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订单式”人才培养实践的校企深度合作之思考——以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数控技术专业为例

2012-08-15 00:45龚东军胡成龙焦红卫夏伯雄刘小宁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订单式华中职业院校

龚东军,胡成龙,焦红卫,夏伯雄,刘小宁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湖北武汉430205)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1]在国家规划纲要和各项政策的倡导下,各类职业院校对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大量探索与实践。近年来,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机械系积极地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尝试构建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1.1 校企合作共建数控技术实训基地,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学院机械系在建设校内数控实训基地之初,与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中数控”)开展合作,选配华中数控多台CAK6140型数控车床、XK714型数控铣床、VMC750型加工中心组建了校内数控加工实训车间,配置15台套 HED-21S型数控综合实验台组建了数控原理综合实训室。2010年,机械系增建数控拆装实训室,再次选用华中数控公司CJK6032型数控车床、ZK7532型数控钻铣床、独立斗笠式自动刀库以及分立式HNC-18ST型数控电气控制柜等十余台套数控设备。在此基础上,机械系聘请华中数控培训师专门讲授“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数控机床拆装与调试”等实践性强的专业技术课程。此外,机械系安排专业教师暑期到华中数控进行挂职锻炼,提升专业教师的实践技能,培养教师的双师素质。

1.2 校企合作组建定向培养班,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1)在数控实训基地建设的基础上,学院机械系与华中数控合作开展“订单式”定向人才培养实践探索。2011年初,通过学院和机械系领导与武汉华中数控公司董事长陈吉红教授、副总经理郑小年教授及公司相关部门负责人沟通协商,达成“半程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意向。按学生自愿报名的原则,学院机械系协助华中数控在2009级数控技术专业学生中选拔35名组建“华中数控订单班”,进行为期半年合作培养,为华中数控公司定向培养生产、调试及售后服务的专业技术员。双方签订了“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协议,以保证订单班理论教学、实训指导及顶岗实习、就业等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2)校企合作共同制定“订单班”课程教学及实训计划。根据武汉华中数控公司的用工需求,为“华中数控订单班”量身定制课程教学计划,主要设置5门专业技术课程加3门实训课程,重点强化数控机床安装调试及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等专业技能。大部分的专业技术课程均由华中数控专业培训人员讲授,课程教材选用武汉华中数控公司内部培训教材、产品说明书及技术图纸,使得“订单班”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更具实用性。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订单班”学习风气好,学生的积极性高。

(3)充分利用校企双方资源,保证“订单班”教学及实训的顺利开展。基于学院数控实训基地大量配置的是华中数控HNC-21、HNC-18型数控实训设备,“订单班”大部分专业技术课程安排在学院实训室。华中数控专业培训师到学院实训室进行授课,以方便“订单班”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及教学组织管理;最后的数控机床机电联调课程安排在华中数控培训中心,按照企业员工培训方式实施。经过半年的定向合作培养,“订单班”中有23名学生通过考核进入武汉华中数控公司进行顶岗实习,并分别与华中数控公司签订就业协议。

(4)校企合作修订数控维修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方案,推进专业建设。在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实践的基础上,机械系参考华中数控副总郑小年教授及公司相关部门负责人的建议,对2011级数控技术维修方向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重点调整专业技术课程及实训安排,强化培养学生数控机床安装调试、参数设置、维护与维修等技能,力求使数控维修专业毕业生的知识、技能更符合相关行业企业的要求。

2 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中面临的问题

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就业导向明确,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但是,在实践过程中,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也存在着一些深层的矛盾和问题。

(1)企业参与合作的动力有限,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难度大。从社会大环境看,高校扩招之后每年有大量毕业生涌向就业市场,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具有较大的挑选余地,企业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动力不足。而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端技能人才的供给方,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就业率,寻求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合作的积极性高。在这种企业冷、学校热的情况下,常常要依靠学校各级领导与企业高管的交情,才可能达成校企合作意向。

(2)企业在“订单式”人才培养中投入的人力、物力有限,学校负担加重。企业的职责是面向市场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以实现市场价值,并追求利润的最大化。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通常难以投入更多的精力到后备人才的培养中去。在此情况下,学校方面要承担更多的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而增加的人力、物力成本。比如,接送学生下企业的车旅费用,以及学校为订单班所配置指导老师下企业协助管理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而产生的费用等等,都需要学校方面提供多方面的支持,以保障“订单班”日常教学、实训工作顺利开展。

