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仲博
(廊坊市高级技工学校,河北 廊坊 065000)
职业学校的许多学生对数学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厌学心理,对数学课往往采取敷衍的态度,学习成绩每况愈下,导致数学的教与学成为师生双方的痛苦过程。如何有效地转化这些数学学困生,是广大职教战线的数学教师应该认真探索的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笔者认为,爱因斯坦这句名言为我们职业学校的教师指出了努力方向,即应从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入手,帮他们打开数学殿堂的大门,使他们感受数学之美。
兴趣,主要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特别爱好的感情状态,是一种带趋向性的心理特征,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是人的各种需要的情绪表现。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在心理上对学习活动产生的爱好、追求和向往的倾向,是构成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推动学生探求学问的一种“激发剂”。
兴趣一旦形成,就具有三种功能:一是定向作用,潜在的兴趣被激发后,就决定了他的进取方向;二是动力作用,兴趣可直接转化为动机,成为激发人们进行某种活动的推动力;三是集中注意力作用,在兴趣作用下,能主动排除干扰,克服困难,将注意力集中于目标。潜在兴趣的开发,可推动一个人满腔热情地去进行钻研、探索。
影响学生对某学科学习兴趣的因素有社会、家庭、学校和学生自身四个基本方面。其中教师的教学效果、学生本人的思想和知识基础的影响是直接的;社会上对该学科的重视程度、家长要求的影响是间接的。直接的因素有较大的可变性,间接的因素有较强的稳定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应从改变直接的、可变的影响因素入手。
教师的重要任务是善于发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特别是潜在兴趣,使学生的学习活动与教师的讲授活动发生“同频共振”。在教学中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很多: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和应用性、教学方法的艺术性和趣味性、教学手段的先进性和新颖性、教学语言的逻辑性和生动性等等。对学习兴趣的激发,主要靠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方法的多样性、组织的严密性和教学能力的有效发挥。
1.创设质疑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激发学习兴趣。心理学说明,学生对矛盾性的问题最感兴趣。认识上的矛盾,能使学生产生一种恢复心理平衡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这种心理要求,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形成认识“冲突”,造成“愤悱”的心理状态,从而饶有趣味地去研究、寻找问题的答案。为创设此情境,教师应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针对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在与重点内容有密切关系之处设置矛盾点,以引起认识兴趣,形成思维热点。如何设疑?一是有的放矢地设问,启迪学生思路,促其思维活跃,寻找解题蹊径。可采用激发兴趣法、设疑问难法、引起悬念法、留下“空白”法、逐层深化法等。二是构建“不协调”,促使学生发问质疑。三是利用不同见解,引起矛盾冲突,进行讨论、争辩,对激化学生思维活动最为有效,既能引起寻求真理的兴趣,又能对问题实质得以深刻理解。例如,在讲授“等比数列”时,首先给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某黄金公司业务员向我推销他们的理财产品,投资额度在10万元以上,承诺月息10%。这远远高于银行年息三点几的利息,对很多人都非常有诱惑力。但是黄金市场非法公司比比皆是,难保这不是一个骗局。请同学们用你们的数学知识帮我决策一下是否应该投资呢?这个问题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好奇心和探索兴趣,他们很急切地想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其效果就像章回小说“欲知后事如何,请听分解”那样吸引着学生。
2.创设成功情境,通过体验成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总是和成功的喜悦紧密相连。如果学生在学习上有所收获或进步时,往往能引起兴奋感、轻松感和愉快感,同时对学习产生一种自信感,这是对学习兴趣的一种强化,特别是在以往数学学习中屡屡碰壁的职校生更是如此。因而教师要创造条件,使学生不断体验到学习成功的愉快。笔者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注重因材施教。教师要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数学学习成功的机会。在备课时,既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对不同的学生设立不同的目标。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注意开拓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的能力;对基础薄弱的学生则着力基础知识的过关。要把一些过于繁杂的证明、计算可适当删除或简单处理,改编一些难的例题、习题,引导、启发学生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自己找出答案,得出结论,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到桃”,尝到“会学”与“学会”的甜头。二是引入竞赛办法。竞赛可以激励人的上进心,激发人的斗志和荣誉感,形成强有力的动机。青年学生具有好胜、进取、表现自己及发表个人见解的心理特征。教师要善于运用青年这一心理特征,让学生带着争上游的心情,积极地投入学习活动,并尽可能地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参加课堂上的小竞赛。三是注意学习反馈。实践表明,注意发挥学习反馈效应的作用,对学生学习积极性有明显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及时、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如,学生取得了进步,他会从教师一个赞许的微笑中得到自己被肯定的信息,师生的情感就会发生共鸣,从而会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3.创设真实情境,善于借助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学习中学生的不随意注意占相当地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创设真实情境,把创设情境看作是“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并作为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因此教师要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内容,善于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将文字、数据、图形、图像等信息通过多媒体集成处理,刺激学生耳、目、手、脑多种感官,引发学生的好奇心理,使他们兴致盎然地进入学习状态。例如,在讲椭圆的第一定义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动点到两定点的距离之和恒等于定值”这一定义中的“定值2a”与“两定点间距离2c”的关系对曲线形状的影响,可用Flash动画进行展示。又如在讲解正弦函数图像的形成时,可以让单位圆中的一条半径每旋转一定的角度,它对应的线段自动平移到相应位置,连成整体图像,让学生一目了然。
对职业学校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需要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然而,我们不应忽视的是,要使学生学习兴趣趋于稳定、持久,还必须注意培养兴趣的层次:激发兴趣,着眼于趣;巩固兴趣,着眼于理;发展兴趣,着眼于用。还要注意因人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只有如此,激发起来的兴趣才能得以巩固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