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超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重庆涪陵 408100)
黔江移民姓族孙氏略考
曾超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重庆涪陵 408100)
孙氏是明洪武年间由江苏因军事屯戍,担任黔江守御千户所世袭千户,移民到黔江的一大姓族,历经20多代600多年的发展,成为黔江的一大望族。这里对其入黔的原因、世系传承、地域分布、发展演变及对黔江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作了一定的考察。
黔江; 移民; 姓族; 孙氏
黔江孙氏是明洪武年间由江苏因军事屯戍而移民到黔江的一大姓族,历经600多年的发展,成为黔江的一大望族,这里仅对其入黔的原因、发展及对黔江社会经济的发展作粗略的探讨。
1.孙氏入黔因缘
孙氏移民黔江,与元末明初的社会政治、军事情势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具体地说,它与明廷征夏、蓝玉征黔、黔江守御千户所的设立、赶苗夺业等有着重要的因缘。
(1)明廷征夏与蓝玉征黔。元代末年,天下纷争,群雄并起,逐鹿中原。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定鼎金陵,定都南京,建立明王朝。其时全国基本统一,只北方有蒙元残余势力,南方有四川夏政权和云南故元梁王政权。到洪武三年(1370年),明军北征沙漠,稳定北方形势,朱元璋遂着手解决明氏夏政权问题。
明政权是在元末农民战争中农民领袖明玉珍于重庆所建立的地方政权。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元末农民战争爆发,明玉珍集乡兵千余人屯青山,结栅自固。后参加徐寿辉领导的西系天完红巾军,任元帅。至元十七年(1357年),明玉珍由巫峡引兵入蜀,攻下重庆,遂以重庆为据点,被授为陇蜀右丞。次年(1358年),克嘉定(今四川乐山),逐渐占有川蜀全境。二十年,陈友谅杀徐寿辉自立为帝,明玉珍不服,不与相通,自称陇蜀王,立徐寿辉庙于重庆城南,四时致祭,并追尊他为应天启运献武皇帝,庙号世宗。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击溃元军在四川的主力,“由是蜀中郡县相继下,玉珍尽有川蜀之地”,并进一步南征北讨,东进西击。次年(1362年),受刘桢等人拥立称帝,建元大统,定都重庆,国号大夏。
早在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就致信明昇,希望他“度德量力,审机识变”,“筹善后之计……择而从之”[1];次年又派湖广行省平章杨璟招降明昇,奉劝他“幡然觉悟,独断于心”,并威胁说:“足下以幼冲之资,袭先人之业,据有巴蜀,默然在位,不咨至计,而听群下之议,以为瞿塘、剑阁之险,一夫负戈,万人无如之何,此皆不达时变,以误足下。……若必欲倔强一隅,假息顷刻,鱼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危幕之上,祸害将至,恬不自知。”[2]
在招降不成的情况下,朱元璋决定付诸武力。洪武四年(1371年)正月,朱元璋调集南北两路大军进攻四川。南路军以中山侯汤和挂征西将军印,江夏侯周德兴为左副将军,德庆侯廖永忠为右副将军,暨营阳侯杨璟等,率京卫、荆襄舟师由瞿塘进攻重庆;北路军以颍川侯傅友德挂征虏前将军印,济宁侯顾时为左副将军,暨都督佥事何文辉等,率河南、陕西步骑由秦陇进攻成都。同时,命卫国公邓愈往襄阳训练军马,运送粮饷,以保障征蜀部队的后勤供应。六月,明兵抵达重庆,明昇出降,夏政权灭亡。
(2)蓝玉征黔。夏政权亡后,明王朝继续经略原夏政权的辖地,黔江即夏之属地,自然也在明王朝经略的范围之内。于是出现了蓝玉征黔的重大事件。按蓝玉征黔主要有两次:一次在明洪武五年(1372年);一次在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
