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剑祥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云南昆明650033)
职业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劳动分工的产物。随着社会进步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样化和精细化的劳动分工,催生了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不同职业分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职业分类的发展完善越来越显示出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职业是人们利用专门知识和技能,参与创造财富的社会分工,并获取合理报酬,满足自身物质生活和精神需求的一种社会工作类别,通常由名称、内容、要求和报酬等要素组成。职业分类是依据一定的规则、标准和方法,通过职业名称、定义和主要工作内容等,对社会从业人员从事的各类职业进行分析、研究和确认,并按不同职业的性质和活动方式、技术要求以及管理范围,把所有职业进行划分与归类到一定职业类别系统中去的过程。职业分类的依据主要是职业的性质、活动方式、技术要求和管理范围。职业性质反映职业不同的表现形式、具体内容和类型特点。职业活动方式为职业存在的客观状态。职业技术要求即某种职业活动的指标、数据、程序或模式。职业管理范围是职业功能边际界限的表现。职业分类遵从科学规范、先进合理、内容完整和层次分明的原则。科学规范反映职业与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体现被定义项的本质属性,包括分类的标准和指标。先进合理即实事求是,既根据国情,又面向世界。内容完整包括齐全的工种,完善的类别,规范的技能和相应的职责。层次分明即结构上从高到低,逐级包容,相互依存,类别清晰,方便使用[1]。职业分类的实质在于区分社会劳动分工,并赋予劳动者角色,以期充分发挥劳动者的能力。
放眼世界,国外有很多职业分类值得学习借鉴。除国际性职业分类外,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都建立了本国的职业分类体系。各国职业分类的制定实施和修订完善,大都以工作性质的同一性原则,兼顾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等级等要素。一些国家还存在着两种以上的职业分类,应用于经济交流、人口统计、职业教育与培训、就业服务和人力资源管理等领域。下面是几个典型的国外职业分类。
早在1923年,国际劳工组织(International Labor Organization,ILO)第一届国际劳工统计大会就拟制订一个规范化的职业分类基础标准,供各国进行职业比较。1949年第七届国际劳工统计大会通过了《国际标准职业分类》(International Standard Classification of Occupation,ISCO)草案。1958年第九届国际劳工统计大会通过了ISCO-58,设大类11个、中类73个、小类201个和细类1345个。1966年第11届国际劳工统计大会公布了新修订的ISCO-68,设8个大类,83个中类,284个小类,1506个细类。1987年第14届国际劳工统计大会提出对ISCO-68的修订,形成了10个大类,28个中类,116个小类,390个细类的 ISCO-88。其变化在于以工作和胜任该工作需要的技能作为归类的依据[2]。2007年ILO针对各国使用中遇到的问题,修订形成了包括10个大类,43个中类,133个小类的ISCO-08,澄清了工作和职业的概念,体现了社会经济与科技发展导致工作种类的变化。经过多次修订完善的ISCO,对世界各国制定适合本国国情和需要的职业分类起着重要的参考作用。很多国家以ISCO为蓝本建立了自己的职业分类体系,并提高了各国职业资料的可比性和国际交流。
1.美国职业分类
美国有多个独立的职业分类。1)国家标准职业分类系统(Standard Occupational Classification System,SOC)。美国在1850年就开始职业分类,但直到1977年才建立了SOC。虽然1980年对SOC进行了修订,但真正进行反思和完善是从90年代中期开始的。2000年美国出版了新修订的SOC2000,设23个大类,96个中类,449个小类和821个细类[3]。SOC2000既为美国政府机构所使用,也为私人机构和个人提供服务,在引导全美职业教育、培训和技能鉴定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之后,美国又修订发布了SOC2010,包括97个中类、461个小类、840个细类。2)用于职业指导和咨询的职业信息网络系统(Occupational Information Network,O*NET)。美国劳工部(US Department of Labor)基于计算机辅助和SOC2000,开发了既适用于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学生求学、无业者求职,也适用于人力资源管理和职业研究工作者的O*NET[4]。其特点是:职业描述详细,分类信息公开;职业内容全面,分析规范详尽;职业教育培训,水平要求清晰;职业分类统一,检索查找方便;显示职业薪资,预测发展趋势;职业数据分析,参考应用面广。3)北美产业分类体系(North American Industry Classification System,NAICS)。20世纪90年代美国与加拿大、墨西哥达成了开发一个共同的产业分类体系——NAICS,重点放在服务产业及先进技术生产中出现的产业,并提供一个在北美自由贸易协议国家之间可比较的产业分类。1997年美国统计机构正式采用NAICS。由于关注服务业和技术新产业的开发,注重时间序列的连续性,允许加入该系统的国家建立自己的产业分类系统,使得NAICS为确认北美国家职业结构和技术变革提供了测度。
2.加拿大的职业分类
1971年加拿大人力资源部会同统计局编辑出版了《职业岗位分类词典》(Canadian Classification and Dictionary of Occupation,CCDO)。1982 年CCDO进行了修订,其结构为4个层次:23个主类、81个子类、499个细类和7500多个别职业。CCDO的特点是职业分类划分具体,每种职业都有定义,并逐一说明每种职业的内容及从业人员的条件,同时采用规范化的资格检测表列举该职业对从业人员在普通教育程度、具体的职业培训、能力倾向、兴趣、性格以及体质等方面的要求。由于注明了申请者的从业参考条件、训练与录用的要求及晋升与职业变动的可能性,使得CCDO成为了世界上各工业发达国家已出版的篇幅最大、内容最为充实的一部职业分类工具书,在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中具有广泛的通用性,有较大的参考价值[5]。从1988年开始,加拿大移民局组织专家对CCDO进行了修订,历时数年编制完成了加拿大的国家职业分类系统(National Occuptational Classification,NOC)。之后又经过了多次修订,形成了NOC–S2001和NOC–S2006的不同版本。适应北美共同经济发展的需要,加拿大于1997年开始采用北美产业分类体系(NAICS)来进行产业和职业分类。
