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施工现场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与监控

2012-08-15 00:51:18郝党论
山西建筑 2012年4期
关键词:特种设备施工现场事故

郝党论

在建筑施工中,特种设备的使用比较普遍,且存在较大的危险性,管理不善极易发生安全事故,造成人身生命及财产损失。建筑施工中常用的特种设备主要包括电梯、起重设备、场内机动车辆等。目前国家对特种设备的使用安全十分重视,近年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法规、标准,有效地降低了事故损失。

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与监控,做好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与监控工作,意义十分重大。切实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观念,进一步提高对安全生产和防范特种设备事故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搞好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与监控,防范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势在必行。

1 目前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与监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特种设备管理环节片面性严重,侧重于人员操作责任的追究。不进行事前的系统安全评价及事故预测工作,着重于处理已发生的事故,而忽略了从事故源头上预防事故的发生。2)特种设备管理及监测工作中经验主义严重。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常常凭工作经验处理特种设备的安全问题,盲目性大,缺乏必要的检测手段。3)特种设备管理、操作人员的素质亟待提高,无证上岗现象依然存在。4)施工现场对特种设备管理与监控、预防事故及减少事故损失的措施不够完善,现场特种设备安全应急预案缺乏针对性。

2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与监控工作的程序

2.1 认真做好特种设备的档案管理

1)在建筑施工现场,项目部应建立特种设备台账及相关档案。台账内容应包括特种设备的生产厂家、型号规格、主要技术参数、出厂编号、设备进出场时间、操作人员的特种作业操作证编号及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2)明确管理职责,多方齐抓共管,加强特种设备档案管理。企业应明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相关责任,并把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纳入项目负责人经济责任制的考核、奖惩内容。项目部的相关人员在进行安全检查的同时,注意将每台在役特种设备进行编号登记,及时记录反馈设备运行情况。

2.2 重视特种设备的备案及使用运行管理工作

1)做好特种设备使用前的备案工作。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投入使用后30日内,应及时在直辖市或设区的市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备案。2)加强特种设备安装环节的控制。特种设备的安装环节很重要,必须予以足够重视。从事特种设备安装的单位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必须取得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特种设备安装(维修)安全许可证》,方可从事安装业务。特种设备安装完毕,项目部必须报请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3)加强特种设备的使用与运行管理。加强对特种设备运行中的监测,掌握设备运行参数和性能变化,及早防范突发事故。

运行中的设备检查、监测的具体要求主要有:

特种设备运行中,检查检测时应做到:

1)注意观察主机仪表、仪器的参数变化是否在允许范围内,是否达到极值。如压力、流量、速度、温度、温升、负荷、载重量、水位、电流、电压、功率因数、频率等的变化是否在规定范围内,有没有达到极值(如水位等)。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应对特种设备使用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发现问题应立即处理。2)检查主机设备及重要附件,观察有无异常声响、闪烁放电、泄漏、破损等。尤其应重视对安全附件的检查。发生异常情况,立即报告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及相关部门,情况紧急,应随机应变,采取相应的应急防范措施,危及人身安全和可能造成重大设备事故的则应立即停机。3)做好特种设备的运行及交接班记录。关键岗位的设备如建筑工地的塔式起重机,在运行过程中要做到在生产中定期对主机设备的运行参数进行完整记录,做好交接班。只有这样,一旦发生事故,方能准确、迅速地对症下药,排除故障,将影响范围降低到最低程度。4)采用先进的设备故障检测技术,实行设备运行状态检测。

目前,施工现场对特种设备的检查、监测,大多数还停留在依靠人的目测、耳听及工作经验进行判断上,因而影响了设备故障检测的准确性。

关键岗位的特种设备,应积极推行设备运行状态监测,采用先进的故障诊断技术。如可用超声波测振仪对大容量电动机轴承振动部位进行高精度、高灵敏度的测振,以判断是否超过规定标准并迅速确定损坏区域;用无损探伤技术检查多班连续运转且载重量大的特种设备如塔式起重机等的重要部位零部件和材料的疲劳与损伤程度是否超过标准;在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系统中,必须对系统中过载过热、过电流、接地接零、短路断路等实行24 h连续跟踪监测及故障报警,以保障用电安全,实现准确的故障跳闸。

