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服务奉献意识促进贫困大学生“心理脱贫”

2012-08-15 00:46:34李培森
黄山学院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助学金贫困生资助

李培森

(安庆师范学院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安徽 安庆 246052)

中共中央国务院[2004]16号文件指出,要努力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努力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加强对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方筹措资金,不断完善资助政策和措施,形成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包括助学金、奖学金、勤工助学基金、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在内的助学体系,帮助经济困难大学生完成学业。

高校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和教育问题意义重大,不仅关系到学生能否顺利完成学业,更关系到构建和谐稳定的校园文化环境和学校教学、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

在校大学生无收入来源,学费和生活费要靠家庭承担,由于家庭收入和当地经济条件的影响会存在不同程度的贫困学生。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帮扶是学校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具体体现。近年来,国家对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资助面不断加大、资助金额不断提高,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贫困大学生的经济困境。对受助学生进行人文关怀和心理帮扶是高校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建设,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重点和难点。物质的贫困是暂时的,摆脱心理贫困,树立自立、自强、自信的自我意识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是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1 贫困生存在的一些问题

近年来,在努力做好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同时,发现贫困大学生在心理健康、能力发展、自我规划方面存在一些不同程度的问题,具体来讲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自闭心理较严重

由于班级或者同寝室的同学家庭条件比自己好,吃穿住用的档次都比自己高,内心失衡产生自卑心理,从而不愿意与这些同学交往,对于国家和学校给予的勤工助学岗位或者助学金,贫困生可能会觉得这是班级学生或学校对自己的“施舍”,从而低人一等,虽然由于经济拮据不得不接受助学金,但内心很难对自己有认同感,对“感恩意识”更是内心排斥。长此以往形成自闭,独来独往地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在班集体活动或者同学交往中成了“隐形人”。由于长期处于自卑和压抑的生活环境中,心理负担很重,压力和苦闷得不到疏导和宣泄,从而产生行为缺失,对社会环境不满,甚至导致犯罪行为,最极端的例子如震惊一时的马加爵事件。

1.2 缺乏锻炼能力

部分贫困生觉得自己家庭贫困,属于“矮、挫、穷”之列,虽然内心自卑,但也极度敏感自尊,刻意避免与班里的“活跃分子”进行交流,不愿意融入集体,不愿意参与活动,从而缺乏锻炼机会,导致多方面能力不足。例如自我认知能力、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集体观念、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实践操作水平等,这些能力的不足严重制约着贫困生今后的发展。

1.3 自我发展规划模糊

贫困生相比普通学生更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家庭经济状况,改变自身命运,改变自己在周围人眼中的形象。但是由于自卑、心理负担过重和自身能力不足等多种因素,造成了“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现象。虽有努力改变自我的愿望,但不知从何做起,对大学4年的发展规划乃至将来的职业生涯规划都缺少清晰的认识和定位。

2 服务奉献意识有助于改善贫困大学生的精神贫困和能力不足

贫困不是问题,最可怕的是缺少改变贫困的勇气和能力。物质的贫困是暂时的,精神上的贫困可以影响人的一生。高校通过培养贫困生的服务奉献意识有助于改善大学生的精神贫困现象。

2.1 服务奉献意识可以改善贫困生的自闭心理

通过鼓励贫困生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服务校园师生和社会,在活动开展过程中他们不得不与人沟通交流相互协调努力来共同完成任务。通过自己的无私奉献和服务使双方得到语言、情感的沟通,通过付出劳动所获得的快乐和成就感犹如一缕阳光照进了他们心灵久已尘封的大门。活动后期的总结发言环节,他们会将自己的所思所想与别人进行分享交流,无形中改善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自闭问题。

2.2 服务奉献意识可以促进贫困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培养服务奉献意识的过程也是贫困大学生综合能力得到提高的过程。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和专业学科竞赛等活动可以提高贫困生的积极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团队意识、组织协调能力、自我评价认知能力等等。综合能力的不断发展和积累,一方面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和自我价值的认同感,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自信心的培养,对自己大学4年的学习规划乃至将来的职业发展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2.3 服务奉献意识可以使大学生明确自身使命

