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彩云
(武汉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1)
网络时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浅析①
黄彩云
(武汉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1)
网络的发展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渠道和新的资源,但也带来了一些消极的影响。本文结合高校工作实际,探讨在网络时代高校应如何开展思想教育工作。
网络 高校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是中国社会“网络化”的发展前沿,高校学生网民在全国网民群体中占绝大多数。随着网络信息教育的普及和发展,网络对高校学生的政治态度、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心理健康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何利用网络有效地开展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一个必须引起重视的重大课题。
1、网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途径。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般是将受教育者集中进行教育。受时空、人力、物力、教育者的知识水平等限制,其效果无法充分体现。网络的出现,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创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舞台,拓展了其发展空间,丰富了教育方法。网络通过图像、动画、色彩等表现方式大大吸引了受教育者的注意力,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同时,网络的出现使学校、家庭、社会更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有利于整合三方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
2、网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资源。在网络时代,知识的产生和传播、信息的选择和运用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互联网促使高校学生获取信息材料的思维方式发生转变。而网络空间大量超文本信息链接,以多重路径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信息获取渠道。这种思维方式的转换,有助于培养高校学生的信息发现、评价、利用和交流等各种能力。
1、网络不良信息的泛滥,影响高校学生健康成长。丰富的网络信息开拓了人们的眼界,丰富了人们的学习和生活。但是大量的网络游戏、色情信息等都会对刚刚脱离中国应试教育、脱离父母监管视线的大学生产生强烈的吸引力,使部分自控力较差的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学习成绩下降,注意力不集中,严重影响其学习生活。
2、网络容易引发心理障碍。一些高校学生沉迷网络进而引发不良的心理障碍,主要有四种表现:人际关系障碍,长期的网络生活使他们失去了现实中与人交流、交往的能力,出现各种人际关系危机和各种交际冲突;感情纠葛,如早恋,多角恋爱等;情绪焦虑,如网上暴力、恐吓、欺诈,网络病毒等带给学生的惶恐不安和无所适从;人格障碍,如攻击型人格、退缩型人格、多重人格等。如何及时发现和治疗学生们在纷繁复杂的网络虚拟空间中产生的心理疾病,并消除网络心理障碍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
3、网络削弱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是主导,高校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教育,缺乏双向讨论。而在网络上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采用多种交互方式主动选择信息,且教育效果远远超过传统模式,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部门应该对校园网各版块的建设提出明确要求和管理规范。如南开大学的“觉悟”网站、上海交通大学的“焦点网”、天津大学的“天大求实BBS站”等网站的建立,对于网上传播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坚定高校学生政治理想信念,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具有重大意义。[1]要充分利用校园网的优势,加强网上互动交流,及时关注高校学生关心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的解决,把回答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困难结合起来,寓教育、管理于关心、服务之中。
校园文化环境对高校学生有着巨大的感染力、渗透力和熏陶力,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不仅能够使学生的思想境界得到升华,从而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修养和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而且可以比较有效地消除网络社会消极信息的影响。[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努力营造多层次的校园文化,不断丰富和完善各种文化形式,形成良好的整体氛围,同时也可以通过校园网络传播健康文化,从而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创建积极、健康的文化氛围。
网络作为一种改变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基础性因素,必然会引发人类精神文化生活和价值理念的深层次变化。这种变化最可能引发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转变。因此必须加强网络法制教育,推广网络行为规则,方能有效规整和约束学生网上言行。强化高校学生的道德自律意识,建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自律机制,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培养一支既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艺术、又懂信息网络技术,既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又有较强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新型政治工作干部队伍,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和水平的必然要求。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应把握思想政治工作多层次、多样化的互动规律,充分尊重高校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从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和与他们关系最紧密的问题入手,增加讨论交流、音像视听、角色扮演、读后感等方式,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高校应逐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内容,专门开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法制教育》等课程,全面系统地对其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以解决他们在网络道德和网络心理等方面的问题,使高校学生自身成为一支维护网络秩序、传播网络文明的重要生力军。
此外,高校要加强对校园网络的管理与监督。学校应着重加强互联网的国际出入口信道管制和监督,对有害信息和垃圾信息进行过滤、清洗,限制对某些有害信息源网站的访问,这样可以防止垃圾信息和非法信息、骚扰信息及病毒信息的传播,避免在学生中产生消极影响。
[1]姜丽丽.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8,(3).
[2]何云飞等.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0,(5).
G641
A
1671-2803(2012)05-0077-02
2012-05-09
黄彩云(1963—),女,武汉大学医学部研究生办公室助理研究员。
责任编辑:无 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