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优化思考

2012-08-15 00:47杨志刚陈海忠乔海燕
河北职业教育 2012年3期
关键词:教研室校企旅游

杨志刚,陈海忠,乔海燕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嘉兴 314036)

2010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大力发展旅游业的政策,提到未来5到10年内我国将会把旅游业作为服务行业中的重要支柱产业。中国旅游业未来必将是蓬勃发展,相比蓬勃发展的趋势之下,旅游业人员结构欠缺,行业符合性人才匮乏、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日益凸显,这势必会阻碍行业、企业的发展。培养高素质、高技能旅游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是师资队伍与教学团队建设。

一、高职旅游教育具有的典型特征

旅游业被称为第三产业中的“无烟产业”,也可以被进一步深化为“无形产业”,旅游业具有和其他行业不同的属性,因此旅游管理教育也具有同其他高职教育不同的特性。

(一)旅游业特有的行业特性

旅游行业被称为第三产业的龙头,它具有很强的为人服务的特殊属性,对从业人员来说,也非常需要这种舍己为人的职业精神。这就注定了旅游专业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其他工科类技能型岗位的培养不一样。旅游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有熟练的技能,更要能通过自己的仪容仪表、言行举止有效地和游客进行沟通、交流,交流中的眼神、表情都会对客人产生直接的影响,进而影响到整个服务质量。因此,旅游专业的人才培养不仅仅体现在文化知识层面,而是要不断强化和培养学生的行业认知能力、合作能力、理解能力、自律能力以及沟通交流等方面的能力。

(二)旅游专业实训场所的独特性

旅游专业的校内实训场所很难培养出适应企业上岗需求的员工。旅游业对人的服务是最为典型的行业特征,因此针对为人服务所需的技能涉及到方方面面,例如语言表达技巧、形体表达技巧以及管理消费者感受的能力等。这些都是校内实训场所无法满足教学需求的地方。而对于客户而言,他们不可能直接来到校内实训场所供学生学习锻炼,从这一角度出发,旅游专业实训场所的建设就显得更加复杂和多变。

(三)旅游专业技能的变化性

旅游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非常重视对客人的理解力,而且要时时刻刻能够从客人的角度出发,换位思考客人的感受和需求。例如,酒店从业者,针对不同的年龄、身份、文化、地域、性别等方面的消费群体提供不同的客房服务、餐饮服务以及相关的服务。而导游职业也是如此,要根据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经历的游客提供不同的讲解内容,与此配套的表情、动作和表达也应及时跟上,这些都要求职业教育要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讲解能力、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

(四)旅游服务的结果具有差异性

旅游行业的服务不像工业生产的产品有合格和不合格之分。旅游行业涉及到吃住行游购娱六大环节,而每一个环节又不是独立存在,每一个细节的服务都会给消费者留下不一样的感受,这个感受还会因人而异产生不同的结果。在整个服务的环节中,哪怕出现一次小错误或者不经意的一句话,都会影响到消费者对本次旅游的感受。因此,很难用合格不合格来界定消费者的过程感受和使用感受。这就要求在高职教育过程中让学生养成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崇高的职业精神。

以上旅游行业的四个典型特点足以说明旅游行业对从业人员的高要求和高标准,高品质的旅游服务质量是靠具备高标准的旅游从业者提供,因此,对于旅游高职教育来讲,要提高学生的企业认可度,提高整个旅游行业的服务质量,必然要从教师入手,打造一支高水准、高要求、高质量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团队势在必行。

二、教学团队内涵的界定

教学团队“是指为完成共同的教学目标、建设目标,由教学任务相近的教师组成,由教学水平高、学术造诣深的教授领衔与负责,有合理的知识结构与年龄结构,有有效的沟通与合作机制,有合理配置教学资源的途径,经常性地开展教学内容与教学改革的教研,经常性地开展教学经验交流,经常性地开展学术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实现共同发展,实现携手前进的教师群体”。[1]而教育部发布的“质量工程”中对高职教学团队的含义可以界定为:以产学合作教育为共同的愿景目标,为开发、设计某个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而明确分工协作,相互承担责任的少数知识技能互补的个体所组成的团队[2]。

