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宏,谢 俊
(1.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信阳464000;2.信阳师范学院 政法学院,河南 信阳464000)
对虚拟自我认同问题的初步探索
吴 宏1,谢 俊2
(1.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信阳464000;2.信阳师范学院 政法学院,河南 信阳464000)
网络社会加速了自我的虚拟化进程,虚拟自我由此诞生。由于虚拟自我要在虚拟空间中践履一切类似现实社会的生活,身份的确定和认可就成为不可避免的网络法则,虚拟自我在得不到虚拟社会认同的情况下,虚拟自我的认同问题就会乘虚而入,虚拟自我认同危及亦在所难免,因此,探索解决认同危及的规则原则就成了时代亟待回答的难题。
虚拟自我;认同危及;初步探索
我们知道,认同就是主体自我对客体自我的确认。虚拟自我认同就是虚拟自我对践履于虚拟社会之中的虚拟的身份、地位、社会关系、角色、心理及文化定位等方面的确认,是虚拟自我在虚拟世界进行虚拟交往的前提基础。虚拟自我的认同源于现实自我的社会承认,因为“人只有在社会关系中,在自己与其他人的关系中,在相互承认中,才能实现自己;孤立的人不能成为真实的人。”[1]这就是说,自我要实现自己,就要首先使自己得到社会的承认,使自己成为真实的人。这同样体现了自我作为主体的重要性,因为“作为‘纯粹统觉’,作为人、人格或个体——不管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已经 ‘走到尽头’。”[2]这句话显示,主体性很重要,作为主体特性的虚拟属性尤其不能忽视。
当代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孙正聿教授,更是对这种主体的虚拟特性大加赞誉,并提出一整套理论来讴歌人的这种虚拟性之靓丽花朵。他以精美的语言赞道:“人类的意识活动所创造的人的‘精神世界’,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3]由此展示出,人性之美丽,精神之灿烂,虚拟之辉煌,世界之奇迹。
认同问题是一个自古存在至今难以形成一致意见的问题,是个不成问题的问题。在前现代时期,自我认同问题并不存在,这在于当时的主体“个体性”并没有形成独特的社会现象而受到社会重视。在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以后,主体的“个体性”被张扬,个体的自我认同才被拿出来作为重点加以探讨、阐发,以凸显、张扬个体的本真状态。因此,自我认同虽古已有之,由于技术、理性的浸染,自我认同被深深打上了现代性的烙印和标识。
探讨人对自我的当代认同,追问现代性对于自我认同的影响是当前人类学、心理学、哲学、社会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虽说人们愈来愈珍视和关注认同问题,至今却没能在对认同的理解上有重大突破。
笔者认为,所谓认同即自我认同,是指人以自我为中心,来看待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身的三个方面的关系,并通过自然、社会和人对自身的反映而形成的对自我身份的确认。或者说,自我认同就是自己对自身角色的自我确认,是关于个人的一系列个性的统一,是一个人区别于另一个人的完整性标示。从这个意义上讲,自我认同是对“我是谁”这一问题的自我理解和回答。由于自我认同是一种智能性的理解和反思,所以自我认同必须是具有自我意识能力的自我在自己的意识里所给出的关于自己的评价及结果。就是说,自我认同就是精神性自我对于生理性自我、社会性自我所做出的评价、简释或确认。自我认同虽然是意识之我对社会之我身份的确认,但这种确认离不开社会或他人的承认 ,缺失了社会确认的自我认同,只能是主体的自我欣赏与表象,并不具备实质内容。
作为当代欧洲社会思想界少有的大师级学者,英国著名社会理论家和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对于自我认同及自我认同与现代性关系有过系统、卓有成效的论述。他认为自我本身异常复杂,故自我认同假定了反思性觉知的存在。即说“自我认同并不是个体所拥有的特质或一种特质的组合。它是个人依据其经历形成的,作为反思性理解的自我。认同在这里设定了超越时空的连续性:自我认同就是这种作为行动者的反思解释的连续性”。[4]
