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慧霜
屈子立像所在之地,原为一片荒芜的高架陆桥下土地,无兽寂漠,但经开发后的彰化景观公园地,阳气正和,绿树冬荣,“潄正阳而含朝霞”,一如屈子所述,清澄幽静[2]。2000多年前的屈子作 《远游》 一文,意中愤然,托配仙人,游戏于天地之间,以飞廉启路,风伯为先驱,乘风蹈雾,许下“愿轻举而远游”之愿,仿佛应许一个承诺,这承诺,而今在屈子故乡秭归的热诚襄助下,他长铗高冠,从凤凰山涉青云驾游龙来到了八卦山麓,这是一场属于屈原的盛会,一场远游的印记,作为一个屈学研究者,有幸见证这一场历史的因缘,感于屈子精神的风神清朗,故藉 “远游”为题以为记。
屈子来台的因缘,要从一段乡野传奇说起:
2007年6月20日,台湾 《联合报》记者江良诚先生在 《中彰投地方版》上发
2012年春3月,屈子铜像来到了台湾。凌天地径度以青铜之身再现彰化,仿佛印证一场千年预言的远游实现:
嘉南州之炎德兮,丽桂树之冬荣。山萧条而无兽兮,野寂漠而无人。(《远游》 )[1]布一则 《彰化泰和宫 奉祀屈原》新闻稿,介绍彰化市宝廍里12邻有30多户屈姓人家,每年在端午节这一天,屈姓子孙都会回到村里的信仰中心 “泰和宫”祭祀屈原,泰和宫里奉祀的屈原像是一座高30公分的“屈大夫尊王”像,和台湾民间普遍信仰的王爷尊神一样,乡民捻香膜拜,每年以掷筊方式选出一位炉主,将屈原神像迎回家中祭祀,这一年,通例由炉主作东,在端午节当天宴请所有回乡子弟吃饭,热闹澎湃的外烩流水席,红色大圆桌喜气连连,就像高悬在屈家屋楣上四个斗大的字写着“临淮衍派”,在这里,屈原嫡系的传说,在端午节不断流传……
成功大学教授陈怡良先生是一位学养深厚的楚辞学者,因为这一则新闻,他请就读彰化师范大学研究所的柯混翰同学到屈家村实地查访,写成 《乡野传奇——屈原后裔出现于台湾彰化之谜》一文,并从耆老口中得知,屈姓家族约在清朝道光年间来到台湾,每年端午节彰化屈家子弟还会组团到台北北投屈原宫进香拜拜[3],这是目前台湾两座以祭祀屈原为主神的宫宇,其它地区如台南、嘉义、屏东、澎湖等渔乡,因为临海,基于对海洋的敬畏,大多是尊屈原为水神,视为海上保护神,而且水神宫通常不只奉祀一位神明,屈原在水神宫的地位仅是配祀神的身份,根据陈惠龄 《南台湾水仙宫探究》一文考证[4],南部地区以屈原为水仙奉祀的庙宇有台南市 “水仙宫”[5]、笨港 “水仙宫”[6]、澎湖 “水仙宫”[7]三座。台南水仙宫创建于清康熙54年 (1715),主祀水仙尊王,简称 “水仙王”,宫庙奉祀禹帝、奡王、楚王项羽、伍员大夫、屈原大夫,五位水仙尊王,民间俗称 “一帝二王二大夫”,其中屈原被尊为 “忠烈尊王”,取其忠愤节义,至今每年端午节都会举办纪念活动。
2007年,湖北秭归县委和 《三峡日报》共同策划 “屈原后裔寻访记”活动[8],注意到台湾彰化的屈家村传奇,2009年5月8日,湖北宜昌举办两岸屈原文化论坛,我与彰化明道大学中文系罗文玲主任应邀前往与会,因此结识湖北秭归县文联主席周凌云先生。经过秭归与明道大学的安排牵线,2010年4月18日由秭归县委书记罗平稂带领的屈原后裔寻访活动在台湾彰化展开,与罗书记同行者有三峡画院汪国新及夫人郑桂兰和秭归县文联主席周凌云等,台湾方面则有明道大学中文系主任罗文玲、诗人萧萧、文学工作者陈宪仁先生以及成功大学陈怡良教授,湖北武汉大学王兆鹏教授与我,屈姓乡亲也为此破例提早在这一天过端午,会上安排了传统办桌宴席和一台电子花车表演,为远道而来的屈原故里乡亲,准备了乡土味十足的乡宴端午。
屈原在台湾的传奇并未结束,屈家村会后,罗书记于5月9日专程南下高雄,为2010年 “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暨海峡两岸屈原文化论坛”的诗歌会亲自邀请诗人余光中先生,这一年正是秭归成功申办屈原文化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一年,诗人萧萧、陈宪仁先生、罗文玲与我再度受邀前往秭归参加端午诗会,这一年,在长江边上的屈原广场,余光中先生在 “蓝墨水的上上游”[9]上咏诵新诗作 《秭归祭屈原》:“莽莽草木,滔滔盛夏,日在毕宿,人在三峡……”一袭白衣,鬓发班白的老诗人站立在屈子铜像前,激亢的声诗,使人想到千百年前屈子咏 《怀沙》:“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伤怀永哀兮,汨徂南土……”诗人啊诗人,魂兮归来!这一年,我以 《从游仙到水仙》为题,记下屈子生命意象的超越自觉与永恒信仰[10]。