通过对相关专家学者的观点进行归纳和总结,发现大部分学者都认为:教学团队须有“清晰的教学改革方向,合理的教学团队组成结构,教学团队成员应是在长期合作基础上形成的教学集体,具有合理的职称、知识与年龄结构,良好的教学实践平台,明确的教学改革任务要求”。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认为教学团队是以产学研合作教育为基础,拥有合理职称、知识与年龄结构,技能互补,具有共同的愿景目标,能够为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分工合作,共同担当的个体所组成的专业团队。

三、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师资建设的现状

(一)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缺乏核心带头人

一直以来,各大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不容乐观,基本问题都是结构不合理,主要包括师资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职称结构以及水平能力等方面。

首先,针对大部分院校来说,旅游管理专业是一个新的专业,与很多老牌专业相比,它具有建立时间短,师资人数少的共性特征。特别是高职院校更是如此,旅游管理专业大部分师资的平均年龄不足35岁,几乎80%以上又是刚毕业的年轻研究生。相对来讲,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实践技能,包括授课能力、科研能力等等方面还需进一步提升。其次,旅游管理专业的师资大部分是从中文、地理、历史、经济等领域转过来,而很少是旅游管理专业本身且又从事旅游管理工作的师资,很难将理论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相联系,缺乏对专业的市场敏感度。再次,因为年轻教师居多,所以在职称方面就显得异常薄弱,中低级职称者居多,高级职称少抑或没有。这就严重限制了旅游管理专业自身的发展。最后,由于大部分老师都是从高校到高校,只有身份的转变,没有实质性的转变,在实践能力、科研方面比较欠缺,这也为旅游管理专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制约。

(二)考核激励机制不合理,无法激发教师的积极性

大部分高职院校由于师资紧张,专业教师的考核仍然以教学课时数作为主要指标。因此专业老师的工作量主要集中在备课、上课方面,主要的执教能力虽然有所提升,但是由于缺乏一定的科研能力、社会服务能力以及社会资源整合等方面的能力,给学生传授的知识面较窄,无法满足实际市场的需求。长此以往,导致很多老师都感叹:教授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市场实际需求相差太大;学生也感叹:学校学习的东西毕业后根本用不上。究其原因,还是由于长期以来所形成的不合理的考核激励机制所致。

(三)传统教研室的组织模式不合理,导致协作精神缺失

以传统的“教研室”为教学单位的组织模式在高职院校占据了绝大部分,但其弊端已经突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工作上开展团结协作非常困难。主要症结是目前的“教研室”形式缺乏自主性,使得优秀人才在未成长为权威的学科带头人之前难以调动教研室其他成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是组织形式过于松散。工作群体之间的联系趋于松散,这样既降低了教研室的内在一致性,又弱化了一般组织具有的秩序超强的结构,使得教研室成为一种松散联合系统[3]。

(四)校企合作紧密度不够,层次较浅

长期以来校企合作被很多院校视为人才培养模式和目标的重要环节,究其原因,校企合作可以说是高等职业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拓展和延伸,校企合作办学不仅有利于解决校企之间的人才供需矛盾,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的目标、质量规格,而且对改善高职院校办学条件,形成高职办学特色等有着重要作用[4]。但由于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在进行校企合作过程中存在诸多的问题,例如政策问题、合作观念、意识问题、校企的合作层次问题、利益问题等等,都对校企合作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即使已经合作成功的,也仅仅停留在表面,层次较浅,紧密度不够,这对双师结构教师团队的培养和教学效果必然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长期下去,校企合作就成为一种口号,产生不了任何实质性的作用,无论是对高职教育还是对企业来说,都没有任何意义。

四、高职旅游教学团队建设的优化思考

(一)建立清晰的团队愿景

旅游教学团队的建立和优化首先应该形成清晰的共同愿景,让参与者都树立共同的价值取向,高度认可团队制定的目标,并为之团结协作,共同努力。在团队建设过程中,把一个个学历高、能力强、职称高的个体能够有效地融合在一起,本身就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因此作为一个团队,就要努力营造专业教学团队合作的和谐氛围,努力发挥团队的优势,分工协作,形成合力;营造独特的团队文化,在和谐的氛围中达到团队的既定目标,既可以促使教师的个人成长,也可以增强团队的影响力。

