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驾驭教材提高课堂效率

2012-08-28 06:33宋青林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2年8期
关键词:教学效果教材内容

宋青林

通常情况下,教材只是为了达到课程目标而使用的教学材料,并不是课程的全部。教材虽然具有标准性和规范性等优点,但这种规范性往往也会约束老师的创造性,导致老师照本宣科地“教”教材,而不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来全面实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目标,从而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就要求教师在使用教材时要有灵活性和自主性,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那么,如何自主地驾驭教材呢?

一、是“探究”还是“接受”

在教法的选择上,传统的做法是“输入”,但往往效果不明显。而新教材中的内容和呈现方式变了,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利用新理念,改变往常的接受性学习,突出对问题的探究,所以教师一定要从教学内容实际出发,结合学生掌握的实际情况,适宜学生探究的内容,就让学生探究;适宜教师讲授的内容,就让学生“接受”。只有多种教学方法取长补短,平衡互补、相辅相成,才能取得相得益彰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足球比赛中,赢球数与输球数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若我们规定赢球数为“正”,输球数为“负”,不输不赢为“0”,那么一足球队在一场比赛中的胜负可能有哪些不同的情形?不论哪种讲法,在实际教学中,最后还是要落实到按照法则进行运算上。法则本身是一种规定,对于学生来说,最后是要记住规定,会运用规定运算。但通过探究的过程了解规则的合理性,对理解这个规定,进而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是大有益处的。

二、是“补充”还是“舍弃”

教材内容的选择及呈现方式,既要符合大多数人的认知规律,又要照顾知识体系的完整性。由于学生教师教学目标等方面都存在差异,所以,同一内容对于不同的教学对象会有不同的价值,因此,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取舍便在情理之中。既应认真研究教材的教学价值,不轻易舍弃,又不迷信教科书,大胆创新。

例如,有理数的运算,离不开去括号法则,但教材中只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括号不会去或去不对,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效果。所以在教学中,我给学生补充了此法则,收到良好的效果。

可见,舍弃为补充提供了时间和空间,而补充则为舍弃填补了空白和不足。二者并重,才能取舍得当,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是“分散”还是“整合”

新教材由简单到复杂,由低层展开到高层综合,采用螺旋上升的方式进行编排,不断深化学习内容。但有些知识在结构上表现出松散、跳跃,也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带来了困难。

例如,笔者打破了教材次序,按方程定义、解方程和列方程的顺序渐次进行一元一次方程的讲解。这样循序渐进,既显得层次分明,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对方程基础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对教材中比较分散的内容进行了整合,按照生活实际进行情景分类,分化成工程问题、行程问题、浓度问题、销售中的盈亏问题、利率问题、方案设计问题等,引导学生探索每类问题的共性,探究出其内在规律,构建模型。教材中较“分散”的内容,不利于学生找出问题中的基本数量关系,导致他们在遇到实际问题时思路不清晰。而通过整合,当学生遇到不同的实际问题时,脑海里会马上显现出此类问题的通性通法,解决起来得心应手,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没有分散,学习将使人不堪重负;而缺乏整合,知识又会变得支离破碎,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才能达到举重若轻,厚积薄发的教学效果。

事实上,教材的处理既是一种教学方法又是一门教学艺术,方法是因人而异的。在一纲多本、一本常变的今天,教师应该重视对教材的灵活处理,主动跳出教材的束缚,变“教教材”为“用教材”,以期取得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教学效果教材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主要内容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