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阳戏浅析

2012-08-15 00:46
怀化学院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南路湘西音乐

罗 卉

(怀化学院音乐系,湖南怀化418008)

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内流传着一种家喻户晓的地方剧种——湘西阳戏,它流传的覆盖面广,在湘、鄂、渝、黔等少数民族地区广为人知,它以真假结合的独特声腔、清新活泼的曲调与独特的表演形式吸引了众多人民热爱和演唱,成为当地人民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

一、湘西阳戏的传承

据老艺人的回忆得知,湘西阳戏的源起有两种不同的说法,其一是指由当地农民 (种阳春人)所演的戏剧,故被称为“阳戏”,其二是由于傩戏与阳戏同班演出,而傩戏是为娱乐鬼神而演,故称“阴戏”,阳戏主要是娱人,故称“阳戏”。[1]由此能够看出,湘西阳戏与宗教祭祀音乐、民间歌舞音乐之间有着同源同宗的姊妹关系。经过久远的历史文化渊源,其傩堂戏对湘西阳戏的影响颇大,到了清代中期才逐渐从傩堂戏的祭祀舞台上独立出来,它们二者在相似的民俗环境中共同发展成长,湘西阳戏在此过程中吸收了傩戏唱腔的特点并移植部分傩堂戏剧目,经过长时间的同台演出,湘西阳戏的风格逐渐发展稳固,表演形式也日趋丰富。

湘西阳戏独特风格的形成也离不开它的特殊地理位置,湘西地区位于古代楚地边陲,那里聚居着土家族、苗族居民,中间也夹杂住着大汉民族,各民族之间和睦来往,生活习俗相互影响,受楚文化的影响,加上多种少数民族灿烂文化的融合,各种侗歌、苗歌等民间艺术深深地浸润到汉族人民的文化生活中,使得湘西阳戏的舞台表演艺术吸取了众多的艺术滋养,极富有浓郁的湘西地方色彩。一方面,阳戏不断受到傩戏、花灯、辰河戏等艺术形式的影响。阳戏表演当中的扇子、手巾等技巧及步法就源自花灯艺术;另一方面,阳戏还融合了少数民族艺术形式当中的营养成分,如船歌、傩歌、山歌等音乐元素,随着历史的演变、社会政治、文化与经济的兴衰,人们将这些民间音乐不断传承及创新变革,慢慢形成了雅俗共赏、富有民族情趣、带有民族风情的歌舞性剧种,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湘西阳戏音乐。

湘西阳戏具有强大而朝气蓬勃的生命力,因为它根植于民间生活与艺术的沃土,它的形式鲜活、质朴,从中蕴含着湘西民间的道德品质与审美需求,包括寻常老百姓对理想生活的不懈追寻,满足了当地民众的精神娱乐需求。

二、湘西阳戏的音乐特征

根据地域及风格的不同,湘西阳戏被分为“南路阳戏”与“北路阳戏”两大类别。在不同区域的文化氛围中,阳戏这种地方剧种所形成的音乐特征差异也是显而易见的,本文将对这两种风格迥异的阳戏进行分析,来全面展现湘西阳戏的音乐特征。

南路阳戏流行地域包括吉首、凤凰、泸溪、麻阳、怀化、芷江、黔阳、溆浦等地,[2]属苗族聚集地,其音乐旋律的特征与苗族音乐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南路阳戏当中的打击乐牌子也是受民间花灯、吹打乐等锣鼓节奏的影响发展而来。南路阳戏的音乐旋律优美动听,尤其是七句半的运用是南路阳戏最大特色之一,它是南路阳戏中最基本的唱腔,也是其当家调,七句半的音乐旋律源起于南乡的一首山歌的曲调,并在山歌的基础上进行衍变和发展而得来。在湘西南路阳戏音乐的旋律音群中能发现清角的运用,它的作用并不是音列中的偏音,而是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它的使用为南路阳戏增添了不少韵味与色彩。南路阳戏的另一个特点是男女唱腔是分开的,然后再根据情节的需要派生出丑角、旦角等一系列的唱腔,南路阳戏音乐中还体现了“散整结合”的特点,“散”是指对节奏与速度的自由处理,“整”是指演唱时对节奏节拍处理得相对规范化,这两种手法经常同时运用在一首作品中,形成了湘西南路阳戏的独特风格。

