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川 马英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是一座具有2700余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是我国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四座古城之一,199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它完整地体现了17世纪~19世纪的历史面貌,是明清建筑艺术的历史博物馆。古城内古建筑及文物古迹在数量和品位上均属国内罕见,对研究古代中国的城市变迁、城市建筑、人类居住形式和传统文化的发展等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平遥古城,逐步成为山西旅游事业的重要支柱,带来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但是,通过在古城内实地考察,发现其消防安全现状极为严峻,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后果将不堪设想。
1.1.1 木质结构造成火灾隐患
古城内90%以上的建筑物为明清时期的砖木结构,古楼内木柱支撑着高大的屋顶,屋顶又是由梁、枋、檀、椽、斗拱和望板等木制构件构成,这些架于木柱上的木构件等同于被架空的干柴,古楼的墙、门、窗和屋顶上的围护材料将古楼内木构件围护起来,酷似民间生火的“炉膛”,使古楼内的大量木材具备了良好的燃烧条件。1)良好的通风条件。古楼的殿堂空间高大宽敞,相对于古城内低矮的其他建筑物而言其地势高,更易于通风,一旦发生火灾,势必火借风势,向下风向蔓延。2)容易“轰燃”。发生燃烧时,古楼内木质构件产生的烟热容易积聚在古楼屋顶下方,不易消散,当上层烟气平均温度达到600℃时,会导致轰燃的发生。3)古楼内楼板、楼梯均采用木制材料,经多年风吹雨淋已风干,水分挥发后呈现多微孔(蜂窝状)结构。这样的结构具有良好的燃烧和传播火焰的条件。据科学计算,现代建筑的火灾荷载密度为20 kg/m2,而此类木制结构火灾荷载密度在500 kg/m2以上,是现代建筑的25倍。
1.1.2 消防通道间距不足,疏散设施不合要求
据实地考察,很多古楼房屋之间无间距或间距狭窄。按照我国《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下简称《建规》)的规定[1],古城内房屋的耐火等级为四级,四级耐火等级建筑物间的防火间距至少为12 m,无法满足《建规》的要求。
古城在设计之初,没有考虑到现代消防的因素,古城内除4条宽度3.5 m~5.5 m的主街外,其余街道弯曲、狭窄,据实际测量,最窄处不足2 m,古城现状无法满足《建规》中消防车道宽度3.5 m以上的要求。一旦发生火灾,消防车无法进入,无疑将给火灾的扑救工作带来困难。
古楼的疏散楼梯设计不合要求,疏散楼梯为纯木质结构,而且据测量,宽度仅为78 cm,倾斜角为60°,其结构、宽度、角度均不符合消防要求,一旦发生火灾,其疏散速度和安全性令人堪忧。
1.1.3 居民消防意识淡薄,日常生活习惯导致消防隐患
通过实地考察与问卷调查,发现古城居民消防意识淡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用电不慎。电气化是现代社会的象征,在古城内安全合理地安装使用电器设备,是现代社会对古城管理使用的需要。但古城的用电问题事关古建筑的安危,必须加强这方面的管理。据实地调查,古城内居民用电情况不容乐观,电线非但没有穿金属管敷设,而且紧靠烟囱,长期受高温烟气的烘烤,容易引起电线老化,进而引发火灾。
2)可燃物储存不当。古城内居民做饭、取暖的主要燃料是煤,煤堆与杂物混乱堆置,且紧靠房屋,一旦不慎被引燃,房屋难于幸免。
3)未保持消防通道畅通。居民将自家小车停在门口,并设置路障,堵塞消防通道,发生火灾后,给消防车的驶入带来困难,影响扑救工作顺利展开。
4)居民消防知识匮乏。据实地发放调查问卷反馈的结果显示,居民中会使用灭火器的仅占总调查人数的18.4%,在1 min内能找到灭火器材的仅占20.8%,受过消防安全培训的占28%,平常注意过安全疏散指示标志的仅占23.2%,以上结果均显示古城居民消防安全意识淡薄。
1.2.1 人为设置路障
为了便于管理,古城管理者在各大入口处设置了大量路障,以防止外来机动车辆驶入。但是发生火灾时,这些路障将会阻碍消防车驶入,进而影响火灾的扑救工作。
1.2.2 古城人员密集,商贩活动造成交通不畅
古城内人员密集,居民达4.5万人,平均每平方公里达2万人。近年来,游客人数也呈高速增长的趋势,每年旅游旺季,日均游客量逾2万人次。2010年“五一”期间,日最高游客量均超过了5万人次,是最佳接待量的4倍~5倍,而且据估计,今后还会出现继续上升的态势,给原本脆弱的古城消防安全带来更大的压力。
古城内主要街道“明清一条街”两侧商铺林立,以贩卖纺织品、剪纸和漆器为主。经过随机选择几家店铺进行估算,火灾荷载密度均在1×104MJ/m2左右,具有较大火灾危险性,而且在饭店、木器雕刻店中不乏明火作业,增大了火灾危险性。有些商贩在古城交通要道摆摊设点,不仅占用消防与疏散通道,还使得并不宽敞的道路上人员密集,给疏散工作与消防车的驶入带来困难。
