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龙
(淮北师范大学 政法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教学平台的路径
徐建龙
(淮北师范大学 政法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渠道。我们通过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体系构建、多媒体课件研发和应用、实践平台建设以及网络平台建设等,逐步构建起动态的富有生命力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教学平台,发挥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主渠道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教学平台;主渠道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由理论的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被少数人理解掌握到被广大群众理解掌握的过程。[1]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用生动的形式、鲜活的内容、大众的语言、科学的手段,深入浅出地研究、解释和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使其为广大人民群众理解和掌握,并内化为价值信仰、思维方式和行为指南。[2]而在高校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把大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渠道。我们在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的过程中,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根本目标、集中体现16号文件提出的“一个坚持”(坚持以人为本)、“三个贴近”(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四个提高”(提高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感染力),充分依靠团队力量,着力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平台、实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旨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实现这种宗旨的理论前提是让他们较为系统地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范畴、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具有系统性、全面性、集中性、稳定性和深刻性等特点[3]150-166,所以,对思想和心理处于成长中的大学生进行理论讲解和分析的最适宜方式就是课堂教学。[4]在实施“05方案”的过程中,我们坚持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实现课堂教学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正面教育和现实批判、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有机统一,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打造成为大学生真正需要、喜爱、受益的课程。
(一)创造性地将统一性和多样性结合起来
“05方案”的显著特点就是统一性。即统一课程设置:“05方案”明确了高校本科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称“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称“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称“概论”)四门必修课程;明确了四门课程的建设标准、承担的内容和达到的要求;统一采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组织教学。同时要求各高校根据学校自身特点和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政[2008]5号文件)中明确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以教材为教学基本遵循,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上下工夫,真正做到融会贯通、熟练驾驭、精辟讲解。”配合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教育部在“05方案”实施初期(2006年秋),就聘请专家和骨干教师研究并制作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彩一门课’全程教学示范片”、列专项项目征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彩课件”,推出了配套的教师参考书、疑难问题解析、教学案例解析等系列丛书,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样性教学创造条件、提供示范。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实践者,担当着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以及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我们在实施“05方案”过程中,始终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抓手,以构建面向不同专业学生的多样性的教学体系为突破口,通过多样性的教学,旨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让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目的。为此,我们组建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国史与国际关系四个教学团队。通过教学团队建设,实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教研、科研的有机统一。通过引进来和送出去,优化现任教师的学历结构和知识结构。注重全员在职提高,采用集中培训、集体备课、教学观摩、教师基本功大赛、精彩一课和借智提高等方式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通过这些制度化方式和途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打造了一支构建“三位一体”综合教学平台的骨干队伍。在长期的教学实践和工作实践中,形成了“以老带新”、自学与指导相结合的教师队伍建设思路,以课程建设为载体,以教学大赛为抓手,以教学创新为突破,着力培养青年教师,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实现教学团队教学和科研整体水平的稳步上升。依托课程教学团队,发挥每位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构建面向不同专业学生的多样性的教学体系。教学团队通过反复研读新教材,明确把握课程的性质与教学目标,完整地把握教材的逻辑结构,准确地把握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密切联系学生实际、社会现实、学校发展的状况,设计出有理论含量、有现实感、有一定的深度的具体问题,据此,编辑出版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指导手册;通过分工与合作,以生动、具体的案例和视频等资料,研发出适合学生特点的多媒体课件,这一课件,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补充、更新,突出课件的时效性、灵活性和多样性。总之,教师可以发挥自身专业特长,结合学生专业的实际,灵活采用课题型教学方法、专题教学法、互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借助生动、具体、形象的多媒体教学,使课堂教学内容鲜活起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了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不仅如此,我们研发的四门课多媒体课件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反响。四门课多媒体课件分获安徽省多媒体课件一、三等奖;“概论”、“原理”多媒体课件还入选教育部“精彩多媒体课件”。