北路阳戏流传于大庸、龙山、桑植、永顺、古丈、保靖、花垣、沅陵等地,属土家族聚集地,其音乐旋律的特征与土家族音乐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北路阳戏大部分剧目均以正宫调为主腔,故其当家调是以正宫调为主,以小丑、调脱调、险关调等为辅。正宫调的过门中出清角,并伴有调式交替转换。正调的最大特点是当中基调的板式变化,而词格与腔句结合之后,又被分为单句式和夹句式,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板式的变化。北路阳戏的行腔独具特色,在演员演唱时往往运用了真假声结合的方法,有规律的是在唱词部分使用真声演唱,在拖腔部分则用假声处理,演唱的音域竟能达到两个八度。在不同的情感需求中使用的假声处理也非常细腻,根据嗓音运用的不同可分为:“急扬法”、“缓扬法”和“综合法”三种。急扬法适于表达较欢快活泼的情绪,在乐句的结束处,旋律快速进行八度或八度以上的跳进后进入假声演唱,可让气氛迅速升温;缓扬法则适于表现悲伤情绪,旋律中常采用下行后再通过上行进入到假声演唱,这种旋法使人易产生伤感的情怀;综合法便是将之前两种唱法融合在一起使用,它所体现的情绪更为复杂,常在大段唱腔中出现。多种唱法一齐使用更加增强了北路阳戏的艺术感染力。

三、湘西阳戏的表演特征

湘西阳戏博取众长,但又独具特色,将幽默风趣灌入戏曲当中,使人感到轻松而惬意,再加上阳戏表演中特别注重眼法、手法和步法的运用,使得整体演出的观赏性很强。湘西阳戏运用手法种类繁多,有剑指、兰花指、虎掌、叠掌、姜爪子、勾子手、荷包手等手式,使情感的表达细致入微;眼法的运用也层出不穷,如鼓、对、斜、睐等,传达感情极为细腻;步法的转换频繁多变,包括小跳步、小丑的鸭步、矮子步,小旦表演的轻盈步、碎步、叠叠步等,可表达各类不同的情感,将喜、怒、哀、乐、惊等情绪演绎得淋漓尽致,刻画了不同情境中不同人物的不同心理状态。阳戏在表演时,艺人通常要头戴面具。阳戏面具种类繁多,一个剧目中采用十几个到二十个不同的面具。其中如“关公”、“和尚”、“川主”、“猴”、“小童”所用面具造型均不同,[3]更为丰富了湘西阳戏多变的视觉性。

湘西阳戏的伴奏织体宏大,表现力丰富,能营造出惟妙惟肖的情节环境。阳戏的伴奏乐器有大筒,打击乐有三弦、鼓、头钹、大锣、小锣和唢呐等。湘西阳戏的文场用的是吹打曲牌与丝竹曲牌两种。吹打曲牌又被分为慢吹和快吹两种演奏方式。快吹一般为时较短并配有小鼓、小锣活跃气氛,多用在送客迎宾等场面。慢吹常配有大鼓、大锣伴奏,多用在发兵、升堂、点将等场面。文戏表演中一般使用丝竹乐曲牌,乐队配置中使用到小鼓、碰铃、小锣等打击乐来调节气氛。从70年代以后湘西阳戏乐队建制逐渐稳定,当中包括十几种乐器,成为一支混合型小乐队,近年来甚至还增添了电声乐器,湘西阳戏慢慢发展成为湘西文化艺术中的重要标志之一。

四、湘西阳戏的现状与发展

湘西阳戏诚然是一种深受当地居民喜爱的一种戏曲艺术,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变迁,乡民对这种古老艺术形式的热情日渐减退,各类流行音乐涌进了人们的生活领域,加上外出打工的人群增多,许多年轻人在心底已不愿学习阳戏,外出打工的艺人难得有空闲时间来排练阳戏,阳戏的表演技巧也不断受到淡忘,许多时候,阳戏表演已不再是民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存本领,而成为了喜庆佳节百姓们传达喜悦心情的一种媒介物。党与政府针对这样严峻的发展倾向,为了积极保护湘西这种具有地方特色的剧种,建立了一系列对湘西阳戏的保护政策,如:发动人力物力建立正规剧团;对湘西阳戏的传统剧目及音乐进行采集和挖掘;将艺术骨干组织起来,建构具有一定规模的排练队伍;提高艺人的生活待遇并不断改善剧团演出条件;将现代元素融入阳戏作品当中,创作具有新时代风格的作品;举办较为大规模的湘西阳戏演出,扩大它的影响力。经过政府对剧团的一系列整改措施,并随着我国旅游业与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优秀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增长,湘西阳戏这朵民族奇葩一定会越开越美丽!

[1]陈玉平.阳戏研究综述 [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9,(3):5-9.

[2]马本立,张建永,易小明等.湘西文化大辞典 [Z].长沙:岳麓书社,2001.

[3]罗卉.湘西阳戏的探源及艺术特征 [J].大舞台,2011,(8):42-43.

猜你喜欢
南路湘西音乐
欢乐湘西
走进湘西凤凰城
中国青岛市北四流南路80号纺织谷
中国青岛市北四流南路80号纺织谷
青岛四流南路第一小学
湘西 国画
音乐
横截沟在子牙河南路下穿西站北广场地道中的应用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