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泽
(太原理工大学建工学院,山西太原 030024)
城市综合体被大量用于城市新区建设中,城市综合体在城市化过程中起着营造城市新的商务及商业中心区,创造城市活力之源的商业综合体和居住街区,创造充满活力和积聚人气的市民文化活动广场,同时,在避免城市中心空洞化,减少城市通勤交通压力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以山西国际电力集团长风城市综合体规划和设计作为实例,探讨城市综合体开发要点,为城市综合体成功运营打下基础。
长风项目地块位于长风文化商务区东南角的S20,S23,S24,S25,S26,S27地块。地块北邻市府南街(40 m宽),西抱商务东环路(30 m宽),南邻南中环街(60 m宽),东为滨河西路(70 m宽)。商务南环街将地块S27与其他地块南北隔开。地块东侧隔路与汾河公园相望,南侧为南中环街及长风商务区配套居住区,西侧为陶园公园和长风商务区的商务办公区,北侧为长风绿岛、大剧院、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及科技馆。长风项目地块距离太原高速铁路客运站直线距离8.58 km,距离太原武宿机场直线距离8.86 km。项目位置优越,交通方便,环境优美。项目场地内较为平整,无特殊地貌。
城市综合体在形象上是进行高强度开发建设,功能高度复合,服务丰富便捷,环境优雅精致,同时形成标志性景观和具有持久魅力的城市特定主体,综合来看可以总结为高功能业态复合、高强度开发、高交通可达性、高密集活动、高地标美丽、高技术集成六个方面。
根据《太原市长风文化商务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本项目占据长风文化商务区面向汾河及东部新城的1/3展示面,也是长风文化商务区在南中环街上形象的集中展现。因而本项目用地应当属于长风文化商务区的金角金边,龙头地段,可以说本项目的形象代表着长风文化商务区的形象。
太原是沿汾河向南北方向发展布局的带状城市,汾河是最重要的城市公共空间。滨河东路和滨河西路是城市南北联络的重要交通道路,滨河公园是最大的城市公园。因而汾河两岸的形象就代表着城市的形象。
本项目高度贯彻修建性详细规划意图,注重城市形象,因而沿地块东侧,沿汾河及文化岛内河布置酒店,办公,商业等公共建筑,对城市展示国内一流商务综合体新形象。
鉴于用地南北共计1 200 m的超长展示面和地上76万m2的庞大开发规模,项目规划以现代整体的建筑集群打造文化商务区新形象,同时塑造山西国际电力集团房地产公司的品牌形象。
建筑形象应具有如下气质特点:
商务:体现CBD商务办公片区的整体规划定位要求,所有建筑均应具有商务公建气质。
现代:作为CBD新城区,总体风格应该现代,体现新区新形象。
整体:本项目占地20 hm2的超大规模,6个地块并举,是城市建设的大手笔,应该避免建筑过于零散,体现相对统一的形象,强调整体品牌,达到总体震撼的效果。
标志:建筑群在整体相对统一和谐的前提下应适当突出个性,强调建筑群南北重要节点的标志性。
大气:本项目风格应体现北方城市的特点,简洁大气,同时体现山西国际电力集团房地产公司作为有雄厚实力的大型国企的独特气质。
品质:本项目所有建筑外观均应采用高品质幕墙系统,以符合超五星饭店、高档商务写字楼、高档商务公寓、精品商业的高端定位。
亲景:本项目东侧临汾河,西侧临陶园公园,均是绝佳的景观资源,应适当体现临水临景建筑的特点。
结合市场策划,形成准确的项目定位,保证项目开发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总体定位:高端城市综合体。具体业态及构成如下:
超五星级酒店:定位为高端国际品牌。规模面积地约7.5万m2,客房约500间。
酒店式公寓:定位为高端国际品牌酒店管理公司管理的高端公寓。地上面积5万m2。以140 m2户型为主。
高档商务公寓:定位于中高端住宅。地上面积约20.6万m2,其中南区6.4万m2,中区为14.2万m2。南区户型以200 m2为主。中区户型以220 m2户型为主。
高档商务写字楼:定位于5A智能写字楼。地上面积37.8万m2。
地上商业:定位于综合体的精品配套商业,大型MALL,超市等。地上面积5.2万m2。
地下商业:定位于主题商业。地下面积8.4万m2。
本项目周边区域拥有CBD核心区城市综合体的典型构成要素:行政办公、科技文化、会议展览和公园休闲。
本项目业态是与周边环境互补的酒店、商务办公和商务公寓,规划布局合理,物业品质卓越,室外环境优美,服务系统平台强大高效,这是一个业态构成规模合理、和谐共生、相互依存、相互助益的城市综合体,一定能保持24 h繁荣和活力,获取良好的开发经济效益。
规划采用一系列先进适用、成熟配套的技术把项目建设成为绿色节能建筑。
智能之城——规划通过楼宇自动化、信息自动化、办公自动化、通讯自动化等多种系统打造智能化的平台以适应城市综合体的复杂需求,把该项目打造成智能之城。
规划完整高效强大的交通机电支撑系统,为项目的运营提供坚强支撑。
