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文化”专题笔谈②不断深化党史研究和宣传教育努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2012-08-17 07:02:04
观察与思考 2012年10期
关键词:价值体系党史马克思主义

□ 胡 坚

“党史文化”专题笔谈②不断深化党史研究和宣传教育努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 胡 坚

编者按: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和中共浙江省委联合在杭州举办了首届全国党史文化论坛,彰显了党史研究宣传领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为了与时俱进地研究党史文化,弘扬党史文化,宣传党史文化,在中共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的指导下,本刊以“党史文化”专题笔谈的形式,陆续选登部分领导、专家学者的参会论文。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项灵魂工程,是我们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重大理论创新。作为一项长期系统的战略任务,不仅需要深入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更应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为主线,切实研究和运用好中国共产党90多年来在意识形态建设中取得的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对包括党史文化在内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高度凝炼

党史文化是党的历史与先进文化有机结合的产物,伴随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党的自身建设的伟大实践而发展,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表现,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任何意识形态都不是凭空形成的,其诞生时总会从传统理论武库中择取和自己价值取向相一致的观念材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对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所形成意识形态传统的重要继承,更是对改革开放时期意识形态发展的崭新提炼。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执行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先进理论和先进文化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成果。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始终把革命文化看成是“革命总战线中一条必要和重要的战线”,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文化的思想和主张。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关于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关于坚持意识形态领域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等思想,强调党要有“共同语言”,社会主义国家要有“统一意志”。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开始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体布局去思考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问题,指出最重要的是人的团结,要团结就要有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结合时代发展新要求,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论。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发展和深化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论。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命题,明确了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可以说,中国共产党90多年以来的历史,既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也是坚持社会主义价值理想,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价值传统,借鉴人类优秀价值成果,凝炼核心价值并不断追求的历史。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壮大,能够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夺取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一个根本原因就是逐步在全党全社会形成了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二、党史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宝贵资源和有力支撑

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史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党史工作的根本任务是以史鉴今,资政育人。党史文化涵盖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指导思想、愿景理想、革命精神和执政理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道德境界和价值追求,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学习、研究、宣传党史,既是总结、提炼、升华党的精神财富的客观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需要。

1.研究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有助于全党和全体人民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党。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推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过程中,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没有党带领人民在90多年的奋斗中所进行的艰辛探索,没有党带领人民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并取得巨大成就,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就难以体现其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因此,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的社会条件、发展阶段和思想内涵,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过程及其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有助于全党和全国人民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2.总结回顾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艰难历程和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有助于全党和全体人民培育和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90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使具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国面貌焕然一新,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军,其政治影响和社会意义,在人类发展史上都是十分罕见的。研究和宣传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艰难历程和伟大成就,能够帮助广大人民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共产党领导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而进一步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3.深入挖掘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历程中产生的重要精神有助于全党和全体人民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夺取革命、建设、改革新胜利的历史进程中,丰富与发展了优秀的中华民族精神。如革命时期的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建设时期的大庆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改革开放时期的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这些精神,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世界观、价值观为核心,以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为基础,是中国共产党夺取一切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在新的形势下,把这些精神和时代风貌结合起来,能够熔铸成新的时代精神,成为全社会强大的精神支柱。

4.学习宣传党的优良作风和英雄模范人物的优秀品格有助于全党和全体人民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我们党在战斗、工作、生活上一贯表现的态度、行为,构成了党的优良作风。如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紧密联系群众的作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实事求是的作风,等等,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同时,在党的光荣奋斗史上,涌现出一大批可歌可泣的英雄模范人物和先进群体,集中体现出了艰苦奋斗、百折不挠、胸怀大局、无私奉献、敢为人先等高风亮节。研究宣传人民领袖、革命先烈、英模人物的英勇事迹和优秀品格,向人民群众进行光荣传统教育、优良作风教育、英雄事迹教育,有助于教育和激励人民,帮助全体人民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三、强化党史研究和宣传教育,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波澜壮阔的革命史、艰苦卓绝的探索史、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蕴藏着鼓舞人心、凝聚力量的丰富精神资源,是坚定理想信念、校正价值追求、铸牢精神支柱的生动教材。当前,迫切需要把党史研究和宣传教育作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有效载体,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切实增强党史文化吸引力,促使人们在接受党史教育中提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自觉性。