吉登斯思想很明显,自我认同是超越时空连续性的社会、他人对于自己角色的认可和确认。查尔斯·泰勒也认为,一个人只有在其他自我之中才是自我,因为“一个人不能基于他自身而是自我。只有在与某些对话者的关系之中,我才是自我……自我只存在我所称的对话网络中。正是这种原初的境遇赋予了我们的认同概念的意义,通过对我从何处和向谁说话的规定,提供着对我是谁这个问题的回答。”[5]从安东尼·吉登斯和查尔斯·泰勒的论述可以看出,自我认同就是个体依据个人的经历反思性的理解到的自我,并且自我认同的内容,会随着社会和文化的改变而改变。
既然自我认同是基于意志之我(主我)对物性之我(客我)的角色认可和身份确定,是基于社会性的他人的承认而引起,所以自我认同就是发生在现实社会中的人的身上,但这种自我确认的地点却是发生在人的主观意识场景里的自识,因而从实质上说这种人对自己的确认也就是意识性存在,是人的自觉的觉知。现在问题就出来了,因为自我包含虚拟和现实两个方面,我们平时谈到的自我认同一般指现实自我的认同。但虚拟自我有没有自我认同呢?如果有,虚拟自我认同与自我认同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笔者认为,虚拟自我既是自我的一个方面,也是自我特质,所以虚拟自我也存在认同的问题。也许会有人否认虚拟自我的存在,但笔者可以用一句话来证明虚拟自我的存在,就是人既具感性与理性之别,就该有自我的虚实二分。人既具虚实二种特性,犹人的自我包含善恶二种属性一样正常。虽然人本无所谓善恶,但囿于后天的塑造和熏染,人不可避免地就拥有善良与丑恶的因素与区分标准。所以,人具有善恶二因素,也就是说人可以具有像虚实二属性特征一样正常,不足为怪。继续推下去,既然现实自我有其认同的必然因素,那么虚拟自我在理论上亦存在认同问题。因此揭开、探索虚拟自我的成因、特征、表现及解决办法就是本文内容之所在。
通过以上分析,所谓虚拟自我认同,就是在主观意识表象空间和网络虚拟空间存在的虚拟主体对自己在虚拟空间中的虚拟身份、行为、文化、心理等方面的角色确定、认可与定位。虚拟自我认同与自我认同的相同点都是自己对于自己角色的确认和身份的认可,不同点是自我认同的主体是具有精神性征的我(主我)对社会性、生理性之我(客我)在社会关系中的身份确认,而虚拟自我的认同主体是意志性、精神性的我虚构出来的精神性主体——虚拟自我,虚拟自我要确认的对象就是虚拟自我所产生的虚拟身份、虚拟行为等虚拟关系。所以虚拟自我认同就是精神性、意志性产生的虚拟自我对其自身虚拟行为及虚拟身份等诸关系的认可或确认。所以自我和虚拟自我的认同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自我认同的主体是精神性自我——就是意识,而虚拟自我的认同主体是自我的意识产物即虚拟自我,实质上也是一种意识。然而,虚拟自我的认同更加复杂,稍有不慎将造成自我认同的混乱与危机。
由于虚拟自我分为表象虚拟自我与网络虚拟自我,所以虚拟自我认同危机也有两种表现形式,分别是表象虚拟自我认同危机和网络虚拟自我认同危机。目前,对当代人影响最深、最大的是网络虚拟自我,所以网络虚拟自我认同危机问题是这里探索的重点。
(一)表象虚拟自我认同危机
也许有人会提出疑问,认为虚拟自我既是表象就具有无限自由,可以虚拟出自己认可的各种角色、任意现象,怎么还会有危机可言?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尽管现实自我通过主观表象可以通过虚拟出的任意一个自己所希望的角色而进入虚拟空间,但是这个进入表象虚拟空间的表象虚拟自我就面临着自身角色能否被其它主体所接受、认可或肯定或否定的结果的焦虑。当虚拟自我与其他虚拟主体在虚拟交往或在虚拟社会被对方承认、接纳的时候,虚拟自我的角色身份就得到了认同,否则虚拟自我认同就会出现危机。多数情况往往是虚拟自我陷入无可名状的又不能通过现实实践验证的虚拟自我危机之中。比如,一个人在表象空间中暗恋自己所心仪的对象而害怕遭拒绝时的这个虚拟自我的心态就是一种虚拟自我的认同危机和认同焦虑的表现。这是一种莫名的烦恼、焦虑和恐惧。于是虚拟自我就陷入这种对自身的不自信、不确定、害怕验证等认同危机之中。
这种虚拟自我认同危机的根源在什么地方呢?为什么虚拟自我在任意驰骋的意识表象里还有烦恼、不安、焦虑?其实,虚拟空间本身是虚拟的,无所谓焦虑不焦虑。虚拟自我在虚拟空间中的焦虑完全根源于自我在现实空间的认同危机和焦虑表现。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虽然借助于现代性确证了自我的主体性成分,但也掏空了人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的实质内容。物质的充裕、通讯的便捷并没有使人达致人的追求幸福生活的愿望,反而使个体由于原子式生活的不断加强而更感孤独、焦虑、自我怀疑、自我失群等内心恐慌,这都严重影响着当代人自我内心深处的和谐与稳定,究其原因在于现代科技和理性将许多不确定的因素注入到现代人类生活之中,造成了现实中的人在物欲横流、都市化流浪、归属感淡化中,在权威的消退、身份感模糊中,深深陷入在“我是谁”的追问之中。造成这种现象的实质表明,虽然人的生命和肉体都不是永恒的,但是人的精神追求却可以无限发展,有限的肉体生命通过精神的膨胀得以升华,自我由此获得自身的价值感和意义感。这就是人借助于意识超越人自身的本性,并不断朝着理想的、可能的生活目标前进,并企图在虚拟表象里获得思维与存在、物与我、灵与肉的表象统一。