(二)实现正面教育与现实批判的有机统一
对于心理和思想正在发展、又对世界充满求知欲和好奇心的当代大学生进行正面、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和长远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当然,正面教育决不是回避现实问题或社会负面问题,因为大学生通过互联网都能及时知晓。秦宣教授指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理论与现实经常出现巨大反差。如我们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却不能回避在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仍处于低潮这一现实;我们讲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成就,却不能回避改革开放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讲社会主义本质中的共同富裕,却不能回避收入差距逐步扩大这一现实等。理论宣传、研究脱离实际,脱离大众生活,无法赢得大众的共鸣和理解。[5]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实现正面教育和现实批判的有机结合,是构建魅力课堂的关键。
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就是在批判中形成和不断发展的,批判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之一。“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是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两个凡是”的质疑和批判中恢复和深化的。正面阐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针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些消极现象或不健康的社会思潮展开分析批判本来就是相辅相成的。“现实批判”不是简单地对历史和现实进行“揭丑”,而是对现实生活中某些消极现象或不健康的错误社会思潮的分析、评判或质疑。[6]就是说,现实批判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根据,展开对某些消极社会现象和社会思潮的分析批判,目的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所以,现实批判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更不是得出一个否定性的评判,而是通过批判得出正确的结论,达到课程教学的既定目标。
(三)坚持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相结合
16号文件提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目标要发挥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作用: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只有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正确认识和处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辩证关系,坚持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相统一的原则,就必须探究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在其教学活动中的最佳结合,实现教学过程和教学设计的最优化。[7]最近兴起的“问题导向”专题教学法就是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最佳结合的生动体现。所谓“大学生思想热点问题导向”下的专题教学,是指教学重点、难点和疑点的选择与指向,必须针对大学生迫切需要解答的问题的专题研究与教学活动。[8]而“问题导向”专题教学法实施的关键就是要准确把握好教学中大学生关注的问题,理清大学生对什么问题深感困惑,这又要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团队不仅要通过各种途径,如访谈、网络、课堂问卷等,搜集、整理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而且要研究这些问题,结合课程要求,重新调整和设计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堂教学。清华大学“概论”课以“课前调研”的热点问题为授课重点,贴近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社会生活的实际,提高了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感染力。[9]
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本着调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教师通过各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梳理出教学重点难点问题和理论前沿问题,通过网络等途径梳理出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要求学生开展“课前调研”(实地考察、网络收集等),汇总整理学生关心的各种实际问题;各课程组在此基础上,通过研讨确定“课题型教学”的主要选题。即通过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课堂教学平台就是按照“三个联系”(即紧密联系党中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紧密联系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的原则,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并以多媒体课件呈现出来;结合“两个热点”(即理论热点和社会热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实现教育教学方式、途径的立体化与多样化。
16号文件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社政〔2005〕5号文件也强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我们在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平台时,紧紧抓住三个问题:即为什么要实施实践教学?什么是实践教学?如何实施实践教学?