对大中型供配电变压器和输配电设施,则可应用微机多功能状态监测装置;对电力系统的过电流、接地、短路、过负荷、功率因数等实施24 h连续跟踪监测和故障报警,并可实现准确的故障跳闸;对于起吊装卸的行车等载重量大、机械运转频繁和三班制连续运转的特种设备,则可通过对其金属材料的无损探伤检查,判别重要部位机械零部件和材料的疲劳与损伤程度是否超过标准,以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2.3 坚持特种设备相关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及安全交底工作

特种设备事故的产生原因主要表现为人的不安全行为、设备或物的不安全状态及管理缺陷。

人的不安全行为,可通过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来纠正。特种设备的作业人员,包括安装、维修保养、操作、管理等人员,应经过专业的培训和考核,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证书后,方可从事相应的工作。

设备或物的不安全状态则可通过加强特种设备的维修保养及故障监测来保证。特种设备多为频繁动作的机电设备,机械部件、电器元件的性能状况及各部件间的配合质量,直接影响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因此,对使用的特种设备进行经常性的维修保养是非常重要的。

重视特种设备作业的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安全交底要有针对性,安全交底工作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特种设备作业的整体安全。

2.4 认真制定并执行特种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及岗位责任制,坚持安全管理及操作维修人员的持证上岗

建设项目开工前,项目部应根据本项目的实际情况及涉及的特种设备类别,制定相关特种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及岗位责任制,坚持安全管理及操作维修人员持证上岗,严格禁止无证人员上岗作业。

2.5 坚持特种设备的定期安全检验、检查及保养维修,将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鉴于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国家对其实行安全检验制度。其目的是从第三方(既不是制造者,也不是使用者)的立场,公平、公正地进行检验,以确保其安全。国家质检总局已于2000年颁布了《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文件规定,检验工作由国家授权的监督检验机构承担,检验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考核,持证上岗。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部不仅要重视第三方的安全检验,还要加强项目部的定期安全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力争将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实践证明,安全检查检验制度的有效实施,避免了特种设备许多事故的发生。

2.6 重视特种设备安全应急预案的制定

建设项目开工前,应结合本项目涉及特种设备的类别,在制定项目安全生产综合预案的同时,认真辨识相关危险源并进行危险性分析,制定项目特种设备专项安全应急预案,并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演练,确保预案的适应性和有效性。应急预案应随项目的不同阶段及时更新。

3 结语

安全工作事关重大,关系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关系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危。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与监控是整个安全管理工作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抓好企业特种设备的安全工作,尤其是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及监控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唯有如此,才能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实现项目利润的最大化。

特种设备运行时,操作人员要加强运行中的设备重要部位、仪表、参数的监督检查和记录分析,做好运行值班记录和交接班记录。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人员应对特种设备使用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发现问题的应立即处理;情况紧急时,可以决定停止使用特种设备并及时报告本单位有关负责人。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49号),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S].

[2]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令(第13号),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S].

[3]国质检特函[2007]910号,特种设备现场安全监督检查规则[S].

[4]蒋旭东.浅谈工程机械设备的现场管理与维护[J].山西建筑,2010,36(35):340-341.

猜你喜欢
特种设备施工现场事故
严把“三关” 强化疫情期间特种设备安全监管
新形势下的特种设备网络安全防护探讨
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更正启事
学中文
庐山站改移武九客专上下行过便线拨接施工现场
现代企业(2021年2期)2021-07-20 08:18:33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
废弃泄漏事故
小恍惚 大事故
好日子(2018年9期)2018-10-12 09:57:28
西部特种设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