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成杰
刚过周岁的娃娃用白胖的小手握住笔大胆地涂画着线条,自得其乐;幼儿园的孩子信手拈来随心所欲表达着他们眼中的世界,陶醉其中;但上了中学后,很多学生在美术课上没有自己的想法,畏畏缩缩,亦步亦趋,人云亦云。
要想改变这种现象,新课改下的美术课应以人为本,尊重个性,重视个别差异。倡导对生命的关注、尊重、善待、理解、呵护、成全等理念,抛弃教育的功利色彩,让美术课成为学生放飞心灵的乐园。
1.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人
积极、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体性。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和氛围,是学生创新素质成长不可或缺的养料和气候。只有在民主、宽松的氛围中,才会有人格的自由和舒展、思维的活跃与激荡,才会有孩子们潜能的迸发;
优美的大自然是美术教学最广阔的课堂,是学生开展艺术活动最迷人的场所。每当学生走进大自然中,优美的风景会让他们心旷神怡,学生享受自然,在自然中探索和发现,表现美的欲望也会油然而生。我在教授七年级第13册第3课《情感的记录》时,组织学生走到校园中,寻找自己喜欢的花草,通过用手触摸花瓣,体验花的娇嫩;闭目呼吸感受花的香气;仔细观察理解花的结构。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色彩去表现花草。在表现对象时,不仅局限于对象的客观描写,更要注重画面所要倾诉的感情,注重个人的体验和感受的表达。学生的作业五彩缤纷,组合起来就象一个大花园。
2.认可赏识每个学生,树立其信心
自信心是成功的首要心理素质,没有自信的人往往一事无成。信心是“永恒的特效药”,它赋予思想以生命、力量和行动。在美术课中,我通过各种评价方式树立学生的信心———我能行。传统的评价有一个基本的假设,即只有个别学生优秀,大多数学生属中等,还有就是差的,大多数学生成了失败者。新课程下的评价不是为了给学生排队,而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在教师的眼中,没有所谓的“差生”,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记得有一次我让学生以杯子、苹果为题完成一幅静物写生作业,可是有一个男孩却画成“卡通战斗士”。我先夸奖他的绘画造型,动态画得很好,然后罚他蒙上眼睛用手触摸实物,再凭自己的记忆去画……
3.培养兴趣,因材施教
只有当学生在美术课中感到快乐有趣,才会有效率,才会激发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在教学中,要抛弃教育的功利性,照顾孩子的自身特点,运用电影、电视、录象、范画、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增强学生对形象的感受力和想象力。在课堂上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将教学与学生日常生活中感兴趣的熟悉的事物紧密结合,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特征去引导,诱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感觉美术课是快乐、轻松、有趣、好玩的,而不是一种压力和负担。
4.宣泄情绪,张扬个性———我的地盘我做主
美术侧重于研究和探讨人类的情感、审美、表现等精神领域,它具有人文性。美术在人文精神的整体情景下,关注着人的情感,张扬着人的个性。
在各种与美术有关的作业中,强调学生要有自己的情感,宣泄某种情绪,作业要体现自己的独特的想法,如表现生活中的物品,粗犷的线简洁有力、波浪线优美抒情、折线顿挫有力、纠缠的线烦躁不安,也可以在线的基础上加一点明暗,获得逼真的效果;在制作贺卡时,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造型和色彩。不管是平面的、立体的还是多种材料的组合,最重要的是表现的东西要有自己的独创性。一次,我给学生布置一项题为“我们的太阳”的作业,多数学生把太阳画得五彩缤纷,可是有一个学生把太阳画成一只昆虫尾部的蓝色发光体。同学们一见都嚷开了,说他瞎画。我没有马上批评和指责这个学生,而是让他解释一下,他说,家里很穷,没有手电筒,我把太阳画在小虫子尾部,到了晚上这个蓝色的太阳出来,爷爷晚上出来就不用摸黑了……原来,不一样的太阳中充满着浓浓的爱。
因此,让我们在美术课中抛弃教育“鼠目寸光”的功利性,倡导对生命的关注、尊重、善待、赞赏、呵护,成全等理念。让美术课成为师生放飞心灵、感受快乐的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