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宝
《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指出: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具有人文学科特点,它是“以学生发展为本,遵循高中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以有利于学生学习、发展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教师应该主动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积极为他们创设良好的生活体验,让生活真正成为美术教学的源泉。
一、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
1.关注生活、积累素材
罗丹说:“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面对生活中的美,有些学生却“视而不见”。因而,作为老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留心周围的人、物、事、景,不仅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还要用心去慢慢地体会,然后把它积累下来。日记在语文教学中是素材积累的常用方法。在美术教学中,我给学生们开创了“心情图画”,用绘画表达所见、所思、所感,配上简短的文字,直观生动。这项新的尝试备受学生青睐,学生们都充满兴趣地创造出许多有意思的作品。他们相互传阅,交流。
2.走进生活,丰富素材
传统的教学以教室为场所,以材料为媒介,以教师为主要传播者的教学模式,令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不高。教师还应该带领学生跳出课堂、学校的小圈子,走进社会,走进大自然。在游览、参观、劳动等实践活动中,去亲近生活,观察生活,体验大自然的风光,感受大自然的多彩。学生们带上画板走进社区,走进乡间,让他们用眼睛发现美,用心感受美,用手绘画美。看到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学生们也兴奋不已。曹中平说:“只有儿童从中获得欢乐和愉快的体验时,艺术才能真正成为儿童的需要,并且被儿童所接纳。”通过一系列社会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而且也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创作素材。
二、让学生在生活中创造美
教师节前夕,我收到一些学生的礼物,除了几张贺卡,还有些水果及其他小礼品。看着办公桌上的“礼物”,我想,何不让学生动手制作小工艺品作为教师节礼物呢?这样既能让学生表达他们心意同时又融入美术教学。说干就干,课前我精心制作了一支玫瑰花,课堂上当我把自己制作的玫瑰花展示给学生们看时,他们赞不绝口。我让每个学生制作一支玫瑰花,以小组为单位送给各科老师。看着学生们细心制作的玫瑰花,我大加表扬一番。当他们送给任课老师后,回来一个个围着我兴奋不已,说:“老师非常喜欢,把花插在花瓶里了!”“李老师说,作为男人,第一次收到花,很激动!”……看着他们一个个兴高采烈的样子,我知道这次教学十分成功。通过这节课,学生们对美术学习也有了新的认识:美不单存在于课本中,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创造美。
三、审美离不开生活体验
每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各不相同,思维活动千差万别。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认真倾听,引导他们结合自身体验来审美。例如,在欣赏《泰姬陵》时,我介绍泰姬陵是一座伟大的爱情纪念碑,前后共计两万多人参与了泰姬陵的建设,建筑设计考究,细微处镶嵌无数宝石作装饰,如此宏伟、富丽堂皇的陵墓,充分体现了皇帝对泰姬深深的爱。看到学生们随之高涨的情绪,我立刻播放《泰姬陵》精彩图片,并启发学生思考还有什么美的感受。就在这时,一位同学站了起来,说:“老师,我有不同的看法。爱情是两个人的事情,君王爱情的见证是建立在别人的劳动之上的,所以他的爱情并不伟大,相反,我认为伟大的是千千万万的劳动人民。”听到这,我问他:“你为什么会有这个想法?”他说:“这还要从去年的一次旅游说起。以前我总认为秦始皇修建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他很伟大。但去年我到了长城之后,亲眼看到了修建在峭壁上的城墙,想象到当年劳动人民是怎样把一块块巨石抬到山上的,这时,我才认识到真正最伟大的还是我们普普通通的劳动人民,任何一个建筑都离不开他们的功劳。”全班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正是因为这位学生有了那次生活体验,所以才对美有了自己独特的感受。审美,一定要结合我们的生活体验.
只要我们善于运用生活这个活水,把生活融入到美术教学中去,创设良好的生活体验和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尊重学生独特的生活感受,必然带来学生心灵的放飞,使他们绘画出更多美丽的图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