1.新中国成立前的职业分类
中国是世界上职业分类历史悠久的国家之一。原始社会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很低,社会劳动分工主要是采集和狩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社会生产力发展加快,特别是完成了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的社会大分工,职业和职业分类便开始出现了。《春秋谷梁传》称:“古者立国家,百官具,农工皆有职以事上。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农民,有工民。”[6]《周礼·考工记》说国有六职:“王公、士大夫、百工、商旅、农夫和妇功”[7]。“四民”和“六职”即我国典籍对职业分类的最早记载。之后历代朝廷中多设有吏、户、礼、兵、刑、工部,对国家百官、百工进行分类管理,具有了职业分类的性质。明清时逐渐形成了以行业或专业生产领域进行的职业自然划分。随着近代工业生产技术的进步与工艺的革新细化,民族经济形成了数量庞大的工人队伍,出现了专职技术人员。很多行业或专业生产领域产生了包含几种以至数十种工种的职业。然而,统观我国古代和近代社会职业的发展历史,职业随社会政治经济和生产部门的发展而变化,并带有自发性和缓慢性特点。职业分类还没有上升到全面系统的科学高度。
2.新中国成立后的职业分类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职业分类经过6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完整的职业分类体系。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1)基于区分工种的职业分类。工种是按照生产劳动的性质和工艺技术的特点而划分的工作种类。1956年我国确立了与工人工资等级制度紧密结合的“八级制”工人技术等级标准。1963年国家对工业、交通、地质和农垦等17个部门的工人技术等级标准进行了第一次修订。1979和1985年分别进行了第二次、第三次修订。为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1992年国家编制完成并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种分类目录》(《工种分类目录》),将我国的工种划分为45类,4700个[8]。该分类目录对每个工种都给出了名称、编码、定义、适用范围、等级线、学徒期及熟练期等内容,建立了我国较完整的工种分类体系。2)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职业分类。1955年全国职工调查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全部职工划分为农、工、商、卫等32个部门。这是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最早雏形。1959年国家统计局明确了9个国民经济分类目录。1980年修改为10个国民经济分类目录。1982年国家统计局首次制定了含15个大类、62个中类和222个小类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1984年国家统计局修订发布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4754-84),包括13个门类、75个大类、310个中类、668个小类。经过10年的发展,1994年又修订并发布了GB/T4754-94,包括16个门类,92个大类,368个中类和846个小类。为充实了第三产业类别,2002年修订和发布了GB/T4754-2002,包括20个门类,95个大类,395个中类和912个小类。2011年再次修订发布了GB/T4754-2011,主要对部分大、中、小类的条目、名称和范围作了调整。3)用于人口普查目的的职业分类。人口普查是为了对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形势等作出及时、客观和全面的信息统计,从而有效规范、准确反映和积极推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1980年国家统计局、国家标准总局、国务院人口普查办拟订了《职业分类目录(草案)》。经过两次试用后,1981年修订形成了供第三次人口普查使用的《职业分类标准》。该标准依据人口本人所从事工作性质的同一性,将职业划分为8大类、64中类、301小类。适应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需要,1986年国家标准局和国家统计局组织编制并首次颁布了国家标准《职业分类与代码》(GB/6565-86),包括8个大类,63个中类及303个小类的职业。2000年我国进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10年我国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大典》对人口普查正确的划分从业人员的职业类别提供了帮助。4)作为国家职业标准的职业分类。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建设步伐,国家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原劳动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提出编制《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大典》)的计划,1995年“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和职业资格工作委员会”成立。《大典》编制以国家标准《职业分类与代码》为类别划分的基本依据,以工作性质的同一性作为职业划分原则,以《工种分类目录》为职业细分依据;以ISCO-88及一些发达国家的职业分类为参考。经过4年的努力,1999年包括8个大类、66个中类和1838个细类的《大典》终于编制完成,并正式颁布实施。其特点是以技术型和技能型职业占主导。为适应社会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2004年国家开始对《大典》进行增补。2005、2006和2007年分别新增职业77、82和31个。2010年《大典》修订工作全面启动,强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人才强国为目标,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吸收借鉴国外职业分类的先进经验,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现代职业分类体系。我们期待新版《大典》早日问世。
