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生条件考察

2012-08-15 00:50魏先法
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

魏先法

(中共河北省委党校,河北石家庄 050041)

【马克思主义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生条件考察

魏先法

(中共河北省委党校,河北石家庄 050041)

在近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所以能够发生,不单纯是中国历史发展的结果,也是世界历史发展的结果。近代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的变动,尤其是中国人民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实践,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生提供了可能条件和现实条件。考察近代中国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因素,对于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生规律和一般条件具有重要意义。

近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生条件

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有句名言:“每个原理都有其出现的世纪。”[1]如果说马克思主义作为时代的精华是近代工业社会孕育的一个重要精神成果,那么,在处于前工业社会状态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这种先进的思想为什么也能够发生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有没有能够发生和发展的条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生的条件是什么?对于这些问题,只有对近代中国社会进行深入考察才能得到答案。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生的物质条件

对于生产力落后的近代中国发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原因,我们必须首先立足于近代中国社会的物质生活进行分析。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2]近代中国的剧烈变动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1.中华民族的近代生存危机。近代中华民族生存环境的巨大变迁和中国人民为化解民族危机进行的艰辛探索,在客观上使中国人民形成了对马克思主义的需求,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生提供了历史机遇。

西方资本的入侵打破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自在进程,使中国在资本主义国际分工中成为被国际资本控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被殖民地化和半殖民地化;中华民族在资本主义剥削体系中成为被国际资产阶级奴役和剥削的对象,从整体上被“无产阶级化”。正如李大钊所指出的,“中国今日在世界经济上,实立于将为世界的无产阶级的地位。”[3]因此,中华民族要求得解放,必须要寻找新的工具以对国际资本进行深入批判,探索反对国际资本的方法。

在中国历史上,中华民族曾多次因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冲突而导致民族生存危机的发生,但最终都以农耕文明的胜利和游牧文明的被同化而告终。但在近代以来的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的较量中,相对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兴起的以机器大生产为基础的工业文明,中国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农业文明出现了物质生活世界和精神生活世界双重被动的“千年未有之变局”。因此,要破解近代中华民族的生存危机,主要的不是向国外输出自己的民族文化,而是更多地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学习西方以近代生产力为基础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正是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中国人民逐步接触马克思主义,并开始了接受、坚持、应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过程。

2.中国近代生产方式的生成。1847年6月,恩格斯在《共产主义信条草案》中对共产主义发生的前提条件进行了说明:“共产主义是关于奴隶、农奴或手工业者不可能实现而只有无产者才可能实现的那种解放的学说,因此它必然属于十九世纪,而以往任何时候是不可能有的。”[4]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的发生不能脱离生产力的发展,必须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交往方式的生成为前提。

在生产力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为什么能够发生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呢?这主要是因为近代中国虽然以手工劳动为主要生产方式,但在西方资本的侵略下却发生了与资本主义的某种联系,造成了中国发生政治革命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条件。西方殖民者一方面运用武力打破天朝帝国的地域性封闭交往,把中国纳入世界资本主义交往体系,使小农中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另一方面通过对中国进行资本和技术设备输出,在中国相继形成了外国资本、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交往方式在落后国家的生成,虽然是殖民者为了卑鄙的目的强加给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的,但客观上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生创造了前提。

虽然落后国家的近代生产力的发展不足以引起整个社会的政治革命,但在资本主义世界秩序中,“由广泛的国际交往所引起的同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的竞争,就足以使工业比较不发达的国家内产生类似的矛盾。”[1]正是与资本主义世界的联系,使落后国家具备了发生共产主义的同等条件。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东方道路的探索也依据于此。“假如俄国革命将成为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信号而双方互相补充的话,那么现今的俄国土地公有制便能成为共产主义发展的起点。”[1]同样,在与资本主义世界的关联中,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也能成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发生的起点。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生的精神条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首先表现为精神领域的结合,即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民族文化的结合。作为不同时空下的异质文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要实现结合,必须各自进行取悦对方的变化,使马克思主义获得中国文化的理解形式,中国传统文化发生同化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基础。

1.近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变迁。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历史上形成的生存方式,对于近代中华民族的生存危机却没有形成有效的解释力和深刻的批判力,更不能提出救国救民的良方。传统文化的衰微和外来文化的大规模输入,使近代中国文化发展的驱动力主要不是基于自身生产力的发展,而是基于应对西方文明的外部冲击。这就意味着近代中国文化的发展更多的是以西方文明为参照系,甚至是以西方文明为学习和追赶目标。近代中国的文化选择为传统文化的转型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也为近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生提供了条件。

传统文化在近代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前近代因素受到抑制和批判,与现代性相通的因素得到肯定和转化。在传统文化变迁过程中,封建伦理纲常的意识形态和厚古薄今的历史观等落后观念受到批判,体现自由、民主、平等、进步的思想得到肯定。与此同时,传统文化中的公平、正义观念得到发展,成为批判资本主义弊端的思想来源。传统文化通过现代性的转变缩小了与马克思主义的距离,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生提供了可能性。

传统文化在近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生过程中具有双重作用。传统文化赋予了近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以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使其成为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传统文化也树立了近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良好形象,增进了中国民众对马克思主义的亲近感,使近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迅速得到了广大民众的广泛承认。我们也应当看到,中国传统文化毕竟属于前近代文化,与近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有明显的性质差异。单纯从传统文化特别是原生态的传统文化理解马克思主义,易于陷入小农空想的困境,也往往导致把马克思主义儒家化和庸俗化,不利于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生发展。

