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中华 丁世锋
(江苏省大丰市三龙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224161) (大丰市植保植检站)
2011年,我市蔬菜病虫害受气候条件、病虫基数及栽培方式的影响,个别常发性病虫害在部分作物上重发,对蔬菜生产构成严重威胁。我站针对2011年蔬菜病虫害的发生情况,积极开展蔬菜病虫监测预报工作,及时组织防治和大力推广植保新技术,为我市蔬菜产业安全、优质、高效生产目标的实现做出了重大贡献。现将2011年蔬菜病虫害发生、影响因子和防治汇总如下。
2011年蔬菜病虫害发生特点为:春季以虫害为主且发生较重,常发性病害发生轻于常年;夏、秋季个别气候性病虫害重发,一些常发性虫害发生与常年相当。
由于2011年春季多为低温少雨天气,前期大蒜叶枯病、潜叶蝇中等偏重发生,蚜虫偏重发生;后期枯萎病、小菜蛾、烟粉虱、菜青虫中等偏重发生,灰霉病中等发生。
1.1.1 大蒜叶枯病中等偏重发生 受寒冬天气影响,大蒜冻害比较严重。2011年春季受持续干旱少雨天气影响,大蒜叶枯病发生基数和发生程度均轻于常年。
根据多年的系统调查及面上普查情况来看,凡长势旺、氮肥使用偏多及种植多年不换茬的田块发病重。大蒜病害在农业防治上提倡轮作,减少田间菌源;在化学防治上应在大蒜的孕薹期和抽薹期用准药、用足药,以确保蒜薹安全生长。
1.1.2 春季棚室蔬菜病虫害 (1)早疫病偏重发生:早疫病在我市茄果类蔬菜上较为常见,从2月下旬移栽入棚至5月下旬采摘后期,菜农全程药控。由于2011年特殊气候条件,大棚番茄生育期滞后,前期早疫病的发生程度轻。5月下旬后,棚内普遍发生,发生程度重于常年。5月20日在刘庄镇云溪居委会普查番茄,病棚率为64.3%、病叶率6.25%(0~45%),病叶率为2010年同期的5.25倍。(2)灰霉病中等发生:灰霉病是大棚茄果类蔬菜常见病害,危害也较大。受2011年气候因素影响,大棚番茄、茄子灰霉病发生中等,个别管理不好的棚室发生稍重。4月10日在新丰镇车滩村调查番茄,病棚率16.7%、病果率0.42%(0~4%),为2010年同期病果率的0.22倍;5月15日在刘庄镇云溪居委会调查番茄,病棚率为28.6%、病果率0.32%(0~2%),为2010年同期病果率的0.29倍。 (3)茄子枯萎病偏重发生,局部地区重发。枯萎病是一种土传性病害,很难防治。5月14日在新丰镇车滩村调查茄子,病棚率27.3%、病株率1.05%(0~10%);5月15日在刘庄镇云溪居委会调查茄子,病棚率为50%、病株率5.64%(0~30%),发生程度与2010年同期相当。(4)潜叶蝇偏重发生:2011年是近年来潜叶蝇发生最早且发生较重的一年,2月下旬已查见潜叶蝇在大棚内危害。2月24日在新丰镇车滩村调查茄子,虫棚率42.9%、被害叶率0.69%(0~4%)、百叶虫道3.43条 (0~18条);5月9日在新丰镇车滩村调查茄子,虫棚率100%、被害叶率10.3%(3%~33.3%)、百叶虫道93.8条 (33.3~453.3条), 与2010年同期发生程度相当。(5)烟粉虱偏重发生:2011年春季我市烟粉虱早春残虫量与前两年相当。进入4月中旬以后,虫量上升迅速;夏、秋季露地作物于6月下旬在茄子上开始查见;7、8月份受持续雨水天气影响,虫量上升缓慢;8月下旬后,虫量上升迅速,于9月下旬达到高峰。我站于2月24日在新丰镇车滩村调查,共调查番茄、茄子、青椒、黄瓜棚28个,其中苗棚21棚,已移栽棚7棚,虫棚率39.3%、百叶成虫2.95头(0~20头);5月14日在新丰镇车滩村调查茄子,虫棚率81.8%、百叶成虫75.2头(0~413.3)头,为2010年同期虫量的1.8倍。 镜检4个大棚,单叶混合虫卵量54.25粒(0~183粒),卵占5.5%、伪蛹占94.5%。