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提出于1993年中央十四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都作了明确规定:“国家确定职业分类,对规定的职业制定职业技能标准,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主要包括:国家确定职业分类、职业技能标准;国家指导职业教育和培训活动;政府授权批准考核鉴定机构,实施职业技能考核鉴定;国家颁发职业资格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是通过政府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按照国家规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和鉴定的结果,是劳动者具备某种职业所需要的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证明。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必须科学地论证和确定职业的类别。因此职业分类工作是建立与完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1999年我国《大典》把职业分类为1838个职业,国家职业资格认证考核活动均基于《大典》而进行。可见职业分类为我国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提供了可靠依据与有力保障[9]。目前各类职业教育推行“双证书”制度,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与能力获得毕业证书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获得具有就业能力的职业资格证书。
行业或部门从业人员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与变化对于国民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职业分类为国家人口普查提供统计方面的基础服务。职业分类为国民经济信息统计提供依据,有利于开展劳动力需求、职业岗位变化等信息预测和规划,也利于就业人口结构和发展趋势的调查统计与分析研究。上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制定了供第三次人口普查使用的《职业分类标准》。该分类标准打破了从业人员所在单位所有制及行政隶属关系的界限,以在业人口本人所从事的工作性质同一性进行职业分类,通过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形势的信息统计,规范准确地反映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态势。适应1986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需要,国家标准局和国家统计局组织编制并首次颁布了国家标准《职业分类与代码》(GB/6565-86)。新世纪以来,《大典》为我国人口普查划分从业人员的职业类别提供了帮助。2000年我国进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就是要掌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资料。经过十年的发展,2010年我国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目的是查清我国人口数量、结构和分布等变化情况,为科学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
所谓人力资源管理“三化”,是指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作为一种规范统一的职业岗位管理标准,职业分类揭示具有共同特点和规律的同一性质的工作,把性质相同的职业归为一类,有助于国家对职工队伍进行分类管理。职业分类对各个职业的定义,工人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以及工作活动的范围等作了具体描述,体现了职业分类的科学化和规范化特征。职业分类给每个职业确定了工作责任、履行职责及完成工作所需要的职业素质,为岗位责任制提供了依据,也是企业员工合理配置和考查管理的重要依据。政府部门、各企事业单位与机构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社会人才服务中心和职业中介机构,往往都采用国家统一的职业分类标准,进行基础性信息统计和推广应用。如在职业登记、岗位信息采集和求职信息发布时,就需要使用规范准确的职业名称和职业定义。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当出现岗位空缺时,首先要了解岗位其所属职业分类,再到社会人才服务中心或职业中介机构进行招聘登记,并采用准确规范的职业分类和职业名称进行职业岗位用工、招聘信息的发布。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计算机网络为人力资源管理现代化提供保障。建立标准化职业分类数据库是网络有效运行的核心条件。先进的职业信息分类管理,能够提高用人单位、求职者和中介机构之间相互识别的认同感、联系沟通的及时性和面试录用的成功率。较为典型的是美国O*NET,运用同样的职业分类指标衡量所有的职业,对职业分类加以深度开发,具有相近职业方向的细类专业根据社会生产实际再给予了分类细化,内容涵盖了职业和任职者的特征与要求等方面。由于内容全面,分析规范详尽,并提供职业发展趋势的相关数据,因此被社会用人单位和政府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所认可和引用。