蓝玉首次征黔,史籍多有记述。清光绪《黔江县志》[3]卷三《武备志·武事》云:“《明史》:洪武五年,凉国公蓝玉征黔江,平之。”清咸丰《黔江县志》[4]卷二《武功志》云:“明初,凉国公蓝玉奉命来取明玉珍,令副将赵士英由巴东进后路,取施州卫大田所,进黔江。”清酉阳《冉氏家谱》[5]引黔江朱衮、潘澄夏《复镇夷乡碑记》云:“黔自明初凉国公奉命入川取明玉珍,令副将赵士英由巴东进后路取施州卫大田所,进黔江。”新编《黔江县志》[5]云:“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明玉珍据川,称帝10年,黔江县为其属地。”“洪武五年(1372年)蓝玉征黔,省黔江入彭水县。”[5]43-44“明洪武五年(1372年)凉国公蓝玉首次派兵征黔,‘平定蛮夷’,黔江并入彭水县。”[5]2“洪武五年(1372年),蓝玉部将赵士英率兵3000,取道巴东进驻黔江‘赶蛮夺业’,修筑石城,废黔江县入彭水。”[5]214
由于黔江处于“半没于夷”和豪族割据的状态,所以蓝玉二次征黔。清咸丰《黔江县志》云:“无何水寨、峡口、栅山、后坝等处为龚、胡、秦、向土豪分据。洪武十三年,蓝玉复征平其地。”《黔江县志》1985年版云:“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凉国公蓝玉再次派兵征黔”。“洪武十一年(1378年),蓝玉再次征黔”。
可见,蓝玉首次征黔主要是明王朝在灭大夏政权过程中对大夏属地的经略,其二次征黔主要是鉴于黔江“龚、胡、秦、向土豪分据”的情况,打击地方势力,扩展中央政权实力。
(3)黔江守御千户所设立。在蓝玉二次征黔的过程中,明王朝鉴于黔江的特殊地位,遂设立了黔江守御千户所,以便加强对黔江的统治及对周边土司地区的控御。清咸丰《黔江县志》卷二《武功志》云:“黔邑为楚、蜀接壤之区,犬牙相错,逼近苗疆。……明初,凉国公蓝玉奉命来取明玉珍,令副将赵士英由巴东进后路,取施州卫大田所,进黔江,乃建石城一座,安屯官军。无奈水寨、峡口、栅山、后坝等处为龚、胡、秦、向土豪分据。洪武十三年,蓝玉复征平其地,更置正、副千、百户”。清咸丰《黔江县志》卷二《武功志·兵制》云:“考黔江自宋元以来,久为龚、胡、秦、向四土豪占据,龚据水寨,胡据峡口,秦据栅山,向据后坝。明洪武十三年,命凉国公蓝玉征平之,遂设正、副千户各一员。”清同治《增修酉阳直隶州志》[7]引《邵志》云:“黔江自宋元以来,半没于彝,为龚、胡、秦、向四土豪地。龚据水寨,胡据峡口,秦据栅山,向据后坝。明凉国公蓝玉征平之。设正千户一员,副千户一员,管领百户五员,调设官兵一千二百一十六名。”《明太祖实录》卷一百一十九第1944页云:“洪武十一年(1378)九月,甲申,置黔江守御千户所,时彭水知县聂原济言,黔江地接散毛、盘顺、酉阳诸洞,蛮寇出没,屡为民患,宜设兵卫屯守。诏从其言,置千户所镇之。”《黔江县志》1985年版对此描述颇多。如“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凉国公蓝玉再次派兵征黔,实行军屯,置黔江守御千户所,历270余年。”“洪武十一年(1378年),蓝玉再次征黔,驻官兵1216名,置黔江守御千户所。”“黔江于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建立守御千户所,隶四川都司重庆卫。从此,作为卫所区域275年。”“凉国公蓝玉再次”进讨黔江蛮“,控御酉阳秀山石柱和湖北咸丰等土司,置黔江守御千户所,隶重庆卫,内设正副千户各1员,管领百户五员,官兵共1216名,守屯各半。”“公元1372年,明军征黔,掀起所谓‘赶蛮拓业’。1378年,明军再次进讨‘黔江蛮’,置黔江守御千户所,以‘控御诸夷’”。
(4)赶蛮夺业。赶蛮夺业,又被称为赶苗拓业、赶苗图业、赶苗夺籍、赶蛮夺业等,本意是指原为“蛮地”的少数民族地方,随着中原势力的深入,汉族官兵的入居,少数民族被赶往更偏僻的地区,原来的“蛮地”为汉族势力所占据。在西南地区,“赶蛮夺业”相当普遍[8]。如《土官底簿·卷下·重庆府信宁巡检司巡检》记:“田惟载,思南民籍,明氏时授怀远将军。洪武四年(1371年)六月,大军平属(蜀),田惟载赴京朝觐。”湖北咸丰活龙坪《秦氏族谱》载,元季时,秦思安“官千户邑,生四子,从湖北汉阳府孝感县携四子赶苗至四川省彭水县长潭(滩)坝落业。”彭水桑柘乡《窦氏族谱》记:明初“校尉窦桂年征明玉珍平蜀有功,授千总,后从县令聂元济治理彭邑,授邑东邑路把总,平治苗夷有德,收服民心,俗言‘赶苗图业’即此谓也。”贵州省沿河县蚊岩乡白果坪有“大元帅墓碑”,碑文说,“赵必兴为荆州参将,于永乐十三年(1415年)设立思南,赶苗拓业,汗马功劳,遂插占一方”,其在“彭水河边”。永乐年间(1403-1424年)王元壁率兵来彭水“赶苗”,死后葬于堰塘坝,墓上题刻为宣德五年(1430年)。《赵氏族谱》载:“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前后,总兵赵辅忠率兵到今平安乡一带‘赶苗’,并落业于虹石岭。”明末,有黄显吾、冉茂胤及陈□□,加上赵辅忠,为四大总兵,先后率兵到鹿鸣、平安一带‘赶苗’。在这些‘赶苗’事件中,苗民被赶被杀,死亡极多。鹿鸣乡一张姓苗民,来不及逃走,便躲在死人堆中。