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统战文化建设为抓手强力助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2012-08-15 00:50许道权
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建设文化发展

许道权

(中共重庆市巫山县委统战部,重庆 404700)

以统战文化建设为抓手强力助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许道权

(中共重庆市巫山县委统战部,重庆 404700)

统战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高度同一性。我们要以“五大文化”为抓手建设统战文化,夯实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群众基础;要以统战文化引领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强力助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社会主义文化;统战文化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认识统战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深入推进统战文化建设,积极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从更广泛更深入的层面真正实现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目标,确保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进一步深化巩固,显得尤为重要。

一、深刻认识统战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高度同一性

统战文化建设既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又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动力,特别因其资源的特殊性、联系的广泛性和社会的包容性,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和巩固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和渗透力。

一是统战文化的根基在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的承载土壤一脉相承。中国传统文化对统战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重大影响。自古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就提出“尚中贵和”、“以人为本”、“礼之用,和为贵”,根深蒂固的“和合”思想和“权变”精神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自古形成的“重义轻利”的主导价值观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和集体主义价值观完全吻合。统战文化追求“大团结,大联合”,核心就在于“和”,“和而不同”是统战文化建设的重要原则。中国统战文化来源于中国共产党长期统一战线工作的实践,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了自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形成的统战工作文化传统,同时注重吸收和借鉴世界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有益的文化成果,并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粹、中国革命文化经验和世界文明成果化合的结晶。高度重视、广泛宣传统战文化的重要性,深刻挖掘思想内涵,抓好统战文化建设,充分发挥统战文化的社会整合功能,就能积极引导人们树立共同理想和时代精神,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凝聚力量。

二是统战文化的主体在中国阶层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的人文基础完全同质。在第20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从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等五个方面,对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优势和作用、努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贡献有着极为深刻的阐述,对巩固和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提出了明确要求。统战文化是统战工作的重要方面,是新形势下统战工作的延伸和深化。统战文化建设就是从文化的角度,多管齐下、多元并举、多方努力来开展统战工作,以独特的政治优势,充分发挥其文化建设功能,特别是从“五大关系”入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整合统战文化,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努力扩大社会认同,不断增进思想共识,建设和发展好新形势下的各阶层文化,更好地服务服从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大局。

三是统战文化的灵魂在中国先进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取向天然契合。社会主义文化是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在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形成的先进文化,其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统战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在本质上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完全一致。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核心凝聚力量,是中华儿女希望祖国昌盛、民族富强的共同追求;集体主义要求公而忘私、顾全大局、诚实守信、遵纪守法,是全体公民共同的道德要求。新时期新阶段的统一战线的目标就是通过增进统一战线广大成员的共同认识,促成统一战线成员的共同行动,努力促进城乡社会各阶层和睦相处、和谐共生、共谋发展局面的形成,共同为实现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所以,统战文化既是和谐文化又是先进文化,统战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就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发展阶层文化,推进中国先进文化建设。

二、以“五大文化”为抓手建设统战文化,夯实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群众基础

统一战线空前的广泛性、巨大的包容性、鲜明的多样性和显著的社会性,决定了统战文化更加呈现出多元化特点。因此,要以多党合作文化、民族团结文化、宗教和谐文化、阶层奉献文化和海内外联谊文化为基本内容,按照“和”与“和而不同”的理念,以团结、合作、互助、关爱、和谐为基本原则,通过协调引导,构筑和谐共融、团结友善的生产生活环境,为全面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一是加强多党合作文化建设。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真诚合作、共谋发展,形成的多党合作文化已经成为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合作共事的高强度“粘合剂”和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大马力“助推器”。特别是各民主党派中人才荟萃,资源丰富,要始终坚持和发扬多党合作的光荣传统,真正做到“求大同、存小异”,最大程度地发挥多党合作文化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纽带作用。

二是加强民族团结文化建设。“从先秦到秦汉,经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到宋元明清,千百年的交流融合。使得各民族难分难解,终于形成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血脉相连、休戚与共、团结进步的中华民族大家庭。”[1]建设民族团结文化就是要实现民族多元文化的开放与包容,既保持各民族特有的个性,又融汇各民族共同的信念,达成各族人民追求民族团结、共同奋斗的价值观,主动选择一切有利于促进和谐的行为取向,推动社会形成既活力迸发又团结祥和的友好局面。