2011年春天,某一天的中午,我接到秭归文联周凌云主席越海电话,希望邀约郑愁予先生参加秭归端午诗会,屈原的故里在今年成为 “诗歌之乡”,2011年端午诗会邀请了台湾诗人郑愁予、隐地、萧萧、白灵,大陆诗人桑恒昌、贾非、郭启嘉、王群海、鱼之山、向晓青、张同吾、周新源、宗鄂、徐正端、王猛、柳忠秧、郑祥艳等两岸诗人齐聚一堂,凤凰山屈子祠的古宅里诗歌悠悠,而楚天江阔的彼岸,屈原正准备顺风凌阳而来……
2011年,秭归决定赠予彰化市一座屈子铜像,180公分的原像,气宇轩昂,不同于民间信仰中水仙尊王的相貌,这是台湾唯一一座忠于本尊的肖像,身高比例与屈原本人一样,宜昌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会长陈建中先生是此次活动的重要协助者,虽然他自谦只是 “穿针引线”的人,然而,因为他的大力协助,历经波折的屈原终于在2012年3月来到台湾,在彰化市长邱建富先生积极支持之下,可见的将来,彰化屈家村旁会有一座屈子纪念公园,虽是开始起步,但期待纪念屈子的活动可以长续久远……
仰望铜像,如此传奇地矗立在此,屈子本钟情于 “游”,“游”是生活的艺术,润泽心灵的养料,孔子 “游于艺”,庄子 “逍遥游”,《远游》所谓:“欲度世以忘归兮,意恣睢以担矫。 ”[11]对屈子而言,“游” 最大的意义,在于消融悲苦精神的自我销怀,远游的步径是以心灵体验的行旅追寻,远游的精神,不在漂泊灵魂的遨游,在寻求自我终在的生命意义。
从 《离骚》到 《远游》,纵游四方的行旅足迹,因诗人抑郁之情的内化与深化而有了存在的意义,“涉青云以泛滥游”的游迹标示着诗人情感的归属,昔日屈子 “忽临睨夫旧乡”的顾盼失落,而今在屈家村落脚,时空异位,透显了人世的神奇与无常。
姜亮夫 《楚辞通故》论屈赋的 “游”,以为:
就文心论之,则屈赋中别具深远之义,则远征、远逝,曰游;上征高举亦曰游;周流、流亡、登天、高翔,亦得曰游;明以实之,则去故居、故乡、离国门,放汉北与江南,涉江、怀沙、哀郢、入溆浦、过洞庭,为实质性之游。又上天庭、入帝宫、至南巢,登昆仑、上阆风、求神仙,乃至从王乔、从彭咸,为浪漫性之神游,无一非游,则屈生遭遇、放逐、窜处,以至于入汨罗, 皆游矣[12]。
“远游”有两种,一种是现实世界被动的 “流放”,政治仕途不得不的无奈之游;一种是心灵的 “旅游”,极逞精神世界之无限漫游。诗人之远游,不论远游的目的或原因,皆多少蕴含缘情理念,其中往往透显强烈的失落感。如今,屈子的远游,脱尽 “流放”与 “漫游”之外,是一种余响,一种后人对屈子敬仰的余音,不同于其台湾其它地区对屈子水仙信仰的崇拜,此番屈子以一身洁净出场,巍巍高冠,气宇轩昂,还原了屈子本色,不凡的高大形象顶天立地,展现那样与众不同的自信,如果 “预言”是真,那么屈子的远游来台,正是此一承诺的实践,从湖北到台湾,从秭归到宝部,空间的遥远隔阂,因这一次的立像,有了屈子精神的交集,成就永恒的开始。
端午岁华,白日悠悠,袅袅膜拜的炷香像屈子驾雾腾云,乘着白色云气飞升天庭,与日月而比荣的荣耀,隐约透显屈子的自信,崇敬的信徒,仰望二米一的屈子,那样不凡,傲视这一场远游的真实。
注释:
[1]洪兴祖:《楚辞补注》,台湾:汉京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84年版,第64页。
[2]屈原铜像所在地为今彰化县彰化市景观公园,占地约一万四千多坪。
[3]“屈原宫”位于台北市北投区洲美路122号。
[4]陈惠龄:《南台湾水仙宫探究》,成功大学《宗教与文化学报》,2004年第3期,第205~226页。
[5]台南“水仙宫”地址:台南市神农街 1号,为三级古迹。
[6]笨港“水仙宫”地址:嘉义县新港乡南港村旧南港58号,为第二级古迹。
[7]澎湖“水仙宫”地址:澎湖马公市中山路 6巷9号,为第三级古迹。
[8]郑之问等著:《屈原后裔寻访录》,湖北:长江出版社,2010年6月出版。
[9]2005年余光中先生在湖北汨罗题下 “蓝墨水的上游”,纪念诗魂;2010年在秭归,先生戏言:长江畔屈原的故乡秭归是“蓝墨水的上上游”。
[10]拙作《从游仙到水仙—屈原生命意象的自觉超越与永恒的信仰》,《三峡论坛》2010年第5期,总第230期,2010年9月25日出版,第31~41页。
[11]洪兴祖:《楚辞补注》,台湾:汉京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84年,第171页。
[12]姜亮夫:《楚辞通故》第一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58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