(二)培育专业团队带头人

以教研室为单位的传统教学团队主导者是教研室主任,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发展,教研室主任这一角色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特别是高职院校的教研室主任,更多的承担着教研室的基础工作,而在教学业务能力、社会服务、科研工作等方面缺乏相应的指导性。由于教研室主任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日常基础工作上,对其他教师的业务指导和专业的发展方向把握以及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的提升就失去了主导性。鉴于此,应该在教研室主任的基础上培育、选好专业团队带头人,这是团队建设的关键。团队专业带头人是团队的引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其作用主要体现在设计团队的发展目标、制定团队计划、组织团队资源、建立各项标准,使得团队目标得以实现。同时团队带头人还需要具有强大的团队凝聚力和创造力,有丰富的专业团队建设经验,理论功底扎实,专业水平高。因此对专业带头人的选拔或培育的标准应该从技术业务能力水平、领导水平、协调能力、社会服务能力、科研水平等方面加以评判;同时对职称和年龄应该做适当的要求,真正选拔出能指导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合适人选。

(三)建设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专业教学团队

1.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长期以来,学生普遍反映的一个问题就是,学校里所学的专业知识走上工作岗位时用不上。通过对学生未来岗位能力要求分析,可以看出要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除了具备专业的理论教师,还需要一批来自企业一线、精通岗位核心技能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来担任兼职教师,他们对学生未来就业的岗位能力要求非常清楚,能够掌握专业前沿发展动态,而这些能力是专业教师所欠缺的,所以,要想建立优秀的旅游教学团队,必须与行业、企业紧密联系,共同建立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让学生能够接受更多的理论知识和行业信息,为未来工作做充分的准备。

2.培养“双师”结构与双师素质的团队。加强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建立优秀专业教学团队的有效方法之一,同时还可以培养双师结构的教师,加强团队的建设。通过双师素质的培养,不断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不断使专业教师深入地去了解行业的动态、企业的实际用人需求以及本专业技能的提升要求等方面内容。专业教师通过在双师素质培训基地学习,参加行业内的技能比赛,指导学生参加专业的竞赛,去企业脱产挂职至少半年以上或行业企业兼职等方式来加强自身的专业技能。双师结构与双师素质的培养,可以大大提升专业教师的执教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这对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依托职教集团,建立良好的教学实践平台

嘉兴欣禾职业教育集团由嘉兴职业技术学院牵头发起(以下简称职教集团),由嘉兴市区域范围内的9家中职院校、2家科研院所、7个行业协会及78家企业联合组建,以促进嘉兴市职业教育发展、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的,经嘉兴市人民政府批准于2010年1月建立。该集团的成立为区域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发展建立了良好的实践平台。职教集团已经创办了集团网站,促进集团成员单位介绍及各种信息资源的发布。集团成员共建嘉兴市公共实训中心,满足嘉兴高技能人才需求。建立集团专兼职教师队伍库,加大了校企合作的力度,专兼职教师共同开发课程,共同建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旅游酒店实训基地就是成果之一。同时旅游专业的校内实训基地在对客服务的模拟情境下有其弊端性,因此,依托职教集团,打造良好的教学实践平台,将旅游专业的实践场所从校内搬到校外,搬到企业,让学生在第一时间、真实的职场环境中感受不同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结合所学知识给消费者提供不同的服务感受。因此,职教集团为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团队的长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教学实践平台。

[1] 俞祖华,赵慧峰,刘兰昌.本科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90-96.

[2] 王洪.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团队建设标准的研究[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7(26):111-114.

[3] 任晓宇,郭树荣,刘爱芳.高校教研室向教学团队的过渡与管理[J].教育探索,2010,(11):82-84.

[4] 王爱华.校企合作办学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7,(1):8-11.

猜你喜欢
教研室校企旅游
海军军医大学神经生物学教研室
海军军医大学免疫学教研室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旅游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高职教研室教研活动高效运行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趣闻
校企合作五反思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