表象虚拟自我要想摆脱自身认同的危机,必须返回现实处理好自我的同一性、归属感和意义及价值观等问题。只有解决和处理好自我在现实社会中的认同和归属等问题才能建立起自我认同的理想机制并消除认同的焦虑等消极因素,具体应做到:第一,打破封闭,建立一种社会性、开放性、交往性自我观;第二,建立一种相互沟通、语言交流的双向理解的模式;第三,升华自己的精神境界。
(二)网络虚拟自我的认同危机及表现
网络虚拟自我是自我进入以计算机技术系统为中介的网络空间之后的网络身份,网络虚拟自我实际就是自我在这种虚拟空间的统一称呼。网络虚拟自我在虚拟空间进行虚拟交往实践主要是建立在人的虚拟化的基础之上,直接目的并不具备现实活动的条件和元素。现实的个体,在现实社会中一切活动和交往的前提,首先是对其身份的确认和把握,有了这样的基本的身份定位后才有现实的交往活动和实践行为。在虚拟空间同样如此,且虚拟自我的身份认同问题在虚拟社会也一样重要,在虚拟社会所有虚拟主体只有准确认定他人(其他虚拟主体)自我的身份和持续稳定表明自己的身份才是相互间进行虚拟交往行为的开始和良好持续发展下去的基础。
由于网络虚拟自我在虚拟社会中的交往打破了制约传统交往时性别、年龄、身份、地位、身体状况、文化和心理特征、自然状况和社会背景等诸多不利因素的限制,就使得虚拟交往更具自由度和平等性。同时,由于虚拟自我在虚拟社会中以固定化电子文本的ID身份与其他虚拟主体进行交往,这个虚拟主体由于和其它虚拟主体的互动就逐渐形成一种自圆其说的叙事方式和固定的人际关系网络,这个ID身份代号就像外貌长相一样,被其他虚拟主体所接受和认同。有了其它虚拟主体的认可,这个代号也就具有了人的特性。而且,虚拟自我以符号为化身的表现,使其摆脱了现实的生理、身份、地位的约束,增加了虚拟交往的自主性、多样性、灵活性,也丰富了虚拟交往形式。然而,正是虚拟交往主体的ID身份代号的出现,虚拟自我就面临着在网络认同的危机,这些危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我人格的虚、实二分。这主要指自我在虚拟空间中的虚拟人格与在现实空间中的人格的互相排斥所形成。因为人毕竟不能永久呆在虚拟温情之中不食人间烟火,因而即使再美好虚拟精神生活总是会被中断被迫返回真实人间。这样一来,自我和虚拟自我、网上和网下、虚拟温情与现实真相就形成了一种不可避免的矛盾。虚拟世界中的虚拟人格开始逐渐排斥、拒绝现实人格与现实生活。自我人格虚、实二分格局由此正式形成。
2.虚拟自我与现实社会的分离。在现实社会之中,人是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的总和。自我之所以在现实社会被承认、接纳和认可,在于与现实社会诸种社会关系以及他人的良性互动。马克思曾经说过:“人起初是以别人来反映自己的。名叫彼得的人把自己当作人,只是由于他把名叫保罗的人看作是和自己相同的。”[6]因此,自我认同的获得是通过别人来实现的。没有他人做参照物并与他人发生关系,就不可能客观地认识自我。虚拟自我由于长时间出没于虚拟空间而导致的对自己虚拟自我人格的认同,也就使虚拟自我与现实自我逐渐远离,从而较深地陷入异化的境地。
3.虚拟自我对人的本质的排斥。由于虚拟自我在网络虚拟空间形成了虚拟人格,从而使自己陷入异化的边缘,如果虚拟自我沉溺的再深一点,虚拟自我就会变成虚拟网络的奴隶,任由虚拟幻像的驱使无动于衷。此时,虚拟自我就由于其脱离社会各种现实关系而使自己逐渐失去了人的本质和能力。自我由此被虚拟自我所代替,人的本质由于被虚拟人格所操纵再也不具备自我的优良特质了。
事实上,网络虚拟自我要想摆脱陷入异化的险境,只有加强对自我人本质的锤炼和巩固,恰当处理和解决好网络虚拟自我与人本质的关系,强化人本质的社会性,有意削弱网络自我的虚拟性征和防止任意夸大自我的精神性征的行为。
4.虚拟性自我与生物性自我的脱离。马克思认为,人不但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存在和生活过程也是与物理性时空、真实大自然发生交流性互动并获取能量的过程。人也正是在与自然空间的结合和能量交换中获得人之为人的资格证的。人只有以真实自然的存在才能使人获得自信和创造力并激发出实践的灵感。虚拟自我由于持久沉溺于虚拟幻境,终会导致自然人的实体遭受生理上新陈代谢的制约,由之造成自我的虚拟性与社会性的脱离。
(三)网络虚拟自我认同危机原因分析