(3)“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模式对教学组织管理提出新要求,在实施过程中会出现新问题。合作企业常常依据自己的标准“定制”学生,合作企业对学生知识能力的特定需求,会增加“订单班”组织教学及管理难度;学生下企业实习、实训过程中的生活、安全保障及管理也存在一定难度,以上各种问题若不能及时妥善解决,最终会影响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推广。

(4)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受到合作企业经营风险,及学生就业意向变动的制约。合作企业经营状况好,对人才的需求量大,订单式培养的就业岗位有保障;一旦企业经营出现萎缩,致使订单式培养学生预定的就业岗位减少,参与订单式培养的学生的利益难以保证。反之,如果有部分学生在经过“订单式”培养之后,因找到更好的公司而毁约,将可能对企业造成损失。面对这些情况,学校处于两难境地,也会影响“订单式”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效果[2]。

3 构建高职院校校企深度合作长效机制的思考

目前,各高职院校在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方面都做了很多积极的探索实践,但大都面临一些矛盾和问题。因此,探索建立校企长期、稳定、有效的合作机制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以下从院校、政府、企业三个方面探讨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方法。

3.1 高职院校方面

高职院校需要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从学院自身建设入手,逐步推进校企合作的开展。职业院校要认真研究区域经济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主动加强与多行业、多企业的沟通合作,大力支持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提高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积极建设校企结合的校内、校外实训基地,为校企合作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与企业建立并维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以利于促进校企深度合作的开展[3]。

高职院校设立院系两级校企合作部门,专门负责与合作企业的沟通和协作事项。在校企合作部门内设置“企业代表”、“行业顾问”等职位,并聘请行业、知名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培训部门及相关技术部门的负责人任职,使学校和行业企业的联系更加紧密,以保证学校和行业企业能够更加及时有效的沟通。

院校方面还要根据本校及合作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校企合作章程。对确立的校企合作项目,给予经费的支持。同时,针对各具体的校企合作项目做出细致的合作方案,使得合作过程有章可循,以保证校企合作项目的顺利推进。促成校企双方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良性互动,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

3.2 政府方面

相关政府部门要充分发挥在职业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建立起更加权威、完善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的法律法规,并制定具体可行的实施办法,鼓励、督促企业参与校企合作,使校企合作不仅有政策的支持,还要做到有法可依。此外,还可参考英国政府推行“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模式,设立专门的校企合作协调服务机构,对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进行领导、统筹规划、经费支持及监督,并协调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进行多层面的沟通,协助推进校企长期稳定的合作。

此外,政府不仅要有明确政策倡导高职校企合作,还需要有具体的措施切实支持行业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如对参与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企业按照培训的人数给予一定培训经费支持,或减免一定的税费等措施。同时,政府还应督促企业将工资总额3%用于职工培训的政策落实,引导将企业职工培训与职业院校的职业技术教育结合起来[5]。

政府还可以通过公共媒体,宣传倡导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教育的社会责任,做更多积极正面的报道,以提高公众对参加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合作企业的美誉度,以逐步形成良好的校企合作社会氛围。

3.3 企业方面

企业的长远发展,离不开后备人才的教育与培养,不能急功近利。国际上知名的企业大都重视教育与培训,并积极与各高校开展相关合作。企业可充分利用学校丰富的教育资源、人力资源,开展企业员工的培训,建立企业的人才储备库。另外,企业还可以通过与高职院校合作,推进技术革新、新产品的开发等,以降低企业的开发成本和风险。

因此,企业面对职业院校积极推进校企合作的热情,不必冷淡相对,而应该客观衡量职业院校与企业自身资源的互补性,与职业院校共同探索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企业与职业院校合理推进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的合作,既可以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也利于企业自身的长远发展。

[1]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国发[2010]35号.

[2]谭界忠.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合作机制研究[M].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3]朱怀忠.对高职教育建立“订单式”培养长效机制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07):21~22.

[4]赵爱琴.“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2):11~13.

[5]王永红.高职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06):86~87.

猜你喜欢
订单式华中职业院校
华中要塞:义阳三关
华中建筑2021年总目录
新四军华中抗战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明年或激增40%?华中3万多吨加州鲈市场谁能笑到最后?
宇航通用单机订单式管理模式构建与实践
山西临猗:开展订单式培训 打造劳务输出品牌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质量管理
提高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