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世军 徐晓梅
(云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云南 昆明 650092)
有些教师和家长认为,只要孩子聪明、智商高就一定能在学习上取得成功,可以通过读书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基于这种看法,在学校里,有些教师把注意力主要放在高智商的孩子身上,一味的把知识、技巧、方法灌输给他们,忽视了对学生一些行为习惯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心理的了解.而对那些所谓低智商的“后进生”,教师缺少对他们的关注和鼓励,甚至有很少一部分教师认为他们无可救药[1].
本研究通过对云南某中学高中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水平的调查及其对物理学习成绩影响的分析,试图揭示其现状及特点,为教学实践中改进教学认识及教学策略提供依据,以达到促使教师和家长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科学地、有针对性地利用其增强物理学习的信心,继而提高物理教学质量之目的.
采用分类整群抽样法选取云南某中学高一、高二、高三的学生各25人,共计75人作为被试者,其中男女比例相当.收回问卷68份,剔除不好的问卷8份,获得有效问卷60份.
通过查询资料,选择由天津师范大学编制的《中小学生非智力因素调查问卷》.问卷是由50个题目组成的自陈式量表,由成就动机、交往动机、认识兴趣、学习热情、学习责任心、学习毅力、注意稳定性、情绪稳定性、支配性、好胜心10个诊断分量表构成.
量表可以测定学生在上述10种非智力因素上的发展水平.每个诊断分量表都由5个题目组成,其中每个项目的后面都有a,b,c三个备选答案,要求被试者必须从中选择一个与自已想法最接近的答案.对于诊断量表中每个项目后面的备选答案,我们按其所反映的相应非智力因素水平的高低分为高、中、低三级水平,高水平的记3分,中水平的记2分,低水平的记1分.如果被试者在某个分量表上的得分越多,表明他该种非智力因素的水平越高;得分越少,表明他该种非智力因素的水平越低.
分别统计被试者各项非智力因素的平均得分(M),然后计算其与物理成绩的相关系数(r),再结合Z检验,分析各相关系数的显著程度.所有数据采用Excel2003进行分析.
高中生各项非智力因素平均得分及其与物理成绩的相关系数见表1.
表1 各项非智力因素平均得分及其与物理成绩的相关系数
(1)在显著性水平为a=0.05,自由度n-2=58时,通过查表可知相关系数临界值为r0.05=0.263.
(2)检验所得结果
如果|r|≤r0.05,可以认为y与x之间的线性相关关系不显著,即不成线性关系;
如果|r|>r0.05,可以认为y与x之间具有线性相关关系.
3.3.1 非智力因素水平分析
从表1中的平均分可以看出,高中生的非智力因素发展还处于较低水平,特别是交往动机、学习毅力、支配性、好胜心发展水平最低,这就要求教师和家长对这些非智力因素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强培养.
3.3.2 非智力因素与物理成绩的相关性分析
从表1中的相关系数可以看出,在高中学生各项非智力因素中,成就动机、认识兴趣、学习热情、学习责任心、学习毅力、注意稳定性、情绪稳定性7个方面,与他们的物理成绩呈非常显著的正相关.此外,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总得分与物理成绩相关性也非常明显.
以上分析结果提示,要想提高学生物理学习成绩,就应注意培养他们的非智力因素,特别要培养学生的成就动机、认识兴趣、学习热情、学习责任心、学习毅力、注意稳定性和情绪稳定性.
成就动机强的学生,学习目的更加明确,学习态度更加端正,对学习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上课能集中注意力吸取知识等.一定的动力能使学习过程中的注意状态、兴趣水平一直保持下去,在遇到困难时有克服困难的意志力,进而获得学业上的更大成功[2].
认识兴趣高的学生,会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和饱满的情绪状态,积极主动地深入到学习中去[3].如孔子所讲“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使他们产生无穷的渴望和勇往直前的热情.教师在教学中,要适时地进行学生兴趣的激发和积极情绪的调动,促使他们自始至终处于和谐融洽的探究氛围中.