1.1.3 十字花科食叶害虫 (1)菜青虫、小菜蛾:一代菜青虫轻发生、二代偏重发生。我站于4月1日设菜青虫系统点。菜青虫田间赶蝶,4月18日始见,止5月17日累计赶蝶65头/100m2;系统查卵5月3日始见,止5月17日百株累计查卵175粒。5月16日在大中镇阜北村调查卷心菜,虫田率30%、百株虫量50头(0~300头),远低于2010年同期百株虫量422.2头。一代小菜蛾偏重发生,二代偏重发生。小菜蛾性诱剂诱蛾,4月21日始见,止5月17日单盆累计诱蛾29头。5月8日在大中镇泰西村调查卷心菜,虫田率80%、百株混合虫量84.6头(0~350头)。 近3年来,2011年是一代小菜蛾发生期最早且危害最重的一年。(2)黄曲条跳甲一、二代发生中等,三代偏重发生:5月16日在大中镇阜北村调查小青菜,虫田率22.2%、百株虫量3.33头(0~20头),重于2010年同期百株虫量1.82头;6月18日在大中镇阜北村调查小青菜,虫田率77.8%、百株虫量16.7头(0~40头);7月29日在大中镇阜北村调查小青菜,虫田率66.7%、百株成虫27.4头(0~90头)。 (3)蚜虫大发生:蚜虫是蔬菜瓜果上的重要害虫,自入春以来,陆续在蚕豆、油菜、青菜、甘蓝以及大棚青椒和黄瓜上危害。4月20日在大中镇泰西村调查卷心菜,虫田率100%、百株虫量861.1头(350~2100头);5月9日在新丰镇车滩村调查大棚青椒,虫田率75%、百叶虫量92.5头(0~213.3头)。
1.2.1 黄瓜霜霉病偏重发生 2011年黄瓜霜霉病发生轻于2010年。6月12日在新丰镇车滩村调查大棚黄瓜,病棚率100%、病叶率36.4%(10%~70%);7月1日在大中镇阜北村露地黄瓜,病田率90%、病叶率20.6%(0~70%);到7月下旬,春季移栽的露地黄瓜田间一片枯黄。
1.2.2 青椒细菌性叶斑病轻发生 青椒是我市北部乡镇主要种植蔬菜品种,遇到适宜的气候环境时,细菌性叶斑病发生比较重。2011年发生较轻,只是在个别田块零星发生。7月21日在方强镇淮正村调查青椒,病田率18.2%、病叶率2%(0~15%)。
1.2.3 病毒病大发生 病毒病主要在豆类、瓜类作物上危害,田间症状多表现为植株叶片花叶、褪绿、黄斑、卷曲和畸形皱缩,生长不畅。5月29日在大中镇阜北村调查豇豆,病田率100%、病株率90.83%(85%~100%);另调查豇豆,病田率100%、病株率89.4%(85%~100%),为2010年同期病株率的3.34倍。
1.2.4 西瓜炭疽病偏重发生 7月6日在大中镇阜北村调查西瓜,病田率100%、病叶率14.5%(5%~40%);7月22日在大中镇泰西村调查甜瓜,病田率100%、病叶率86%(60%~100%),为2010年同期病叶率的1.85倍。2011年受7月中旬300多mm持续降水的影响,许多露地西瓜田块藤蔓大面积枯死,基本绝收。
1.2.5 茄果类绵疫病偏重发生 受梅雨影响,2011年露地茄果类蔬菜绵疫病发生较重。7月22日在大中镇阜北村调查番茄,病田率100%、病果率43.75%(20%~90%),另在茄子和青椒田内也查见少量绵疫病病果。
1.2.6 白粉病偏轻发生 白粉病主要在甜瓜和黄瓜上发生。7月16日在大中镇阜北村调查甜瓜,病田率37.5%、病叶率9.4%(0~40%)。
1.2.7 大豆肾毒蛾偏重发生 肾毒蛾初龄幼虫取食叶肉呈网膜状,长大后食叶成孔洞或缺刻,重者将叶吃光。8月21日在大中镇阜北村调查,虫田率33.3%、百叶虫量26.1头(0~100头)。
1.2.8 茄二十八星瓢虫轻发生,轻于常年 茄二十八星瓢虫是夏秋季露地茄子上的主要虫害,其具有暴发暴食性,对茄子生产破坏较大。2011年于7月中下旬在茄子上查见,7月22日在大中镇阜北村调查茄子,虫田率33.3%、百株成虫16.7头(0~100头)、百株若虫61.1头(0~400头)、百株卵块27.8块(0~250块)。
