房,2001年的港产动画片《麦兜故事》为香港的动画电影更增添了一抹亮色。

21世纪以来的十年,中国动画电影失败不断,尝试不断,创新不断,终于在外国动画电源的强劲包围之下,争得了一席之地。《喜羊羊》系列电影的巨大成功功不可没。3D技术的日益成熟,制作水平的逐渐提高,与国外电影领域的直接合作,都是中国动画电影的显著成就。

然而,在强大的竞争对手面前,中国动画电影仍显稚嫩。如何才能让它迅速成长和强大起来呢?向竞争对手学习,向同行学习无疑是取得成功的途径之一。所以,研究外国动画电影,比较中外动画电影创作的差异,才能清楚地看到我们自身的缺陷,才能缩短我们与他人之间的差距。

中外动画电影创作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主题

影响较大的美日动画电影总是表达这样一些主题:成长与救赎,环保与回归。

成长包括个体身体、心灵的成长,也包括整个人类的成长。救赎不仅是拯救他人,拯救族人,拯救地球,也拯救自己。在成长和拯救的过程中,勇气、爱、无私、坚毅等人类永恒宝贵的精神得以凸显。

在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的《千与千寻》中,十岁小女孩为了拯救双亲,经历了一系列冒险,最后回归本性,回到现实。冒险过程中她学会了忍耐,懂得了尊敬、善待他人,实践诺言等,她个人成长的历程实际上也是人类成长历程的缩影。

《狮子王》中的辛巴复仇的过程也是他成长的过程。辛巴从最初的逃离事实,无忧无虑地生活到后来神灵重现,被告诫要永远牢记自己的责任,最后终于被唤醒,实现了国王荣耀的回归。辛巴在森林王国里经历的生、死、爱、责任和生命中种种的考验,使它在周而复始、生生不息的自然中,体验出生命的真义!

《玩具总动员》三部,呈现出逐步成长的过程,每一集相较于前一集都是一次成长。主人公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长大,玩具们在面临问题时做出正确选择,在一系列拯救事件中它们获得共同面对死亡的勇气和力量,它们的情谊变得无坚不摧。

环保主题和回归观念实际体现了现代人对文明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宫崎骏大师对此极其关注 。《千与千寻》中有“河神洗澡”的片段,“腐烂神”体内竟然都是工业废料、城市垃圾,这寓意着人类正在自食恶果。《魔女宅急便》中有一个写生少女,她隐居在森林中,过着完全脱离现代化的原始人一般的生活而且乐在其中。《幽灵公主》中,阿西达卡问犬神:“难道人类和山林就没有不争之道吗?”共存、和谐的呼声振聋发聩。

如《蓝精灵》中,蓝精灵们通过隧道来到现代世界,觉得河水好油腻,表达了对现代工业文明的否定。结尾“屋子大了会让我们距离更远!”则表达了那种回归原始,放弃名利的观念。

更重要的是国外动画电影总能在不经意间把它所表达的理念传达出来,如《海底总动员》没有一句是说教的,可看过之后,孩子们都开始痛恨人类的捕猎行动,环保主义自然而然被接受了。

而相对成功的国产动画电影也都有类似的主题。如《马兰花》也被赋予了环保、生存、和谐、惩恶扬善的主题;《虎王归来》被赋予了人与动物和谐共存的主题,使人文关怀主题与当代社会紧密联系,以童趣的形式存在寄托成年人的梦想;《喜羊羊》系列则被赋予了更多的诸如环保、友爱、坚强、拯救等等主题。只不过《马兰花》的主题被人物形象的概念化和模式化所湮没, 《虎王归来》的主题则因用虎王的三句苍白无力的台词来表达,而使小孩子们一知半解,大孩子们则不屑一顾。连《喜羊羊4》都不能免俗,在台词里干巴巴地喊出了“梦想和童真”的重要性,让人哑然失笑。

相比之下,中国的动画电影的主题有的停留在道德说教的层面,有的变成了宣传的口号,表达过于生硬。2012年的《喜羊羊4》主题竟然是呼唤梦想和童真,好像在教育成人,可审美趣味却完全是孩子们的,而电影中针对孩子们的主题却很模糊,或者正像有人所形容的是没有营养的“糖水”。

二、题材

外国动画电影的题材多样,而且注重剧本的创作与改编,特别擅长对流行文化的把握和演绎。以迪斯尼为代表的好莱坞动画,选材特别广泛。他们对世界各国特别是欧洲、阿拉伯和中国的童话、神话、民间传说和名著故事进行改编,但用美国人的价值观进行重新改装。尽管这些题材来自异国,但经过“好莱坞化”后,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巨大的商业上的成功。如改编自中国题材的《功夫熊猫》、《花木兰》就属此列。

相比之下,中国动画电影的题材较为单一,除了羊狼故事演绎得较为成功之外乏善可陈。要么依靠那几个中国人早已耳熟能详的古老神话和文学作品,要么就是不断地翻拍。其实翻拍也不要紧,关键是翻不出“新”,时间长了,观众的兴趣也就打折扣了。我们不敢走出去,拿进来,不会对自己的民族文化推陈出新,更不会把异域文化与自己的文化恰当地结合起来。

