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文好
(1.福建工程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福建福州 350007;2.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福州 350108)
众所周知,马克思的《资本论》可以说是一个美妙的“艺术的整体”。为何有如此之说?除了它体系结构之严密和理论内容之严谨外,更引人关注的是它的独特的方法论体系。《资本论》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动规律的探索,是应用了以唯物辩证法为核心而进行理论分析和体系构建的多种不同方法,即是一个方法论的大体系。对此,恩格斯曾经说过:“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1]显然,弄懂马克思的方法论体系是深入学习《资本论》所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2]。
当然,如前所述,既然是一个方法论体系,它是包括多种方法的,本文就《资本论》中有关客观逻辑方法的运用,谈谈看法。列宁说,马克思虽然没有写过专门的逻辑学著作,不过写出了《资本论》这部具体的逻辑学。列宁甚至认为:“不钻研和不理解黑格尔的全部逻辑学,就不能完全理解马克思的《资本论》。”[3]的确,马克思十分清醒地站在唯物论的立场上,把黑格尔的逻辑学遗产尽可能汲收于自身,有意识地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逻辑思维。逻辑方法在马克思《资本论》的方法论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我们知道,黑格尔的逻辑学可以分为客观逻辑与主观逻辑,他的客观逻辑包括存在论和本质论两部分。马克思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逻辑学》中关于客观逻辑的一些思想,并抓住唯物主义反映论这个重点,指出所谓客观逻辑,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世界的内在联系,即对象本身发展的辩证法,包括联系与发展、质量互变、对立统一等方面的辩证法。同时,马克思自称他的辩证方法与黑格尔的辩证方法不同,并且是截然相反。他剥去黑格尔逻辑的那层神秘外衣,并在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环境之外建立了辩证法的范畴,然后有效地与资本主义社会实际相结合,探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动规律。列宁说:“任何科学都是应用逻辑。”因此,要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和交换过程的内部联系及其运动规律,就必须运用客观逻辑分析方法。更重要的是,马克思的《资本论》虽然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历史,但这部人类文明史和思想史上一部划时代的不朽著作所包含的客观逻辑分析方法,对当今中国的经济改革与发展仍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现在看来,马克思比资产阶级经济学家高明之处,主要在于深刻揭示出资本主义经济内在本质的联系,而不是简单描述事物现象的表面、偶然的联系。他指出,任何一个社会都有自己的经济结构,即与生产资料所有制相适应的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具体说来,一个社会,只有正确处理经济活动中的生产、消费、交换和分配四个环节,才能为其生存与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生活资料。因为,这四个环节之间存在着内在、本质、必然的联系,其中,生产是前提条件,没有生产出劳动果实就无法满足人的需要,更谈不上什么消费、交换和分配。作为社会再生产要素之一的交换,是生产以及由生产决定的分配一方和消费一方之间的媒介要素,而分配对生产起反作用,消费本身又是生产的一个要素。因此,马克思对于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之间关系的揭示,是以人的具体的生产活动作为研究对象的,并以生产作为出发点,来解释与其它三个环节的关系,“一定的生产决定一定的消费、分配、交换和这些不同要素相互间的一定关系。当然,生产就其片面形式来说也决定于其他要素。”[4]总之,马克思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关于“生产与分配、交换、消费的一般关系”进行全面批判时,指出不管是消费、分配还是交换都只是作为生产活动的内在要素包含在生产之内,而绝不是一种并列的关系,它们之间构成了一个十分紧密的整体,各个环节并不是独立存在,而是有机地结合。
同时,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我们知道,万事万物随时随地都处在生长发展或衰变消亡之中,没有任何一个状态是可以永恒的,而且这种运动的总趋向是发展,是进步。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明确提出“资本……只能理解为运动,而不能理解为静止物”[5]。从时间层面上看,资本主义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的,既是变化,必将是暂时的,这就和前资本主义的各种生产方式一样。以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观为前提,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全部范畴进行了深刻的历史考察。他指出,资本主义以生产方式的不断革命化和社会结构频繁变革的特征而区别于以往的任何社会,并宣称:“从资本主义生产本身的立场出发,表现出资本主义生产的限制,它的相对性,即表现出资本主义生产不是绝对的生产方式,而只是一种历史的和物质生产条件的某个有限达到发展时期相适应的生产方式”[6]。