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之魂:论鲁迅的人文精神

2012-08-15 00:46:08雷晓敏
怀化学院学报 2012年10期
关键词:韧性知识分子泥土

雷晓敏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420)

商品化、物欲化和官本位是当今很不好的社会风气。追求享乐成了青年人趋之若鹜的现象。如何从这些萎靡状况中走出来?成了整个社会都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我们想起了鲁迅。鲁迅有那么一种让中国人像个中国人的精神,国人名之曰“民族魂”。其神其魂,博大精深,究其大要可称之为“独立精神”、“韧性精神”、“泥土精神”。独立精神是鲁迅人文精神的关键,也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应该关注的重点;韧性精神是鲁迅人文精神的核心,是我们学习的目标;泥土精神是鲁迅人文精神的体现,是大学生立足脚下,从小做起的榜样。这些思想文化瑰宝是我们应该珍视且深入学习的精神财富。

一、“独立精神”

有人说当代中国的青年人不懂中国的传统文化,迷失了自己。我们认为鲁迅的独立精神为我们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启迪。鲁迅的独立精神既有他特殊的时代背景,也具有当下性。在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中国,中国人面临的是帝国主义的侵略与压迫,不屈不挠的斗争成了国人的宿命。正是在这样的斗争中,培养出了鲁迅这样的独立精神,他绝不屈服、迎合、投降,坚定地维护了民族和个人的荣誉和尊严。

鲁迅的独立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中国社会是一个官本位根深蒂固的社会,知识分子一直都有 “学而优则仕”的理想,盼明主来赏识,期“三顾”以展雄才。鲁迅对这个问题看得相当透彻。他认为统治者只有在两种情况下才想起知识分子。一是在其顺利的时候,要求知识分子为之当清客、帮闲,点缀升平,歌功颂德;二是遇到统治危机时,就请知识分子来出谋划策,此所谓“求贤若渴”。说好听点,这叫 “帮忙”。[1](第6卷P356)知识分子往往因此而趾高气扬,忘乎所以。用鲁迅的话来说,这是热昏了头。在现当代商业社会中,知识分子多了一 “帮”:帮 “商”,或曰帮 “资”,与之相连的还有媚俗,即媚俗或讨好“大众”。在鲁迅看来,这就是现代社会为知识分子营构的三大陷阱或曰三重危机。该层次的文化人自觉、不自觉地成为官、商、众的帮忙帮闲和帮俗,也因此有意无意地失去了自己的独立性和主体性。

鲁迅的做法是反其道而行之,即帮助文化人站稳脚跟。他所坚守的独立性和主体性,其现实意义就在于此。鲁迅有一个著名观点是“拿来主义”,主张尽可能地吸收古今中外的一切思想资源。他在面对任何一种东西方的理论资源或学术思想时,都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与主体性。比如鲁迅受到尼采影响,但他绝不会是尼采主义者;鲁迅受到儒家影响,但他绝不会成为儒家的信徒。他广泛汲取而不被同化,这一点恰好是许多知识分子难以避免的弱点。许多人逃不过栾栋先生揭示过的“学术劫”:即研究一个事物,浸淫太久,最后却陷于其中不能自拔。①研究越久,陷得越深,甚至完全被研究对象所同化,失去自己的独立性与主体性。这也是当下许多知识分子的危机所在。面对汹涌而来的西方思潮,好多人遗失了自我。有人做了西方思潮的墙头草,有人盲目返回民族传统,不期然又做了狭隘民族主义的吹鼓手。正所谓,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跟风逐潮,全无定见。简言之,独立自主的批判精神树立不起来,便培养不成自己的理念与风骨。

鲁迅并不试图同化读者,而是与人共悟。如果你到鲁迅那里去问“路该怎么走”,那就问错了人。他绝对不会给你指路,更不会给你当向导。但是他会告诉你,路要靠自己去找。鲁迅写 《彷徨》,不是虚言。自己都在彷徨中,为无路可走而苦恼,如何给别人,特别是给年轻人指路?他只是一个探索者,而且要和他的读者和听众一起来领悟,一起来探索。在这里,鲁迅给我们树立了一种风范,或曰一种榜样:他要我们在他面前保持独立,我们可以接收或拒绝他的思想,甚至可以批评他的观点。这是他对我们的一种期待。他绝不试图同化青年。