职业分类对职业教育有多方面的促进作用。首先,职业分类是职业院校制定人才培养目标的依据。职业分类往往遵循工作性质同一性原则,并考虑专业知识、岗位技能和能力水平等因素划分职业。这些正是职业教育定位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人才培养规格重要的参照依据。职业院校推行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的“双证书”制度,要利用职业分类对岗位从业者的素质要求,培养社会所需要的技能型适用人才。其二,职业分类是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发的依据。针对岗位工作任务要求,面向新技术和新职业的发展,确定标准的职业教学内容。特别是要参考国内外职业分类中详尽的职业分析数据与结论,快速提升学生的岗位就业能力,以适应新技术发展对岗位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其三,职业分类是职业院校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依据。从职业分类可看出,从业者需要具备一定的职业素质要求,既包括必需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也包括如阅读写作、人际沟通、心理健康和职业道德等非专业能力的职业素质要求。这是职业院校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依据。其四,职业分类是职业院校开展职业规划与指导的依据。职业规划首先要了解自己和了解职业。了解自己包括性格、兴趣、资源和价值观等。了解职业包括行业的规模、地位和发展,职业的未来前景,从业者的条件和要求,职业目标的发展通道。通过职业分类揭示出的职业发展通道,特别是岗位职责和素质要求,是激发学生职业生涯奋进的方向。其五,职业分类有助于职业院校开展就业指导。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职业分类反映“职业要求”、“技能水平”和“任职者要求”。对职业分类信息加以分析运用,可促进职业院校的就业服务。
世界很多国家的职业分类都对职业技能等级和相关职业岗位技能提出明确的要求。如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职业分类体系把职业技能等级划分为五级,对每一个技能等级和具体职业都做了详细的界定。英国的职业分类体系把技能等级的界定定位在中类层次上,同一个大类下的不同中类可能对应不同的技能等级。美国通过O*NET提供详尽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数据分析的信息,可全面了解美国劳动力市场对不同劳动者的要求。较为普遍认同的职业技能等级是:专业人员的技能等级划分最高。其次是技术人员和助理专业人员。再其次是事务工作人员,服务工作人员及售货员,农、林、渔、牧工作人员,技术工及有关工人,机械设备操作工及组装工;简单体力劳动者等级最低[10]。职业分类是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的重要依据,对社会机构和职业院校开展职业培训与职业技能等级鉴定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职业分类有助于针对性地促进职业培训项目开发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对开发利用国家人力资源起着积极的推进作用。
以职业分类为依据设计人才职业发展路径,是用人单位畅通人才队伍健康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用人单位以职位分类为依据设立人才发展通道,通过岗位分析和职位说明,清晰而具体地界定不同职位的素质要求、职责要求和贡献价值,有利于人才的选拔聘用和考评激励,并给员工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11]。以职业分类为依据,一种职业就是一条通道,有多少种职业就有多少条职业通道,而且每一条通道又设立若干层级。不同层级岗位都有相应的素质要求、工作标准和薪酬待遇。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专业特长、职业倾向等选择最适合自己心理预期的职业发展通道,在不同职业道路上建功立业。由于每一个岗位都有明确的职责要求和工作标准,员工工作优劣、业绩大小就容易在考评中被衡量出来,并为有效激励提供充分依据。同时对照岗位素质标准,员工素质结构中的短板也容易在考核中显现出来,为培训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依据。可见,透过职业分类,看清职业未来发展方向,明确岗位目标,有助于用人单位将人才的选拔任用、绩效评价、薪酬激励和培训培养有机结合起来,激发员工不断学习进取的内在动力,有助于保持人才队伍良好的事业心和责任心。
职业是人类社会劳动分工的产物。职业分类依据一定原则和方法,对各种社会职业进行全面系统的划分。纵观国内外职业分类的演进与发展,职业分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职业分类既是国家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基础,也是国家人口普查和信息统计的依据;既是人力资源管理“三化”的保障,也是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参考标准;既是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的依据,也是用人单位畅通人才协调发展的通道。提高对职业分类体系的认识和分析利用,目的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职业分类的价值和作用。
[1]冯桂林.职业分类学术研究概述[J].社会科学动态,1996(05):18~19.
[2]International Labor Office. International Standard Classification of Occupations,ISCO-88[Z].Geneva,International Labor Office,1990-02.
[3]Pollack,L.J,Simons,C.Romero,& H.,Hausser,D.A Common Language for Classifying and Describing Occupations:The Development,Structure,and Application of the Standard Occupational Classification[J].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2002,41(3):297~7.
[4]管平.国国家标准职业分类与O*NET系统职业分析的启示与借鉴[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21):87~90.
[5]曾令萍.国际和世界主要国家与地区职业分类概况[J].职业,2001(01):45~46.
[6]程俊辉.试析职业教育发展与职业分类[J].职业教育研究,2010(10):129 ~130.
[7]冯桂林.我国职业分类发展史[J].中国培训,1996(01):29~30.
[8]劳动部.中国人民共和国职业工种分类目录[S].中国劳动出版社,1993.
[9]树伟.职业分类大典颁行:细归百业,职业资格证书势猛:催唤群英[J].职业技术教育,1999(11):26~29.
[10]张元,张天恩.世界典型职业分类比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03):59 ~62.
[11]梁冰.依职业分类设立员工发展通道[N].中国人事报,2007-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