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仁其木格 海·孟根其其格 新吉尔格丽
新疆博州蒙医医院皮肤科,新疆 博乐 833400
皮肤病是临床常见多发病,许多皮肤病,病因不明,属疑难杂症,随着目前现代医学的迅猛发展,发现越来越多的皮肤病的与内脏疾病有密切联系,如: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免疫系统,遗传,甚至肿瘤的发生,均在发病前及同时有皮肤的损害,有时往往误认为单纯的皮肤疾病来治疗,耽误病情,本文主要论述常见消化道疾病表现以及蒙西医结合治疗。
发现幽门螺旋杆菌以来许多研究者发现HP感染可诱发性荨麻疹,发生荨麻疹的原理是:
①患者体内存在特异性IGE型HP抗体;
②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组胺释放受HP调节;
③体内外研究发现HP成分可引起微血管损伤和功能失调。
荨麻疹是皮肤科常见疾病,主要与感染,过敏,物理因素,内分泌疾病,遗传有关的变态性症状。
在临床上溃疡性肠炎发生皮肤病率6%~34%,其表现为:
①结节性红斑:患者在急性期肠病与皮疹同时发生,主要特征性皮损为胫前发生痛性结节,发生率为3%~10%。
②坏疽性脓皮病:发生在活动性溃疡性肠炎患者,少数患者肠道疾病发生前就有皮疹,发生率1%-10%。
③增殖性脓疱病:其皮损并非完全与肠病活动平行。
④多形红斑。
⑤口腔溃疡。
皮肤通常为非特异性,当肠道吸收不良时,引起维生素缺乏致使引起相应的皮损,舌炎,口角病,营养不良,阴囊炎,疱疹样皮炎,肠病型皮炎等表现。
皮肤表现特点为皮肤黏膜上黑子伴有胃肠息肉发生数目不平行,息肉可发生在胃肠道任何部位,可见胃肠道痉挛过敏,蠕动过度,腹泻,息肉可以恶变。
其皮肤表现为躯干及上肢在发生丘疹的基础上出现瓷白色萎缩性损害,胃肠道表现为:腹泻,腹痛,恶心,消化道出血,消化道症状往往在发生皮疹后数月至10年。
腹型紫癜,皮疹与消化道症状同时存在。
皮疹与消化道症状同时发生。
当肝脏发生病变时其疾病的不同而引起皮肤色泽的改变,如:患各种肝炎时引起黄疸面色灰暗甚至发生黄褐斑。
①蜘蛛痣;②腹壁静脉曲张;③网状青斑;④紫癜;⑤痤疮;⑥黄瘤;⑦皮肤瘙痒;⑧多形红斑;⑨中毒性红斑;⑩血管性水肿;⑪寻麻疹;⑫结节性多动脉炎;⑬丘疹型肢端皮炎等。
50%的胃癌患者发病前及发病同时皮肤上表现黑棘皮肤病,50%肢端角化症提示胃癌。
①急慢性胰腺炎可发生结节性脂膜炎,皮损特点为:小腿,踝上部可见红色或紫色皮下结节,2~3周消退。
此皮损,胰腺损害轻度时发生胰腺病变前3年出现.
②坏死性游走性红斑,见于胰高糖素瘤及胰腺癌及慢性胰腺炎。
皮损为:腹部,臀部,会阴部及小腿,手足,口周,可见初期为显著红斑呈环形,不规则,以后在红斑的基本上发生松弛性水疱,疱不易察觉,迅速破溃,脱屑结痂。
除了上述表现外还可见荨麻疹,网状青斑,迁移性血栓性静脉炎,黄瘤等。
我院皮肤科门诊2001年6月至2007年7月接诊消化系统疾病引起的皮肤表现患者63例,对荨麻疹,黄褐斑,痤疮,烟酸缺乏症,消化性口腔溃疡,过敏性紫癜 (混合性腹型)等病人采用蒙西治疗,诊疗情况与结果如下:
均以赵辨主编的《临床皮肤病学》与辅助检查结合进行诊断。
以蒙医理论为主导以整体观为主调节消化道,清热解毒。
以纯蒙药制剂为主,配合西药诊疗常用选方为:宝依冲-15,土茯苓-7,玉日勒-13,满那西,噶日那格-10,巴特日-7。
治疗效果见表1。
表1 63例治疗效果 (例)
本文主要论述消化道疾病与皮肤病的关系以及蒙西医结合治疗,随着现代皮肤科的迅猛发展,科技手段的不断进步,发现许多皮肤病与内脏疾病有关,尤其与消化道有密切关系,许多消化道疾病发病前及发病的同时在皮肤上表现为各种型态的皮疹,如:消化道的感染 ,溃疡,吸收不良,肝脏疾病,肠道恶性肿瘤等均可在发病前及同时伴有皮疹,故作为一名皮肤科大夫在认识皮疹的同时还应有广阔的临床思维,掌握皮肤与内脏与系统性损害的关系,这样才能明确诊断,减少误诊。
本文中我们在临床上利用现代医学科技手段诊断消化道疾病,充分发挥传统蒙医药特色,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引起的皮肤疾患,如:慢性寻麻疹的治疗上积极寻找病因,在排除其他过敏,其他感染性因素的条件下查HP抗体“+”,再结合消化道症状及X线表现来确诊为HP感染引起的寻麻疹,治疗上发挥蒙医特色,应用助消化,杀“粘”的纯蒙药制剂——宝优中-15,壮系-21,玉日乐-13丸,噶日那格-10,巴日格顺-9等药物,取得标本兼治疗效,并给蒙医皮肤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