只有在联系的基础上,才能认识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马克思在分析基本经济范畴——商品时,就是在量与质相互关系基础上,并最终锁定在没有质的差别的抽象劳动。在此之后,有许多的范畴解释,都运用了量变与质变的客观逻辑。他说:“我在那里(按:指《资本论》第一卷第九章),在正文中引用了黑格尔的单纯量变转为质变的规律,并把它看作在历史上和在自然科学上都是同样有效的规律”[7]。因此,质的联系和量的联系以复杂的方式交织在一起,难解难分。如,劳动产品要成为商品,其条件就是分工达到足以使交换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区分达到一定量的水平;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实现,则是要求生产发展与商品流通达到一定量的水平,等等。“在消费者和实业家之间的买卖行为中,阶级的质的差别消失在量的差别中,消失在买主所支配的或多或少的货币中,而在同一阶级内部,量的差别又形成质的差别。这样就有了大资产阶级、中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区分”[8]。当然,除了量对质的作用外,要清醒地看到质对量的反作用以及之间的循环作用,例如,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与雇佣劳动力具有不同的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与工人的工资也具有不同的质,这些不同的质显然产生了价值的量的分割,并最终导致质的区别的结果。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社会不断产生着与资本主义质的规定性发生剧烈冲突的量的逐渐积累,同时,正是基于这种量的变化与积累,才使资本主义逐渐走向具有历史意义的质的飞跃[9]。
马克思《资本论》不仅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最基本的矛盾,而且全面阐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矛盾运动的整个过程。它是研究资本主义形态中对立面的统一斗争的经典式范例。大家知道,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内容是,事物发展主要通过它内部所固有的对立面的既统一又斗争来实现的。马克思从资本主义整个矛盾链条的起始环节——商品关系开始,把整个资本主义看作一个“处于过程中的矛盾”,并指出,正是“商品”这个矛盾的统一体最终带来了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因为资本主义商品关系已经蕴涵着现实的资本主义矛盾的全部可能性。同时,资本主义现实经济运动的直接矛盾就不可避免产生,随之也就产生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这对超级矛盾[9]。更让人惊讶的是,资本主义内部在解决自身矛盾的过程则表现为一个病态的过程,而且具有周期性,即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以破坏性的方式在消除其发展道路上的障碍的同时,却在更大规模上设置更多的障碍,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就不言而喻了。如此下去,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敲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资本主义也就走向灭亡,因为,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程度,完全与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这个“外壳”必将被炸毁[10]。
有人说,《资本论》是一本百科全书,确实如此,因为涉及领域广泛。当然,我们也不能盲目地把它看作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绝对真理,更不能将它作为解决人类社会问题的万能工具。我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国家,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经济的发展已为世人所公认,但在经济发展中衍生的问题也不少,这也是我们国人必须认真对待的研究课题。重温《资本论》,或许有一些意外的收获。特别是马克思运用客观逻辑分析方法对资本主义经济社会进行的全面阐述,对我国当前经济社会的改革与发展仍有着重大启发意义。本文谨就当前社会较关注的分配制度问题和失地农民问题进行论析。
如前所述,马克思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关于“生产与分配、交换、消费的一般关系”进行全面批判时,他说:“所谓的分配关系,是同生产过程的历史规定的特殊社会形式,以及人们在他们生活的再生产过程中互相所处的关系相适应的,并且是由这些形式和关系产生的。这些分配关系的历史性质就是生产关系的历史性质,分配关系不过表示生产关系的一个方面。”[11]999-1000在这里,毫无疑问,生产关系决定着分配制度,换句话说,就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对分配关系起着决定作用。同时,指出经济活动中的四个环节并不是独立存在,而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其中,分配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毫无疑问,马克思运用联系的逻辑思维对有关分配理论进行的阐述,使我们不得不对如今的分配制度进行反思。