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生 朱 琳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安徽合肥 230088)
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是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Closing Material Cycle)的简称。一般认为,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为原则(3R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1]。公路是一项投资规模大、资源消耗多、对环境影响大的工程,在公路工程中实践循环经济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今世界上,付诸实践的循环经济有四种模式:杜邦模式、卡伦堡工业园区模式、德国DSD模式和日本循环型社会模式,本文就以上四种模式,结合作者本人对公路工程的理解和认识,谈谈循环经济理念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
企业内部的循环经济模式,即通过组织厂内各工艺之间的物料循环,延长生产链条,减少生产过程中物料和能源的使用量,尽量减少废弃物和有毒物质的排放,最大限度地利用可再生资源。
公路工程自身规模大,涵盖专业面广,实际建设过程中也类似于工厂的生产流水线,由不同专业的工作组按既定施工组织计划,相互配合、衔接和延续来共同完成项目。因此近几年以来,杜邦模式的循环经济理念在公路工程中得到较大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材料循环利用的方面。例如,G104滁州段路面改善工程是安徽省首次采用沥青厂拌热再生技术进行路面改善的项目,废料利用率100%,利用沥青废料4 000多吨,节约建设资金50%,目前使用性能良好[2]。当前在国内,路面热再生、冷再生技术在老路加固改造项目中逐步推广,这种典型的杜邦模式循环经济理念,以技术革新、新工艺、新材料为基础,具有易操作、见效快的特点。
按照工业生态学的原理,通过企业间的物质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形成产业间的代谢和共生耦合关系,使一家工厂的废气、废水、废渣、废热等废弃物或副产品成为另一家工厂的原料和能源,建立工业生态园区。
公路是一种特殊的企业形态,不同于普通企业,因而不可能实现常规意义上的工业园区,但工业园区模式的循环经济理念是值得借鉴并可以实现的。公路取弃土工程量巨大,对沿线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利用水利疏浚工程弃土或者其他工程项目的弃土来填筑公路路基,这都是类似于工业园区模式的表现。这种模式虽然可行,由于涉及到不同的管理部门,需要跨部门或跨行业协调,另外不同的工程项目之间工期是否合适也是制约因素,因此实际操作过程中有一定的难度,但并非都难以实施。
公路建设不可避免会对沿线自然环境造成破坏,因此应以循环经济的理念来指导工程设计,将公路建设对环境的破坏转化为合理有效的地形改造。利用取弃土场来平整改造地形,弃土平凹地、取土平岗地,同时配合有效的生态恢复措施形成可耕种的田地或林地,从而造福于地方农业生产,这种循环经济方式更加能够体现以人为本和环境友好的设计理念。
回收再利用体系,即由专门组织回收处理包装废弃物的非盈利社会中介组织(DSD),将企业组织成为网络,在需要回收的包装物上打上绿点标记,然后由DSD委托回收企业进行处理。
德国DSD模式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组织层面上,在我国目前尚未形成体系,但对于公路工程可以借鉴这种模式。例如,在山区修建高速公路,隧道施工出现大量石方弃渣,而且往往隧道弃渣的石质较好,如直接废弃则浪费材料且增加占地。而同时在其他施工点,如路基防护、排水或改路等,则需要石料,那么利用其他工段上的弃石方来自加工碎石,则既减少工程弃方也减少外购石料,还有效降低工程造价。要实现这种模式,需要项目建设单位加大管理力度,在工程初期即成立相应中介组织,先总结分析各个工序中会产生哪些可再利用的资源(等于打上绿点标记),再合理安排工序,形成一个资源回收应用的循环流程:“生产→回收→利用→再生产”。
由政府推动构筑多层次法律体系,日本在循环型社会建设方面主要体现三个层次:1)由政府推动构筑多层次法律体系;2)要求企业开发高新技术;3)要求国民从根本上改变观念。
循环型社会模式是从全社会角度,以法律为基础,促进技术创新,从国民意识形态上改变资源粗放高消耗型的发展模式。2008年8月29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我国关于循环经济的法律及制度体系正逐渐建立。作为公路设计人员,应有一定的超前意识,不断更新观念,积极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同时在设计中切实从“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思路出发,尽量采用耐久、易维护和可再利用的材料。例如,加大钢结构桥梁在公路中的应用,虽然钢结构桥梁初期造价偏高,但从桥梁结构的全寿命周期来看,钢结构桥梁耐久性更好,生命周期更长,易于后期的维护与管理,且其本身材料可再次利用。
发展循环经济是缓解资源约束矛盾的科学选择,是防治污染、减轻环境压力的有效途径。作为公路技术人员,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专题研究,积极实践循环经济理念,坚持做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程设计。
[1] 陈牛生.交通循环经济的特征及发展思路[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7(1):89-91.
[2] 汪 波,管 勤,孙东根,等.循环经济理论在公路建设中的实践与应用[J].公路,2006(6):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