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赛龙
中英诗歌中水和风的自然意象对比
□胡赛龙
诗歌被誉为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和最高体现,而意象是诗歌的灵魂。中国诗歌历来受到世界的关注,精练的语言、优美的意象是其标志特征;西方诗歌同样异彩纷呈,形象生动。虽然中西方诗歌的传统和创作背景存在差异,意象理论也是同中有异,但是无论中西,诗歌中的意象都指心与物的融合,是精神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统一。本文在分析了中西美学和诗学对意象的定义和分类后,选取了中英诗歌中重叠较多的水和风这两个自然意象进行对比,考察相同的自然意象在中英诗歌中的不同呈现和不同作用,从而更好地了解中英两种文化传统和民族心理,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进一步的理解。
对比研究;自然意象;中国诗歌;英国诗歌
诗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诗言志,歌咏言,诗缘情而绮靡,诗是无形画,诗歌自古独特而具体,而非一般抽象的文学形式。它通过赋予我们生动可辨的自然景象或客体,吸引着我们的感官。作为一个民族的语言精粹,它浓缩积淀了该民族的历史文化精髓,绽放着独特魅力。意象是诗歌的灵魂,也是一个重要的诗学范畴。杨匡汉先生(1990)曾说:一个精妙的意象,有时可以照亮一首诗;一个完美的意象群,有时象闪光的星座使寰宇生辉。美国诗人庞德[1]也说:一个诗人一生成功描写一个意象胜过创作诗书万卷。
自然与人类交互而生、和谐相存。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诗歌永恒的主题,自然意象在中西诗歌中独为耀眼。傲立之峰、静深之水、芬芳之花、灵动之鸟和翦翦轻风,种种自然意象使诗歌之美摇曳多姿,又以其特殊的文化意蕴展示了诗歌之美的深度。在同样悠久的中西方诗歌发展历程中,自然意象贯穿始终。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积淀形成的典型意象以及古代诗学中的意象理论,与西方意象理论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在交流中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由于中西方诗歌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不同,对“意象”概念的定义也有所差异。中国传统诗歌中的“意象”含义丰富,其中“意”和“象”各有独立的意义。在西方美学理论中,“意象”是独立的术语。[2]但无论中西,诗歌中的意象都指心与物的融合,是精神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统一。
“意象”是中国古典文学批评固有的概念和名词。它首次出现在《周易》[3]中,但此“象”指的是卦象,是符号,是以阳爻阴爻配合而成的,试图概括世间万事万物的六十四种符号,属于哲学范畴。东汉哲学家王充在《论衡》[4]中首次将“意象”一词以复合词形式解释,提出“立意于象”,可认为是对《周易》中“圣人立象以尽意”的延伸扩展。魏晋玄学家王弼[5]在《明象》中阐述了“意”、“象”、“言”的内在关系。此外,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6]中第一次将“意象”用于文学创作,指的是主观情感和客观对象的结合。纵观古今,“意象”一词虽然涵义不同,但本质无异,始终包含客观的“象”和主观的“意”。本文中“意象”是指用语言的形式表达交融着客观事物的诗人主观的复杂感情。
西方“意象”概念史较中国为短。与“意象”有关的概念直到20世纪初才被确立。意象理论形成于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代表人物是意象派诗人休姆和庞德。庞德[7]定义“意象”为:意象是在刹那间里呈现出的理智和情感的复合体,被赋予了能量的且融合理念的漩涡或群集。庞德还提出了两类不同的意象——来自大脑的“主观意象”和来自外部的“客观意象”。意象主义通过对语言的硬度、清晰和简洁对现实世界做出一种反应,描写意象不仅仅是创作技巧,更是对世界的体验和理解,是一种思想方式。在此,意象的功能和价值不仅是诗人表达感情的客观对应物,而且是与世界的交流和对话,超出了中国传统意象理论的范畴。
作为诗歌的灵魂,意象无论在汉语诗歌还是英语诗歌中都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汉英诗歌在意象的选取和组合方式以及分类上,都有许多相同或相似之处。