2.马克思主义文本形态的转变。在19世纪欧洲产生的马克思主义虽然是近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生的决定性材料,但在马克思主义诞生后的半个世纪内并没有导致中国马克思主义发生。这不仅因为马克思主义处在欧洲,距离中国遥远,而且因为马克思主义在文本形式上表现为欧洲语言,还没有成为中国民众所熟悉的民族语言,不能为中国民众所了解;马克思主义在内容上围绕欧洲资本主义条件下的问题域展开论述,与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问题域不同。因此,近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生必须依赖于马克思主义在这两个方面的转变。

俄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近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生的中介。列宁主义把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域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转向落后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和殖民地的民族民主革命,从而与近代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发生共鸣。中国人民正是从十月革命中看到了“庶民的胜利”[3]和“bolshevism的胜利”,看到了“二十世纪全世界人类普遍心理变动的显兆”,转而以俄为师,走俄国人的道路。以马克思主义为内容的汉语新词汇的爆发式增长,为近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生提供了语言工具。把马克思主义文本从外国语言翻译成中文,用汉语词汇表述马克思主义,是近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生的条件之一。现代汉语词汇的生成,尤其是马克思主义术语的汉语词汇的生成,为马克思主义在表现形式上从欧洲形态向中国形态的转变提供了基本前提,也为近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生提供了进行思维的物质外壳。

马克思主义文本形式的转变,一方面为近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也规定和限制了近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生的原初路径。由于俄国人提供的马克思主义文本是以自身民族的视角进行解读的产物,难免存在理解上的偏差甚至是误解。由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过程中,大多是对马克思主义文本的摘译,有许多重要著作直到建国后才着手翻译,影响了中国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全面认识。在对马克思主义没有进行充分的学理研究的情况下,这就规定了近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生难免受教条主义的干扰。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生的实践认识条件

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生具有了可能性,但这种可能性要转化为现实性,需要借助实践活动。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完美结合,才能发挥马克思主义改造世界的作用,才能创造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正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第一次飞跃。

1.各种社会力量的博弈。历史是在人类互动中不断发展的。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样,“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而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1]中国马克思主义是在近代中国的政治大革命中发生的,各阶级主体以及个人不论是作为利益主体、行为主体,还是认识主体,他们之间的斗争与妥协、作用与反作用,共同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也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的发生。

在近代中国历史舞台上相互敌对的主要阶级力量之间的博弈和较量,决定着近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生的深度。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地主与农民阶级的矛盾是主要矛盾,这两对矛盾的发展规制着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走向,也决定了近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生的深度。武装的革命与武装的反革命的较量,尤其是武装占领中心城市的失败和农村武装割据的胜利,引起了中国特色的革命理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理论的发生。正是经过了革命的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才在1940年代形成了完整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和政策。正如毛泽东所说,“在民主革命时期,经过胜利、失败,再胜利、再失败,两次比较,我们才认识了中国这个客观世界。在抗日战争前夜和抗日战争时期,我写了一些论文,例如《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共产党人〉发刊词》,替中央起草过一些关于政策、策略的文件,都是革命经验的总结。那些论文和文件,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产生,在以前不可能,因为没有经过大风大浪,没有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的比较,还没有充分的经验,还不能充分认识中国革命的规律。”[5]

近代中国革命力量的团结与合作,决定着近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生的广度。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进行国际斗争的世界背景下发生的,由中国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参加的,争取民族解放和阶级解放的民族民主革命。能否团结和引导中国各革命阶级进行革命,不仅关系到革命的影响范围和最终结局,而且关系到近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能否体现各革命阶级的利益和诉求。在革命实践中,无产阶级不仅认识到要创建无产阶级政党,而且要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统一战线,并形成关于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论述。与此同时,党的三大作风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即“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与资产阶级既团结又斗争的统一战线理论等也相继在实践中生成。

2.共产党的理论创新。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绝不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条文背得滚瓜烂熟的教条主义者,而是“高度的科学精神与高度的革命精神相结合”[6]的实践者。中国共产党坚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和立场分析中国实际,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对真理的不懈追求,促进了近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生。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是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的价值取向。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改变了中国人对西方文明的认识。中国人发现西方资本主义所展示的是使劳动人民遭受痛苦的现代化,而俄国十月革命所展示的却是使劳动人民获得解放的理想社会。于是,中国人转而把十月革命的理想——社会主义作为自己的理想,把十月革命的理论——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自己的理论。正是在世界发展的潮流中,中国人民首先确立了社会主义方向,然后在社会主义前途的激励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武装下,逐步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正如邓小平所说,“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7]这也是近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生的动力。

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马克思主义,并不是照搬马克思主义教条,而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分析中国问题和总结实践经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中国国情,注重调查研究,坚持群众路线,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8]实践没有停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不会停止发生。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革命和建设实践不断发展,社会条件不断转换,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具体结论不断被生成,同时又不断被突破,发展出更高级、更科学的新结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生过程就是根据社会主客观条件的变化不断生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新论断的过程。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李大钊.李大钊全集:第三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5]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6]刘少奇.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7]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8]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B27

A

1009-6981(2012)01-0073-04

2011-09-26

本文为2009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行为分析》(HB2009G04)阶段成果,2011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李大钊思想研究》(项目批准号:HB11DD008)阶段成果。

魏先法,男,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中共河北省委党校副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责任编辑郭清梅]

猜你喜欢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谁远谁近?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