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颖波 付 强 张颖宁
新农村建筑及景观建设,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而言,就是对可以反映文化特色的空间进行恢复、修复乃至扩展。通过建设,进一步强化文化背景,丰富文化内涵,突出文化特色,实现文化传承。
实现新农村建筑及景观文化的传承,要遵从两个原则:
1)功能性与美观性、延续性相结合。完善的功能是新农村不同于旧农村的地方。要根据人口规模,合理进行公建配套和市政基础设施配套。在合适地段规划幼托、中小学,沿主要道路布置公共配套设施,如超市、农贸市场、储蓄所、邮电所、银行、社区医院或卫生所、图书馆、休闲娱乐场所等,丰富村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改善村民居住生活条件。同时,功能性要与美观性、延续性相结合。新农村建筑及景观文化,包含于几千年来适应自然环境而形成的乡土景观、建筑。这些极富特色的景观、建筑,往往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得到政府和文物部门保护,但却是对广大农村的景观特色甚至民众的精神需求具有重要意义,如祖坟,村头的“风水树”“风水林”“风水池塘”等。新农村建筑及景观建设,要对此加以积极的利用。既要合乎人们的审美情趣、形式美的规律,还要能解决农村既存的具体功能性问题。新农村建筑及景观建设脱离不开与时代的联系。时代在不断发展,人们生活的建筑和景观也在不断的发生改变。建设导致的改变不能割裂历史,而是使人们既享受生活,又感受到时代的精神,更可以回味历史的韵味。
2)生态化与现代化并重。另一个是生态化与现代化并重的原则。“村落从选址开基,一般经过几百年甚至上千年与环境的适应和发展演化,已经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俞孔坚,2004)。山水格局,沟渠阡陌,护坡池塘,林木坟茔,祠堂民居等景观、建筑元素,都使乡村生态系统维持在一个非常微妙的平衡状态。长期超饱和状态的耕作和人口压力,使这种平衡变得非常脆弱。现代化的建设必须对此加以考虑。村庄可能拥有一块小湿地来清洁人们产生的污垢,可能拥有一条小河或池塘来改善村落小气候。这些,在村庄建设时都不应该被忽视,村庄现代化建设不能等同于乡村城镇化,而是村庄在保证、保持生态化前提下的现代化建设。
1)文化背景保护。实现新农村建筑及景观文化的传承,首先就要保护新农村建筑及景观文化的背景。背景就是建筑及景观文化所产生、发展和传承的环境,两者是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实践中,农村建筑及景观文化的背景包含了道路交通、土地利用、特色建筑、区域特色景观四点。道路交通,要在结合原有道路格局的前提下,考虑人行、车行、停车问题,建立良好、高效、多层次的交通体系;土地利用,要立足于现状土地利用。调整用地布局,疏通用地功能;特色建筑,要立足于保护,不大拆大建,不做“假古董”。特色建筑的保存与维护,使具有时代意义的建筑成为一种标志;区域特色景观方面,要利用既存的特色景观要素,破除限制条件,增强其环境和社会效益。
2)既存空间扩展。既存的新农村建筑及景观,包含了较强烈的文化特色。对既存的新农村建筑及景观进行扩展,就是对这样的可以反映文化特色的空间进行恢复、修复乃至扩展,完善外部直观感受和内部体系相结合的景观。
3)文化符号抽取。在既存的新农村建筑及景观中,存有具文化特色的建筑、景观往往涵着丰富的特色文化符号。符号学认为人们对世界的认识都是以符号现象作为中介。从符号学的角度来看,建筑及景观特色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不同的地方拥有不同的建筑及景观符号和语言,这些符号和语言在与人们的信息交流中产生了不同的意义传达,从而产生了建筑及景观的特色表现。建筑及景观的符号和语言拥有多重含义,人们可以通过一个地区建筑及景观的符号和语言来认识和理解特定的地域、人群。研究、提取这些符号,并与新时期的精神、文化相结合,既可以使传统文化彰显,还可以使之得到更新。在设计中,可以利用借用、比喻、转换等手法。借用,可以直接借用既存建筑和景观的特色符号特征。加以变形则成转换。比喻,是以一种具体、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隐喻另一抽象的事物。运用得当,既可以唤起人们对传统和历史的回忆,也可以向大众传递具时代风貌的信息。
4)其他。农村建筑与景观不仅具有朴素的自然美,而且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保持着最为直接和紧密的联系。因此,探索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建筑、景观文化建设十分有益。根据农村的功能要求,景观要求和经济条件,创造出优美的极具特色的、生态的农村建筑、景观,无疑是新农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了前述以外,我们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a.强调规划。按照规划先行,统筹城乡发展。规划要尊重历史传统,要尊重自然,根据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方面的要求进行编制。规划的内容要体现因地制宜的原则,延续原有农村特色,保护整体景观;体现景观生态、景观资源化和景观美学原则,突出重点,明确时序、适当超前。b.推动跨文化理解。深刻理解同质文化和异质文化及相互间的关系,整合农村文化,在农村景观建设中的作用。农村建筑、景观建设过程要倡导多元宽容精神,要承认差异、宽容差异,倡导个性。对海外而言,要能弘扬出中国特色;对国内而言,要弘扬出地方特色,对本地而言要弘扬出个性特色。积极发掘建筑与景观环境中的民族文化资源。从文化个性培育的视角,要将民族文化传统中的优秀成分,转化成在当代具有全球意义的文化价值资源,进而对世界文化做出独特贡献。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一种文化只有与时代相适应,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这才是一种有生命力的文化,一种根深叶茂的文化。c.发展产业支撑、支持农民自愿。做好新农村建筑与景观文化建设工作,既是一项重要的历史任务也是一项重要的现实任务。新农村文化建筑与景观文化建设的目标、内容、方式决定了它的社会性和综合性。需要我们将其纳入到现代化生活的轨道探索更积极的保护措施,要动员更广泛的民众参与,特别是依靠当地农民群众进行建设。在建设时不仅应注重保护人类赖以生存、活动的物质载体,更注重延续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延续人类文明进步的轨迹与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没有产业作为支撑,农村建筑、景观文化建设不能取得成功。要根据农村自然条件和区域特点,寻找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产业,提高自身竞争力。乡村建筑、景观文化建设涉及面广,需要充分调动农民主体的积极性,使农民自愿成为农村建设的主体。
中国的农业文明历史悠久,内涵丰富。中国农村是几千年来人与自然结合的产物,它以周围的自然地理环境为基础,形成不同的历史文脉、风俗习惯、民族和地方特色。中国农村的建设有着特殊性和复杂性。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筑及景观文化建设考虑到多方面的要素,要从总体上把握农村发展的方向。既要尊重自然,又要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既不能照搬城市规划设计和管理模式,又要服从于区域总体规划方向。这就必须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加以分析研究,使新农村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推进。从前述实例看出,坚持功能性与美观性、延续性结合,生态性与现代性结合的原则,实施文化背景保护;既存空间扩展;符号抽取传承,同时推动跨文化理解,使农民成为农村建设的主体,必然可以将新农村建筑、景观文化建设推向新的高度,将我国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环境、社会持续协调发展的新型农民居住社区。
[1]王小飞,曹晓静,马红兰.关于城市规划区内村民集居点规划编制的探索与思考——以泰兴市为例[J].江苏城市规划,2007(8):106-108.
[2]马棉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城镇规划[J].山西建筑,2007,33(14):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