马克思主义是从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以改变现实世界为目的,并且不断被新的实践所补充、修正和完善,是具有实践精神的科学体系。[10]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实践的经验总结。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本性要求强化实践环节,增强马克思主义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就是构建学生主动参与、亲身体验的现实情景,主动地探究现实问题,运用所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解决问题,并在“解决问题”中分辨是非善恶、坚定理想信念。实践是大学生将理论的“知”、“信”、“行”统一的基础。然而,大学生最缺的是实践锻炼。由于缺乏实践中介,主体能动性未能得到有效发挥,思想政治品德规范不能内化为个体信念,导致“知而不信”;个体信念又不足以外化、支持、指导个体行为,导致“言而不行”。[3]76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根本方法,贯彻落实“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指导方针,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形成了以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和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为品牌项目,为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有效载体。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也经历了由自发到自觉、由小规模到大规模、由认知社会向服务社会、由改造思想向全面提升自身素质的转向。[11]“三下乡”、“四进社区”等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虽然扩大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但是由于缺乏实施的持久性和普遍性,缺乏与课堂教学的紧密结合,致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不能普遍地、持久地落实下去。[12]为了克服这些局限,东北师范大学尝试开展社会实践、课堂实践、科研实践等多种实践教学形式,力求把理论与实际、课堂与社会、学习与研究紧密联系起来,培养学生联系实际思考问题、运用理论分析问题、自主研究解决问题等实践能力。其中,社会实践贴近社会生活,课堂实践方便学生参与,科研实践训练学生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尹建华等青年学者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指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主导下,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内容为依托,通过采取各种具体教学及评价方法或方式,激发和引导学生自主实践,达到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的的教学实践活动。[13]
我们尝试借鉴自然科学的实验形式、按照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无限发展的认识总规律,构建以验证型实践教学与探究型实践教学为基本形式,两者互动、互补、融合、不断递进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平台。[14]
验证型实践教学主要采取三种形式:其一,课堂实践教学。借鉴科学实验创设人工条件,简化、纯化、强化自然过程或重演自然过程,以便研究对象所具有的规律性的方式方法,我们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案例和视频教学,围绕一定的教学内容和要求,把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课堂,提供高度仿真的情境,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思考、分析、研究这些案例和视频,独立作出判断和决策,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实践教学形式。这种实践教学形式把感知——知识内化——用 (或行)有机统一起来。我们在“原理”、“概论”课中采用“看前提问—— 看中思考—— 看后讨论、总结”的方式,组织学生观看大型电视政论片《共产党宣言》(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周年)、《大国崛起》、《复兴之路》,就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二,基地实践教学。根据教学要求,我们建立了校内基地和校外两类基地。深入厂矿企业、农村社区进行实地考察,是一种经济、灵活、有效的实践教学形式,但学生走出校门所能看到的确是实践的成果或现象,而看不到理论思维和接受的对象的本质,实际上,任何社会调查都有这一缺陷,但为什么社会调查是认识社会的重要方法,就在于要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以校史馆为基地,强化训练。淮北师范大学的前身是淮北煤炭师范学院,1978年挂牌,与我国改革开放同龄,组织学生参观校史馆,引导学生开展走访活动,搞清一个校友的成长、弄清一个学院的变迁,达到感悟并传承淮北师范大学精神(“特别肯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讲奉献”的太阳石精神)。通过这种训练之后,各课程组引导学生就近(学校周边)或学生家乡围绕社会、经济、历史情况开展自主考察活动,到校外实践基地进行实训。校外基地以学校所在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淮海战役前线指挥部—文昌宫)、洪庄村(全国煤炭塌陷区改造示范区)及周边社区、中小学校 (与师范教育结合)。其三,薪火义务支教实践。这是学校层面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党校党员积极分子必须经过薪火义务支教实践锻炼。“薪火义务支教社”秉承“投薪加火,为农村教育助燃;沥胆披肝,帮农家孩子读书”的宗旨,多年如一日地支持与帮助地域偏僻的农村中小学。
探究型实践教学。在验证型实践教学的基础上,我们通过课题型教学尝试探究型实践教学。“概论”课程组通过课题型教学首先尝试探究型实践教学。课程组围绕课程内容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密切结合社会生活中的焦点问题,紧密联系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开展“四进”(进基地、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等社会实践活动,构建“四个结合”(课堂实践与社会实践结合、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结合、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结合、学生实践与教师实践结合)的实践教学平台,在这种实践教学平台上,实现了学生参与实践教学全覆盖。另外,我们充分利用学生社团和学生自己创办的学术性刊物等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爱智学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会”等学生社团和《政法论坛》、《爱智学刊》、《臻真学报》等学生报刊,都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的实践教学平台。探究型实践教学侧重点在于对问题的探讨,对存在不同看法的问题,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讨论、辩论等形式进行探究,达到澄清模糊认识和错误认识、提高学生明辨是非能力的目的。这是一个在比较中达到“信”理论的过程,也是一个知行统一、“用”理论的过程。
总之,实践教学是学生由知到信再到行的重要环节。我们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涉及内容广和学生人数多的特点,整合校内校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构建出一个整合课内外、校内外各种资源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平台。
