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志斌 钱燕云
(上海理工大学,上海 200093)
现代经济飞速发展,使得经济发展、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三者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许多企业通常只注重经济利益,而忽视了环境保护,致使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为了全球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各国纷纷加强对企业环境问题的管理和制约。因此,环境问题也成了企业发展自身的问题,唯有顺应绿色时代的企业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具有持续竞争力。
传统供应链管理仅强调供应链整体的优化和协调,并不考虑其给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绿色供应链管理将环保意识融入供应链管理,在产品的设计研发、原材料采购阶段就遵循环保的规定,从而减少产品在使用期和回收期给环境带来的危害,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为此,绿色供应链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发展方向,也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
绿色供应链概念起源于Webb在1994年提出的绿色采购概念,最早由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制造研究协会在1996年进行一项“环境负责制造(ERM)”的研究中首次提出,并认为绿色供应链要将环境因素整合到供应链中产品设计、采购、制造、组装、包装、物流和分配等各个环节中。Beamon在传统供应链的基础上加入再制造、回收和再利用这些活动流,提出了扩展型供应链,即绿色供应链[1]。Srivastava认为,绿色供应链管理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产品设计、采购、制造、分销和产品的生命周期末端治理管理等各个环节中综合考虑环境管理因素[2]。
国内学者对于绿色供应链的研究起步较晚,引用最多的是但斌、刘飞提出的概念。他们认为,绿色供应链是一种在整个供应链中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现代管理模式,它以绿色制造理论和供应链管理技术为基础,涉及供应商、生产厂、销售商和用户,其目的是使得产品从物料获取、加工、包装、仓储、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负作用)最小,资源效率最高[3]。
虽然目前国内外对于绿色供应链的概念尚未统一,但都认为是将环境的意识整合到供应链各个环节里,减少环境污染,优化资源利用,增进社会福利。
绿色供应链运作管理是一种在供应链运作中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利用效率的先进运作管理方式,每个环节的运作都要比传统供应链更加复杂,网络化程度也越高。
从国内外研究成果看,绿色供应链运作管理的内容大致可以包括以下几方面:
(1)绿色计划:绿色计划是对传统供应链计划思维方式的一次全面革新。供应链中所有的活动流都以减少环境影响的思想来计划和实施,但同时达到和传统供应链相同甚至更好的结果。
(2)绿色采购:在绿色采购中,占主导地位的企业会迫使其上游供应商采用对环境友好的技术、材料和生产手段,以达到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和环境污染的目的。这种做法可以从一开始就保证供应链的可靠性。
(3)绿色制造:绿色制造旨在维护环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性,将可持续发展方针贯彻于产品设计、生产等运作中,将环境影响最小化。减少有害排放、降低无谓资源浪费和支持回收管理是绿色制造的有效运作手段。
(4)绿色物流:绿色物流的关键是运输和仓储,因为在这两个环节中产生了大量温室气体,并且具有巨大的优化空间。完整的绿色物流应该包括传统物流系统和逆向物流系统。
(5)绿色回收:绿色回收包括一个完整的回收系统,在产品生命周期末端对其进行回收,以进入再使用、再制造等逆向流程,实现供应链闭环运作。
在以上研究内容的基础上,国内外学者更进一步对绿色供应链运作管理中的决策内容和模型进行了大量研究。绿色供应链在运作及管理过程中会遇到不同的决策内容,并且贯穿于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中。其研究成果见表1。
表1 国内外绿色供应链管理决策内容和模型研究成果
王能民等认为,绿色供应链的影响因素可以分为两类,激励因素和障碍性因素。激励因素包括:市场压力、市场份额、风险管理的需要,障碍性因素包括:成本、环境意识缺乏、不明确的环境标准及供应链内成员间繁琐的报告要求而导致沟通的冲突、技术及商业机密存在暴光的危险、技术与知识障碍、柔性降低[4]。朱庆华等基于系统动力学原理,将企业营运过程分为运营系统、动力系统和反馈系统,并以此建立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动力模型。他们认为,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外部压力和动力有国家政策、竞争、供应商能力和社会期望;内部压力和动力有营运水平、管理层执行力和经济效益[5]。
Sarkis[6]详细介绍了影响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的主要因素和成分,指出了产品生命周期、运营生命周期、绩效措施、受环境影响的企业政策等元素之间的关系,并利用这些因素构造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利用网络分析法对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模型进行了评估,得出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能够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改善企业组织绩效、减少生产成本、保护自然环境的结论。
刘志峰等将模糊综合评价法结合层次分析法,建立了一套由业绩评价、产品和服务评价、环境指标三个一级指标构成的绿色供应商评价体系[7]。周强等建立了一个由节点企业绩效水平、运作绩效水平和绿色水平构成的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突变级数法对绿色供应链的绩效进行评价,克服了层次分析法、因子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在目标权重确认上存在很大主观性这一不足[8]。李静芳等基于平衡计分卡的衡量指标建立了一个由财务、业务流程、客户绩效、发展与学习和环境绩效等指标构成的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多层次灰色关联分析法建立评价模型对其进行绩效评价[9]。
