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熟村
(中国社会科学院 近代史所,北京 100006)
袁世凯与棉纺织业的筹办
贾熟村
(中国社会科学院 近代史所,北京 100006)
袁世凯赞成张謇的主张,认为实业救国,应以铁业、纱业为先。铁业困难,自然又以纱业为先了。袁世凯曾举荐著名实业家杨宗濂筹办河北地区的棉纺织业。并推荐周学熙督办。又请张謇为工商部总长,大力付诸实施。先后创办了华新纺织公司及其天津厂、唐山厂、青岛厂、卫辉厂,推动了全国棉纺织业的大力发展,在实业救国方面,作出了显赫的贡献。
袁世凯;张謇;实业救国;棉纺织业;华新纺织公司
光绪二十七年,袁世凯署理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次年实授。他赞成张謇提倡的棉铁主义,认为实业救国,应以铁业、纱业为先①(V.5,P9)。张謇 (1853—1926),字季直,江苏南通人,著名企业家。光绪二十五年,在通州创办了大生纱厂②(P396)。二十八年,袁世凯请议创办纺织业以抵漏卮,专疏论荐杨宗濂,清廷命杨宗濂以三品京堂候补,督办顺 (天)直 (隶)纺织事务。杨宗濂患头目眩晕之症,请假归籍。顺直纺织事业停顿③(4,P3093)。杨宗濂 (1832—1906),字艺芳,江苏无锡人,为李鸿章重要幕僚。光绪十二年在天津创办自来水公司。李鸿章曾委任他为上海机器织布局总办。十九年,在上海创办同孚吉机器纺织厂。二十一年,在无锡开设了业勤纱厂④(上,P344)。三十三年,清廷以袁世凯为军机大臣、外务部尚书。京师屡次发生火灾,因为缺水,无法扑救。慈禧太后问计于袁世凯。袁在此前,已在天津办了自来水,于是建议在京师办自来水,并推荐周学熙经办。同时还建议由周兼办纺纱事宜。周学熙 (1866—1947),安徽东至人,字缉之,出身举人。袁世凯在直隶总督任内,曾派他总办银元局,总办淮军银钱所,赴日本考察工商币制,总办北洋支应局,总办工艺局,督办天津官银号,总办滦州矿务局、启新洋灰公司,署天津道,补长芦盐运使、署直隶按察使⑤(P21)。是著名的银行家、实业家。三十四年,农工商部奏称:京师自来水于卫生、消防关系最要,近年京师官私织布厂创设渐多,于贫民生计大有裨补。惟类皆购用洋纱,仍未足以塞漏卮,果能办理机器纺纱,俾与织布各厂相辅而行,必可以兴美利。查有本部议员头品顶戴周学熙,前在直隶历办工艺局厂,成绩昭著,拟即饬令该员总理京师自来水及纺纱厂事宜,必能措置裕如,不负委任。奉旨依议⑥(P1)。周学熙等迅速集资,开始筹办北京自来水公司。
三十四年,光绪帝、慈禧太后逝世,以载沣之子溥仪为皇帝,载沣为监国。康有为等通电,谓两宫祸变,袁世凯为罪魁,乞诛贼臣,伸公愤。于是,清廷命袁世凯开缺回籍。袁世凯举家回到了河南卫辉。宣统三年八月,武昌起义。清廷起用袁世凯为湖广总督。九月,又以袁为总理大臣。1912年2月,袁被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7月,袁以周学熙为财政总长。1913年4月,周学熙签订善后大借款。黄兴通电反对。周学熙辞去财政总长职。9月,袁世凯请张謇出任总理。张推荐熊希龄,乃以熊为总理,以张兼任工商、农林总长,使张在全国推行其棉铁主义。张制定了《工商保息法》、《农林工商官制》⑦(P76)。10月,袁世凯被选举为正式大总统。
1914年1月,袁世凯公布《公司条例》、《公司保息条例》。规定政府发公债2 000万元为保息基金,新设棉织、制铁等公司,开工三年之内,按实收资本可呈请保息。3月,又公布《国有荒地承垦条例》、《矿业条例细则》。4月,又公布《植棉制糖牧羊奖励条例》⑧。从1912到1914年,棉纺织厂有13家在农商部注册成立。纱锭数也从58万枚增加到65万枚。大都纺织兼营,单纯的棉织厂也大量兴起,成为近代纺织史上由机制棉纱业转向机器织布业的重要阶段,使我国棉织业骤然改观,而成为我国棉织业史上最光彩之一页。大生纱厂1912年对纱机轮齿进行改良,出纱顿增,获利之丰为七年来所未有。1913年,盈利又比上年增加。1914年,又添购纺纱机两万锭,织布机四百部。崇明分厂,在1912年尚可添锭一万四千枚,加上原有的四万锭,其规模可与南通大生一厂匹敌。无锡荣化振新纱厂,1902年资本不过30万元,纱锭12 000枚,到1914年,纱锭增至18 000枚,增加了三分之一。此时期内,棉货进出口也发生了结构性变化,棉纱的进口由1911年的186万担增加到1912年的230万担。1914年,再增至271万担。原布的进口值由1911年的1 614万两剧降至1914年的1 299万两,反映了中国机器织布业的力量有了较强的增长⑨(P80)。