后官兵以火烧死者脚板,以不动者为死,他忍住把脚板烧糊的剧痛,而幸免于被杀害。后来,人称‘糊脚板’。事后,周围几十里,除了一同姓姑娘外,已经没有活人了,不得已两人结婚。盘瓠河一带林茂壑深洞穴多,‘赶苗’时,有萧、余、聂、汪、汤等姓苗民躲藏在这一地区。萧姓苗民在大石笋附近被官兵包围,他们每天早上用棒打吊猪,使猪嘶叫不已,让官兵以为他们每天都在杀猪,必然人多粮足,不敢妄动,终于撤走。易姓一苗民见官兵迫近,急倒于死尸中。当时官兵以割人耳计赏,易耳被割时亦强忍不动。当地人说,萧、余、聂、汪、汤、易割耳,是杀不尽的残苗。桑柘乡龙塘村有三角洞,为李国朝、李国民兄弟在‘赶苗’时率族人100余藏身之处。他们躲在洞中,饿死了一些人,直到官兵退走后才出来重振家业。
其实,蓝玉征黔,设立黔江守御千户所,孙氏等一批江南汉族移民黔地,也具有“赶蛮夺业”的性质。所以,《黔江县志》1985年版径直云:“公元1372年,明军征黔,掀起所谓‘赶蛮拓业’。1378年,明军再次进讨‘黔江蛮’,置黔江守御千户所,以‘控御诸夷’”。
2.孙氏入黔
正是在上述背景下,孙氏从江南移民到了黔江之地。黔地孙氏,系黔守御千户孙旺之后,祖籍江苏,在明洪武年间因军事屯戍而移民黔江。对此,县志多有记载。清光绪版《黔江县志》载:“旧职指挥孙旺河州(笔者注:河州即和州)人,洪武初,以功授重庆卫千户。旺于洪武23年袭黔江指挥千户,屯田南沟、桃子坝、茶园,建衙城内。”《黔江县志》说:“孙姓:孙旺,原籍江南凤阳和州,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任职黔江千户,传20余代,其后裔分住太极、正阳、南海、后坝、城北等乡和冯家坝镇”。“千户孙旺落籍黔江,迄今20余世,分居冯家坝、太极、正阳、南海、后坝、城北等地”。
孙氏移民黔江,至今还有不少地名遗迹。据《四川省黔江县地名录》[9]记载:城北公社石峡大队有孙家营“洪武二年千户指挥孙旺屯兵于此,故名。”又寨子公社蓬西大队有孙家营“明朝指挥千户孙旺,曾率兵驻扎于此,故名。蓬西大队驻地。”
孙氏移民黔江,在《黔江文史·墓志铭专辑》[10]中反映较多。《上寿孙维清墓志》称:“耆英孙公,讳维清,系出乐安,载县志,为明千户所的(嫡)派”。《清诰耆英孙公徳松字光先墓志》说:“邑志载:明千户所之职孙旺,江南凤阳和州,奉命征讨,镇守斯邑,今存守碑尚存可考”。《清例赠将仕郎孙公克开寿藏志铭》谓:“公氏孙,克开名,黔江正谊乡人,原籍江南和州。明初武略将军孙旺,世袭黔江千户所,子孙繁衍至今,小江为尤,公其苗裔也。计自旺公传十七世。”《例赠修职郎孙公祖植字玉科墓志铭》说:“寿耆孙公,讳祖植,明武德将军之裔也。将军帅师来黔,遂家焉,殁葬孙家坝。”《明授骁骑将军孙公云锦墓志》云:“应文祖出嫡长,讳组,字云锦,袭职千户。”《清故岁进士孙公颍川墓志铭》称:“公讳玑……原籍江左,明初始祖乔以功授重庆千户所。后旺,袭职于黔,世家小江焉。”
3.同移姓族
在孙氏入黔之时,亦有一大批江南官兵进驻黔江,成为黔地移民。据《黔江文史·墓志铭专辑》宋诗文撰《宋远长墓志》:“盖闻始祖陆公,武略将军,起自江南凤阳府、宿州市奉拨星大上。当洪武十三年(1380年)践祚之初,拨发驻防,合十九大姓,奉旨率兵万二千余,起自南京,扎营黔邑平蛮。领旗,而总旗百户而千户,迄今历历名人已五百余年相传十有数辈。”足见当时入黔移民姓族之多。
谢氏:清同治《酉阳直隶州志》引黔邑人朱衮,邑令潘澄夏《复镇夷乡碑记》云:“黔自明初凉国公奉命入川取明玉珍,令副将赵士英由巴东进后路取施州卫大田所,进黔江,乃建石城一座,安顿步官军三千有奇,日食涪州仓口,控御诸夷。时官军就地开垦。旧职指挥孙旺,督领百总谢昂等,自龙桥起,开鱼滩、小江、大堆坝、上下庙溪、官村、谢家坝,过小河泉门口、桐车坝、穿屵(an)、高碛口、两河口,耕种为业,相传已经两百年,从无物议。”今黔江还存在谢氏家族院落[11]。据谢庆锡说:“我们居住的这个土家寨子是明朝护国将军谢钧杰的家族院落,距今已有633年的历史了,生活在院落里的谢姓村民都是谢将军的子孙。”据《谢氏族谱》记载:谢钧杰生于元代晚期,安徽凤阳府人。至正十一年(1351年)爆发红巾军大起义,谢钧杰毅然从军,投身郭子兴部,跟随朱元璋艰苦转战。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在战斗中,谢钧杰勇略兼备,屡建奇功,深受朱元璋器重。元至正24年(1364年),朱元璋加封谢钧杰为护国将军。”明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称帝,谢钧杰随朱元璋进驻南京。洪武二年(1369年),谢钧杰被加封庆阳府,其子谢忠被加封为定远将军。洪武四年(1371年)谢钧杰调至四川,任重庆卫都骑校尉。洪武八年(1376)派驻黔江,镇守边地兼助荆平乱。从此,“谢氏家族就在正谊(今濯水、冯家一带)定居下来,在今濯水所居住的地方因谢家的姓氏取名谢家坝,在今冯家居住的地方也因谢家是‘官家’而得名官村。”“谢钧杰被派驻黔江后,就再没离开黔江,而且是世守其地,世袭其爵。”洪武二十三年(1391年)谢钧杰之孙谢昂(又名谢荣昂)任黔江百户首领,被封忠武将军;后谢昂之子谢遇扬继任百户,被封昭信校尉;谢遇扬子谢春袭任百户,被封诚信校尉;谢春之子谢志贤袭职百户,被封忠武校尉。
