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倩
(益阳商务电子职业中专学校,湖南 益阳 413000)
社保基金作为老百姓的保命钱,其如何使用才能“保值增值”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为此,近年来有关研究社保基金投资管理、运营、监管,保证基金安全、完整的学术论文较多,而涉及社保基金投资风险问题的研究相对偏少。随着社保大案的频频事发以及投资范围的不断扩大,在保证社保基金保值增值的同时,也日益凸显出社保基金的风险在扩大。基于社保基金是一种特殊的基金,其直接维系着百姓退休之后的生存问题,因而尽可能地做好充分的准备,以防范在投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显得尤为重要。
一种资产的总风险就是这种资产的回报变化总量。引致资产回报发生变化的原因可能有很多种,由此而导致的风险也就被分成了多种。总体来说,可归纳为性质不同的两类:一类是可以分散的非系统性风险,另一类是不可分散的系统性风险。非系统性风险只是就个别资产而言,即由于某一种资产个别因素的变动而带来的风险,与整个资本市场不相关。这就是说,一种资产的非系统性风险并不会连带地给其他资产也带来风险,所以,它就可以通过资产组合的多样化加以消除。相反,系统性风险则是由于一般经济环境或整个资本市场的变动而产生的风险,因此,它就不可能通过多样化的资产组合而消除,因而是不可分散的风险。但是由于很多种风险在某种情形下是可分散的非系统性风险,而在另一种情形下又是无法消除的系统性风险,为了便于区分和理解,本文将各种风险简单地划分为两类: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
1.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由于市场供求不平衡引起市场价格变化造成社保基金投资收益变化的风险。一般来说,市场风险是由于商业周期造成的。在商业循环中,大多数证券的价格共同变化,当然单个证券价格也会因为其自身的原因而发生变动。
2.利率风险
利率风险是由于市场利率的波动给经济主体造成损失的可能性。从长期来看,所有市场利率都趋于一起上升或下降,这些利率变化对所有国债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而且影响的方式是一致的。因为利率是用以计算国债现值的折现率的一个度量,所有国债价格趋于与利率水平变化反向运动。市场利率的变动会影响投资资本的市场成本与价格,从而可能给投资者带来损失。如果利率上升,会使证券的虚拟价格上升,实际利润减少。利率风险对不同期限的证券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长期证券对利率变动的敏感性大于短期证券。这也可以从一个侧面解释要对投资进行长短期组合的原因。此外,利率的变动可能影响资产的市场价格,还会影响到汇率,进而给金融活动的当事人造成不利影响。
3.货币政策的风险
当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时,必然会带来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就业的增加,投资机会的增多,也就会带来社保基金投资收益的增长;同时也会引起通货膨胀,削弱购买力,引起社保基金的支付困难。当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时,就会减少社会货币的供应量,可以提高货币的购买力和流通速度,但是社保基金的支付不可以相对减少,所以支付困难会加大。同时汇率的变化对投资也会有很大的影响,外汇汇率由于受到各国政府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汇率政策以及外汇供求的影响而频繁波动。一种由外币支付的证券给投资者带来的将不仅仅是证券价格本身变动所导致的风险,还包括支付货币的汇率变动所产生的风险。因此,当社保基金投资于以外币表示的资产时,他们除了要承担资本市场上的其他风险,还要承担货币兑换的风险。
4.通货膨胀风险,也叫购买力风险
通货膨胀风险指由于通货膨胀,使得社会保障基金经过长期积累后其实际购买力下降。通货膨胀风险对社保基金的支付是一个最大的威胁,会造成支付困难,而这正是社保基金进行投资的直接目的。一项资产的市场价格即使没有发生变动,由于通货膨胀也可能产生购买力下降(典型的例子就是货币资产),而不动产和实物资产则受通货膨胀的影响不大。通货膨胀是现代经济中的客观现象,往往随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而呈现周期性变化的特点。通货膨胀造成单位货币购买力下降,即通常所讲的“货币贬值”,还会导致实际收益率下降,因为实际利率近似于名义利率与通货膨胀率之差,当名义利率一定时,通货膨胀率越高,实际利率就越低;当通货膨胀超过名义利率时,实际利率将变为负值,即意味着投资者不仅没有收益,而且其本金还会受到损失。
5.政治风险
一般来说国家风险、政治风险、主权风险指的是同一类型的风险。政治风险是指东道主从政治上考虑问题,采取措施限制外国企业的生产经营,从而给在该国从事生产经营的外国企业造成损失,或东道国突发的政治事变给跨国经营企业造成不利影响等。政治风险的具体表现形式有没收、征用、国有化、外汇管制、进口限制、市场控制、税收控制、价格管理、劳动控制等干预措施以及突发战争、动乱、政府更迭等事件。政治风险有四方面内容,即政治不稳定、政治事件引起东道国投资环境的变动、政治事件变化之不可预测性和政治事件对某一对外直接投资的现金流量或其他目标的潜在影响。从风险的角度看,政治风险可分为宏观政治风险和微观政治风险。宏观政治风险是指影响到在东道国的一切企业(包括国内和国外企业)的政治风险,微观政治风险则是仅影响到某一行业、企业或项目的风险。由于政治风险主要是在进行跨国、跨地区的金融活动时产生,这就决定了随着经济全球化与金融一体化趋势的加强,对政治风险的研究也必然加强。