1915年2月,袁世凯批准张謇领荡地15万亩,分12年缴价。3月,周学熙再任财政总长兼盐务署督办。4月,张謇辞去农商总长,仍任全国水利局总裁。他在两年多的农商总长任内,大力推行其“棉铁主义”,延揽通晓工商法之人士,拟定了20余种法令、条规,精心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发展实业计划,请袁世凯从法律、金融、税则、奖励四个方面扶植、发展工商业,作出了重要贡献⑩(上、P480)。当时,各省解款皆能如数而至,关税、盐税亦集权中央,财政部库有余存,每年可余二千万⑤(P40)。袁世凯找周学熙商量,认为实业救国,以铁业、纱业为先,请周担任,周言铁业无经验,纱业曾考求。于是,袁请周拨款办华新纺织公司,任命周学熙之九弟周学辉为督办①(V.5,P9)。周学辉由天津进京,谒见袁世凯,就任督办之职⑪(P67)。与此同时,穆藕初等所办之上海德大纱厂也正式开工,纱锭1万枚,工人500名。10月20日,周学熙、李士伟等发起之华新纺织公司经袁世凯正式批准,资本定为1 000万元。《时报》报导:“华新纺织公司系周缉之、李伯芝组织官股400万,商股600万,不限华商,条例规定由政府特许,在直、鲁、汴专办权三十年,有在境内办纺织者,须得公司许可并纳费”⑫(民4.10.20)。李伯芝,名士伟(1883—1927),河北永年人。早年就读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科,1906年回国,任袁世凯秘书,又历任井陉矿务总局督办、合兴矿业公司总办、启新洋灰公司、北京自来水公司、通伟工业公司董事、中国工业银行总裁、总统府筹议处政治科科员、财政部顾问、农商部矿政顾问⑬(P252)。26日,袁世凯批准财政、农商两部发行有奖实业债券2 000万元,用于兴办银行、煤、铁矿、纱、丝、茶糖等厂及其他重要生利事业。11月1日,又报导:“华新公司由农商部呈请取消,奉批:该公司专办既窒碍难行,即毋庸置议。”11月4日,又报导:“华新公司专办权利现经政府取消。日前财政部派员至卫辉,勒令广益纱厂并于华新,广益总经理徐仙丹为势所迫,誓以身殉,……廿九日气绝身死,情殊可惨,舆论哗然”。12月11日,参政院通过帝制。31日,改明年为洪宪元年。1916年3日撤销帝制。6月,袁世凯病逝。12月,周学熙被无锡广勤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推荐为董事长,杨寿楣为总经理。杨寿楣字翰西,为杨宗濂之子。周学熙之父周馥与杨宗濂均为李鸿章之幕僚,两家属于世交。广勤公司资本一百万元⑤(P42)。
1918年5月,财政总长为曹汝霖⑪(P68)。华新纱厂厂屋已将毕工,机器亦装设渐竣,不日可以开工,曹汝霖等欲坐享其成,诬劾周学辉⑤(P43),由农商部将周学辉之督办撤职,派财政部之陶湘至天津接收。曹汝霖等称华新公司于1915年9月发起,至今将及三年,仅收商股1.4万元,不及四分之一,领去官股120万元,并擅与外人订约借款,开工无期,全失政府设此公司之本意。周学熙、周学辉、言仲远、王锡彤等开会商议,拟退回官股,完全商办,举周学熙主政,同人各勉力凑办股款,裁督办一职。新任总统徐世昌时在天津,即由周学熙面见徐氏,请求扶助,徐慨然允之。又派言仲元、王锡彤谒见总理段祺瑞,说明同是北洋中人,不可自相倾轧。段亦知周学熙之能力足任此局,首肯者再,立饬部中照办。是月,袁乃宽等在河南安阳开设同泰源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棉花、棉纱、油粮、毛皮、实业押款及矿务工厂,资本50万元。