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萃
建筑装饰工程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即:“人、机、料、法、环”。提高工程质量,多创精品工程,不能胡子眉毛一起抓,劳民伤财,效果不佳。我们更重要的是根据不同的装饰企业和不同的工程特点,在质量管理的诸多问题中找到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我们先将已完装饰工程质量验收结果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导致质量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1)由于人的因素所导致的质量问题占到50%,即:管理者、操作者等。2)由于施工方法、技术措施、材料质量选择不当所导致的质量问题占到35%,即:质量通病、细部收口、安装与装修的接口质量问题,影响了工程观感质量和实体质量,其中防水、涂饰、裱糊、饰面砖分项工程问题较多。3)管理过程中的执行力差或力度不够导致出现质量问题占到15%。所以,提高工程质量,多创精品工程,就是要在符合国家、行业、地方及创优要求的前提下,重点的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具体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管理人员必须先解决“两个观念”,这两个观念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即:预控为主的观念、用数据说话的观念。预控为主,要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都应具有较强的质量规划和目标管理的能力,进行组织施工和技术指导,以及识别质量问题和检查质量问题的能力。用数据说话,是我们提高工作质量和工程质量的有效方法,把该测的批次和点“做实”,就会预先发现质量问题,及时预控,变被动为主动。解决好这两个观念的问题,项目上更重要的是解决好管理人员的责权、绩效、酬劳分配等问题,将更有利于工作质量和工程质量的提高。
其次,施工人员要具备相应的基本素质。这里不强调劳务人员有多么精湛的技能,更重要的是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的自我约束意识。还可采取不同施工部位选择技术能力与施工质量要求相适应的操作人员。如:把重点放在目前出现质量问题较多的防水、涂饰、饰面砖分项工程的油工及瓦工的操作者身上。另外,我们企业可以考虑发挥党、工、团组织的职能作用,在施工现场开展多样的“比技能、比工艺、比优质”的竞赛活动。再有,公司主管部门要多去一线工地,多与施工人员沟通,结合现场讲解、示范、提问等形式开展班前会来提高施工人员基本素质。
目前技术准备不充分也是诸多装饰企业造成质量差的突出难题,图纸自审、会审,领会设计意图,了解工程内容和工程特点以及关键部位的工程质量要求,是搞好工程质量必要的技术准备。
质量管理策划是对外质量保证和对内质量控制的依据,在项目质量策划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它是自工程开工、施工过程、工程竣工验收、回访与维修、工程创优,而形成一整套统一、完整、系统的实施程序,它直接关系到质量管理在本项目的运行成败,所以搞好项目质量策划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任何一个方案的实施都要通过提问、讨论、编制、审核、修改、定稿、交底、实施等几个步骤进行,以保证全部工程整体部署有条不紊。首先要做好质量总体策划,确定质量目标;其次做好细节策划,熟悉施工现场和图纸,从工序、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到单位工程,协调沟通其他专业,由项目经理组织全员细部策划,明确质量控制内容及控制点,目前我们采用的《质量控制点设置一览表》就是质量预控的重要工作依据,此项工作将与标后施工组织设计的评审同时进行。总之,有了充分的准备,事情就成功了一半。
1)发挥技术交底的真正作用。一个精品工程的实现,我认为是“设计为龙头,技术要先行”的完美打造。大家都明白,每个分项工程施工前,施工员要根据实际现场情况编制技术交底,但目前项目更多的是一些不符合现场且长篇大论的交底,未发挥真正作用。我们的工作重点应该放在对于操作者的技术交底如何提炼要点,做到现场直观标识,引导操作者在最短的时间轻松愉快的接受质量的控制重点,指导施工。另外,真正理解项目质量员与施工员的角色定位。在交底的工作上质量员要做好“监督”,要查施工员是否在施工前交底;是否明确质量控制重点;施工工艺是否满足质量要求等,如不满足以上要求,及时向施工员提出补充的二次交底,并做好交底记录。
2)确保原材料、构配件符合质量要求。工程材料占整个工程造价的60%~70%,可见其重要性,材料质量是工程实体质量的关键。每一批材料到施工现场,质量员都要配合库管员对照材料计划认真检查材料的规格、名称、型号、数量等,看是否有产品合格证,同时对要求双控的材料,诸如钢材、水泥、防水材料等必须进行现场随机取样,复检合格后才能使用,这里强调基层材料与面层材料质量验收关注点不同,但同样重要。