在诗学中,从意象作用于人的不同感官来分类,主要包括:视觉意象、听觉意象、嗅觉意象、触觉意象、味觉意象、动觉意象;从意象的表现手法上分类,可分为:描述性意象、比喻性意象、象征性意象;按诗人安排意象的方式分类,又可分为:单一意象、比喻意象、描述意象、象征意象、通感意象;[8]根据意象涉及的领域和固有内涵的不同,又分为三个层次:自然层次的意象、认知层次的意象、凸显层次的意象。[9]
本文所要研究的自然意象归属于自然层次的描述性意象。自然意象是取自大自然的借以寄托情思的物象,一直是古今中外诗歌中必不可少的描写对象。但在中西诗人的笔下,同样的自然意象却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态来,蕴含着不同的意识形态。中国吟咏自然的诗早在公元四、五世纪的晋宋时期已基本成熟,到唐宋进入繁荣鼎盛时期。相比之下,西方以自然景物为主题的自然诗数量较少,且较集中于十八、十九世纪的浪漫主义诗歌运动中。中西诗人笔下的自然诗都以追求自由、寄寓山水,在客观景物中寓含主观情愫为主要特征。
作者对《唐诗三百首英汉对照》[10]和《宋词三百首英汉对照》[11]中的自然意象进行了初步统计,发现下列几类自然意象的出现频率较高:水(以江河湖溪为主)(123首),花(以菊花、牡丹、桃花、梅花为主)(101首),鸟(以燕、雁、杜鹃、鹧鸪为主)(100首),树(以竹、柳树、松树为主)(89首),风(以春风和秋风为主)(62首),月(52首),山(48首),雨(以秋雨和春雨为主)(47首),云(39首),太阳(以落日为主(38首)。同时作者对《英国名篇选注》[12](共计101首)和《英美诗歌选读》[13](共计 74首)中的自然意象也做了同样的统计:水(包括海、海浪、河等)(72首),宇宙星辰(54首),风(36首),高原石头(21首),动物(18首),森林树木(17首)。
从统计结果看来,中国古诗中主要是清溪远树、青山白云、流水落花、斜阳芳草、明月清风等柔美的意象;英诗中多为大海、宇宙、岩石和森林等雄壮的意象。中英诗歌中的自然意象既有重叠,又有差别,而且在相同范畴下,意象也略有不同,下面本论文结合具体诗歌,就中英诗歌中重叠最多的水和风这两种意象进行对比。
水是中英诗歌中经常出现、共同使用的一
个意象,表示爱情,表示忧愁,也表示时间的流逝。如中国传统诗歌中,“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刘禹锡《石头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这里借水抒发个人的苦闷、抑郁之情。又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里以东去如海的江水喻历史上的英雄豪杰,发出无限感叹。再如“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贺知章《回乡偶书》),作者借此慨叹物是人非,世事沧桑。但是,中国诗歌中的水意象大多数描写江、河、湖、溪之水,流水悠悠,清溪潺潺,英诗中水的意象多是和海洋、波浪有关,波涛滚滚,海浪汹涌。比如下文中英国诗人拜伦[12][14〛[13〛的《波河诗行》(Stanzas To The Po)一诗:
Stanzas To The Po by George Gordon,Lord Byron
1
River,that rollest by the ancient walls,
Where dwells the Lady of my love,when she
Walks by thy brink,and there perchance
recalls
A faint and fleeting memory of me:
2
What if thy deep and ample stream should be
A mirror of my heart,where she may read
The thousand thoughts I now betray to thee,
Wild as thy wave,and headlong as thy speed!
3
What do I say—a mirror of my heart?
Are not thy waters sweeping,dark,and strong?
Such as my feelings were and are,thou art;
And such as thou art were my passions long.
4
Time may have somewhat tamed them,—not
for ever
Thou overflow’st thy banks,and not for aye
Thy bosom overboils,congenial river!
Thy floods subside,and mine have sunk away:
....
