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农业机械化的实践与思考

2012-08-15 00:44
江苏农机化 2012年5期
关键词:农机化机械化农机

崇 峻

农业机械化是指运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装备农业,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过程。实现农业机械化,可以节省劳动力,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强克服自然灾害的能力。推行农业机械化,以科技进步为驱动力,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手段,对于推广现代农业技术,促进农业集约经营,促进农民增收有着重要作用,是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在新的形势下,南京市在保持现有的发展态势基础上,运用先进的农机科技改造农业,加快农业机械推广步伐,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来发展现代农业,是当前和今后相当一段时间的重要课题。

1 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及现状

1.1 农机化综合水平快速提高

近年来,随着农村城市化及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南京市耕地面积及农牧渔业从业人员逐年减少,但农林牧渔业总产出规模与水平则持续保持增长的态势,2010年农牧渔业总产值达244.8亿元,比2000年增长130.3%,10年间年均增长9.7%。与此同时,农业产出效率也逐年提高,2010年人均农牧渔业农业增加值4.73万元,10年间人均劳动生产率平均增长21.8%。农业经济的稳步增长,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飞速提高,都离不开农业机械化。从统计数据看,1978年,南京市拥有农业机械动力54.57万kW,比1965年增长6.5倍,其中:排灌动力机械34.02万kW,已经基本上实现了排灌机械化。1978年,共有大中型拖拉机503台,手扶拖拉机12 436台,机耕面积占可机耕地面积的57.2%。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高效设施农业战略的推进,农业装备水平和农业机械化推广步伐加快,到2000年,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66.54万kW,大中型拖拉机1 082台,小型拖拉机51 253台;2010年末,全市农业装备总动力达206万kW,主要农作物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0%,其中小麦生产机械化作业水平达95%以上,部分地区已率先基本实现稻麦生产全程机械化。

1.2 农机化服务领域不断拓宽

随着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的稳步提高,农机服务的领域也在不断拓展,在促进传统农田作业水平提高的同时,农机装备结构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适时进行调整和延伸,除传统的耕作、农田排灌机械和收获机械外,植保、林果、畜牧养殖、渔业、农副产品加工、运输及农田基本建设机械等都有所突破并迅速增长。

2 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和不足之处

(1)从自然环境看,南京属宁镇扬丘陵地貌,低山丘陵占全市总面积的64.5%,平原、洼地占24.1%,水面占全市面积的11.4%。从客观上说,以丘陵为主的地形特点造成农机作业受限,不利于开展大规模的耕种及收割,影响大中型农业机械的推广和使用。同时,作为人口密度较高的地区,南京市人均耕地面积偏少,受到土地资源的约束,农户普遍经营规模偏小,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机化的发展。

(2)从主观来看,主要存在问题:一是土地经营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落后于农机化发展要求。二是农机装备结构有待改善,配套机械、运输机械及高效设施农业所涉及到的新型、先进适用的农机装备水平较低。三是现有的部分农机装备存在能耗高、安全性差的问题,其技术水平和性能已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而农机化新技术的开发推广没能及时跟上。四是农机化与农艺配合度不高,与相关农业技术的协调发展不够。五是农机装备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对农机使用、维修及管理人员的文化技术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与之相适应的农机技术人员相对缺乏。六是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规模有待扩大,运行机制有待完善。

3 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思考

3.1 南京市农机化发展的有利条件

(1)农机化发展的外部环境越来越优越。党和国家历来对“三农”问题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是我国今后一个阶段的重大历史任务。围绕全省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按照“市场主导、政府扶持、资源节约、合作共用、协调发展”的工作思路,南京市政府于2012年3月出台《全市率先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实施意见》,提出坚持“因地制宜、准确定位、突出重点、形成特色、整体推进”的原则,以大宗作物生产机械化和设施农业生产机械化为重点,在全市大力推广使用先进、高效的适用农业机械,装备机械化、自动化的农业新设备、新设施,应用智能化、信息化的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持续提升全市农业综合机械化发展水平,为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打牢基础。目前江苏省新农村建设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也已把农机化水平作为一项考核指标列入其中,农机化发展的环境将更加优越。

(2)农机化获得的资金支持与投入越来越多。南京市正在建立和完善以财政资金为引导,农机服务组织和农民投资为主体,社会资金为补充的多渠道、多元化投入机制。要求各区县政府要对照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的目标,明确具体任务和工作重点,在充分用好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情况下,要安排专门预算,所安排预算应不低于上年度所享受到的省级财政购机补贴资金。2011年共执行各级财政农业装备(农机)购置补贴资金3 987万元,比2010年增长9.3%,全市共2 156个农民及农业合作社享受到农机购置补贴。与此同时,农机购置补贴拉动社会对农机的投入超过1亿元。