互联网建设的突飞猛进不仅大大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与挑战。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于2010年1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12月30日,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84亿,其中20-29岁年龄阶段的网民占28.6%,职业结构中学生比例占28.8%;到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突破5亿。网络对大学生获取知识、信息、学习、生活和思想观念产生着广泛和深刻的影响。
网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造了全新的环境和载体,提供了新的机遇:网络以其丰富的信息含量、自由平等的交流方式和快捷便利的传播模式深受大学生的欢迎;网络搭建了开放性、交互性、及时性的交流平台,优化并强化课堂教学。同时,网络对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挑战:自由开放的网络充斥着西方政治、文化和多元价值观,导致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扭曲;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使大学生陷入信息选择的困惑和危机;网络的虚拟性,使一部分大学生逃避现实、导致人际关系淡薄,出现心理疾病、精神障碍。网络已成为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重要阵地。针对网上表现出来的种种问题和倾向,积极开展网上网下、课内课外的讨论,引导大学生客观、全面地了解信息,辩证分析,自主作出判断,形成正确的结论。[15]
我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从应对互联网负面影响为特征的初步探索阶段到以综合性校园网络建设与发展为特征的自觉深入阶段。特别是进入21世纪,积极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传播先进文化。2000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若干意见》。以清华大学建立第一个“红色网站”开始(1999年),一批“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或网页”成为各高校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又明确提出了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网络环境的任务,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摆上了党的重大工作部署的议事日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始终与中央精神保持高度一致,始终紧贴高校大学生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社政[2008]5号文件指出:“重视发挥多媒体和网络等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倡导在教学中使用新技术新手段,逐步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开发网络教育资源,形成网上网下教学互动、校内校外资源共享。”《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要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所具有的革命性影响,要“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日益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和不可替代的教学形式。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要充分运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占领教育技术的制高点,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信息化建设要切实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水平。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我校最早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辅助教学的课程之一。2005年,思想政治理论四门课程全部实现了全程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我们在开展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时,不仅要求教师采用图片、音、文字、视频等多媒体,使课堂教学内容生动、鲜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要求教师通过校园网络教学平台、BBS论坛及QQ等聊天软件与大学生进行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和诉求,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需求,结合焦点、热点和难点问题,利用网络并在课堂上传达给学生,通过讨论,引导学生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对一些问题进行辩证、理性的分析,有意识地培养大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的统一。
在完善的校园网络环境下,师生利用网络建立起虚拟课堂,教师可进行授课、讲解、辅导与答疑,学生可以随时提出问题并发表自己的见解。师生建立起一种新型授课关系,教师主要起引导、协助作用,学生是积极的参与者、学习者,从而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充满说服力、感染力和吸引力。我校选择了业务精、网络技术熟练的教师在“基础”课程教学中率先建立起虚拟课堂,经过试点和完善,这种新颖的教学模式受到大学生的普遍欢迎,而且“基础”一跃成为中国数字大学城的样板课程。
为了适应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平台,课程组成功地构建起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平台,成为课堂教学平台和实践教学平台的补充,成为欠发达地区高校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平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网”建立经历了一个较长的时期,从2003年开始课件研发,到2006年,“原理”课程开设了教学型博客“思华园”,为学生提供网络辅导(网址:http:∥huaibeidq.blog.hexun.com);再到2007年“哲思在线”(http:∥philosophy.ttsite.com)教学论坛开通; 2007年秋开始使用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试点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基础”课程则从2009年秋学期开始,基于天空教室授权提供免费网络教学平台,开展了“基础”课程的网络辅助教学的试点工作 (网络教学入口通用网址:http:∥chnu.nclass.org)。“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网”(http:∥sxjy.chnu.edu.cn)于2010年4月正式开通运行。教学研究网设置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专题栏目,建设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数字教学资源库”,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平台,一是实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理念的创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创新发展。二是推进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和方式方法上的实践创新。在全省我们率先成立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信息化实验室”,建成了内容丰富,功能齐全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网”,研制多媒体教学课件和网络教学资源库,培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和水平。三是实现了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管理、教学考核的创新,实现了网络教学平台与课堂教学平台、实践教学平台的有效整合。通过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提高了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素质。教师素质的提高主要体现在师德的弘扬和教学水平、科研能力的提高。而学生素质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学习的能力、思考的能力和做人的能力。