6.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是指在证券市场、基金管理方面的法律或法规不明确或未经检验的情况下,经济主体可能面临的风险,包括经济主体违反或不遵从法律、法规、规章、惯例或伦理标准而给基金所造成的损失。社保基金投资的法律风险主要来源有:第一,缺乏完善的社保基金投资的法律法规体系,它是社保基金投资运营的前提条件。这样的法律法规体系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为法律约束、第二个层次为规章制度约束、第三个层次为自律管理。我国社保基金投资运营面的三层次法律法规体系还没有成型。目前作为社保基金投资运营的主要法规依据的《全国社保基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是2001年颁布的。它制定于社保基金初创期,诸多方面有待改进。第二,社保基金相关法律的缺失。由于社保基金的特性,与之相关的法律仍然是零碎和不系统的,还需要制定大量与之相配套的法律法规作为补充。在这种情况下,加上由计划经济时代遗留的“人治”习气尚未完全去除,很多法律立而不行,这都使得社保基金的投资运营面临不确定的法律风险。
1.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有两方面的体现:一是由于基金经理在投资运作过程中主观上有意损害基金利益,导致基金资产价值受损的可能性。例如,某些基金经理人私自向亲戚朋友泄露机密、在外建“老鼠仓”,通过基金资产的交易为某些利益关联人创造有利的交易机会、有意违规交易使基金收益受损等。这些行为一旦发生,势必损害基金利益。投资者应重点防范此类风险的发生,因为委托基金管理公司进行基金投资原本是为了借助其“专家管理”的优势,但如果基金管理人品行不端,那么会事与愿违,投资者利益将受损。另一种是由于企业的违约造成的违约风险,具体指企业由于财务状况不佳而未能按期支付利息、本金和收益,给社保基金带来损失的可能性。由于违约,将立即导致证券在市场上抛售和该证券价格的下跌,社保基金无法按时获得收益甚至不能收回本金,投资活动受到影响。
2.操作风险
根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定义,操作风险是由不完善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相对于市场风险而言,它是一种浅层次的风险,可以通过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来降低风险。通常而言,相对于一般的个人投资者,基金管理公司的管理水平大多较高,当然并非绝对。特别是我国基金业还处于发展阶段,基金投资管理人的管理水平良莠不齐,而且没有完全得到市场的检验,其自身不规范的问题将可能会给社保基金入市投资带来风险问题。一些基金管理公司还没有牢固树立价值投资和分散风险的经营理念,由于历史原因,源自过去券商自营坐庄、集中投资和关联交易的种种违规做法还不同程度存在。如同一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的基金持股结构基本雷同,基金管理公司与其控股股东券商共同操纵个股等等,这些行为既不利于基金的流动性管理和风险控制,也扰乱了市场正常秩序。可见,在目前我国社保基金通过基金管理公司入市的情况下,并不能保证获得稳定的收益。基金投资管理人的管理水平和自身素质如果不能进一步提高,同样会给社保基金入市带来操作风险。
3.委托代理风险
委托代理风险一般指社保基金理事会代表投保人或受益人将社保基金交由具备相应准入资格的投资管理机构进行多元化投资运作,由于其委托代理双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市场不完全、外部性和垄断等问题,代理人(投资管理机构)往往侵害委托人的利益,发生逆向选择及道德风险,从而出现的风险。这种代理风险体现在组织机构内部,一方面表现为作为委托人的社保基金理事会事前无法洞察作为代理人的投资管理机构的真实经营能力,以投资收益来判断投资管理机构的经营能力只是属于事后处理,但是损失可能已经无法挽回。如果投资收益不能满足委托人的意愿,委托人可以撤消其投资管理权,但随之而来的是它又将依据何种标准选择其他投资管理机构呢?也就是说,单凭事后的投资收益率来辨别投资管理机构的能力,并以此为标准选择投资管理机构未必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另一方面,代理人对投资风险及资本市场的状况拥有远大于委托人的“内部信息”,高风险的项目往往具有较高的投资收益率,投资管理机构往往为获得自身的更高利益而愿意投资于高风险项目。委托人由于不具备信息优势,对投资管理机构管理者的此类决策实际上无从控制。
4.技术风险
现代金融系统均依托现代最新的科学技术设施,任何技术设备系统的故障均有可能导致基金资产受损。这种技术风险可能来自基金管理公司、注册登记机构、销售机构、证券交易所以及证券登记结算机构等。
1.建立风险预警体系。建立风险评估和监测办法以及重要部门的风险考核指标体系,确定风险源、风险点、风险级别以及识别风险的标准和危害程度,根据风险的来源、性质、程度明确责任,区分管理层次,预先制定防范策略。
2.建立及时报告制度。建立及时向高层风险管理机构报告风险控制不足或失控的制度,一般来说,风险暴露以及盈亏情况应每日向风险管理机构报告,后者应向负责向高层管理人员汇报。