虚拟自我的虚拟交往之所以导致自我的认同危机,主要是由于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矛盾所激发。自从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结合之后,人类第一次真正拥有了现实与虚拟两个世界及两种生活方式。同时,由于人的躯体只能羁留在物理空间,而人的思想却可以同时存在两个不同的时空,所以人就不可避免地要受到虚拟与现实双重制约,人的灵-肉残酷分离由此形成。而且,虚拟自我身份的不确定性也是导致其身份认同危机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虚拟性和隐匿性。在现实社会,自我身体特征的确定性保证了自身身份的单一性,而在虚拟空间,虚拟自我的身份由于其多重的电子文本符号致使其出现认同困难。马克·波斯特曾这样描述:“电脑机器以它的非物质性模仿着人类。电脑的这种镜像效果(Mirror Effect)使得书写主体双重化;人类在机器可怕的非物质性中认出了自己。”[7]而且,从自我进入虚拟空间化身虚拟自我开始,虚拟自我的身份就开始以匿名形式出现,从而导致自我身份更加虚拟。
2.虚拟自我ID身份的流动性。这是指虚拟自我不断地以电子书写方式重新定义自己,并以书写过的多重电子身份参与网络社区活动。事实上,虚拟身份的流动性不仅导致虚拟自我对自己身份有不确定,还加剧了其它虚拟主体相信在线身份可以任意选择而与离线身份毫无关系。
3.虚拟自我的性别认同。性别认同是在虚拟空间极难辨别的,只要你有足够的移情的本能。值得警惕的是,在做虚拟性别角色转换时必须跳出所虚拟的性别角色,一旦出现认同了虚拟出的这个性别的角色,自我就再难回到以前真实性别,甚至导致结束自己的生命。这是虚拟自我的性别认同出现了排斥现实性别问题所致。当然也存在虚拟自我的虚拟性别被对方或网友所排斥、否定或不接受的情形。雪利·特克曾讲了一个叫大卫的人在多人角色游戏中扮演女生的苦恼:“其他玩家开始不断把金钱送上来帮助你,但在我扮演男性人物时从来没有一个人愿意施以援手。”[8]其实,虚拟自我的性别认同问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虚拟自我自身,一是虚拟自我虚拟交往的对象。前者表现为虚拟与现实角色能否顺利转换问题,后者表现为交往对象的排斥问题。虚拟自我上网的目的就是取得其他虚拟自我的信任并乞求得到安慰,当其他虚拟自我否定自己的时候,虚拟自我就失去了在网络虚拟空间冲浪的勇气和信心。虚拟自我的认同问题得不到解决,才是最大的痛苦和失落。
4.虚拟自我的多重性。这是导致虚拟自我身份认同危机的主要原因,虚拟自我在虚拟空间多重角色源自于现实自我身份的多重性。在现实空间,个人会通过多重行动逻辑,调动自己扮演不同的角色形象。由于这些形象所具有的性格、欲望、兴趣、认同以及所利用的认知和情感的资源不同,形成了复杂的多重自我。这就是人格的多面性,在现实中,这些角色都得到了自我的许可和认同。
(四)虚拟自我认同危机造成的不良后果及其补救
1.虚拟自我认同危机不良后果
这种危机不良后果主要表现在现实社会中的自我身上,那就是生理自我主体性的丧失。所谓自我的社会主体性的丧失,是指自我由于沉溺于虚拟空间化身虚拟自我后缺失了原来的社会的人的本质和属性。这时候,虚拟自我不愿再回到社会和大自然作为现实人而存在,自愿坠入虚拟幻境丧失了作为人的主体能动性。曾国屏这样评价在虚拟空间中丧失了自我主体特征的虚拟自我的表现,他说:“自主性丧失使得人们一方面在网络中毫无规则地任意所为,另一方面又没有能力为自己的行为负责。”[9]现代心理学发展已经证明,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精神闭锁状态,不仅可能导致与社会关系的分裂,也可能导致反社会心理倾向的出现。
2.虚拟自我认同危机的补救措施
首先,加强对虚拟自我主体性的良性培育。由于虚拟交往与现实实践的载体具有同源性,所以虚拟交往主体就是现实实践交往主体,故而对于虚拟交往主体的培育和塑造,就要落实到现实主体身上。加强和培育现实主体性实质就在于把世界还给人,把人还给自己。就是说,要以人性的方式和人道的方式认识人,改造物,创造和征服自然。使人回归人自身,就是主体性的集中表现,主要是通过对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的认同和培育,以加强人的自觉的主体性。
其次,拯救人必须扬弃人的异化。网络与信息技术本身是一种中立性的力量,也是一种“双刃”性质的剃刀。既然技术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导致人的异化,那么增强人的对于异化的抵抗力就显得尤为重要。要实现人的发展除了增加自然抵抗力、免疫力之外,就必须注重从人的自由、民主意识、科技创新精神、自身素质的提高和修养的内强化入手,作为主体存在的人一旦以知识和人性、尊严武装了自己,那么人摆脱技术的异化并非不可能。