课堂教学平台、实践教学平台、网络教学平台并不是三个孤立平台,我们在构建这三个平台之初,就着眼于实现三大平台的互动和综合,主要通过三种方式来构建“三位一体”的综合教学平台。
第一,各课程组积极探索,努力实现同一课程的课堂、实践、网络教学平台互动和综合。学期初,所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把选题放到网站上(这些选题是精心设计出来的,它具有三个特点:学生关注、当年国内外重大问题、教材中的重难点),学生自由组合(每组6人左右)选题,制定小组活动计划,经过师生交流和互动,学生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包括社会调查),最后以论文、研究报告、自制课件等形式上交作业。教师批阅后反馈给学生,让优秀的课题小组进行课题汇报,由教师进行点评。即通过“课题选择—制定方案—研究过程(调查研究)—研究报告(自制课件)—成果交流与评价”,不仅搞活了课堂教学,而且使得课堂、网络、实践教学平台能形成“合力”,作为综合教学平台发挥作用。
第二,各课程组形成整体合力,努力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实践、网络教学平台互动和综合,实现思想政治理论四门课程教学管理、教学内容、教学考核方式的衔接。以网络为纽带,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实践为载体既实现一门课程的不同教学的协同,又实现四门课程的衔接与协同。
第三,合力推动三大平台的综合。按照16号文件提出的“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继承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六个结合”原则,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建设”。我们主要从滚动开设公选课,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空间和领域;组建学生社团组织,推动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营造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辅导(帮助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等方面,合力推动三大平台的综合。
“05方案”实施以来,我们通过构建并不断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三位一体”综合教学平台,充分发挥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1]本书编写组.十七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07:149.
[2]冯刚.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若干问题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9).
[3]骆郁廷.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4]黄伟力.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2008(7).
[5]秦宣.问题与对策: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5).
[6]黄伟力.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中正面教育与现实批判的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2009(21).
[7]燕爽.正确认识和处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几个重大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10).
[8]谭希培.大学生思想热点问题导向[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1).
[9]孔祥云.组织学生“课前调研”提高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2).
[10]芮鸿岩.实践视阈中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6).
[11]曹银忠,胡树祥.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回顾与展望[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5).
[12]刘世华,吴绍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认识局限及对策论析[J].教学与研究,2008(4).
[13]尹建华,李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概念厘定与模型建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7)(中).
[14]张皦,徐建龙.关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8(2).
[15]花瑞锋,闾彬.网络化课堂教学环境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实践探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6).
G642.41
A
2095-0683(2012)04-0163-06践教学平台和网络教学平台“三位一体”综合教学平台,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推进我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机制的创新,取得了丰硕成果。
2012-03-27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10JD710054);2010年安徽省高等学校质量工程教学研究项目(20101976);2011年安徽省高等学校思政理论课建设工程省级建设项目(2011SZKJSGC9-9)
徐建龙(1960-),男,江苏常州人,淮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中国矿业大学博士生。
①本成果是淮北师范大学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简称16号文件)和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和《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教社政〔2005〕9号)(简称“05方案”)重大实践成果,是一项集体实践和研究成果。《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教学平台的实践与创新》获安徽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08)、《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教学平台的思考》收录冯刚主编《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报告(2009)》(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并获教育部“高校德育创新发展研究成果”优秀奖(2010)。本文根据我们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三位一体”综合教学平台新的实践、结合新的研究成果,由徐建龙负责在原有稿件的基础上修改完善的。
责任编校刘正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