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 柳 张俊芝
(河北大学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 河北·保定)
高等学校实验室管理初探
□文/杨 柳 张俊芝
(河北大学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 河北·保定)
高校实验室作为现代大学的心脏,需要顺应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要求,进一步创新实验室管理,拓展实验室功能,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和造就优秀的创新型人才。本文结合笔者在创新实验室管理和拓展实验室功能等方面的成功实践,提炼出当前实验室管理和实验教学的新模式。
实验室管理;实验教学
收录日期:2012年5月19日
目前,高校实验室的建制一般有两种模式:分散型管理模式和集中型管理模式。分散型管理模式是以课程为对象进行实验室建设的高校传统的实验室管理模式。其特点为:(1)实验室设置依附于课程,仅为一门或两门课程服务,由教研室管理。由于教研室较注重理论教学,对实验室建设缺乏长远和整体规划,实验技术人员在教研室中往往处于从属、被动的地位,积极性、主动性难以提高;(2)实验室分得过细,在实验室建设过程中,各实验室往往只考虑本实验室的局部利益,使有限的经费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往往使实验设备重复购置;(3)一些科研项目需要在实验室完成,科研成果需要在实验室得到验证时,单独一个实验室往往难以承担,不利于实验技术水平的提高,不易形成跨学科的现代化科学实验能力。集中型管理模式则是以大类学科为对象进行实验室建设,是部分高校近年来提出的一种新的实验室管理模式,实验室规模大,实验功能可覆盖整个学科。
高校本科实验教学中的实验课大多是结合理论课程开设的,而实验课一般在教学计划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实验教学方式大多是由教师先讲,学生按照教师的布置或者指导书上的步骤,按部就班,完成实验操作。学生虽然也参与了实验教学活动,但实质上是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受到一定的影响。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是被动的。同时,由于近年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实验设备不能满足实验课教学的需要,实验教学学时明显减少,因此,实验课的教学质量呈下滑的趋势。因此,改革实验教学的管理制度,创新实验教学的管理,是培养创新精神、有实践能力、适应性强的高素质人才的一个途径。
高等学校的实验室,必须努力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保证完成实验教学任务,不断提高实验教学水平;根据需要与可能,积极开展科学研究、生产试验和技术开发工作,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高校实验室的建设应与教学科研任务、发展方向、人员配备等结合,使实验室的建设得到进一步完善。
(一)正确协调实验教学管理与实验室工作。管理实验室在教学科研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是学校办出水平、办出特色的重要基础。一般来说,实验室管理应包括实验教学管理、实验室工作管理两部分。前者是实验室管理的中心任务;后者必须时刻把握实验教学质量的状况,与实验技术人员及教师、学生一起研究探讨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措施,并通过管理实验教学提高相关管理人员的技术、管理水平。
一个学校实验室管理工作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实验室的建设、实验教学的质量和科研的成果。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高等学校,要从实际出发,贯彻执行国家教委制定的《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高等学校仪器设备管理办法》等制度,并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使管理工作制度化。实验室的管理应打破以前各自为政、条块分割的局面,实现实验教学管理与实验室工作管理的统一领导、统一规划。
(二)加强实验队伍建设。实验室的发展不仅要适应学校的发展,也要适应多专业学科的综合发展。保留传统鲜明特色学科的发展外,还要促进新生学科的发展。实验教学在高校教学中占有举足重轻的地位。实验教学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创新性能力及综合素质的提高,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学校不仅要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还要有高素质的实验教学管理人员,才能达到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全方位人才的目的。
高校实验队伍的建设,是科研团队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学校整体科研实力的提高和创新成果的产生。在实验队伍建设中,应该根据实验教学的实际情况,分析实验指导教师队伍的工程背景、学历和职称结构;对照人才培养方案,检查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指导书的完整程度和更新程度,统计相关课程教学实验的工作量和实验课时数。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表等形式调查分析实验教学质量,不断反馈和论证,从而达到预期目标。切实加强实验技术队伍建设,激活人力资源。
实验队伍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把实验队伍的建设提升到教师队伍建设的水平上来,实行“请进来,走出去”战略,制定相应政策,引进高水平、高技术的实验技术人才,重视实验队伍培训,进行国内外技术交流,激励实验教师和技术人员从事实验教学,鼓励理论教师参与实验教学改革,加强实验技术人员的管理和考核。及时分流不合格人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建设多结构层次合理的实验队伍。
(三)传统式和开放式教学管理有机结合。传统实验教学管理是指实验前,教师一般要进行详细讲解甚至示范操作,实验时学生只需按规定的步骤机械地操作即可,即灌输式的方法,有一定的模仿性。学生得到验证性实验数据和结论即完成了实验内容,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扼杀了学生开拓创新的积极性和发散性思维。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只能在有限的实验课时间内完成人才培养方案要求的必做内容,其他时间只能通过看书自学,导致部分学生感觉到学习枯燥无味,兴趣不浓,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开放式教学管理,则是指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学”、“教育”为出发点和归属点的、有指导性的探索研究式自主学习的模式。实验室开放教学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创新思维空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占主导地位,教师只起辅助作用。实验室开放后,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调配实验时间。这样,一方面确实培养了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实验室的使用率,要把传统式和开放式教学管理紧密结合,学生将课堂所接受的理论知识要点吸收掌握以后,经过实验操作进一步深入分析与巩固,进行知识相关的扩展与延伸。另外,加强高校实验室之间的学术交流,不仅能够推动实验室管理研究的正常运作与可持续发展,而且有助于推动教学工作,完成高校教学、科研与服务社会的任务。
知识源于实践,能力来自锤炼,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素质教育都需要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人才的培养单位,实验室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条件之一,因此,切实加强实验室管理与教学改革,是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当代大学生核心能力的必要条件和有效途径。
[1]郑超美,孔祥民.高校实验室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冶金教育,2000.1.
[2]刘显进.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的探讨[J].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3.2.
[3]张新铭,何祖威,李树春等.实验室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G64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