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英
贵州省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贵州贵阳 550004
妇科肿瘤是一种生殖器为主的消耗性疾病,合并糖尿病后严重影响患者糖代谢平衡,严重影响患者工作以及生活质量[1]。有效治疗恶性肿瘤的方法为化疗,然而对患者血糖水平的控制带来一定困难,因此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意义重大。本组选择本院进行化疗的67例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措施,并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现报道如下:
选择2007年3月~2011年3月本院进行化疗治疗的67例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诊断,并符合WHO对糖尿病诊断标准。对照组32例,年龄38~71岁,平均(56.6±7.9)岁;观察组 35 例,年龄 39~72 岁,平均(58.7±6.8)岁,两组患者年龄、慢性疾病史、化疗方法以及治疗前的血糖水平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两组患者化疗后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 h的血糖进行测量,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合并感染发生率、低血糖反应发生率和化疗药外渗及静脉炎发生率。
1.3.1 心理护理 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常存在心烦、恐惧等负面情绪,同时患者的病情、家庭以及社会的支持均可影响患者的心理情况。护理人员应该进行耐心、细心的心理交流,帮助患者逐步消除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使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努力配合医生治疗,保证化疗的顺利进行进而战胜疾病[2]。1.3.2感染预防护理 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应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预防感染,具体方法如下: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定时通风换气,紫外线对病房进行2次/d照射消毒;减少患者亲属朋友的探视人数和次数,必要时可采取禁探;对患者进行日常的口腔、皮肤护理,观察患者皮肤有无疖、痈状况并汇报医生进行处理,定时观察和记录患者体温变化情况[3]。
1.3.3 低血糖反应护理 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化疗期间易发生低血糖反应,护理措施如下:对注射胰岛素的患者,注意观察其饮食情况,对在化疗中消化道症状造成食欲差、恶心呕吐反应较重者,可在三餐之间加餐或睡前加餐。每天监测患者血糖,根据血糖值和患者进食情况调整胰岛素用量,区分化疗过程中乏力、恶心等低血糖反应的症状,将低血糖多发生在空腹期的危险告知患者,鼓励患者合理进食[4]。
1.3.4化疗药外渗及静脉炎预防 化疗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容易引起静脉炎和化疗药外渗的发生,针对性护理措施有:选择较粗直的血管,有计划地安排输液部位;穿刺要准,一针未成功,立即更换血管重新穿刺;发现药液外渗或疑有外渗,应停止注射并抽吸外渗药液,从原静脉通路滴入解毒剂,用地塞米松等局部封闭,同时局部冰袋冷敷,抬高患肢,观察局部皮肤变化[5]。
1.3.5 健康教育指导 在患者住院化疗期前后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包括化疗后形象变化,心态的调整,饮食的管理,坚持服药,门诊定期复查,不可擅自改药、停药、盲目服药[6]。教会患者自测血糖、注射胰岛素、识别低血糖反应及相应处理措施,注意预防各种感染等。
采用SPSS 13.0计量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经化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 0.05)。 见表 1。
表1 化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水平比较(±s,mmol/L)
表1 化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水平比较(±s,mmol/L)
组别 空腹血糖 餐后2 h血糖对照组观察组t值 P值6.3±0.8 5.8±0.7 6.728<0.05 7.5±1.1 6.6±0.9 8.678<0.05
观察组患者合并感染发生率、低血糖反应发生率和化疗药外渗及静脉炎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化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在对患者进行化疗的同时往往影响患者血糖水平的控制,文中在对患者进行化疗前后采取一系列的护理措施,如心理护理、感染预防护理、低血糖反应护理、化疗药外渗及静脉炎预防以及健康教育指导等。经过护理后血糖控制显著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合并感染发生率、低血糖反应发生率和化疗药外渗及静脉炎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因此,在对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化疗期间采用护理干预意义重大。
[1]张风贞,林美珠,陈香英.40例妇科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化疗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1):45-46.
[2]刘月芹,康琳,范章云.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杂志,2007,4(4):59-60.
[3]万桂玲,吴仕光,魏奎秀.恶性肿瘤与糖尿病的相关性[J].齐鲁医学杂志,2005,20(6):478-480.
[4]李传华.糖尿病合并肿瘤出现低血糖反应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6):1389-1390.
[5]马玉.恶性肿瘤并发糖尿病化疗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2008,21(12):1464-1465.
[6]沈清华.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5,22(4):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