这一点极其重要。栾栋先生很赞赏鲁迅的这种思想,他认为鲁迅击中了当今许多所谓导师的“毛病”。[4]鲁迅的独立性思想就是最好的导师守则。正因为如此,他不要求弟子与己同化或被己同化,而是践履一种 “事业聚焦法”,即 “用一个更高层次的钻研提升自己,以此创造与学子共同协作的机会,庶几有望师生共臻佳境。”[4]他说自己是一个与学生一起在中流击水的游泳教练员,而不是扬旗码头开宗立派的学位证书摆渡者。[4]栾栋先生认为,鲁迅指出的这种 “毛病”何止导师有,应该说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的通病。此病缠身,患者需要的正是鲁迅精神的疗治,独立与主体性自立就是鲁迅带给中国知识分子的“钙质”食品。

二、“韧性精神”

“韧性”是中华民族的核心精神之一。曾几何时,这种精神流失了。尤其是当代的年轻人,耽安乐而怕劳苦,惰性滋长,做事缺乏忍耐,即俗常所说的 “五分钟热度”。愿意规划自己未来者大有人在,然而有行动力与持久力的人却不多见。近代以来的中国是苦难深重的国家。鲁迅总是说,我觉得革命前我是奴隶,革命后我又成了奴隶的奴隶,所以一切都要 “重新来过”。[1](第1卷P225)因为一次一次地沦落,只能一次一次地奋起反抗,就在这一次次的挫败中,一次次的重新来过里,锻炼出了鲁迅的韧性精神。这样一种精神是非常可贵的。对于治疗当代青年的惰性病而言,怎么评价也不为高。要想学习鲁迅的韧性精神,回顾一下历史还是很有必要。

1925年,五卅运动被镇压以后,中国民众和知识分子、青年学生都非常绝望。针对这样一种失败的情绪,鲁迅告诫人们:我们的对手是强大的英国人,是他山的好石,正可以借此来磨炼自己。他说:“假定现今觉悟的青年平均年龄是二十,又假定中国人易于衰老的计算,至少也还可以共同抗拒、改革、奋斗三十年。不够,就再一代、二代”这样地奋斗下去。[1](第3卷P96)这样的一代、二代的数目,从个体生命的时间看,自然是可怕的,但是如果从整个民族的历史看,就不过是极短的时间。我们只能一代一代的奋斗下去,而不可能有别的更快的途径。

仔细理解,便可看出鲁迅的忧虑不无道理。其一,中华民族是一个惰性较大的民族,真正要求改革并付诸行动的青年非常少,因此改革者的任重道远。一个人要做几十个人,甚至几百个人要做的事情。其二,改革者的理想绝不可能在这一代完全实现,于是要迎受 “栽树不能见果实”的残酷现实。必须有只问耕耘而不问收获的理念。这也是韧性精神。其三,你付出的代价和得到的收获绝对不成比例。你付出一百倍的努力,但你的收获却微乎其微,你必须有这样的精神准备,这就是鲁迅的精神:一代一代的奋斗下去。

鲁迅曾用一个物理现象做比喻,历史的进步,犹如煤的形成,大自然用大量的木材,最后化成一小块。[1](第3卷P290)人类的发展就是这样,要有大量的牺牲,而且是一代又一代的牺牲,最后才能结出那一小块的历史成果。个人的生命在这样的历史成果中,是微不足道的。我们必须把这一点想清楚,要破除一切不切实际的幻想。丢掉幻想处,就能体会到鲁迅韧性的真精神。

世间有一种无赖精神,那要义就是韧性。[1](第1卷P169)韧性精神的重要表现是 “慢而不息,锲而不舍”。鲁迅认为,年轻人很容易犯的毛病是忽冷忽热。始而气壮如牛,以为自己很有神力,期待成功很高,往往事与愿违,堕入现实的时候就摔得很重。而且用力过猛,歇下来就动不了。鲁迅说,最好自己选定一个目标,不管什么目标,选定之后,与其不饮不食履行七日,或痛哭流涕履行一个月,不如也看书也履行到五年,或者也看戏也履行就可以十年,也寻找异性朋友这样就可以履行五十年,或者也讲情话,这样就可以履行一百年。[1](第3卷P113)韩非子说 “不耻最后”,即使慢,但可以驰而不息,纵令落后,或失败,也总能够达到某些目标。