1.2.3 不合格住宿场所存在隐患
古城内不少居民利用自家房屋开设家庭旅馆,这些家庭旅馆大都未经过消防验收,这些住宿部据调查与民宅无异,普遍未配备消防设备,存在严重的火灾隐患。
2.1.1 定期对木质结构建筑刷透明防火涂料
在古城内如果采用现代建筑的自动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势必会影响古楼的历史文化价值与美观性,所以应重点从建筑材料上着手考虑如何进行防火。由α,β-不饱和酸酯、氨基甲酸酯的化合物、丙烯酸2-乙酯、安息乡异丙醚和卤素、磷、硼等化合物组成的紫外光固化的防火涂料涂层具有较好的透明性、装饰性和难燃性。将此类防火涂料涂覆于基材表面,既不会破坏古城内砖木建筑的原样,还因其具有防火、防锈、防水、防腐、耐磨、耐热等性能,保护古城内建筑免受自然与人为侵害。
2.1.2 古建筑引用现代防火分区的划分概念
现代建筑消防理念中,防火分区的划分是防火安全体系中最重要的基础,也是防止火灾蔓延最基本的安全保证,古建筑消防可以对此加以借鉴。先在古城内确定哪些古建筑为重点保护对象,再以这些建筑为各防火分区的中心点,与相邻的非重点建筑组成一个防火分区,在相邻的两个防火分区之间设置防火墙,形成“物理分隔”的纵深防御,再以此空间的间隔,规划设置各项防火措施及设备,达到防火安全目的。此举可有效确保一旦发生火灾,避免造成火烧连营的局面。
2.1.3 妥善运用古城既有的防火资源
古城本身在设计与建造的过程中,对防火安全也有不同程度的考虑及设置,虽然不能满足现代消防的要求,但是在防火墙、灭火设施等方面均有其特殊的考虑。我们应该深入地了解其设计精髓,发掘其内在潜力,并结合现代先进的防火观念充分加以运用。
2.2.1 加强古城常住居民的防火意识
1)通过对古城内常住居民有针对性的开展“古城消防知识讲座”等消防知识普及活动,将古城的命运与居民的利益联系起来,以此增强古城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对防火工作的重视程度;2)通过在古城人员密集处开设固定消防宣传橱窗,张贴图文并茂的消防宣传画报,并根据季节与形势及时更换画报,将火灾危险性、火灾预防、简单的灭火方法、火场逃生等知识通过宣传画报的方式使古城内每一位居民都受到教育,达到预防火灾的目的;3)古城区政府应对古城内每家每户居民免费发放ABC干粉灭火器,并指导居民学习使用,使得在发生局部火灾时,可以及时扑救。
2.2.2 严格实行“七户联防”制度
督促本地居民负责管理古城内的各个防火分区,并把古城内每个防火分区相邻的各居民户、单位、店铺每七户组为一个单位,每天轮流值班,确保每天有人检查本分区的火源、电源使用情况,真正将防火工作落实到户、到人。在实行“七户联防”制度时可配合以下方法增强工作效果:
1)加强执法力度,提高居民的消防违法成本,互相监督,举报有奖,违规有罚,并于每周评选消防安全优秀分区,给予奖励,提高居民守法、护法的热情与积极性。
2)给每家每户制定任务,规定每月完成定额的纠正游客消防违法行为的指标,让闲置在家的老人、儿童监督游客不要吸烟,使用明火,如纠正的起数达到一定量给予经济奖励。
2.3.1 改变展览物品的布局
如果对古楼的楼梯严格按照消防规定进行改造,势必会对其历史文化价值与美观性造成不利影响。可采取以下两点措施在保证不改变古楼原有结构的同时又不影响疏散:1)将大部分吸引人的展览品安排在一层,使观光者上楼参观的概率降低;2)工作人员将二层的参观线路设置为单行通道形式,以确保参观者不在二层上逗留。
2.3.2 规范古城内经商管理
《古建筑消防管理规则》规定:“禁止利用古建筑当旅店、食堂、招待所或职工宿舍。”但未规定古建筑内经商问题。在古建筑内经商,设置的商品柜台占用了疏散空间,并易使游客在古城内交通要道上聚集、停留,给人员疏散造成不便,商铺经营存放的可燃商品和为经营活动安装使用的电器设备增大了火灾的危险性,因此,规范古城的经商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对占用消防通道的地摊应予以严格禁止,对正规的商铺则应增大商铺之间的距离,避免出现局部地区人员过密的问题,并需在商铺内以严重危险等级配置灭火器,即以50 m2为单位配置1个ABC干粉灭火器。
2.3.3 规范古城内电气设备管理
古城的用电问题事关古城的安危,因此必须对古城的电气线路规范化铺设,并限定在古城内使用电器设备的用途和种类,以便加强安全管理。建议古城内不得安装使用高温灯具且灯具不得靠近木构件,导线应采用铜芯线穿金属管敷设。如对古城外观实施夜景工程,应采取外部照射的方法,不应沿古城外檐敷设电线,以确保古城的安全。
拥有2700余年的平遥古城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保护好这些人类文化的遗产和瑰宝。各级政府、公安消防机构、文物宗教等部门,应加强对平遥古城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使之代代相传、流芳百世。
[1] GBJ 16-87(2006年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