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友友 马新华
(威海市立医院创伤关节科 山东威海 264200)
通过我院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进入临床路径,我科制定了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健康教育路径表,对70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2009年7月至2010年7月我科收治骨性关节炎行初次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70例,男性25例,女性45例,年龄55~70岁,排除脑血管意外,心肌梗死,随机分成2组,每组35例,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2组性别、年龄、病变部位和手术种类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在整体护理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的方式,即护理人员采用以往的教育方式进行教育;实验组按照为患者制定的路径式健康教育的方式,进行宣教。每位患者的健康教育表由主管医生、责任组长、责任护士共同完成,科主任和护士长审核,责任护士实施。观察治疗、护理情况,评价、了解患者健康知识需求。护士长定期检查健康教育质量,抽查患者知晓率和满意度。
1.3.1 比较2组术后健康教育的知晓率 采用我科使用的健康教育评价表,评价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的知晓情况。
1.3.2 比较2组术后关节恢复情况的达优率 疗效标准参照膝关节疼痛评价标准:优:膝关节疼痛消失,步行能力500米以上,无运动障碍,膝关节屈伸达到120°:良:膝关节疼痛消失,步行能力500米以上,偶有疼痛不适,膝关节屈伸达到110°:可:偶有膝关节疼痛,步行能力<500米,膝关节屈伸达到100°。2组患者术后随诊12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价。
1.3.3 比较2组患者满意度 采用我院护理部对临床科室使用的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调查。
应用SPSS 12.0统计软件,采用χ2检验,α=0.01。
实验组健康教育知晓率,关节恢复情况达优率和护理工作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2、3。
表1 2组术后健康教育的知晓率比较
表2 2组术后关节恢复情况达优率的比较
表3 2组患者的满意度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的系统健康教育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重要因素。结果显示实验组关节恢复达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路径式健康教育能提高锻炼正确率,减少并发症发生。
护士按照路径式健康教育表向患者讲解工作计划及功能锻炼,护患交流沟通增加,密切了护患关系,增加了病人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也有助于提高疗效。
路径式健康教育具有针对性强,护理及教育目标明确,内容全面的优点,充分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并发症发生率低,康复快,减少医疗纠纷,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更好的为患者提供科学化、全程化的优质服务。
[1]林燕,陆湘云,高娜.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3种锻炼方法比较[J].中国实用杂志,2008,5(3).
[2]燕铁斌,刘仲良.现代骨科康复评定与治疗技术[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