锲而不舍,就是把奋斗常态化。换言之,要把目标化为日常生活的实践。不把目标当成特殊的事情,特殊的事情就可以非常态地处理。废寝忘食,捶胸顿足,一心想着灭此朝食,不但无法长期持续,甚至可能得不偿失。明智的做法是把目标变成日常生活常态和分化部分,边求爱,边读书,边娱乐,边战斗,理想的奋斗常态化,就可以坚韧进行,持之以恒。毛主席的军事思想与之相同。持久战也是这个道理。一边大生产,一边搞抗战。“边游边击”,持久可战,而且最终能胜。只击不游,精神可嘉,但难以持续;只游不击,会变成犬儒。鲁迅曾说过,青年有玩着的,有睡着的,有前进着的,玩着、睡着的青年也有意义和价值的,[1](第3卷P58)我们不能号召大家都来打,都来当战士,这可能也不行。最好的办法就是“边玩边打”。我们要长时间地奋斗,不是追求一时一地的效果,这就是韧性。

鲁迅对韧性精神还有一个概括,叫做 “纠缠如毒蛇,执着如怨鬼”。[1](第3卷P52)面对的传统势力或体制压力太强大,谁都无法一蹴而就,因此只能跟它纠缠。鲁迅说,我很注意保养自己的身体,并不只是为了我的老婆、孩子,我就是要活着,在那些人面前永远站着一个黑色的魔鬼:鲁迅!我存在着,并且纠缠不已,至少让那些讨厌我的统治者及其帮忙、帮闲、帮凶感到不舒服,他们的天下不那么圆满,我的目的就达到了。这是一种精神、境界,更是一种智慧。

三、泥土精神

泥土精神是就是甘心做泥土的精神,也就是要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要不怕做小事情。众所周知,当今的青年人追求物质的享受,拜金、拜权倾向相当严重。如何对他们有所启发?回溯一点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历史经验不无益处。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胡适和鲁迅就启发青年的工作都作过有益的尝试,但是二者的文化取向有所不同。胡适鼓励年轻人当天才、做精英。鲁迅则提倡“泥土精神”。年轻人喜欢讲志向,很多人都立志要做天才,鲁迅并不反对成天才、当精英,但是他说,大多数人是做不了天才的,所以做 “泥土”比较贴近。而且天才是需要泥土培育的,我们做不了天才,可以做培育天才的泥土。[1](第1卷P177)其实他是在提倡一种泥土精神。

鲁迅说过“要不怕做小事情”。这是其一贯的思想追求。他多次感叹,中国需要愿意做苦工的人,而这样的人太少,大家都想当工头,而我是愿意做苦工的。他说,数十年来我不肯让自己的手、脚、眼睛闲空是真的,已成了习惯。人们总觉得鲁迅只会批判、破坏,其实鲁迅是更注重做点点滴滴的建设性的工作的。比如说,在1936年去世之前最后的十个月内,他编了自己的杂文集《花边文学》,翻译了 《死魂灵》的第二部,编辑了瞿秋白的《海上述林》、柯勒惠支等人的画册,还做了两个杂志《海燕》和 《译文》的编辑。鲁迅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抱着重病之躯,就是做这些校对、校勘、编辑工作,一个字、一个字的写、校、编,耗尽了最后的心血。

胡适说,少谈些主义,多想些问题。鲁迅则既谈主义,也想问题。不仅想大问题,而且还积极做小事。鲁迅的批判精神和他的实干精神是统一在一起的。他非常用心地改造国民性,这是想大事。同时他也一点一滴地凝聚国人的精气神,铸造民族魂,这是干实事。知识分子最容易犯的毛病,要么想大问题而不做小事情,就限于空谈;要么只做小事情而不想大问题,陷入忙忙碌碌的日常事务,脑子里没有一个大的目标、问题意识,小事情做久了就会繁琐化,看不到背后更大的意义,就会失去工作的持续动力。如何把高远的理想和实际的工作结合起来,这是一个大问题。鲁迅的言行令人钦佩,他是中国知识分子中有 “大地精神”的典范,插足接地气,昂首作龙吟。正是在这一点上,其泥土精神就愈益显示出其独特的意义。

执着现在。鲁迅的一句名言:“仰慕往古的,回往古去罢!想出世的,快出世罢!想上天的,快上天罢!灵魂要离开肉体的,赶快离开罢!现在的地上,应该是执着现在,执着地上的人们居住的。”[1](第3卷P52)这里包含两个很深刻的概念。首先是“执着现在”。当一个人不满于现状的时候,常常有几个选择,大多数人要么怀念过去,要么寄希望于未来,实际是把过去和未来理想化,当成精神的避难所。