1.不断深化党史研究,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理论基础。一是继续深化党的历史经验的研究。认真研究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不断推向前进的历史经验,系统总结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对中华民族作出的重大贡献和历史成就,深刻揭示中国共产党历史地位和核心作用形成的历史必然性、通过改革开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必然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历史必然性,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理论借鉴。二是科学准确地记录党的历史。更加注重党史资料编纂、党史文章撰写、党史书籍编撰,多出党史精品成果。更加注重本土化实证研究,通过具体历史事件考察社会心理,有说服力地阐明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群众基础,充分挖掘党史长期积淀的精神文化精髓。近年来,浙江加强编写出版地方党史基本著作,形成了《浙江改革开放史》、《浙东游击根据地史》等一批党史基础研究的新成果。三是及时转化党史研究成果。充分利用党史系统修史、存史工作的独特优势,及时进行党史资料、成果的转化,切实使党史资料走出研究室,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党史读物、文艺作品,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宝贵资源。

2.切实加强党史学习教育,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重要途径。一是把握党史学习教育的基本内容。认真学习以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中共党史以及中国近现代史、中国革命史的重要论述,把《中国共产党历史》(一、二卷)、《中国共产党简史》、《中国共产党新时期简史》等作为广大干部群众的学习教材,把《青少年学习中共党史丛书》等作为广大青少年的基本读物,引导人们全面了解和正确认识党的辉煌历史、伟大成就、宝贵经验、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二是突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点对象。以领导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为重点,深入学习了解我们党走过的艰难历程,熟悉党的优良传统,学习党的丰富经验,汲取党的历史教训,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以青少年为重点,积极推动党史教育进学校、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用红色文化占领青少年思想阵地,从小培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保证党和国家的事业后继有人。三是把党史学习作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重要方面。组织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学习党的奋斗发展史、理论创新史和自身建设史,坚持不懈地用党的伟大成就激励人、用党的优良传统教育人、用党的成功经验启迪人、用党的历史教训警示人。

3.努力提升党史宣传效果,凝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强大动力。一是在丰富宣传手段上下功夫。进一步发挥党史报告会、党史陈列展览和重要节日、纪念日及重要党史事件、人物纪念活动等潜移默化、资政育人的作用。组织编写更多宣传党的光辉历史、光荣传统、优良作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党史普及读物。支持和推动以党史为题材的史学著作、文学作品、舞台艺术、影视制作、动漫产品的创作,切实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党史文化品牌。二是在完善硬件建设上下功夫。组织开展党史遗址普查,重点摸清遗址底数,切实保护重要遗址和革命烈士纪念设施。统筹建设党史纪念场馆,注意征集党史方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运用现代手段妥善留存、整理和开发、利用、传播。把党史遗址保护利用和开展红色旅游结合起来,充分发掘红色资源,提高红色旅游质量和水平。三是在扩大宣传覆盖面上下功夫。着眼于人们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用音像、报刊、网络等现代宣传媒体和活动载体拓宽党史宣传教育平台,做到广播有声音、电视有图像、报上有文章、网上有信息、刊物有交流,努力实现党史学习教育通俗化、大众化、情感化。当前特别要利用好网络,推动地方网站开辟党史专栏、制作党史网页、发布党史微博,不断提高党史宣传网络化水平。

总之,我们应该怀着强烈的政治责任感,用科学的态度来学习、研究党的历史,分析和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并加以正确地宣传,回答人们关心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鼓舞人们坚定信念、增强信心,加快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作者胡坚,男,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杭州 310025)。

责任编辑:凌 雁

猜你喜欢
价值体系党史马克思主义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研究
第一次学党史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当代陕西(2021年13期)2021-08-06 09:24:22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海峡姐妹(2021年12期)2021-01-01 03:58:58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当代陕西(2019年11期)2019-06-24 03:40:16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当代陕西(2019年10期)2019-06-03 10:12:38
《青花瓷艺术品价值体系建构》摘要
认真看书学习 弄通马克思主义
少先队活动(2018年9期)2018-12-29 12:18:44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天津人大(2015年9期)2015-11-24 03:2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