宋姓:前引《宋远长墓志》云武略将军宋陆“当洪武十三年(1380年)践祚之初,拨发驻防,合十九大姓,奉旨率兵万二千余,起自南京,扎营黔邑平蛮。”《黔江县志》1985年版云:“武略将军宋陆,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从江西凤阳府宿州带兵至黔江,后定居落业,嗣孙分居正阳、青冈、联合镇等地。”据《四川省黔江县地名录》南海公社桥梁大队有地名宋家坝,“明洪武年间,此地宋姓人多,故名。”
钟姓:黔江蒲花乡钟家堡有《皇明诰封明威将军钟公正阳墓志》,云:“正阳号天长,始祖天保公十一世嫡孙。沐明洪武皇帝以武功承袭选卫黔守御千户所,掌印一十五年,勋猷丕著,驰赠明威将军。……吾宗自始祖天保公由江南将军领兵入川有功,赐袭千户,至正阳致仕后均系单传,越十四世……”。在明洪武时期钟天宝“由江南将军领兵入川有功”,被赐袭黔江守御千户所千户,担任黔江守御千户所掌印。
程姓:《黔江县志》1985年版云:“程涛,原籍湖广黄州府麻城县孝感乡。明洪武二年(1369年),以武举授职千户,西征入川平蛮至黔江,有武功赐田宅于城东一带,遂落业。其后裔分居联合镇、青冈、正阳等乡。”
王姓:酉阳《冉氏家谱》载冉氏祖妣杨夫人墓,其碑两侧题名有“黔江守御千户所掌印指挥使、本司督工儒学教授王之藩”,按照中国古代军屯官兵“世系”性质,则孙氏入黔时有王氏。
邢姓:酉阳《冉氏家谱》载冉氏祖妣杨夫人墓,其碑两侧题名有“黔江守御千户所……经历司刑维谷”。按照中国古代军屯官兵“世系”性质,则孙氏入黔时有邢姓。
上述谢姓、宋姓、程姓、钟姓、王姓、邢姓基本可以界定明洪武年间与孙旺同移黔江的姓族。
徐姓:据《四川省黔江县地名录》南海公社大路大队有地名徐家咀,“洪武年间,徐姓人居住,故名。”
朱姓:据《四川省黔江县地名录》南海公社有地名朱家沟,“明洪武年间,有朱姓居此山沟,故名。南海公社境内。”
肖姓:据《四川省黔江县地名录》南海公社大路大队有地名肖家坝,“明洪武年间,曾有肖姓人居此,故名。大路大队驻地。”
余姓:据《四川省黔江县地名录》白石公社龙洞大队有地名余家营,“相传,明洪武年间有一余姓,带人来此定居,故名。”
上述徐姓、朱姓、肖姓、余姓,其来黔时间均在明洪武年间,与孙氏入黔时间一致,当系明洪武年间移民黔江的姓族。
孟姓:据《四川省黔江县地名录》小庄公社陈家大队有地名孟家营,“此山盖上住有孟姓,故名。”
何姓:据《四川省黔江县地名录》邻鄂公社邻鄂大队有地名何家营,“以何姓居住成寨得名。”水田公社大塘大队有地名何家营,“早年何姓住此,故名。”
陆姓:据《四川省黔江县地名录》正谊公社青春大队有地名陆家营,“早年曾有许多陆姓住此,故称。”
雷姓:据《四川省黔江县地名录》正阳公社桐坪大队有地名雷家营,“当年雷姓住此,扎过兵营,故名。”杨柳公社新安大队有地名雷家园,“原名雷扎营,曾有雷姓带兵驻扎于此,故名。后为群众习惯,呼名雷家园。新安大队驻地。”
伍姓:据《四川省黔江县地名录》正阳公社桐坪大队有地名伍家营,“当年伍姓住此,扎过兵营,故名。”
上述孟姓、何姓、陆姓、伍姓、雷姓,其来黔时间与原因不详,按在中国古代军屯制度下,营为军事驻扎下常用语,参照黔江“孙家营”的命名,推测这些姓族当为孙氏入黔之同移姓族。
孙氏从明洪武年间进入黔地,经过600多年的发展,传承二十余代,其后裔广布黔江。
1.世系传承
关于孙氏在黔江的世系传承,《黔江县志》1985年版云20余代,这里仅据《黔江文史·墓志铭专辑》对其传承世代相对明晰者略作考述。
第一世:孙旺。祖籍江苏,在明洪武年间,孙氏以军功移民三峡,始祖孙乔,孙旺即孙乔后裔。后孙旺以武略将军身份再次移民,进入黔江,成为黔江孙氏始祖,并世袭黔江守御千户所千户。《清故岁进士孙公颍川墓志铭》称:“原籍江左,明初始祖乔以功授重庆千户所。后旺,袭职于黔,世家小江焉。”《清诰耆英孙公徳松字光先墓志》说:“邑志载:明千户所之职孙旺,江南凤阳和州,奉命征讨,镇守斯邑,今存守碑尚存可考。”《清例赠将仕郎孙公克开寿藏志铭》谓:“明初武略将军孙旺,世袭黔江千户所,子孙繁衍至今。”《例赠修职郎孙公祖植字玉科墓志铭》说:“将军(指孙旺)帅师来黔,遂家焉,殁葬孙家坝。”孙旺生子二:文、武。第二世:孙文。孙旺长子,袭职黔江守御千户所千户,是黔江孙氏第二世。《清诰耆英孙公徳松字光先墓志》说:“继生孙文、孙武,孙武嗣居湖北;长君孙文,颖异,袭职。”