中国是一个文化灿烂的古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我们的历史和民族题材数不胜数,亟待我们去挖掘。可以说,我们几千年的文明,我们56个民族的文化宝库,是我们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我们大可不必自己束缚自己的手脚。中国动画电影只有重视历史题材和民族题材的开发和创新,提升中国动画电影文化的魅力和审美价值,才能创作出好的动画电影作品,才能使我们的动画电影有更广阔的市场,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我们的文化。

三、艺术形象

外国动画电影的艺术形象总是造型新颖、个性鲜明以至于过目不忘的。他们往往拥有简单独特易识易记的名字,有着特殊或可爱的表情和肢体语言,甚至有的动画人物具有独特的姿势和效果音。总之,他是唯一的。

《大力水手》的倭瓜脸、塌鼻子、瘦嘴巴、驼背的形象与他的大力特点形成鲜明的反差,总爱叼着烟斗的动作成了他的动作标志。

《花木兰》里的花木兰眼眉细长,五官娇小秀气,符合东方美女的特点。从军前的装束突出她爽朗、洒脱叛逆的性格;从军后的打扮英姿飒爽,生机勃勃,突出她的英勇气概。她的守护神木须龙瘦小枯干,一反人们印象中守护神和龙的形象,造成了反讽,形成了幽默的气场,反倒让人印象深刻。

《阿凡达》里纳威人身高3米多,四肢颀长,腰肢纤细,蓝皮肤,黄眼睛,长尾巴,集中了猫科和灵长类的精灵特点,视觉效果惊艳而震撼。

相反,中国动画电影中的人物设定常常片面简单,模式化。如葫芦娃七人长相差不多,只通过头饰和本领的不同区别身份,所以如果人物没有动作,观众就很难区分他们哪个是哪个。《宝莲灯》里的人物造型也没有突出“这一个”,三圣母的形象可以给七仙女,可以给织女,甚至可以给嫦娥。

当然,中国动画电影在这方面也并不是固步自封,但有时有点像邯郸学步,如《虎王归来》的人物造型像日本动画,动物造型很像迪士尼,多少有点四不像。

四、台词

大多数中国动画电影的台词设计都为小朋友量身定制,所以成年人常常觉得很不屑。可有的台词说教性又太强,搞得小朋友一知半解。近年来的新作这种现象有所改善。业界内外基本一致认为拓宽受众对象是国产动画电影的出路。所以,《喜羊羊》系列前三部基本是循着越来越成人化的路线走的。到《喜羊羊3》,电影中植入了大量网络热词,还有许多社会热点问题,如“我的狼生总是充满了悲剧和餐具”,“没钱买奶粉”,等等。结果影院里的大人们爆笑连连,可低幼年龄段的小朋友不免有点不知若云。《喜羊羊4》中这样的词有所减少,出现了“一定要hold住啊”这样的台词,可因为这个台词已经被太多地使用,缺乏新意,幽默不足,所以成年人观影时有点昏昏欲睡,有点百无聊赖,而小朋友对这个词根本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他们只是对“大火腿”津津乐道。受众到了《喜羊羊4》这又缩小了,不能不说是一种后退。

所以老幼皆宜的台词风格在中国动画电影中竟然成了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成人喜欢的,小孩子不懂;小孩子喜欢的,成人觉得幼稚。

而国外那些经典的动画电影就不存在这个问题。观《海底总动员》时,影院里老幼同乐,同时被吸引,同时被感动。《加菲猫》偶尔迸出的“至理名言”也令人深思,只不过年龄不同的观众思考的深度不同罢了。

不难看出,中国动画电影已经和正在向国外的前辈与同行虚心学习,但仍有很多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在创作方面,我们必须把好主题关、题材关、艺术形象关和台词关。此外我们还应向国外同行学习他们的营销手段。有好作品,还要有好吆喝,这样我们的动画电影才能迎来新生。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1年度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校级科研项目(2011XJLXYB018)“中国动画电影发展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 汪景然. 《虎王归来》:中国特色现代精神[N].中国电影报,2010-9-2(012)

[2] 张钰.从《千与千寻》看宫崎骏动画的成长主题[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1,(10):70-71

[3] 单娟.好莱坞动画电影“成长”母题的表现方式探析——以《玩具总动员》 系列电影为例[J].今传媒,2011,(11):70-71

[4] 张贞,张梦砚.论宫崎骏动画电影的生态意识[J].电影评介,2011,(16):7-8

[5] 钟蔚.动画电影中人物形象设计审美探讨[J].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11,(2):1-3

[6] 朱晓菊,彭建祥.动画电影艺术创作素材的再挖掘与整合[J].电影评介, 2007.(14):19-20

作者简介

杨锐(1975- ),女,汉族,辽宁省锦州市人,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二十世纪欧美文学暨比较文学、比较文化研究。

猜你喜欢
台词艺术形象主题
朝鲜族传统文化艺术形象的多元一体建设与推广研究
电视剧《后宫?甄嬛传》台词的阶层差异浅析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
试论广告艺术形象的伦理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