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与研究机构的学术理想——兼论高校独立跨学科学术机构的功能定位

2012-08-15 00:50向勇
关键词:跨学科文化产业学术

向勇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副教授)

作为当代知识分子和大学学者,我们在进行个人研究的同时也肩负一个研究机构的管理。每个机构都有它自己的目标定位和行为准则。在近年文化产业理论研究和实践推动中,我发现整个文化产业出现了四对迷失:第一,从发展的战略目标来看,出现了产业振兴和文化复兴的迷失。是产业振兴还是文化复兴,过度强调GDP数字会让我们的文化产业偏离文化传承的价值意义。第二,从效益的评估标准来看,出现了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的迷失,导致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重错位。第三,从发展的途径模式来看,出现了文化创意和产业创富的迷失,这也涉及到高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专业定位和模式选择。第四,从学科的发展定位来看,出现了人文弃儿和社科养子的迷失,文化产业学科到目前为止不能被人文学科或社会科学合理地接纳,缺乏学科建设的出生证,不具备合法性。

今天,我们在深圳大学发起全国文化产业机构联盟,积极推动文化产业的跨地域合作研究,非常有意义。文化产业研究包括三个层次,理论的层次、批评的层次和实践的层次。这是文化产业研究要关照的三个层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落实就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建设。而文化产业管理作为一个专业建设,到底定位在本科生还是研究生层次?到底能给学生什么样的核心能力?这种能力,是一种经营管理能力,或更准确地说是一种创意管理能力,我把它称之为“创意领导力”。通过多年的研究发现,创意领导力需要一定的工作经验,需要实践培养和理论培养的结合,不可能通过本科阶段加以获得。因此我个人认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最好定位为专业硕士,创意管理硕士(MCA)。

那么,高校的文化产业研究机构作为一个跨学科的独立机构,其核心定位到底是什么呢?

首先,高校的文化产业研究机构应该是一个知识创新的平台,它要引领社会思潮,要把社会实践、企业案例提炼出来,变成可供传授的知识模式。我们不能重复企业的发展实践,也不能把太多的精力直接放在为某个个别企业服务上。研究机构要不断推出能够指导企业、引领产业、影响社会的公共学术成果。

其次,高校的文化产业研究机构还应该是一个独立的第三方智库。现在很多机构都说自己是智库,也有人声称“中国智库时代已经到来”。我认为广泛意义上的智库(或咨询机构)有好几类:第一类是政府下属的政策研究室以及社科院系统的研究机构;第二类是高校系统的研究机构;第三类是社会企业化的咨询公司或行业协会。作为高校的研究机构,其学术性、独立性、前瞻性、批判性和非盈利性可能会区别于其他两种。所以,机构的独立性是我们要坚守的基本立场。

再次,高校的文化产业研究机构也应该是一个非盈利的社会机构。研究机构可以适度有偿地提供咨询服务,但是其本质是非盈利的,其出发点不是商业利益,而是能不能用前瞻的学术成果去改变社会现实。

研究机构是项目导向型组织,机构性质具有跨学科的学术特点,很多研究问题来自产业实践,来自社会的现实需求,来自企业和地方政府的上门寻金。这些都是具体的项目,我们要在这个项目的基础上,分析学科需求、知识需求,去广泛地组织研究人才,组建研究团队,完成项目任务。因此,项目管理、过程控制就显得非常重要。它体现了学科交叉性,必须以高度有效的项目管理模式来完成具体任务。

此外,高校的文化产业研究机构还可以是一个开放的公共平台,但这并不是说研究机构没有进入的门槛,没有统一的管理规定,而是强调这个开放的平台需要我们通过一个创新的、跨学科的、灵活的、弹性的管理机制来实现其功能。研究机构的工作平台建设和工作机制创新非常重要。

第一个工作平台就是知识管理数据库,我们要对研究院在每个项目、每个研究员积累的经验、完成的项目做很好的梳理,把其变成共享的数据库平台,分权限共享,实现“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的有效知识管理。

第二个工作平台是公共关系数据库。研究院作为一个学术共同体,我们在一起共享的是基于各个专家某一领域的学术专长,以一个特定的任务情境作为连结纽带,因此要有一个有效、明确、清晰的专业人才数据库,

第三个工作机制就是科研课题管理的机制创新。研究机构承担的项目大多表现为横向科研项目,而非纵向科研课题,不同于纵向科研的管理方式。横向科研项目在各个高校往往都低于纵向科研课题,很多成果统计都没有办法计算进去,荣誉激励也不够,而且研究人员的组织都是跨院系、跨高校、跨地域,甚至跨国境。项目的激励机制怎么设定?绩效考核标准如何制定?项目质量如何控制?如何有效驱使那些松散的专家学者高效地投入到项目的研究当中?这些都是非常棘手的问题,需要认真研究,逐步加以解决。

猜你喜欢
跨学科文化产业学术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
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