第九世:孙维范,有三子。《例赠修职郎孙公祖植字玉科墓志铭》说:“寿耆孙公,讳祖植……公其十世孙也。考讳维范,耆英也。”
第十世:孙祖植,孙维范三子。《例赠修职郎孙公祖植字玉科墓志铭》说:“寿耆孙公,讳祖植,明武德将军之裔也。将军帅师来黔,遂家焉,殁葬孙家坝。后嗣繁衍,科名不绝,公其十世孙也。考讳维范,耆英也。生子三:长曰武,次曰授,公其三子也。”孙武,孙维范长子,孙祖植长兄,见《例赠修职郎孙公祖植字玉科墓志铭》。孙授,孙维范二子,孙祖植二兄,见《例赠修职郎孙公祖植字玉科墓志铭》。
第十一世:孙定之,孙维范长孙,孙祖植长子,母亲王氏。《例赠修职郎孙公祖植字玉科墓志铭》说:“寿耆孙公,讳祖植……原配王孺人,生子定之;继配李孺人,生子香亭,皆列成均。”孙香亭,孙维范之孙,孙祖植次子,母亲李氏。见《例赠修职郎孙公祖植字玉科墓志铭》。
第十七世:孙徳,孙旺第十七代孙。《清故岁进士孙公颍川墓志铭》称:“公讳玑,字颍川,翮六代祖也。……继旺十七代孙曰徳。”《清例赠将仕郎孙公克开寿藏志铭》谓:“计自旺公传十七世,曰徳”。
第十八世:孙组,名应文,字云锦,孙旺第十七代孙,黔江“庠承命贡生”,袭职千户,授封骁骑将军。《清故岁进士孙公颍川墓志铭》称“继旺十七代孙曰徳,历应文绶,邑庠承命贡生,仕广安训导。”《明授骁骑将军孙公云锦墓志》云:“应文祖出嫡长,讳组,字云锦,袭职千户,授封骁骑将军,颇昭威武。”《清例赠将仕郎孙公克开寿藏志铭》谓:“计自旺公传十七世,曰徳。”历应文、承命,贡生玑、贡生永光、錞、祖良、徳松,皆盛德,复重名。
第十八世:孙绶,孙旺第十九代孙。《清例赠将仕郎孙公克开寿藏志铭》谓:“历应文绶,邑庠承命贡生,仕广安训导。”见《清例赠将仕郎孙公克开寿藏志铭》。
第十九世:孙承命,孙旺第十九孙。见《清例赠将仕郎孙公克开寿藏志铭》。
第二十世:孙玑,字颍川,孙旺第二十代孙,贡生。见《清例赠将仕郎孙公克开寿藏志铭》。《清故岁进士孙公颍川墓志铭》称:“公讳玑,字颍川,翮六代祖也。”
第二十一世:孙永光,孙旺第二十一代孙,贡生。见《清例赠将仕郎孙公克开寿藏志铭》。
第二十二世:孙錞,见《清例赠将仕郎孙公克开寿藏志铭》。
第二十三世:孙祖良,见《清例赠将仕郎孙公克开寿藏志铭》。
孙志秀,孙淑安之父。据《清故岁进士孙公颍川墓志铭》云:“君讳常吉,字淑安,邑城人。祖讳志秀,考讳高培,字槐卿,清庠生,有四子:长常友,次常荣,季常桂,君即槐卿公三子。”推算当为孙旺第二十三世孙。
第二十四世:孙徳松,有五子,见《清例赠将仕郎孙公克开寿藏志铭》。孙有益,孙振翮伯父。见《清故岁进士孙公颍川墓志铭》。孙一心,孙振翮之父。见《清故岁进士孙公颍川墓志铭》。孙高培,字槐卿,孙淑安之父,清庠生。据《清故岁进士孙公颍川墓志铭》推算当为孙旺第二十四世孙。
第二十五世:孙振翮,《清故岁进士孙公颍川墓志铭》云“公讳玑,字颍川,翮六代祖也。”“六代孙振翮谨誌,民国六年(1917年)岁次丁巳仲夏月二十日”。孙常吉,字淑安,据《内兄孙君淑安先生墓表》推算当为孙旺第25世孙。孙常友,孙淑安长兄,见《内兄孙君淑安先生墓表》。孙常荣,孙淑安二兄,见《内兄孙君淑安先生墓表》。孙常桂,孙淑安之弟,见《内兄孙君淑安先生墓表》。
第二十六世:孙发瀛,即黔江传奇人物,爱国民主人士孙壶东[12],其父孙淑安,其母费氏,见《内兄孙君淑安先生墓表》及《孙母费氏墓志铭》。孙发沛,孙发瀛之弟,其父孙淑安,其母费氏,见《内兄孙君淑安先生墓表》及《孙母费氏墓志铭》。
第二十七世:孙达中、孙达孟、孙达勇、孙达书、孙达曾,孙壶东之子女。另据《黔江文史·墓志铭》专辑还有不少孙氏墓志反映出孙旺之后裔,但世系难以确定。如《上寿孙维清墓志》称:“耆英孙公,讳维清,系出乐安,载县志,为明千户所的(嫡)派。……宜嗣君祖茂之笃前烈而不忘耕读也。……今其令兰孙明详两从愚游,墓成属志……。”其传承为孙旺——孙惟清——孙祖茂——孙明详。当然,因诸多孙氏墓志尚广泛存在于民间,也许广泛搜集,可以还原黔江孙氏的传承世系。
2.分布
孙氏在黔江,经过20多代的传承,历时600多年,加之,孙氏在黔江的区域流动、移徙和定居,孙氏广布于黔江区域。
《黔江县志》1985年版说:“孙姓:孙旺,原籍江南凤阳和州,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任职黔江千户,传20余代,其后裔分住太极、正阳、南海、后坝、城北等乡和冯家坝镇”。“千户孙旺落籍黔江,迄今20余世,分居冯家坝、太极、正阳、南海、后坝、城北等地”。