三是加强宗教和顺文化建设。宗教的“和”无不强调邻里和睦、家国和谐、世界和平,是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思想基础。佛教主张慈悲、平等观念——“是法平等”、“自他不二”、“无缘大慈、同体大悲”;道教的根本属性是“太和万物”——生成容纳万物、自然平和无私、无为柔弱不争,强调维护和谐才有生机;伊斯兰教的本意就是“和平”——真主说,“信道的人们啊!你们当全体入在和平的教中。”[2]大力发掘宗教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以“和合”思想和谐理念推进宗教文化建设,凝聚人心,为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健康的发展环境。

四是加强新的社会阶层信义文化建设。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创业理念和对社会责任的认知反映在文化形态上,处处体现着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关注社会公平正义、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价值观。通过阶层文化建设,在不断提升各阶层人士自身产业规模和效益,树立品牌和品质的同时,可以更加有效地凝聚力量和智慧,既主动投入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建设,又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推进和谐创建,影响倡导全社会树立良好的敬业精神和创业理念,进而建立社会公认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五是加强海内外同胞同根文化建设。在长期的海内外统战工作中,形成了独具中华民族特色的海内外联谊文化。通过搭建文化平台,运用中华民族文化这条纽带,大力宣传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可以最大限度地把海内外中华儿女团结和联合起来,激发爱国热情,吸引回乡投资创业或投入公益事业,共同为促祖国繁荣富强作出更大贡献。

三、以统战文化助推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由于公民意识日趋多元化,特别是西方国家“西化”、“分化”,主流意识形态受到严峻挑战。统战文化建设具有凝聚人心、提高素质、引导行为、协调关系、促进发展的强大社会功能,坚持“和而不同”的理念,建设规范有序、充满活力、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把“和”的思想内化为全民的自觉行动、思维方式、处世哲学和价值观念,有利于实现政治层面、精英层面和公民层面主流意识形态的高度契合。

一是强化政治层面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主流意识形态是社会整体利益的集中反映,是主流文化在政治上的一种表现形式即政治文化的主流化。在加强体制内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做到与时俱进,保持科学性和先进性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并切实推进体制外的非主流意识形态向主流意识形态融合。统一战线成员特别是各民主党派成员在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合作共事中,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自觉实践科学发展观,对主流意识形态有着高度的认同;与此同时,统一战线有着做意识形态工作的丰富经验,可以在不同党派、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阶层、不同所有制、不同社会制度的人士中进行积极引导,通过统一战线文化建设,加速促进非主流意识形态向先进性方向发展。

二是注重精英层面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统一战线成员特别是各民主党派成员中有一批政治精英,他们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者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政治改革、社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统一战线成员中有一批文化精英,是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播者,在加快文化发展中作用不可小视;统一战线所联系的大多是有政治责任感、社会责任感的知识精英,为社会提供新知识、新理念,在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中起积极作用;统一战线成员中有大量以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为主体的经济精英,是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者,在加快社会转型、社会结构调整和促进市场经济发展中有突出作用。这些都是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原动力,可以为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提供思想基础、制度基础、社会基础和物质基础。加强统战文化建设,就能有效引导非主流意识形态向先进的主流意识形态自主、自觉、自然融合。

三是巩固公民层面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随着社会进步和我国民主政治进程加快,公民政治主体意识、参与意识、民主法制意识逐步增强,过去那些仍认为政治是官员的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现象正在消退,取而代之的是积极主动参与,个人诉求与政治诉求紧密切合的态势越来越明显。统战文化倡导与人为善、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可以对多元的利益主体和不同的利益诉求关系进行协调,使矛盾得到缓解、调和。加强统战文化建设,通过示范教化、潜移默化,就能在全社会培养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和衷共济的文化心态,营造平等友爱、谅解宽容、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正确的社会舆论氛围和对重大社会问题的共识,广泛调动人民群众投身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增强公民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促进主流意识形态的公民化,确保政治参与意识与能力素质的同步提升,推动全体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提速助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1]习近平.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J].学习活页文选,2011,35:6

[2]叶小文.望海楼札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33.

D613

A

1009-6981(2012)01-0023-03

2011-11-30

许道权(1966-),男,重庆巫山人,中共重庆市巫山县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巫山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政党制度、基层统战工作研究。

[责任编辑郭清梅]

猜你喜欢
建设文化发展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谁远谁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