6月,华新公司召开股东会,选举周学熙为董事部主任,杨味云为副主任,王锡彤为董事。周学熙入股二十余万元,周学辉二十万元,王锡彤六十余万元。又成立棉业资本团,为华新后盾,定名为兴华资本团。王锡彤被推为董事主任,陈一甫为副主任。9月,徐世昌欲以周学熙为财政总长,周不就,愿力任纱业之成,徐任周为棉业筹备处督办。华新之根基始固。嗣是纱业云兴,国中骤添百余万纱锭,纺纱机为之陡贵,市上之纱向为日本占有百分之八十分者,至是遂收回大半。兴华资本团设兴记花行,补助华新公司,王锡彤仍为主任。10月,华新公司开设大同银号①(V.5,P4)。11月华新公司公布资本为二百万元。徐世昌 (1855—1939),字卜五,号菊人,祖籍天津,生于卫辉。早年结识袁世凯,袁为贵公子,徐为名士,由袁资助,与其弟世光入京应试,同时中举。后又成进士。袁小站练兵,又延徐为辅①(V.5,P7)。从而成为袁世凯集团的第二号人物。袁每称为菊老,又恒言他日继余后者,当以东海为宜。杨味云 (1868—1948),名寿枬,为杨过濂之侄,与周学熙为儿女亲家。曾任商部主事、度支部丞参。袁世凯任总统后,又曾任总统府顾问、财政委员。杨氏有办理无锡广勤纱厂的丰富经验⑬(P1239)。言仲远 (1869—1932),名敦源,江苏常熟人。早在小站,已入袁世凯幕府。曾任大名镇总兵、保定军械局总办、德州制造局总办、长芦盐运使、内务次长、代总长、参政院参政,袁世凯曾授以少卿,为华新等厂重要股东⑬(P409)。王锡彤 (1866—1938),字小汀,河南卫辉府汲县人。出身拔贡。曾保为三品衔候补郎中、二品顶戴分省补用道、袁世凯总统府政治谘议、参政院参政,授三等嘉禾章。与袁克定为结拜弟兄,代表袁世凯参与京师自来水公司、启新洋灰公司、华新纺织公司的管理经营⑭(P43)。陈惟壬,字一甫,安徽石埭人,曾任三品顶戴候补道、获四等嘉禾章,曾任新华棉业公司、滦州矿务公司、启新洋灰公司董事⑭(P43)。
1919年1月,周学熙等决定在青岛设立华新公司分厂,投资者都是周氏各房的私房钱,先后由周叔弢、周志俊等主办。周志俊,名明焯,为周学熙之次子。周叔弢 (1891—1984),名明暹,为周学熙之胞侄⑬(P519)。8月,兴华资本团开董事会,议决在唐山、卫辉设华新纱厂,均额定八十万元,纱锭一万二千枚。卫辉是王锡彤故乡,王认为纱厂虽不获利,亦于桑梓有益,慨然自认十万元。唐山厂亦认二万元。周学熙又提议设一棉业公司,为华新后盾,再专招棉业股四十万元。王又认一万元。华新股额一千万元,本拟设立五厂,津厂先成,为第一厂,青岛为第二厂,唐山、卫辉为第三、四厂。盈亏分计,各设董事部,又统举董事,组织总公司,厂董事之首领为专务董事、常务董事,总公司之首领为正主任、副主任。棉业公司举周学辉为总理。王锡彤被推为唐厂专务董事,徐友梅被推为卫厂专务董事。因为卫厂资本以徐、王两家为首。王锡彤兼充卫厂筹办员①(V.5,P16)。徐 友 梅 (?—1929),名 世 光,号 少卿,为徐世昌之弟。袁世凯任山东巡抚时,他曾任济南知府⑬(P706)。袁世凯任总统后,又派他督办濮阳河工。金门合龙后,袁授以勋五位,濮民为之立生祠致谢。9月,王锡彤之弟王锡龄亦被选为卫厂董事①(V.5,P23)。11月,周学熙既为棉业督办,以京东一带旧有盐田,虽海滨斥鹵而有水可引,如疏导得法,开沟渠,立堤防,可得无数良田,以之植棉,用新法教导之,当兴天然大利。唯需款甚巨,国家既无从得此巨资,拟仿张謇南通办法,招商办理。在天津设棉业公会,推曹秉权为会长,周学辉为副会长。合纱厂、棉业、纱庄三者而成。12月,王锡彤至无锡访杨翰西,参观广勤纱厂、振新纱厂。又至上海,参观溥益纱厂、厚生纱厂、恒丰纱厂。会见聂云台,为上海纱业执牛耳者①(V.5,P29)。聂 云 台 (1880—1953),名 其杰,为聂缉规的第三子,湖南衡山人。恒丰纱厂在他主持下不断发展,经济效益显著。1919年,其资本总额增至90万两,纱锭1.8144万枚,布机640台,年产10支、16支、20支纱1.28万包,产布15万匹。他又追加200多万元扩建厂房、仓库和职工宿舍④(下,P299)。振新纱厂的创办人为荣宗敬、荣德生兄弟。荣宗敬 (1873—1938)、荣德生(1875—1952),江苏无锡人。