孙氏在黔江的广布,从黔江地名上也可得到证实。在黔江就存在不少以孙姓命名的地名。如据《四川省黔江县地名录》,城北公社石峡大队有地名孙家营,“洪武二年千户指挥孙旺屯兵于此,故名”。城北公社石峡大队有地名孙家沟,“孙姓聚居于此。”南海公社大路大队有地名孙家坝,“洪武年间,当地居住的全是孙姓人,故名”。县坝公社铜锣大队有地名孙家坝,“此坝多田,曾住孙姓,故名”。工农公社陵北大队有地名孙家岩,“此地曾住孙姓,故名”。黑溪公社尖峰大队有地名孙家屋基,“以前孙姓住此。”寨子公社蓬西大队有地名孙家营,“明朝指挥千户孙旺,曾率兵驻扎于此,故名。蓬西大队驻地”。当然还有许多以孙姓命名的地名并未收入《四川省黔江县地名录》,若进行深入的调查,当可得到黔江孙氏的详细分布图。
孙氏在黔江的广布,从今存的有关孙氏的墓志铭也可得到证明。《黔江文史·墓志铭专辑》就收录有不少有关孙旺后人的墓志铭。如《上寿孙维清墓志》在冯家镇生基坪,《清诰耆英孙公徳松字光先墓志》、《明授骁骑将军孙公云锦墓志》和《清例赠将仕郎孙公克开寿藏志铭》在冯家镇大堡,《例赠修职郎孙公祖植字玉科墓志铭》在南海乡南海村,《清故岁进士孙公颍川墓志铭》在冯家镇巨木岭,《内兄孙君淑安先生墓表》在城北乡石峡村茅坪。当然尚有不少墓志尚未收录。
孙氏来到黔江后,“披荆棘,辟草莱”,留下了诸多史迹,影响着黔江的文明化、人文化。这里仅依据史志记载及相关墓志略加梳理。
1.征讨
在明代初期,包括黔江在内的土家族地区形势不稳,存在着土家族土司与明王朝的大规模军事斗争。洪武三年(1370年),湘西土家族慈利土司覃领导的包括土家、苗、瑶、侗等族的“蛮民”掀起反抗斗争;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湖广安福千户所土家族千户夏得忠与“九溪洞蛮”反。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湘西散毛、施南、忠建和鄂西镇南、大旺的土家族土司发动了大规模的武装反明活动。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开启了孙氏在黔江的军事活动。
孙氏在黔江的征讨活动,在蓝玉设立黔江守御千户所之前,主要是随蓝玉经略作为大夏政权属地的黔江,同时,打击黔江以龚、胡、秦、向为首的土豪势力。在黔江守御千户所设立之后,主要是征讨黔江沿边土司。《清诰耆英孙公徳松字光先墓志》说:“邑志载:明千户所之职孙旺,江南凤阳和州,奉命征讨。”《黔江县志》1985年版云:“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蓝玉部属驻节黔江,平定湖北散毛土司叛乱。”“十六年(1383年),‘石柱蛮寇施州’,被黔江守御官兵击破。二十三年(1390年),黔江守御官兵进克湖北散毛峒土司,擒剌惹长官覃大旺等万余人。”在《四川省黔江县地名录》中尚存以孙旺征讨驻扎的地名。城北公社石峡大队和寨子公社蓬西大队均有孙家营,“洪武二年千户指挥孙旺屯兵于此,故名。”“明朝指挥千户孙旺,曾率兵驻扎于此,故名。”孙氏征讨沿边土家族土司,有时还带领周边土家族土司参战,并得到圣赐。《黔江县志》1985年版云:“因酉阳土司随征有‘功’,于二十五年(1392年)将县南大片土地赏赐酉阳土司。”
2.镇戍
黔江周边为唐崖、忠路、大旺、石柱、酉阳等土司包围,对县境不断扩张蚕食。为此,明王朝在黔江设立守御千户所,控御周边。《黔江县志》1985年版云:“1378年,明军再次进讨‘黔江蛮’,置黔江守御千户所,以‘控御诸夷’”。《清诰耆英孙公徳松字光先墓志》说:“明千户所之职孙旺……镇守斯邑,今存守碑尚存可考。”清同治《酉阳直隶州志》卷十《武备志·兵制》引朱衮《邑令潘澄夏碑序》云:“明初,凉国公蓝玉奉命入川取明玉珍,令副将赵士英由巴东进后路取施州卫大田所,进黔江,乃建古城一座,安屯步官军三千有奇,日食涪州仓口,控御诸夷。”据清嘉庆《四川通志》记载:知县卢祥曾修建黔江城墙,“高一丈三尺,周三里五分,计六百三十丈,门四领镇夷、望京、宣化、柔远,外环以濠”。“望京”二字为明蓝玉书。这里“镇夷、望京、宣化、柔远”正表明了在黔江设立县治和守御千户所的根本目的。
3.屯田
黔江守御千户所的职责,其一征伐,其二是镇戍,其三是屯田。清咸丰《黔江县志》卷二《武功志·兵制》云:“明洪武十三年,命凉国公蓝玉征平之,遂设正、副千户各一员,管领百户五员,调设官兵一千二百一十六名,以六百八名为守军,以六百八名为屯军,守军分响给屯,屯军分粮给守,分桃子、南沟、茶园三屯,与彭水水田等处军屯共二十四分,遗迹久湮,至千百户官隶重庆卫辖。”同书卷二《武功志》称:“洪武十三年,蓝玉复征平其地,更置正、副千、百户,调设官兵一千二百余名,屯守其处,历久无变。”清同治《酉阳直隶州志》卷十《武备志·兵制》引《邵志》谓:“明凉国公蓝玉征平之。设正千户一员,副千户一员,管领百户五员,调设官兵一千二百一十六名。以六百八名为守军,以六百八名为屯军。守军分响给屯,屯军分粮以给守,互相通济,分桃子、茶园、南沟等三屯,今三屯乡是也。