(3)广大农民对发展农机化的需求越来越迫切。随着农村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劳动力转移步伐的加快,劳动力的成本也在不断提高,因此,用机械替代人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已是大势所趋。同时,由于通过使用农业机械新技术新成果,可以使农作物明显增产,劳动强度大大降低,农民对农机的需求也日渐增强。

(4)农业机械研发水平越来越高。南京市拥有众多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依托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单位在科技研发上的技术优势,积极引进和吸收国内外农机化先进技术、先进装备和管理经验,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中心的产、学、研联合的农机技术创新体系,以科研推动产业开发,着力解决农村经济活动中急需的紧缺农机产品的关键技术装备问题,获得多项科研成果、科技奖励及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推动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以及技术创新,提高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速度。

3.2 加快农机化建设,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农业机械化是一个不断提高、不断完善的过程。目前,农业机械已经进入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由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由大田农业向设施农业,由种植业向畜牧业、养殖业、农产品产后处理,由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农机化作业水平的提升,农机服务市场化、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在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促使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优化,促进农民收入增加方面,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发展农业机械化,是新形势下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要求。

(1)优化配置土地资源,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优化配置土地资源为目标,采取多种形式推进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以盘活土地资源,发挥土地的最大效益。采取入股、租赁、转包等方式,通过资金、技术扶持及相关鼓励、奖励政策,大力引导各类经济组织和个人参与土地流转,促进流转体系多元化,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土地向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专业种植养殖大户集中。在推进土地流转过程中,必须依法落实好承包农户的权益。

(2)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坚持数量增长与结构优化并举。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方式的转变,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布局,坚持数量增长与结构优化并举,以增量调整带动存量优化,以存量优化促进结构升级。引导全市农机合作社、农业园区和生产基地购置农业机械由小型向大中型、由低效能向高效能、由单一功能向复式多功能转变。因地制宜,紧紧围绕蔬菜、园艺、畜牧养殖、水产养殖四大产业,大力推广高效、先进、适用的农业装备及机械,着力推动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提高设施农业机械化生产水平。按照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的要求,重点配套耕作机械、植保机械、节水灌溉设施、保鲜设备、水产增氧设施等。同时,在重点农业园区配套装备一批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机械、设备和设施,使农业园区真正成为全市农业机械化先进区、示范区。

(3)优化农机增长方式,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农机。积极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特别是秸秆肥料化、基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利用。大力推广麦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集成水稻机插秧技术、水稻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集成小麦机条播技术,增加秸秆还田机、秸秆捡拾打捆机、土壤深松机等的保有量,建立规模化秸秆综合利用基地,提高秸秆基料化、饲料化、燃料化生产和加工能力,提高秸秆机械化还田和综合利用水平。及时进行农业生产工具的升级换代及改良、更新,着力推广节水、节种、节肥、节药等高效农业技术、机械和机具,通过举办技术培训班、现场演示等方式,示范推广各类资源节约型高效农机,通过各类农机合作服务组织的辐射带动作用,提高保护性耕种技术的普及速度,加速淘汰高耗能老旧农业机械,降低污染物排放,加强绿色低碳农机的推广运用,切实达到增产增效、资源节约、节水保肥、改良土壤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4)优化农机服务模式,加快发展农机合作组织。人多地少、一家一户发展农机,既不经济,也不可取。因此要加大扶持力度,大力发展农机服务组织,帮助农机合作组织解决资金、技术、用地、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遇到的实际困难,引导有一定规模和服务能力的农机服务组织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成为农机社会化服务龙头组织。通过创新农机服务模式,提高农机组织化程度和集约化水平,推动农业规模化经营。紧紧围绕市场需求与优势主导产业,加快发展特色农机。根据现代高效农业的特点和要求,积极引进符合南京市实际的现代特色农机,开拓农机作业服务市场,拓展服务项目,推动农机化全面协调发展。

(5)优化教育培训体系,提高农机专业人员素质和水平。任何事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农机专业人员的素质、水平和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应用和提高。因此,要进一步完善农机教育培训体系,提高农机人才队伍素质。要加强农机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有眼光、业务精、懂管理的农机管理人才;要通过对高校、科研机构以及主要农机生产企业的有效资源整合,打造高水平的农机研发团队;要通过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业机械化技术培训,提高农民机手的生产经营能力,使他们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猜你喜欢
农机化机械化农机
沃得农机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不一样的农机展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2018年征稿启事
《山东农机化》2015年要目
如何加强农机管理发挥农机作用
农业机械化
对我国煤矿岩巷掘进机械化配套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