城市综合体,英文名 HOPSCA——Hotel(酒店)、Office(写字楼)、Parking(停车场)、Shopping mall(购物中心)、Convention(会议中心)、Apartment(公寓)。它包含了商务办公、居住、酒店、商业、休闲娱乐、交通及停车系统等各种城市功能的街区建筑群体,在许多国际著名的城市商业建筑中扮演着非同寻常的角色。太原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内地城市,也正在大力发展这样的综合建筑群来解决城市发展中功能多样化、空间多中心化、资源集约化等需求。
S20地块是临近文化岛及规划内河最近的地块,是本项目在长风文化商务区核心的形象展示,是布置酒店的理想位置。
S20地块东侧布置128 m高酒店主楼,此处位置标志性最强,既可以在北侧文化岛方向展示,又可以辐射汾河以东。独立的国际会议中心布置于酒店主楼地下1层,主楼西侧布置裙房和1栋128 m的酒店式公寓。此处南侧临陶园北侧临文化岛和内河,临近规划中的市政府,又可以方便使用酒店的会议,餐饮,健身等服务设施。
S23,S24,S25,S26地块西侧安排了5栋高档商务公寓。公寓楼正南正北,楼间距70 m,采光通风俱佳。商务公寓之间设置小型庭院,增加公寓的景观品质。
S27地块西侧布置3栋108 m高的商务公寓。公寓的1层~4层为大型购物中心。
S23,S24,S25,S26地块东侧安排了5栋高档商务写字楼。
写字楼西侧形成60 m×400 m南北中央内部步行街。强化项目用地南北景观轴线汇聚办公商业及公寓的人流,城市公园的人流,地上地下空间的人流均汇聚于此,成为一处汇聚城市活力的室外步行广场。
S27地块东南角辐射汾河,更是整个长风文化商务区的东南金角。此处转角位置布置1栋较大面积的高档写字楼。写字楼西侧布置约70 m×70 m室外广场,汇聚办公和商业人流。
六个地块地下连通整体开发,地下1层为商业和超五星级酒店配套。地下2,3,4层为车库和中央设备机房。
整个规划布局简洁大气,因地制宜,既符合地块的属性又契合了市场策划的各种业态,形成了酒店、商务公寓、写字楼及商业和谐共生、相互依存、相互助益的城市综合体。
根据《太原市长风文化商务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确定空间形态。
1)界面:整个建筑群通过多栋有秩序的建筑布局,形成北、东、南三方向整齐的城市界面,建筑群高低起伏、富于韵律,成为长风文化商务区大气规整的边界。
2)围合:整个建筑群外高内低,形成对陶园的围合。
3)渗透:本项目的建筑外部空间与陶园公园形成互相渗透、互相融合的关系。
4)节点:强调东南角和东北角两处城市节点。在这两处位置分别安排最具标志性的写字楼和超五星酒店。
南广场是高密度的CBD商务办公区内难得的开放空间,以室外铺地和水景为主。结合地下商业入口成为重要的人流集散空间,汇聚商业和办公人气。
超五星级酒店及会议中心前广场。酒店大堂前布置雕塑水景喷泉,烘托酒店的氛围和档次。会议中心前广场满足停车和人流集散需求。
定位为室外步行商业广场,同时布置地下商业的入口大厅,引导广场人流进入地下商业。
沿滨河西路及南中环街布置30 m宽的防护绿带,绿化带北侧结合酒店主楼的水景平台成为酒店的后花园。绿带内种植以乔木为主,屏蔽滨河西路噪声。南侧绿化带是供商务办公人员室外休息的公园。
通过主干路、干路、次级路、支路四级道路等级划分确定道路骨架,以层级式的道路体系合理分流交通。
总体道路格局上保留商务南环街,取消S20和S23,S24,S25,S26地块之间的规划次要道路,以便于形成商务公寓区南北400 m长的内部庭园,营造高品质的居住环境。
超五星级酒店及酒店式公寓区3处机动车出入口均设置在项目用地北侧,酒店内部形成环路,环路上安排酒店主入口、员工后勤入口、酒店式公寓入口等。此区域总计设置地面停车36辆,设置地下停车场出入口3处。供酒店及商业车流进入地下停车场。
商务公寓在西侧商务东环路上结合规划道路设置3处地下停车场出入口,为商务公寓住户专用。公寓车流直接进入地下停车场,保证了公寓区内部庭园的环境。消防应急车辆可以到达地面庭园。
商务写字楼沿滨河西路设置5处机动车出入口,为办公和商业人流共用。此区域总计设置地面停车54辆。写字楼人行主入口均设置在南侧内部环路上,以便与北侧商业人流入口分开,减少彼此的干扰。
规划充分重视地下商业的人流组织。中央带状广场设置与地下商业相互连接地下广场,同时吸引陶园公园方向和长风文化岛方向的商业人流。南广场可以吸引南中环路的商业人流,实现商业区域人行流线组织的多种可达性,增强区域活力。
规划充分重视商务公寓区的住户到达陶园公园的散步流线。五栋公寓的西侧连廊向西延伸跨过商务东环路直接连接陶园公园。住户通过门禁系统后进入公园,很方便地形成散步环线,相当于把陶园公园变成住户的小区中央公园。
作为基本功能,城市综合体是一个城市的信息、金融、保险、科技、商业、商务、居住、客居、会展、观光、娱乐等城市功能的载体。但综合体的载体功能是以城市的经济发展和资源限制为条件的,忽略了这一点将导致闲置和极大的资源浪费,就会阻碍区域内经济的发展。城市综合体设计的成功不仅是业主认为的成功,在给业主带来经济收益的同时,也能够整合城市资源、作为城市的名片,使得市民能够享受不同公共空间、体会城市发展的变化和变局,其最终通过不同功能组成给项目带来更多活力,才能认为其是良性发展的城市综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