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沈镇林
要提高高校信息化的经济效益,有“开源”和“节流”两个切入点。开源是要增加收益,节流是要降低成本,开源和节流一并着手、相互配合,采用成本效益管理。
目前,高校在教育信息化建设资金上投入大大提高,高校信息化进程正加速前进。教育信息化究竟带来了什么效益,这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更是教育系统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高校信息化成本包括资金、人力、时间及管理方面的成本等,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
1. 基础设施建设成本
包括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网站建设、数字图书馆建设、校园一卡通建设、人力资源、运行维护成本。
2. 教学信息化建设成本
包括多媒体教室建设、教学及应用软件购置、多媒体课件及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成本、教师信息技能培训成本、软硬件维护成本等。
3. 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成本
(1)各部门信息化建设成本
包括计算机软硬件购置、部门网站设计与开发等费用。
(2)办公自动化建设成本
包括教务管理信息系统、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科研管理系统及设备管理系统等的开发或购置成本。
(3)行政人员信息技能培训成本
(4)软硬件维护成本
包括各部门计算机及网络的软硬件和各类办公自动化系统的维护成本。
高校信息化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主要由教学效益、教育管理效益、科研效益、人才培养效益等组成。
经济效益一般可分为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两部分。
1.直接经济效益
指可以定量计算出的那一部分经济效益。直接经济效益可以用不同的量化指标和计算方法加以表现。例如,高校信息化可能带来下列直接经济效益:使教育资源得到更合理的利用;提高教学科研质量;提高工作效率,提升面向师生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降低成本,减少消耗等。
2.间接经济效益
间接经济效益是指不能加以定量计算的那一部分经济效益。它主要是指提高管理水平、管理效率,以及信息化建设所引起管理上的一系列变革等。例如,信息化可能带来下列间接经济效益:使管理人员决策及时、准确;可大量及灵活运用数学方法和模型,使决策更科学化;使信息流通结构更趋合理;更好地实现学校目标;提高学校信誉与知名度,扩大影响力,增强核心竞争力。
我们所说的提高高校信息化的经济效益是指提高净效益。净效益可表示为效益减去成本。因为教育投入有限,我们不可能为了追求效益而不计成本。因而,提高高校信息化的经济效益无非有“开源”和“节流”两个切入点,开源就是要增加收益,节流就是要降低成本。开源和节流一并着手,相互配合,采用成本效益管理。
高校信息化建设要坚持“总体规划、顶层设计、分步实施”原则,做好校园信息化总体架构的设计,建设好一个中心、一套标准,以及多个应用支撑管理平台。
同时要做好以下工作:
1. 采用标准开放的技术架构。采用标准的技术体系,实现可扩展的设计模式,为今后的业务系统发展奠定基础。
2. 设计跨校区、跨部门、跨应用的业务架构。充分加强各校区和各部门之间的业务联系,从学校整体考虑业务系统的发展方向。
3. 提供全面的服务体系。构建面向全局的服务模型,使校内各类信息有机地关联在一起,满足各类用户的需要。
4. 资源共享、盘活信息资产,使学校信息资产得到充分利用。
高校信息化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的评价方法是当前一个很重要的课题,要对经济效益做出全面、科学、准确的评价,难度很大。间接经济效益是一种带有根本性的效益,由于其无法定量计算,一般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才能反映出来。间接经济效益对学校的作用和影响更加巨大,所以在评价信息化建设的经济效益时,这部分效益应予以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