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美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江苏 常州 213015)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感恩意识、感恩品质与感恩行为已成为当代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内涵,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素。然而,当前许多大学生感恩意识淡薄,将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诲、同学的情谊、社会的救助等都视为理所当然。因此,如何强化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感恩教育已成为教育界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本文试就市场经济条件下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利益最大化是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这一特征毫不例外地渗透到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环境中,冲击着大学生感恩意识与感恩品质的形成,所以,分析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就应该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环境几方面来入手。
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知识与能力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们不惜重金为孩子择校、上补习班,孩子被剥夺了天真的童年,似乎学习成绩成了衡量孩子优劣的唯一标准。全部家庭活动都围绕着孩子的学习而展开,而忽视了最基本的情感教育、道德教育与人文知识教育。在孩子眼中,父母对自己的付出似乎都是为了实现自身梦想或为父母争面子,这就使得原本令人感动的父母之爱披上了“功利化”的外衣,使孩子失去了感恩父母的情感体验,将父母的所有付出都理解为理所当然,完全漠视了父母的养育之恩。
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父母的身体力行、以身作则远比简单的说教效果要好得多。个别家长由于缺乏感恩意识,不能善待自己的父母,有时为了一己私利不惜对父母拳脚相加,甚至不惜与自己的父母对簿公堂。父母的这些不知感恩的行为给孩子树立的不是感恩社会、感恩国家、感恩他人、感恩父母的良好榜样,而是对亲情的忽视、友情的冷漠、社会的仇视。
市场经济的功利性对“投桃报李”、“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传统感恩思想形成了极大的冲击,同时,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道德体系又尚未完全确立。学生迫切希望通过大学的感恩教育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感恩有一个新的解读与感悟。但大学感恩教育的内容,往往偏重于理论、偏重于感恩知识的体系结构,严重脱离了社会、脱离了生活、脱离了学生身边的实实在在的人与事,脱离了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们未真正彻底地放弃儒家伦理道德,但又深感儒家伦理已经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希望建立一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型伦理道德的矛盾”[1],学生陷于迷茫与困惑之中。同时,感恩教育主要以讲授为主来实现感恩知识的认知,将感恩教育视为单纯的学习,而没有成为一个内心激荡,产生感恩冲动的过程,使学生失去了通过实践活动来实现情感体验的过程,导致感恩教育的纸上谈兵。
如今,公众选择、评判大学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毕业生的考研率与就业率,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考研率与就业率,学校往往片面强调专业知识与技能,导致教师身上压力过大,忽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包括感恩教育在内的道德教育。部分高校为了提高自身的就业率,对学生提出各种各样的不合理要求,如没签约的学生不得参加毕业论文答辩或扣发毕业证书、学位证书等,使得部分学生为了如期参加论文答辩或毕业不得不弄虚作假。这一举措一方面冲淡了学生对学校的感恩、对老师的感激,另一方面使学生产生对自己原有感恩情感的质疑,强化了学生内在的功利意识。
等价交换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对经济活动起着规范与约束作用,但有人却错误地将其作为衡量一切活动的唯一准则。如2009年11月发生在湖北省荆州市的长江“天价捞尸案”。在大学生救人落水身亡后,打捞公司不是积极打捞而是因打捞费问题数度停止。由此可见,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对知恩图报、施恩不图报、无私奉献等思想观念产生强烈的冲击。[2]
在物质化的社会环境中,“功利”、“实用”成为衡量人际交往的标准,人际关系呈现出功利化和陌生化趋势,充斥着赤裸裸的经济利益关系,心灵沟通和情感交流日益减少。人际关系的功利化无时不在冲击着传统的感恩文化,使大学生的功利意识和权利意识得到加强,将关注的目光更多地聚集于自身的发展和现实利益,表现为注重现实和功利多于理想,注重索取多于注重奉献。
市场经济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强大推动力,但也给感恩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因此,必须结合市场经济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强化大学生的感恩意识,提升其感恩品质。
