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上海“十二五”末三级医院关闭普通门诊的看法

2012-08-17 08:51刘志松
中国医疗保险 2012年1期
关键词:小病十二五基层医院

文/刘志松

刘志松 福建(厦门)-新加坡友好医疗服务中心副主任医师

2011年5月,经过公开征求意见和修改完善后的上海市医改方案正式出台。其中引人瞩目的一点是“十二五”末三级医院关闭普通门诊的规划。对此,我们这些社区医务人员喜忧参半。

喜的是三级医院与基层医院分工协作、分级诊疗,三级医院主要处理疑难复杂急危重症,只设置普通专科、专家专科、疑难病专科门诊等;同时让社区家庭医生承担起居民的小伤小病,慢性病的管理,分流大医院的门诊量,缓解群众看病难问题,即将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愿景。

忧的是,社区医疗机构面对即将蜂拥而至的病源群,都准备好了吗?

我认为,要实现这个目标,尚需要很好地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2009-2011的三年新医改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医疗资源合理配置、组建区域性的医疗集团,三级医院与社区医疗机构结对子,分工协作,双向转诊,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放心就诊。

2、加强社区全科医生培训,提升服务能力。2011年7月1日,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23号)出台。目前合格的社区全科医生较少,收入待遇较低,尚需多方面培养全科医生(包括全科医生的本科教育、全科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转岗及继续教育),留住人才,并为用好人才提供足够的条件;同时也要适当为社区全科医务人员减负,近年来免费向居民提供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11大项40余小项,并逐年增加,承担“防、治、保、康、教、计”六位一体的社区医务人员任务重、工作压力大。

3、适时调整国家基本用药制度。在基层公立医疗机构实行基本药物以来,虽然药品零加成,医保自付比例低,但是社区医生配置不足,社区药物品种少,廉价的药品采购难,开药金额低等限制,有些居民并不领情,大病小病仍然往大医院跑。尚需要加强基本药物制度的宣传与生产招标流通的保障。

4、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实行社区医生首诊制,并利用医疗保险的保障与付费调控手段,加大医疗保险支付的差异化,引导居民到社区就诊。在新加坡,患者如果没有社区医生的转诊条,直接到大医院看感冒和到基层医院看感冒,价格能相差几十倍。相比之下,我国各地区的这种差异太小,达不到引导社区就医的预期目的。

还有,就是引导中小型民营医疗机构承担一部分病源的分流。我相信,上海的新医改道路将会越走越宽阔。

猜你喜欢
小病十二五基层医院
微生物检验在基层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
基层医院腹腔镜肝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附52例报告)
循序渐进式健康教育在基层医院卒中病患者中的应用
探索大医院帮扶基层医院新路
小病素,大病饿
小病素,大病饿
宝宝1岁内的“小病小灾”
Free advice?免费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