振新纱厂资本实收27.08万元,有英制细纱机28部,计1.0192万锭,日出纱20~23件。荣德生曾出席全国工商大会,提议扩充纱织、设立母机工厂及资送学生出洋学习工艺等议案,均被通过。后又在上海创设申新一厂,有英制纱锭1.296万枚,布机350台④(下,P126)。经过参观,王锡彤认为纱厂之洁净无如广勤者,此自管理事。若厂屋之得法,上海较胜,大抵光线之佳,则以脊楼式为宜。惟南方用水最易,任何纱厂随便皆可引水,随便皆可行船运,此则北方所万不能学者。北方河流较少,且半年旱涸,半年霖潦,水远则取携不易,水近则涨溢堪虞,船运更谈不到,北方工业之难兴,此亦其大阻力也①(V.5,P31)。
1920年,荣宗敬、荣德生又在汉口创办申新纺织四厂。聂云台在江苏崇明创办大通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吴麟书、胡耀廷创办统益纱厂。陆维镛、吴麟书创办大丰纺织公司。劳敬修、黄鸿钧创办中国内衣染织厂。这些公司均设在上海。
1921年3月,湖南第一纱厂竣工试车,有纱锭4万枚,每天可出纱140余包。王克敏等在天津创办裕大纱厂,资本额定300万元,纱锭3万枚。史量才、徐采丞等在上海创办民生纱厂,资本50万两,纱锭8 500枚。许松春在上海创办永予纱厂,资本40万两,纱锭1.2万枚。6月,聂云台、王正廷等在上海创办华丰纺织公司,资本100万两,纱锭15 000枚,雇佣工人1 200余名。唐保谦、蔡兼三等在无锡创办庆丰纱厂,资本80万元,纱锭1.48万枚。7月荣宗敬、穆藕初等在上海创办华商纱布交易所,资本300万元。9月,天津八家纱庄钱号,每家筹款25万元,总计200万元,创办北洋商业第一纱厂,纱锭2.5万枚,用工1 600名。10月,徐葆三、王启宇等在上海创办振泰纱厂,资本10万两,纱锭2万枚。11月,方寿颐、贝润生等在无锡创办豫康纱厂,资本80万元,纱锭1.4万枚。在这一年,荣宗敬、荣德生在无锡创办申新纺织公司第三厂,纱锭一万多枚,布机数百台。陈玉亭等在上海创办伟通纺织公司,资本120万元,纱锭1.5万枚。穆杼斋等在上海创办恒大纱厂,资本50万元,纱锭1万枚。张謇、荣宗敬、聂云台在上海创办中国铁工厂,是中国第一家自制纺织机器的工厂。厂房面积10余亩,投资35万元,设有本模、翻砂、锻铁、机器等车间,所用机器全由国外进口,希望中国纺织机器自给自足④(下,P300)。
1922年4月,聂云台在上海创办大中华纺织厂,厂基150亩,资本200万元,纱锭4.5万枚。武昌开办裕华纺织公司,资本156万两,纱锭4.1518万枚。5月,武昌震寰纺织有限公司开办,资本122万两,纱锭2.6336万枚。8月,大兴纺织有限公司在石家庄开办,资本210万元,纱锭2.4768万枚。11月,辽宁纺织厂成立,资本450万元,纱锭2.0480万枚。12月,张一鹏在江苏武进开办利民纺织公司,资本50万元。据严中平统计,1914至1922年,纯由民族资本所开设的纱布厂凡54家,仅1920年至1922年内所开设的达39家,三年的努力,已超过欧战前二十余年中外各籍纱厂的总数31家⑮(P186),相当可观。
综上所述,可见袁世凯赞成张謇的主张,认为实业救国,应以铁业、纱业为先。铁业困难,自然又以纱业为先了。早在1902年,袁世凯已经专疏论荐杨宗濂督办顺天直隶纺织事务,筹办北京地区、河北地区的棉纺织业。杨氏因病回籍,筹办停顿。1908年,袁世凯又推荐周学熙督办京师纺纱事宜。京师纺纱,集资亦不易,又迟迟未办。1913年,袁世凯请张謇兼任工商、农林部总长,在全国推行张謇的棉铁主义。张謇先后拟定了发展棉纺织等工商企业的法令、条规,由袁世凯颁布实施。1915年,袁世凯又命周学熙、周学辉等筹办华新纺织公司,在华北地区发展棉纺织事业。华新天津厂、唐山厂、青岛厂、卫辉厂的开办,与袁世凯有直接的关系。全国其他地区棉纺织业的开办,也与袁世凯有间接的关系。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显然都与袁世凯的主张有关。
注释:
① 王锡彤:《抑斋自述》,民国22年。
② 陈旭麓:《中国近代史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2年。