3.通过投资组合,形成最优的股票资产组合、债券资产组合等,然后再将这些风险资产子类组合继续通过多样化的方法进行资产配置,将无风险资产和最优风险资产组合搭配形成完全的投资组合。
1.对道德风险和委托代理风险的制度安排
(1)建立信息披露制度。规范运作是证券市场长期稳定发展的基本保证,一旦发现基金管理人出现违规操纵业绩和题材或通过拉抬手法操纵市场价格等违规行为,监管机构应及时给予揭露。(2)建立和完善监管制度。一方面要建立监管技术系统,及时预警、跟踪和认定,另一方面要加强监管力度,加强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教育,以制度控制风险,以规范替代违规,以理性排除投机。
2.对操作风险的制度安排
(1)建立投资决策制度。为保证决策的科学性,研究部门的各类研究报告应真实、可靠,并为基金投资建立相应的股票库。建立一套科学的决策程序,并根据市场因素的变化及时修正,不断改进完善决策的手段和方法,杜绝随意性和侥幸心理。根据投资结果对投资决策的科学性、正确性进行总结,建立研究报告质量评价体系和科学的投资管理业绩评价体系。(2)建立集中交易制度,基金的投资运作实行集中交易制度,建立集中交易室,所有基金投资必须在集中交易室内完成。
3.对技术风险的制度安排
(1)建立资料保全制度。建立完善的信息资料保全系统,必须真实、全面、及时地记载每一笔业务,正确进行会计核算和业务核算。建立完整的会计、统计和各种业务资料档案,并妥善保管,确保原始记录、合同契约、各种信息资料数据的真实完整。(2)建立严格的系统授权制度。未经授权不得进入正在运营的系统以及接触文件,严格规定电脑系统的操作权限、操作程序和人员责任。(3)建立系统维护制度。定期对系统进行必要的跟踪检查和维护,制定系统危机处理计划和系统应急测试程序,一旦系统发生故障,能迅速解决或替换,尽可能减少损失的发生。(4)建立数据备份制度。重要数据文件和系统传输文件都要做到“双重和双机备份”并派专人维护,备份文件要异地存放。
1.完善组织机构,培育专门的投资理财人才
政府通过组建专门的、统一的社保基金投资部门,采取专业化社保基金管理机构的模式对社保基金进行经营管理和运作。要确保各项政策、规章制度、措施落到实处,关键取决于目前社保基金干部职工队伍的素质。由于历史原因,人力资源结构呈现出明显的弊端,即知识结构老化,缺乏创造力。因此,首先要改变干部队伍年龄老化问题,采取买断工龄、提前内退等方式,分流一批年龄老化的人员,以保证队伍的生机与活力;其次,要从管理人手,建设与国际接轨的社保基金投资管理体制;再次,要注重人才的引进和使用,以及后备干部和后备人才的储备。目前,当务之急是建立结构合理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构建既有长期培养对象,又有近期可以上岗的投资理财人才储备库。
2.健全投资监管法规体系,提高投资的信息化水平
保监会不仅要通过财务指标体系对社保基金投资运行进行监管,还要重视社保基金投资的结构管理和比例监管,加强对社保基金投资管理部门资金运用考核的审查工作,建立对投资可能产生风险的赔偿机制,即谁投资,谁负责赔偿,保证社保基金保值、增值。同时为了加大监管度,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这三大金融监管部门应密切合作,在修改完善《保险法》的前提下,完善《投资基金法》、《不动产交易法》、《证券交易法》等,为社保基金合理运用提供法律保障,依法监管。唯有健全投资监管法规体系,才能尽可能地减少由于投资带来的社保基金流失风险,使社保基金的投资风险管理走上法治化、规范化道路。
3.培育完善的资本市场,降低投资风险
目前,与社保基金投资相关的法制不健全,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还不够完善。表现为:一方面未建立统一的社保基金投资运营机构,也就不可能对社保基金投资的效益性作出科学的预测;也缺乏更加全面、科学的投资法律、法规的约束来避免社保基金投资领域中的低效率和道德风险。另一方面我国的债券市场规模小,股票市场的市场也有待规范,要想实现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还需进一步改善社保基金投资的市场环境。为此,我国必须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建立一个稳健而良性发展的资本市场,才是防范证券投资风险最为主要的根基。
[1] 齐海鹏,等.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研究[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2] 唐丹.社会保障基金运营风险的监管[J].法制与社会,2007,(4).
[3] 孙建勇.社会保障基金运营与监管[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4] 衣长军,胡日东.我国企业海外投资风险预警与防范[J].商业时代,2006,(32).
[5] 成学真,雷霄雯.我国社保基金管理和投资运营问题研究[J].上海金融,2007,(1).
[6] 胡春元.风险基础审计[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7] 法规编辑组.中国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专辑[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0.
[8] 詹伟哉.社会保障基金盈利投资分析[J].金融与保险,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