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友权
(中南大学文学院院长、中国文化产业品牌研究中心主任)
高校文化产业研究机构的成立,是基于我国振兴文化产业的社会背景,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产物。现在全国已有60多所高校成立了文化产业研究机构,这是一个很好的局面。文化传承是高校的职能和使命之一,从事文化产业研究是高校为社会服务、为国民经济主战场服务的一种社会担当,成立这种机构也是人文知识分子应该承担的一份社会责任。
大学文化产业研究机构有三方面的功能定位。其一,它是一种教育机构,其功能是实现学、研、产的结合,成为人才培养基地,育人为本是首要职能;其二,它是一个学术机构,是学术创新的理论聚集区。我们把高校各学科的理论工作者集中到一起,崇尚学术至上,从而为社会打造出一个智库,一个理论的宝库;其三,高校文化产业研究机构还是一个中介机构,它应该成为政府与企业沟通和对话的平台,这正是高校服务社会、服务国民经济主战场的表现。通过这种中介机构,让企业和政府更多地对话,也让高校和政府、高校和企业之间有更多的交流机会。
事实上,不同的文化产业研究机构应该实施差异化的发展策略,走特色发展之路,而不能是一个模式、一种做法。因为不同的高校有不同的特点,关键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特色领域,避免同质化,避免大而全。只有这样,才能显示出自身的特点来,也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尤其是不同的大学处在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地区,文化产业研究一定要和地方经济和区域的文化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地方政府需要,地方企业也需要,适应当地企业的发展,可能是一个很重要的选择。
当然,我们提倡差异化、个性化的发展策略,并不是否认文化产业研究机构的合作交流。不同大学的研究机构既要差异化发展,又要有开放式交流,才能在百家争鸣中携手并进、共同推进学术进步。比如这次会议倡导组建高校文化产业创意联盟,就应该是一种很好的创意。众多高校联手打造一个文化产业的“学术共同体”,不仅会为我们提供更广阔的学术交流空间,还将有利于提升高校文化产业机构的学术影响力。
不过,这里我们也面临如下三方面的困惑:
首先是学术、学科发展的困惑。文化产业是一个交叉性很强的学科,它涉及到经济学、管理学、文学、艺术、外语乃至市场、设计等很多领域,那么众多的学科领域中哪一个学科是该专业的主体呢?对培养的学生来说,学科的“根”在哪里?几年下来,他们可能什么都懂一点,却什么都懂得很少,成了一个“万金油”,这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就业都会是个问题。学生必须要有一个稳定的学科根基,一个人没有学科的根是很难成才的。文化产业学科到现在还没有进入国家学科目录,不同的大学根据自己的师资队伍状况、学科特点各行其是,有的把文化产业放在文学院,有的放在管理学院,有的放在经济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或者艺术学院等等,最终会怎么定位?还需要我们去探索。
其次是资源上的困惑。文化产业研究机构都面临一个“是走市场,还是走学术”的问题。市场和学术有时候可以兼容,但有时候也会有矛盾。我们从事中国文化品牌研究已有七年,做得很艰苦,为什么?我们没有走市场的路子,没有找企业伸手,也没有向政府要钱。我们遴选文化品牌,发布文化品牌榜,要保持公信力就不能向企业收钱,可没有钱我们的学术机构又很难运作,学术研究不能没有基本的经费保障。要学术还是要市场?要品牌公信力还是要钱?在鱼和熊掌不能兼得时,我们还是选择了前者,我觉得这是知识分子应该有的奉献精神和担当情怀。
再次,还有文化产业研究团队结构上的困惑。现在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显学”,参加全国性的文化产业会议往往人声鼎沸、众声喧哗,有政府人员、有企业老总、有学术机构的研究人员,还有游走文化市场的各路“掮客”。这些不同领域、不同专业、不同部门、不同职业的人聚到一起时,往往自说自话,各唱各调,难免鱼龙混杂,让话题难以集中,降低了学术会议的学术含量。如何构建文化产业的学术共同体,并以此创生一个统一的文化产业学术规范?显然,尽快建立高校文化产业的学术共同体,不仅十分重要,也非常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