③ 庄申:《无锡市志》,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
④ 孔令仁:《中国近代企业的开拓者》,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
⑤ 周小鹃:《周学熙传记汇编》,甘肃文化出版社,1997年。
⑥ 北京市档案馆:《北京自来水公司档案史料》,北京燕山出版社,1986年。
⑦ 张謇:《啬翁自订年谱》//张孝若.《南通张季直先生传记》,上海中华书局,1930年。
⑧ 韩信夫:《中华民国大事记》,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
⑨ 史全生:《中华民国经济史》,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年。
⑩ 孔令仁:《中国近代企业的开拓者》,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
⑪《天津文史资料》,第38辑。
⑫《时报》。
⑬ 徐友春:《民国人物大辞典》,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
⑭ 南开大学经济系:《启新洋灰公司史料》,北京三联书店,1963年。
⑮ 严中平:《中国棉纺织史稿》,科学出版社,1955年。
Yuan Shi-kai and Preparing Cotton Textile Industry
JA Shu-cun
(Institute of Modern History,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Beijing 100006China)
Yuan Shi-kai appreciates Zhang Jian's claim and thinks that industrial salvation should put iron and textile industry first.Because iron industry is in difficult,naturally,the textile industry should be first.Yuan Shi-kai had recommended Yang Zong-lian,a famous industrialist,to prepare the cotton textile industry in Hebei region and recommended Zhou Xue-xi as supervisor.And he also invited Zhang Jian as Chief of Ministry of Industry and Commerce and vigorously implemented.He has successively built Huaxin Textile Company and its factories in Tianjin,Tangshan,Qingdao and Weihui plant and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cotton textile industry in the country.He has mace distinguished contributions in terms of industrial salvation.
Yuan Shi-kai;Zhang Jian;industrial salvation;cotton textile industry;Huaxin Textile Company
K252
A
1673-0313(2012)01-0084-04
2011-11-20
贾熟村 (1930—),男,河南偃师人,研究员,从事中国近代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