感恩首先得从感激父母开始,一个人“爱父母才会爱国家、爱社会”,因此,感恩教育也得从家庭教育开始。在家庭教育中,首先父母要转变教育观念,正确理解“智”与“德”的关系。人才不仅是“才”,更应该包括“德”,在某种程度上“德”比“才”更重要。改变“读好书就是对父母的最好报答”这一传统观念,重视对孩子健全人格与品格的培养。对那些饭来张口、衣来伸手、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独生子女,让他们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在劳动中体会到家务劳动的琐碎与繁重,为父母的长期辛勤付出而感动,从而形成感恩父母的良好品德,同时又培养其生存技能与责任意识。二是父母的言传身教。一方面,父母要告诉孩子现有的生活不仅是父母的劳动创造,也是他人的劳动成果,应该把父母、他人、社会的恩惠永记心上,并尽自己所能回报父母与社会。另一方面,父母要从严要求自己,以身作则,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先做到,以自身感恩父母、感恩社会的行为影响孩子,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经受着感恩氛围的熏陶,学会识恩、感恩与报恩。
大多数“90后”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有着优越于多子女家庭的成长环境;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成长,他们对市场经济有着天然的自觉与敏感,同时,多元文化的熏陶,互联网的普及都在一定程度上使“90后”大学生形成了自主、独立、接受能力强,但同时又奉行享乐主义,追求自我的个性特点。面对新型群体,高校的感恩教育迫切要求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感恩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将感恩教育的立足点置于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置于“90后”大学生这一新群体中。
感恩教学的内容能否为学生认可、理解与接受是决定感恩教育实效性的关键,也是内化为感恩品质、外化为感恩行动的关键。感恩教育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进行的,因此,感恩教育的内容必须与市场经济大环境相联系、相适应,不能脱离市场经济的社会环境。市场经济对中国传统感恩文化形成了巨大的冲击,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充分吸收中华民族传统感恩思想的精华,继承好、发扬好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又要超越传统,对这些优秀的感恩思想作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阐释与发展。如:孝敬父母,在传统感恩教育中强调的是对父母的绝对服从。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孝敬父母首先要尊重、关心父母,其次才是赡养,而且赡养不仅是物质赡养而应该是物质赡养、精神赡养与情感关怀共存。传统的感恩强调的是感恩帮助过自己的人,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感恩不仅仅是报答施恩于己的人,更应该是尽自己所能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回报社会。
感恩教育的形式也应该与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市场经济的大环境相适应。感恩教育本身就是实践教育,感恩认知和感恩情感都需要通过感恩实践来体验。将感恩教育融入社会实践能够为大学生的感恩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直接对接找到突破口,为大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与升华提供新的平台,这样感恩意识才能进他们的耳,入他们的心,产生情感体验,转化他们的内在品质[3]。为此,感恩教育必须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走出校园走进社会,让学生在生活中体会父母、老师之恩,在社会中体会市场经济环境下人与人、人与社会除了物质关系外更有知恩、感恩之心与报恩的之举,只有真正做到我为人人,才能构建人人为我的和谐社会。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的一切社会行为都是在社会环境中,通过对示范行为的观察学习而得以形成、提高或加以改变的。因此,要在全社会大力宣扬感恩文化,净化大学生感恩教育的社会环境。第一,面对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与文化的多样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整个社会成员的价值取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中的感恩文化,赋予感恩文化以鲜明的时代特征,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紧密结合,以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感恩自觉,营造一个知恩、感恩、报恩与施恩光荣,忘恩负义可耻的良好社会氛围。
第二,“90后”大学生处于思想道德观念未成熟,价值观也还未定型的阶段。因此,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大众媒体除了对社会上的真、善、美等感恩事迹大力宣扬外,更为重要的是要对社会的知恩不报、忘恩负义、恩将仇报等现象进行无情的批判,深刻剖析这些丑恶现象的严重危害,使大学生能够形成明确的是非界限,从而形成识恩、知恩、报恩与施恩的良好品质。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美德,是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基本道德标准;同时,感恩还是一种做人的道德,是人性和人的高贵之所在,更是一种精神境界的追求。感恩教育能够使大学生常怀感恩之心,有助于大学生形成健康的思想情感和健全的人格品质,促进大学生个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因此,我们应该通过感恩教育,让他们理解父母、老师对他们的关爱,树立起知恩图报的社会风范,以期实现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三大和谐。
[1]龚海泉,万美容,梅萍.当代公民道德教育[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57-58.
[2]陈昌兴,刘利才.当代社会感恩意识缺失的根源、危害及其对策思考[J].青海社会科学,2006,(6):15-18.
[3]李晓杰.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的缺失与重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9):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