与彭水水田等处军屯,共二十四分,遗迹尚存。”引《黔江县志》称:洪武十三年,蓝玉复征平其地,更置正副千百户,调设官兵一千二百余名,屯守其处,历久无变。引朱衮《邑令潘澄夏碑序》云:“时官军就地开垦,旧职指挥孙旺督领百总谢昂等,自龙桥起,开鱼滩、小江、大堆坝、上下庙溪、官村、谢家坝,过小河泉门口、桐车坝,穿过高碛口、两河口,耕种为业。”《黔江县志》1985年版说:“明洪武年间,因县境‘内隶成渝,外联溪洞’,被视为土司与卫所犬牙交错区域……置黔江守御千户所,并屯兵于城郊茶园、南沟、桃子坝,故清代名‘三屯乡’。”“黔江守御千户所,隶重庆卫,内设正副千户各1员,管领百户五员,官兵共1216名,守屯各半。屯军以桃子坝、南沟、茶园为其屯区。”清代尚在当年孙旺屯田的城郊茶园、南沟、桃子坝设立“三屯乡”。对此,《黔江县志》1985年版和《四川省黔江县地名录》均有说明。
4.建衙
在设立黔江守御千户所时,孙旺主持修建了千户所的衙署,从此,黔江县和黔江守御千户所并存,直到万历三十三年始县所合一。清光绪版《黔江县志》载:“旧职指挥孙旺河州人,洪武初,以功授重庆卫千户。旺于洪武23年袭黔江指挥千户,屯田南沟、桃子坝、茶园,建衙城内。”《黔江县志》1985年版:“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复置黔江县,所、县并存,各为一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知县何珩将所、县合为一城,县城初具规模。”“洪武十四年,复置黔江县,所、县并立,文武兼治。”“于县城(土城)之右(城的东北)筑一石城,置黔江守御千户所。……明万历三十三年,所、县合并为一城。”“自唐贞观四年(630年)始建黔江县,已有1300余年历史。据光绪《黔江县志》: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知县卢祥‘辟草莱,建城池’。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千户所指挥孙旺‘建衙城内’,系石城,于县之右。同年,卢祥重修城壕。永乐年间(1403-1424年),又迁于所之右。万历二十三年(1605年),知县何珩合所、县为一城,故东南半为石垣,西北半为土垣。”
5.兴文教
随着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孙旺后人强调耕读传家,创建文庙,兴办学校,偃武修文,锐意科举,致力功名,接受新学,着力文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极大地推动了黔江的人文化与文明化。
耕读传家。《例赠修职郎孙公祖植字玉科墓志铭》云:孙氏“半耕半读,遂以富甲一乡焉。”《上寿孙维清墓志》称:“嗣君祖茂之笃前烈而不忘耕读也。”《上寿孙维清墓志》云:“盖公之阅世深,见理透,而持身独以忠厚为本。”《清例赠将仕郎孙公克开寿藏志铭》说:“公居长,惟孝友独存,敬养慎终。肩姊偕仲季,皆拮据婚配。老尤急宗祠。”
建文庙。据《清诰耆英孙公徳松字光先墓志》记载:“明千户所之职孙旺……长君孙文,颖异,袭职。创文庙。”兴学校。据《清诰耆英孙公徳松字光先墓志》记载:“明千户所之职孙旺……长君孙文,颖异,袭职。创文庙,兴学校。”《上寿孙维清墓志》称:“因思明时有功学校,后成巨族。”
致力文化建设。孙氏或修家祠,作墓志,尊祖敬宗;或置田产,以作祭祀、游学之用。《清故岁进士孙公颍川墓志铭》云:“环山一带,概属墓田暨坟山园子、石灰溪等业。年出租谷,准备清明祭费。余储为后嗣游泮需,兼修宗祠。是前人之善举也,后当体遵矣。光绪丙申(1896年)秋,积雨连月,墓崩未获建复。越明春,家伯有益公暨翮父一心公,倡议五房,酌费经修,并邀一二老成董其事。既而诹吉,鸠工伐石于山之阳。厚台垣,崇石碣,不越月而功峻。增置席石十二方于冢右,作年来祭日觞山具。”《清例赠将仕郎孙公克开寿藏志铭》云:“老尤急宗祠,置江左场四五楹,岁租二十金,供春秋祭祀。余储为后代读书、应试需,其敦本盖如此。”《例赠修职郎孙公祖植字玉科墓志铭》谓:“而公不启猜疑,常敦友爱,是其弟也。既而伯仲各爨,共屋枕块,常切哀哀孺慕之念,是其孝也。”
接受新学。《内兄孙君淑安先生墓表》云:“长子发瀛,英姿飒爽,前从余在高小校肄业,已文思大进,现由北平大学毕业,任成都师范大学教授及四川大学教务主任,历年奔走革命,为党国赤子;其次子发沛,考入中学肄业。”