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在我国企业,工人虽然是雇佣劳动者,是创造劳动价值的主要因素之一,但从当前我国国民收入的初级分配结构来看,他们几乎不可能在分配中实现真正的“按劳分配”,他们的劳动价值的大部分还是为企业主或者老板所占有。从某种程度上看,这种分配关系所表现出来的情况与马克思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范畴十分类似。目前,我国分配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一是工人工资总体水平低下,职工工资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小。二是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不同行业之间(尤其是垄断企业与一般企业)的工资差距较大。三是居民“基尼系数”呈上升趋势,城镇与农村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在拉大,两极分化趋势逐渐明显。因此,我们在考察和分析如今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的分配关系和分配制度时,不得不对马克思在《资本论》的一段精彩论述格外注意了,即“劳动过程的每个一定的历史形式,都会进一步发展这个过程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形式。这个一定的历史形式达到一定的成熟阶段就会被抛弃,并让位给较高级的形式。当一方面分配关系,因而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一定的历史形式,生产力即生产能力及其要素的发展这二者之间的矛盾和对立一旦有了广度和深度、扩大和加深时,就表明这样的危机时刻已经到来。这时,在生产的物质发展和它的社会形式之间就发生冲突。”[11]1000可见,分配制度是多么重要,必须用联系的逻辑思维全面审视我国目前的分配制度。
我们知道,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系统地阐述了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基础上的各种矛盾,尤其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从而也就产生了“掘墓人”。这个“掘墓人”是怎么产生的?马克思一针见血地道出了根源,即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毋庸置疑,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本质就是掠夺,具体而言,就是残酷地剥夺农民和土地,并最大限度地榨取劳动价值。这样,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从一开始就相应地产生了无产阶级、工人、农民与资本家、资产阶级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对立、尖锐的阶级斗争和社会抗争。到此,我们可以把目光转向时下的失地农民问题。
自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发展是硬道理”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最高原则和政策制定的指导思想。在这样的舆论氛围下,全国各地特别是基层便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手段增加“资本积累”,最大限度地增加国民生产总值,即追求GDP的增长。批租土地理所当然地成为各级地方政府“原始积累”的首选,随意拍卖土地,违规强制拆迁等现象不断发生,这与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深刻揭露的“土地、地租和剥夺农民”的资本主义原始积累不相上下。各级地方政府主要靠“建设征地”行政手段,从农民手中以低价收回土地的使用权或所有权,然后又通过“土地批租”的新法案,使一些房地产商能以更贵的“地租”形式来实现占有,即“贱买贵卖”。有关调查表明,在对农民进行土地征用过程中,确实普遍存在着严重侵害农民权益的问题。直接后果就是造成大批农民失去自己的生产资料——土地,加上征地补赏标准低,农民安置措施不到位,这必然导致矛盾日趋尖锐,上访事件频繁发生。同时,很多失地农民进城打工即所谓的“农民工”,因为享受不到城市居民的福利政策,其生存状况不容乐观。即便国家和有关部门已经开始关注“农民工”,仍有很大一部分“农民工”的收入所得难以在城市立足,农民的贫困化如果不及时得到控制,将使相当大的一部分农民变成新的城市无产阶级。失地农民问题引发系列的社会矛盾,已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2]张雷声.《资本论》探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动规律的方法论体系[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2).
[3]列 宁.哲学笔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4]马克思,恩格斯.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第102页.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9]吕卫东.《资本论》研究方法体系的哲学基础——行动中的唯物辩证法[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
[1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1]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