谷立霞等建立了电子产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结构模型,认为电子产业更新换代迅速、剧毒物质排放量高,应引起足够重视[10]。
刘炜等构建了我国家电生产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并提出,实施绿色供应链是应对国际贸易壁垒,提高家电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有效手段;是实现生产者责任扩大,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11]。
Ru-Jen Lin等结合模糊理论和决策试验、评价实验室理论,对汽车行业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环保材料采购成本的增加是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最有影响力的障碍[12]。
孙萃萃等就钢铁行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前后利润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实施后利润增长明显[13]。
朱庆华等通过实证研究,针对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运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多数企业对于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还只是停留在表面,并没有采取真正的措施;(2)少数实施了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企业仅注重绿色供应商的选择及企业内部的环境管理,而忽略了整个供应链的绿色化[14]。Sarkis通过实证研究表示,中国汽车产业的供应链将面临越来越多的监管和市场压力,企业自身内部应有强大的驱动力来实践绿色供应链管理。然而,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实施效果很差。因此,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实施仅略微改善了环境和经营业绩,并没有显著改善经济效益[15]。
综合上述国内外文献的分析可以发现,当前针对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研究已取得了大量的成果,但同时也存在以下不足:
(1)尚未建立系统的绿色供应链及其管理的理论框架;(2)对于绿色供应链运作管理的动力机制研究较少;(3)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中的环境因素指标还有待商榷;(4)特定行业绿色供应链中有关回收系统的研究较少。
今后的研究可以从以上四方面着手,使关于绿色供应链及其的理论研究更加系统,实践应用范围更广,在经济效益提升的同时减少环境危害,增加社会福利。
(编辑:刘呈庆)
[1]Beamon B M.Designing the Green Supply Chain[J].Logistics Information Management,1999,12(4):332 -342.
[2]Srivastava S K..Green Supply-chain Management:A State-of-the-art Literature Review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Reviews,2007,9(1):53-80.
[3]但斌,刘飞.绿色供应链及其体系结构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0,(11):40 -42+4.
[4]王能民,汪应洛,杨彤.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研究进展及趋势[J].管理工程学报,2007,(2):118 -122.
[5]朱庆华,田一辉.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动力模型研究[J].管理学报,2010,(5):723 -727.
[6]Sarkis J.A Strategic Decision Framework for 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03,11(4):397-409.
[7]刘志峰,刘红,宋守许,等.基于模糊AHP方法的供应商绿色评价研究[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7,(10):1249-1252.
[8]周强,张勇.基于突变级数法的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5):108-111.
[9]李静芳,余松,黄芳.基于多层次灰色关联模型的企业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12):89-91,80.
[10]谷立霞,赵增朝.电子产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J].企业活力,2005,(8):62-63.
[11]刘炜,陈景新.我国家电生产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研究[J].职业时空,2006,(8):64-65.
[12]Lina R,Chen R,Nguyen T.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Performance in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under Uncertainty[J].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1,25:233 -245.
[13]孙萃萃,张志红.钢铁行业传统制造与绿色制造的比较研究[J].环境保护,2008,(18):54-55.
[14]朱庆华,曲英,武春友.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证研究[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5,(6):70-75,91.
[15]Zhu Q,Sarkis J,Lai K.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Pressures,Practices and Performance within the Chinese Automobile Industry[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07,15:1041 -1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