鲁迅尖锐地问道:你们为什么恰恰“对现在这个题目,都交了白卷?”鲁迅作为一个批判的知识分子,他的任务,就是要逼迫我们正视现在的现实,而不管现实、现在是如何的黑暗、不合理,让你不舒服。你绝不能逃避,必须面对。但面对又不等于随顺,不是现实怎么样我们就怎么样,还要反抗,要改革现实。这就是说,鲁迅的 “执着现在”,是内含着一种鲁迅式的 “反抗绝望”的人生哲学的。所谓 “绝望”,就是敢于正视现实,有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所谓“反抗”,就是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执着地上。就是立足于你脚下的土地,和你脚下土地上的人民和文化,保持血肉般的联系。“认识你脚下的土地”。我们的批判之根扎在哪里?中国一部分青年有一种逃离土地的倾向:农村逃到城市、小城市逃到大城市、大城市逃到外国。本来离开本土,到外地、远方,以致外国去发展,这是正常的,是每个人的权利;问题在人们逃离土地的时候,对土地(土地上的文化、人民)认知上的陌生感和情感上、心理上的疏离感,这会产生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很多青年从农村到城市都很苦闷,因为他们虽然进了城市,但城市其实并不真正接纳他,但又不愿意回到农村,就游走于城乡之间,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成为无根之人。我们也许到了国外,甚至取得绿卡,但因为你是中国人,怎么也纳入不进那个国家的文化去,如果失去了本土的根,那边又进不去,于是也会落入无根状态。这样的精神上游离于城乡,游离于海内外两种文化之间,两头不着地的现象,却是越来越普遍,并且引发了敏感的青年的精神危机感和内心的焦虑感。所以怎么认识自己生长的这块土地,把自己的根扎到这块土地上,对人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鲁迅的力量就在于他的根是深扎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的,他和中国这块土地上的文化、人民有着血肉般的联系。虽然有不少学者就强调鲁迅是东亚的、世界的,[2](P64)但本文认为,鲁迅最终是属于中国这块土地的。

一个人如果贪婪地追求物质好处而不知足,其结果只会变得自私、自大、狂妄而又狂躁,害己害人,祸及社会。贪欲毁世,何止浮躁,人欲横流,举目滔滔。我们的时代缺少一种精神,缺少一种安顿心灵的能力。抛开教科书和听课笔记,忘记了为考试所牢记、所背的一切,剩下的东西才是最有价值的,剩下的东西才真正能够被称为是教育的。这剩下的东西应该是一颗自由而严谨、真诚而脱俗的心灵,而心灵的严肃和丰富是一切美德之源。[3]鲁迅先生说的好:“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1](第6卷P122)

如果说鲁迅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的脊梁,那么我们则从鲁迅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灵魂。这种灵魂是任何力量都摧毁不了的精神。我们论及的三个方面,只是鲁迅伟大遗产的一部分。独立精神凝聚着中华民族脊梁的正气和胆识,韧性奋斗体现了华夏儿女顽强拼搏的意志和秉性。“泥土精神”则是中国知识分子踏实勤谨的品质和风格。这三种精神最能展示中华民族魂。鲁迅的这些精神决没有过时,而且永远不会过时。在当今商品化和官本位猖獗,全球化与物欲横流的社会大潮中,学点鲁迅至少可以感受到华夏民族魂的召唤,获得那么一份令大家振奋起来的人文精神。

[1]鲁 迅.鲁迅全集 [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2]钱理群.与鲁迅相遇 [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3]林少华.是什么让复旦校长彻夜难眠?2011[2011-11-14]http: blog.sina.com.cn s blog-48f36ce00102dw3o.html.

[4]栾 栋.广大教化与因材施教——古代文学博士生培养管见[N].光明日报,2003-04-30.

注释:

①此论点出自2011年9悦4日栾栋先生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研究生入学典礼上的演讲,暂未公开发表.栾栋.与研究生谈教学研究.2011年9月4日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研究生入学典礼上的演讲.

猜你喜欢
韧性知识分子泥土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09-22 05:37:46
泥土
房地产市场韧性犹存
中国外汇(2019年22期)2019-05-21 03:15:08
韧性,让成长更美好
中华家教(2018年11期)2018-12-03 08:08:20
翻开一块泥土
泥土中的功臣
笑中带泪的韧性成长
特别文摘(2016年15期)2016-08-15 22:04:26
近代出版人:传统知识分子与有机知识分子
现代出版(2014年6期)2014-03-20 13:37:26
复兴之路与中国知识分子的抉择
知识分子精神内涵的演变——基于西方几种主要知识分子理论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