1.3.1 迁飞性夜蛾科害虫 (1)甜菜夜蛾中等发生:2011年甜菜夜蛾发生程度与常年发生量相当。9月1日在方强镇淮正村普查青椒,虫田率25%、百株虫量25头(0~150头)。 (2)斜纹夜蛾偏重发生:2011年斜纹夜蛾发生程度略重于2010年。9月1日在方强镇淮正村普查青椒,虫田率33.3%、百株虫量33.3头(0~200头);9月17日在大中镇阜北村普查青椒,虫田率37.5%、百株虫量10头(0~30头)。
1.3.2 瓜绢螟偏轻发生,轻于常年 瓜绢螟是我市冬瓜上主要的迁飞性害虫。8月21日在大中镇阜北村普查冬瓜,虫田率9.1%、百叶虫量0.91头(0~10头)。9月17日在大中镇阜北村普查冬瓜,虫田率33.3%、百叶虫蛹5.5头(0~30头)。
病虫发生基数是病虫发生轻重的直接因素。2010年,我市枯萎病、大蒜叶枯病等常发性病害以及菜青虫、小菜蛾、蚜虫、烟粉虱、潜叶蝇等本地越冬虫害发生较重,为2011年这些病虫的发生提供了充足的虫源和菌源。
气候条件往往是决定病虫害发生轻重的重要因素。一方面是温度的影响,2011年1、2月份平均气温低于常年3.28℃,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一些虫害越冬残虫量;3~6月份气温与常年相当,由于受前期低温的影响,一些虫害的发生期略有延迟,但总体发生量与常年相当。另一方面是湿度的影响,2011年1~5月份月降水量均少于常年,5个月累计降水比常年少150.42mm,一定程度上抑制大蒜叶枯病、番茄灰霉病、烟粉虱等病虫害的发生,在另一方面又为一些虫害如蚜虫的暴发提供了有利条件;进入6、7、8月份后,每月均有一次强降水过程,3个月累计降水达1052.13mm,比常年3个月累计降水多516.93mm,田间西瓜炭疽病、茄果类蔬菜绵疫病等病害发生较重。
主要受一些地区种植模式的影响。在一些设施栽培地区,受当地区域条件限制,无法大面积轮作换茬,导致如枯萎病等土传病害的肆虐而得不到有效控制。
我市蔬菜面积大、品种多、区域分布广,栽培方式复杂、病虫害多,直接造成我市蔬菜测报任务重,防治压力大。2011年我们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不断调整工作思路,根据我市蔬菜生产的实际情况和病虫害发生流行特点,再结合我站的实际情况,从病虫害的系统监测、预测预报、宣传发动到指导防治全程服务,另外还在推广无公害蔬菜病虫技术、一些新型生物农药及防治技术的示范推广上做了大量工作。
我们根据我市蔬菜品种类型、种植方式及病虫发生和分布情况,分别通过对蔬菜常发性病虫及偶发性病虫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调查,及时整理分析调查数据,保证病虫测报的及时性与准确性。
在做好田间调查和数据整理分析的基础上,我站2011年计向上级部门汇报虫情25期。与此同时,根据系统调查和面上普查的前提下,针对常发和突发的病虫实况发布病虫信息7期,通过广播电视、发放技术资料等渠道,及时发动菜农组织实施切实有效的防治,努力确保广大菜农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大力宣传和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无公害农药,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根据上级部门的统一部署,在蔬菜上做了大量生物农药的试验示范,通过宣传、培训等措施,大力推广生物农药防治和提倡生态防治、农业防治,运用合理的调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