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芳,任向阳
(亳州职业技术学院 基础教学部,安徽 亳州 236800)
体育锻炼是指人们根据需要自我选择,运用各种体育手段,并结合自然力和卫生措施,以发展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体质,调节精神,丰富文化生活和支配余暇时间为目的的体育活动。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我国第一部大型心理学词典——《心理学大词典》中称“人格,也可称个性,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结构是多层次、多侧面的,由复杂的心理特征的独特结合构成的整体。这些层次分别是,第一,完成某种活动的潜在可能性的特征,即能力;第二,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即气质;第三,完成活动任务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特征,即性格;第四,活动倾向方面的特征,如动机、兴趣、理想、信念等。”人格不是先天就有的,它是在一定的遗传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人格发展就是指在共性的基础上,充分地把人的差别性表现出来,从而使每个人都具有高度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这个过程既包括了良好个性的形成,也包括了不良个性品质的矫正与克服。[1]健康人格是一种在结构上和动力上向崇高人性发展的特征,它表现出人格的完整性、统一性、稳定性等特点,是人格特征的完美结合,是人格所应达到的最高境界。体育锻炼可以优化个体的人格特征。[2]人格特征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检测指标,内向而不稳定性格的大学生更易发生心理健康问题,运动锻炼可以改变学生的个性特征。[3]为了了解大学生体育锻炼状况与大学生人格特征的关系,探究影响大学生人格发展的相关因素,笔者进行了一项课题研究,结果发现不同体育运动偏好大学生的人格特征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研究还表明体育锻炼与大学生的人格特征正相关,[4]随着大学生主动锻炼时间和次数的增加其人格特征更趋向健康人格,从而降低了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可能性。因此,高校体育课程实践如何引领大学生积极主动参加体育锻炼,对于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影响深远。
兴趣,是人对外界环境一定的现象与事物在认识或实践中产生的心理倾向,它表现出具体的积极情绪,导致行为上爱好某项活动,从而养成行为习惯。在体育教学中选择学生喜欢的具有时代性和实用性的体育活动内容对于培养大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就显得十分重要。同时,通过广泛的体育文化宣传和举办多种多样的体育比赛创造良好的体育环境,以此激发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实践证明,赛事对于推动学生参与某项体育活动具有极其显著的激励作用。
运动技能是指学生在体育学习和锻炼中完成运动动作的能力,它反映了体育课程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基本特征。通过体育学习和锻炼使自身的运动技能不断提高,可以使大学生获得成就感等良好的情感体验。而且,掌握一定水平的运动技能不仅能激励大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同时还有利于提高体育锻炼的效果并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高校体育课程要坚持“终身体育”的主线,就不能淡化运动技能学习。“授人以鱼”和“授人以渔”并重。
因此,培养大学生体育兴趣和习惯,提高体育运动技能应该是引领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切入点,这也是不断发展的高校体育课程实践的着力点。
高校体育教学中,应该适当增加理论课程教学时数,同时要重视理论教学的广泛性和实用性,如运动保健、运动处方、医务监督、体育养生、体育疗法、体育观赏,这些理论知识对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生来讲,一方面可以科学地指导自己或他人的运动实践,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提高学生在体育中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体育教学中适当安排理论教学内容是完全必要的,在安排高校体育教学的实践课内容时,应该选择生活中便于实施的终身体育项目,以便于学生毕业后能够因地制宜地长期进行锻炼。增加休闲和娱乐性体育内容,努力为学生拓宽锻炼途径,丰富社会知识,增强对大自然的适应能力。
教师在课堂上应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在掌握学生不同个性之后,因材施教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及活动方式。做练习时,对不同技术基础、不同身体素质的学生,提供不同的练习方法和手段。对已掌握了教学目标的学生,允许他们自主选择感兴趣的项目练习。既实现了课程总目标,又兼顾了个性目标的实现;既注重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强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爱上体育课,体育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喜欢体育运动,才有可能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值得强调的是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决不能弱化教师的主导地位,否则,体育课将会失去应有的学科性,最终变成学生的“自由活动课”。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经过学者的辛苦摸索和大胆创新,许多新的教学模式在实践中针对不同教学实际显现出不同的应用价值。“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三自主”教学模式、“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探究性—Battle化”教学模式,等等,这些教学模式在一定范围内都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任何体育课程模式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价值,都是为了实现特定的课程目标。[5]随着未来体育教学目标的多元化趋势,任何一种教学模式的作用都不是万能的,也不是永恒不变的,所以在体育教学中往往需要优化组合多种教学模式,[6]从而让体育教学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体育意识的形成,提高学生体育能力。
课程结构是课程体系在课程组织形式上的特征,它反映课程内容以何种组织形式出现。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就提出“为实现体育课程目标,应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校外的体育活动有机结合,学校与社会紧密联系。要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体育锻炼,校外(社会、课外)活动,运动训练等纳入体育课程,形成课内外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高校体育课程结构优化就是要将教育的多元性和综合性溶入体育课程体系中。实现体育课程课内外整体规划,力求选修课和必修课的合理搭配。
受体育课时数的限制,只想通过体育课堂教学就能实现体育的各种功能将是有限的也是难以实现的,比如通过一周一次的体育课去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这是不符合运动训练学规律的。课外体育活动是实现体育教育功能的重要途径,其开展程度对学生体育行为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同时对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实现人格特征优化也是极其关键的。因此,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高校体育改革成功的必要条件。
体育评价体系包括两方面,一方面对教师体育教学工作评价,以激励和改进教师的工作;另一方面是对学生体育成绩考核评价,以激励和改进学生的学习。兼顾个体的差异性,突出教育主体的人格特征,就必须把过程与结果结合起来评价学生。课程建设评价应体现多元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包括课程结构体系、课程内容、课程管理、教学资源及课程目标的达成程度等。评价不是最终目的,评价的最终目的是鼓励和反馈。[7]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倡导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情景测验等质性的评价方法,强调建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重视评价的激励与改进功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强调体育课程实践,力求学生的自评互评与他评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相对性评价与绝对性评价相结合,建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价体系,有利于产生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和锻炼热情,形成良性循环。
在积极的体育锻炼中能完善学生人格特征,能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其实体育的教育功能就固化在体育锻炼中,体育锻炼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所以高校体育课程实践要始终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科学把握体育学科规律,以如何成功引领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为体育课程的教学立足点。
[1]林彦芸.大学体育与大学生个性发展[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9,(9):74.
[2]袁玉涛,刘春明.体育运动对大学生人格发展影响的实验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04,(4):87.
[3]王树明,张静,左从现.大学生身心健康与体育锻炼的相关研究[J].体育科学,2003,(3):21.
[4]杨晓芳,王永,任向阳.大学生体育锻炼状况与其人格特征的关系研究[J].宿州学院学报,2010,(5):68-70.
[5]朱伟强.体育课程模式[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1:6.
[6]魏勇.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研究分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2):78.
[7]孙洪涛.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及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