锐意功名。《清诰耆英孙公徳松字光先墓志》说:孙氏“偃武修文,科第蝉联,书香不断……膝下三男,长君以俊秀列登仕,其仲叔尝问于予,虽仲氏不禄,而孙复挺秀。三郎亦入登仕,克笃前烈。”《例赠修职郎孙公祖植字玉科墓志铭》称:孙氏“后嗣繁衍,科名不绝,公其十世孙也。……当范公晚年倦于勤,以家政委长君,而于公实爱怜之。尝谓公曰:人当有大志,汝其锐志功名,勿以家事累。公体之,苦读不懈,久坐鸡窗。奈一介未获而数奇。”《上寿孙维清墓志》言:孙氏“科第亦复蝉联……今其令兰孙明详两从愚游”。《清例赠将仕郎孙公克开寿藏志铭》谓:“公弱冠后学成,屡蹶霜蹄,因援例从九,每以未博儒衿为恨。小就村师,善诱循循。”《清故岁进士孙公颍川墓志铭》称:“维公一乡硕彦,二里名儒。擅博雅于成均,香分贡树;庇本支于奕世,派衍椒聊。设帐谈经,曾作儒林之楷范;传家贻训,永垂后嗣之规模。溯功德以难忘,正馨香之宜报。”孙氏锐意功名,致力科举,成效显著。如《清例赠将仕郎孙公克开寿藏志铭》云:“计自旺公传十七世,曰徳历应文绶承命,贡生玑、贡生永光、錞、祖良、徳松,皆盛德,复重名。”
6.重本重商
孙氏强调力农重本,经商致富,这极大地推动了黔江的资源利用和经济发展。《清诰耆英孙公徳松字光先墓志》强调“以公道致富。”《例赠修职郎孙公祖植字玉科墓志铭》强调敦本力农,“公善居积,开阡陌,教树畜,克俭克勤,半耕半读,遂以富甲一乡焉。”《内兄孙君淑安先生墓表》强调经商致富,“幼蒙爽,屡试不售,改习商业,慕陶朱、倚顿之为人。……槐卿公善居积,乐观时,爰开设大十字街钱庄,以次子综理财权,命君运土货出,输外货入,每月往来武汉、荆、沙间,无稍歇息,姑历二十余年,获利甚丰,家道日兴,君之力也。”
7.和谐邻里
一个家族、一个姓氏要在一定地域得到认可,关键就在于该家族的所作所为,关键就在于该姓族在当地与其他姓族的和谐及其程度。孙氏在黔江的所作所为,最终赢得了黔江人民的认可。《清诰耆英孙公徳松字光先墓志》说:“生平行事,亢直敢言,毫无私阿。居闹市而乡曲平允,亦能以公道致富。”《清例赠将仕郎孙公克开寿藏志铭》称:“为人刚直,领袖乡里,排解秉公,戚族咸从。公以息事康人为务。”《例赠修职郎孙公祖植字玉科墓志铭》言:“公犹乐善不倦也。卷价不足,则施田产以助之;饥民可悯,则出谷米以周之。邑有歌而里有颂,佥曰:惠我无疆,作善必昌矣。”《内兄孙君淑安先生墓表》谓:“余忝至戚义不容辞。昔宣尼言,君子疾没世不称其名。余窃谓行谊之有关于伦理者,名不在大,而人皆艳称之。如君之为亲服劳兴家,而能恭顺无忤;与兄分财,寡获而以逊让无争,诚有合于宗族称孝,乡党称弟之旨。矧以义方教子,手创明楣,而又亲见其后之昌耶!今述其梗概揭于阡,用以式乡邦而劝后世。”这里虽然属于墓志个案,且难免有后世的溢美之词,但亦可看出孙氏在黔江所得到的民众认可度,可以看到孙氏热心公益,扶危济困,排难解纷,和谐邻里的善举。这对于我们当今建设社会正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1] 胡 广.洪武元年十二月壬辰[M]//明太祖实录:卷37.台北: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
[2] 胡 广.洪武二年十月壬戌[M]//明太祖实录:卷46.台北: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
[3] 张九章.黔江县志[M].光绪二十年刻本.
[4] 张绍龄.黔江县志[M].咸丰元年刻本.
[5] 冉崇文.冉氏家谱[M].
[6] 四川省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黔江县志[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4.
[7] 王鳞飞.增修酉阳直隶州志[M].同治二年刻本.
[8] 明清“赶苗拓业”事件[EB/OL].http://tieba.baidu.com/f?kz= 614950941.
[9] 黔江县地名领导小组.四川省黔江县地名录[M].1985.
[10]重庆市黔江区政协学习文史委.黔江文史:墓志铭专辑.[M].2006.
[11]“护国将军”黔江谢氏家族院落探秘[EB/OL].http://cq.qq.com/a/20090911/000243.htm.
[12]孙壶东的传奇人生[EB/OL].http://www.qjzx.ccoo.cn/news/local/652942.html.
[责任编辑:刘自兵]
K 207
A
1672-6219(2012)03-0031-08
2011-12-12
曾 超,男,土家族,长江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教授,博士,乌江流域社会经济文化研究中心、武陵山特色资源利用与开发中心研究员,中南民族大学、贵州民族学院硕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