3)实施《质检卡》制度,关注“样板”合格。在每一分项工程(工序)及特殊的关键工艺施工前,要求我们的质量员实施《质检卡》,卡的内容包括:施工部位、施工时间、施工人员、质量要求、验收情况等,验收合格后,组织大面积施工。如果在验收时,出现不合格,能追踪施工人员及不合格原因,及时返工处理,并留存记录,作为人工结算及工程总结的依据。
4)细化技术设计,做好收口质量。“细节决定成败”,精品工程更重要的是赏细部。首先,与设计及技术部门及时沟通,长期开展工程细部及收口做法的收集汇总活动,作为公司施工内部技术性指导文件及培训资料,明确相对成熟的收口施工方法,项目部还要安排专人做好细部收口的施工交底工作。其次,质量通病预防,涂饰、裱糊、饰面砖等相关工程,从图纸会审及质量管理计划中就明确控制方法,提前预排,抓落实、抓过程检查。
5)对质量控制的重点部位,开展QC小组攻关活动。对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应该制订相应的作业指导书,设置质量控制点,并从人、机、料、法、环等方面实施连续监控,开展QC小组活动进行质量攻关,事实证明效果非常好。
6)应用《质量日志》,做好日常质量检查。为了促进施工质量管理规范化、标准化,项目可考虑推行《质量日志》。《质量日志》的记录要达到以下要求:a.检查记录依据准确,以国家标准规范、图纸、技术交底等为依据,满足工程质量要求;b.日志内容必须反映对已识别的质量控制点的检查,包括质量通病、细部收口、装饰与安装及其他专业的接口部位等的检查;c.互检、交接检要及时、准确,检查记录满足下道工序质量要求;d.用数据说话,如实反映实测实量的情况,反映对质量不合格的部位要定人、定时间、定措施整改,整改后要及时复查;e.所有质量检查与进度对比后能做到提前预检。
7)加强协调管理,重视解决好接口部位施工质量。加强技术协调,提高设计图纸的质量,减少因技术错误带来的协调问题,并在图纸会签时找出问题,认真落实,从图纸上先得到解决。装饰工程主要面临与安装工程的协调配合,除了定期组织举行协调会议,解决施工中的协调问题,更重要是从以下几方面重点落实:a.施工前期,共同识别安装隐蔽与装饰面层接口部位及质量控制点,共同组织《项目推动会》,每个人根据不同的职责分工清楚应该做什么,如何做;b.接口部位图纸变更双方签字确认;c.定期组织内部交流沟通例会;d.共同做交接及隐蔽验收;e.接口部位出现质量不合格,装饰与安装共担责任;f.共同对接口部位施工后的成品进行保护。
公司的质量主管部门不能在办公室做纸上谈兵的工作,“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主要精力要放在施工现场,重点对现场实测、实量、细部收口、观感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在项目监督检查过程中调整思路,质量考核公平、公正,现场实测实量检查中不符合国家规范及公司重点落实的工作要求的执行一票否决,与项目工资及奖励挂钩,迫使大家真正重视工程质量。
首先,通过提高员工的“工作质量”来提高工程实体质量。发挥质量管理部门作用,一半的精力放在深入工地方面,积极推行“讲、帮、防、卡”的科学检查方法,他们可以把多个项目存在主要问题汇总分析,把培训作为工作的重点,深入工地,研究每个人,带好兵、用好兵,充分发挥系统人员作用,提高横向合作能力,使管理的中间环节更加顺畅。
其次,促进内外工程质量交流和总结。对工程质量较好的工程项目,行业之间进行内部观摩和学习,先做到“眼高”;对创优工程验收时,组织其他项目部相关人员到场观摩和学习,学习创优先进经验,对照他人找出自身存在的差距。组织南方外省创优项目的观摩,收集创优工程的相关资料,及时传递到其他创优工程项目,使其他项目在管理上少走弯路。
我们有很多质量问题是由于质量员的职责履行、标后施工组织设计的优化与执行、质量问题的整改、基层验收不到位而产生的,这些都是在执行上出了问题。前面所提到的质量问题是否能解决,最终的成败都要靠不折不扣的执行。
首先,公司质量主管部门要从职责的履行;从指导性、可操作性和实施的结果上抓要点、难点、特点,严格考核质量管理成果,组织好系统管理培训;工程验收环节做好质量的系统管理工作,体现务实、奖罚公平、说一不二的原则。
其次,项目部重点从国家的标准规范、公司下达的各项要求、指导性文件,项目制定的质量管理计划、质量员职责中的互检、交接检、隐蔽验收等关键工作上抓落实,说到的做到,写到的做到,做到的记到。
总之,质量管理的目标是“好、快、多、省”,最重要的是每个人依据“工作准则”的“行动”,坚持“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做好”的工作理念,质量工作要有检查、有落实、有跟踪、有反馈、有结果,有始有终,才能真正提高工程质量,多创精品工程。
[1]邱 凯.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09(11):87-89.
[2]张玉红.建筑施工的质量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24):136-138.
[3]赵 庚.建筑装修工程施工质量控制[J].科技致富向导,2010(1):122-123.
[4]石云峰.浅谈建筑施工项目的质量控制[J].山西建筑,2010,36(34):239-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