学习热情高的学生,学习更具有积极性,会主动探求新的知识,大胆进行创造性思维,坚强地克服各种困难,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责任心及学习毅力强的学生,对自己行动的目的有明确的认识,使自己的行动服从这一目的,认识到学习的价值,进而产生学习的愿望.学生一旦有了强烈的学习愿望,就会更自觉地学习,克服学习上的种种困难.此时的学习,完全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
同时,我们也应当深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与其物理成绩关系具有双向性.非智力因素能提高物理成绩,学生的物理成绩反过来又能影响其非智力因素的形成和发展.因此物理教师应该结合物理教学的实际,不断地优化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成绩,增强智力,使学生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使学生明确学习的意义和作用,这是培养他们学习物理动机的必要条件,尤其是培养高尚动机所不可缺少的.要善于引导学生把当前的学习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与祖国的繁荣昌盛相联系,与人生理想相联系,从而树立勤奋学习的远大理想.有了远大的理想,才能确立起崇高而强有力的动机.
实践表明,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表扬或批评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简单而有效的手段.对成绩好的学生,教师不仅要使他们知道自己的成功,还要表扬、鼓励他们,以引起愉快的情绪,增强学习热情,勉励他们继续努力学习.对成绩差的学生,教师不仅要使他们知道自己的失败,还要适当批评、惩罚他们,以引起苦闷情绪,督促他们重新努力学习.总之,无论表扬或批评,都要有利于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
教学实际中我们发现,加强实验教学,是调动学生兴趣的好办法.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概念的建立与物理规律的发现,都以实验事实为依据.物理实验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学习兴趣.物理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设法多做实验,让学生也多做实验,而且要尽可能使所做的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生对美的感受力极强.物理科学美的特征可以突出表现为和谐、对称、简洁、奇异4个方面.物理教学实践说明,如果教师充分利用物理学的和谐、对称、简洁、奇异等美的特征不失时机地教育,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科学是有联系的、有秩序的美丽画卷.
培养物理学习意志,第一要有目标.物理教师要因势利导,将学生的学习目标引向较高级的水平,并使之能长久地保持下去,以激发出学生坚定的意志.第二要有计划.作为物理教师应该教育学生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但不能误解为目标定得越高越好.对许多学生而言,恰恰要注意指导他们认识目标的适宜性和计划的可行性,如果不切自身实际,过高地提出通过努力也完成不了的学习目标和计划,由于经常实现不了,就会使学生放弃目标.第三要坚持.目的和计划只是人的决心,只有付诸行动,才有意义.因此,真正的意志体现在为实现目标的行动之中.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敢于蔑视学习上的困难,战胜学习上的困难,是锻炼学生意志的重要途径.学习中的困难有内部困难和外部困难,但影响更大的是内部困难,即主观方面的多种原因.例如,教学中我们发现,有的学生常常面对与现实目标相反的动机或诱惑造成的困难,课上思想开小差,课后想上网聊天、踢足球,不愿做作业等.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对课后各类作业提出严格要求,并有严格的检查落实,帮助学生排除各种影响学习的诱因.长此下去,养成与困难做斗争的习惯,学习意志也经受了磨练.
要重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世界观、人生观是个性倾向性的最高层次,它是个人行为的最高调节器,影响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学生可以在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的指导下,调节自己的行为.
集体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性格的行之有效的途径.学校教育因素中对学生性格形成与发展影响最大的可以说是集体教育.学生群体就是一个微型的社会.一个良好的学生群体具有明确而积极的奋斗目标、健全的组织系统、人际关系融洽、有健康的舆论和严明的纪律.在这样的集体中,可以培养许多优良的品格,如诚实、自信、自尊、上进、责任感等.课堂内外皆是集体学习的场所,作为物理教师,应该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物理课堂内、外的集体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各种手段,如课堂物理分组实验、辩论、讨论,在课外对自然及社会中与物理学科联系紧密的事物作观察、考察,对工厂的参观等等形式,对他们进行教育,形成集体的、合作的氛围,培养他们良好的性格特征.
本研究从一所中学高中学生非智力因素调查着手,分析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发展水平以及其与物理学习成绩的关系,研究说明,智商的高低不是决定学习成功与否的唯一因素,很多非智力因素发展的好坏也决定着学习的成败.请家长和教师在平时不仅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智力因素,而且更需要注意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1 庞光克.论非智力因素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及调动.中学课程辅导,2009,15(4):62~63
2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中小学生团体智力筛选测验手册.1988
3 《非智力因素及其培养》全国协作组.我国儿童青少年非智力因素发展的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