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建团90周年的讲话中对青年一代提出了5个希望,他指出:希望广大青年能坚持远大理想、坚持刻苦学习、坚持艰苦奋斗、坚持开拓创新、坚持高尚品行。这对广大青年树立目标,勤奋学习和将来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通过鼓励贫困大学生参加暑期三下乡活动、西部支教计划、志愿者服务活动、主题团日活动、学雷锋活动等形式走访调查农村现状,亲身感受农村这些年医疗、卫生、教育、经济的发展成果以及农村发展的一些不足之处,从而更加明确自身使命,淡化自己给自己强加的“贫困大学生”的标签,跳出自己给自己划定的小圈子,树立远大理想,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全面发展综合能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使命中实现自身的价值。[1]

3 培养服务奉献意识的途径

3.1 明确使命,艰苦奋斗,努力学习,开拓创新

胡锦涛总书记在建团90周年上的讲话,从青年大学生如何树立远大理想,明确自身当前主要任务,如何克服当前困难,明确时代社会发展的核心本质,如何加强自我修养都提出了明确目标。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语重心长,是对大学生如何成长、成人、成才、成功的全面阐述。贫困大学生更应该多向新时期涌现出来的模范人物学习,摆正心态、树立信心、增强勇气,明确逆境是自我发奋,成功成才的宝贵财富。古今中外凡有所建树和成就的人,无一不是在困境中砥砺品格、锻炼才干、走向成功的。

3.2 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目前,学校和学生社团都组织有很多的活动。老师和同学应该多鼓励贫困大学生参加集体活动,包括社会实践活动、文体活动、志愿服务活动、专业学科竞赛等。贫困大学生自己也应该积极主动,不放过每一个锻炼机会,“勿以善小而不为”。从小处做起,持之以恒,在服务社会、帮助他人中收获快乐,发展能力。

3.3 强化服务奉献,“弱化”贫困资助

在资助工作中要认真宣传国家的资助政策和资助内涵,要避免两种情况的出现,一是贫困大学生尽管经济拮据,但是由于担心申请助学金会因为家庭困难而被别人看不起,从而不主动申请,放弃申请,或者消极申请,等待辅导员给指标给名额。二是很多学生不能正确领会助学金的意义,觉得这是国家的钱,不要白不要,从而在贫困认定的环节中出现弄虚作假的现象。

在坚持资助工作原则的同时要注重辅导员的引导作用。一方面对助学金要“谦让”——尽量克服困难,把有限的资金让给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同学。另一方面对奖学金要“争取”——成绩面前一律平等,刻苦学习,鼓励同学们争取专业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

对受资助的学生提出成才目标,并督促或帮助其完成。在期末或者学年末召开答辩会,通过ppt展示自己获得资助后在专业学习、学科竞赛、集体活动、服务奉献方面都做了哪些事情,取得了什么成绩。表彰先进,督促后进,把资助工作和大学4年的成长规划结合起来。

3.4 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

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可以感染人,鼓舞人。 高校应加强“学风”、“作风”、“教风”建设。 开展针对性强、实效性强的活动并形成长效机制,好的做法如青年马克思主义学员培训班、暑期三下乡活动、主题团日活动、优秀班级团支部评比活动、励志成才报效祖国演讲及征文活动、勤工助学、爱心超市、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劳动实践周、读书活动、辅导员工作坊,等等,这些活动的开展对帮助贫困大学生心理脱贫,拓展育人途径,丰富校园文化,优化校园文化环境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帮困重在育人”,在经济资助的同时,全方位对受助学生进行“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思想教育并使之制度化、经常化,做到物质扶助与精神扶助相结合、实际解困与回报教育相结合、经济资助与表现考核相结合,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推进其自身素质全面和谐发展。[2]

[1]李培森.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对青年大学生团员服务奉献意识的引领和促进作用[J].素质教育(社会科学版),2012,(5):31-32.

[2]刘期彪.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与育人机制的模式构建[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95-96.

猜你喜欢
助学金贫困生资助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大学(2021年2期)2021-06-11 01:13:28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今日农业(2020年24期)2020-12-15 16:16:00
郁南县
源流(2016年10期)2016-12-10 05:49:18
怀集县
源流(2016年10期)2016-12-10 05:43:59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中国火炬(2015年2期)2015-07-25 10:45:24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中国火炬(2014年9期)2014-07-25 10:23:07
对中职学生国家助学金发放的思考
河南科技(2014年23期)2014-02-27 14:19:16
The Value of a University Education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
中国火炬(2012年5期)2012-07-25 10:4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