再次,发展人文精神,助人回归本位。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科学技术的追逐和崇拜远远超过人们对人文价值和理性的关注。因此社会必须承担起对于主体的人的价值感和意义感的培育和升华。网络世界应该建立一种人文伦理以支撑这一巨大的空间,以理想、精神、道德、信仰等内涵的发展来充实虚拟自我的本质和素质。只有网络空间呈现出一片充满人文气息和欣欣向荣的浓厚的文明境况之时,那么虚拟自我的异化和各种网络问题将不治而愈。
最后,重视心理素质直接培育。由于在虚拟空间进行虚拟实践的虚拟自我是以现实自我为载体的,所以加强对现实自我的心理素质方面的培育对虚拟自我也有直接的意义。加强对虚拟自我的心理素质的培育,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必须正视虚拟人格出现这一事实,将虚拟自我人格纳入人格理论范畴加以学理上的研究,并引起心理学家们的广泛的重视,以促使心理学家们以理性的思维想出应对自我人格虚、实分裂的现实;(2)加强对自我进行理想性、现实性和虚拟性方面的教育,以培养和塑造健康的网络人际关系——虚拟主体认同的虚拟社会关系,以使虚拟社会尽量能够体现出真实空间中的人性和和谐;(3)加强对受挫或被异化者虚拟主体的认知和教育说服,以使这些虚拟主体尽量摆脱挫折感,并增强心理承受能力;(4)完善虚拟空间中的心理健康和咨询服务中心的建设,以使虚拟主题在心理受挫时候,可以通过网上心理咨询并自行救治。
总之,对待虚拟自我认同危机问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出了问题想办法解决是正常的现象,切忌把问题看成无可救药的死结。因为毕竟虚拟网络空间为人类提供了另一个精神栖息之地和为人类实践拓出另一片虚拟的实践空间。仅此两点就可以作为人不能对之做出极端否定的思路,人类应该为此而感到欣慰!对于自我的虚拟性、精神性问题,让笔者以印度智者J·克里希那穆提“般若智慧”来做结束吧,“理智是光明,恐惧是黑暗。黑暗去除时,才能充满光明。”[10]思维在遇到危机的时候,“不要分析,只是看,如果你只是看而不去分析,你就立刻会顿悟。”[11]这当然是在理智支配之下进行的,以理性的姿态承认虚拟、认可精神,就是解决虚拟自我危机的办法。
(注:本文系2010年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项目“网络世界中的虚拟自我”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批号:2010FZX008;2011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当前我国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号:2011-GH-266)
[1]张世英.自我实现的历程[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109.
[2]曼弗雷德·弗兰克.个体的不可消逝性[M].先刚,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5.
[3]孙正聿.属人的世界[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21.
[4]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58.
[5]查尔斯·泰勒.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50-51.
[6]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25.
[7]马克·波斯特.信息方式[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51.
[8]雪利·特克.虚拟化身:网络时代的身份认同[M].台北: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98.313.
[9]曾国屏.赛伯空间的哲学探索[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192.
[10]J·克里希那穆提.般若之旅[M].胡因梦,译.北京:台海出版社,2004.116.
[11]J·克里希那穆提.爱与寂寞[M].罗若频,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05.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