拜伦这首诗是为一位意大利伯爵夫人特蕾莎所作。拜伦寄情于滚滚波河水,对于他,“波河”这一意象倾注了他对爱情的最高礼赞。此诗使他赢得了伯爵夫人的芳心,但是五年后,诗人不幸英年早逝。诗中所写的波河乃意大利最大的河流,发源于阿尔卑斯山,流经地势西高东低,西部上游是连绵起伏的高山,海拔1700米以上,水量丰富,河流湍急。诗人拜伦正是用深邃宽广、桀骜不驯、飞流而下、冲决堤岸的波河之水来表达他心中汹涌澎湃的爱情,波河的意象充满了力量和激情。
中国的古诗词中,以水作为爱的载体的诗不胜枚举,但是其中水的意象更多的是主观感情的衬托,是写意的,朦胧的。不同于英语诗歌中拜伦对波河水的客观描摹,中国诗歌中水本身的客观特质没有得到详细的描绘。例如,“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刘禹锡的《竹枝词二首》)蜀江春水拍山而流的气势,旋即被诗人的无限忧愁而弱化和淡化了,诗中的江水意象,主观有余客观不足。在下面的诗歌中,长江作为中国的第一大河,其流量、其流速、其气势都不是诗歌的重点所在,重点是诗中主人公的悠悠情思,所以诗人选取的长江意象重在其长度和水流之绵延不绝。
卜算子[15]
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此外,中国诗歌中水的意象大多数包含于江河湖溪,即使写到海,这个海也是想象中的海,属于一种假想的意象,或者带有一种含有期待渴望看清东方大海的愿望,或者还有一种厌恶世态人情而想乘槎浮海、归隐遁世的情结。而西方诗歌中的大海意象真实而可感知,如十九世纪英国诗人史文朋的《在夕阳与大海之间》就充分地描摹了海浪的起伏形态并使其成为了诗歌的韵律:“在夕阳和大海之间,/爱人的手和唇抚爱了我。/昼带来夜,甜带来酸,/长久的愿望带来短暂的欢乐。/爱情啊,你带来的是什么/在夕阳和大海之间。在潮溪和大海之间,/喜化为悲,悲化为我,/爱变为泪,泪变为水,/死去的欢乐变为新的心愿,/恍惚听得情话,感到抚摸,/在沙滩和大海之间。”爱情伴随着甜蜜与苦涩,编织进海浪的意象中,海意象的巨大包容力不仅因其作为自然客体,也由于海的豪放粗犷的风物特性引发诗人畅言爱情的强烈感受。
风,起于无形,自由往来于天地间。风的意象在英国诗歌中出现的频率仅次于海和宇宙星辰,位居第三,而在中国传统诗歌中出现的频率落于水、花、鸟和树之后,位居第五。从自然意象在中英诗歌中出现的频率排序可以看出,英国诗人的想象更倾向于客观的、遥远的、外在的和自然的,而中国诗人更关注与自身比较切近的庭花园树、家燕鹧鸪,是景语也是情语。但是,对于吹拂的春风,中英诗人都怀有同样的温情。
春日[15]
朱 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在一个春光明媚的美好日子观花赏草来到泗水边,只见无边无际的风光景物一时间都换了新颜。无论什么地方都可以看出春风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大地回春之际,万物伊始、生命复苏、盎然绿色、生机勃勃,无不带有一种欢愉与希望。
由于地理原因,英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给英国带来春天的暖风常常是自大西洋上吹来的盛行西风。在英国众多作品中,莎士比亚[12]的《仲夏夜之梦》(A Midsummer Night’s Dream)、桂冠诗人丁尼生[16]的《轻轻的、柔和的》(Sweet and Low)和另一位桂冠诗人梅斯菲尔德[11]的《西风颂》(Ode West Wind)都对西风的轻和柔进行了赞颂。
Ode West Wind
by John Masefield
It`s a warm wind ,the west wind,
full of birds cries;
I never hear the west wind
but tears are in my eyes,
For it comes from the west land,
the old brown hills,
And April’s in the west wind ,and
daffodils.
西风啊,那是温暖的风,西风吹时,万鸟争鸣;每次西风吹起,我眼中就泪水盈盈,因为它是来自西方故土,那褐色的小山旁,而四月就在西风中到来,还有水仙花。本诗中的西风是春季万物复苏、万鸟争鸣时的温暖的风,在英诗中,春天的来临,多交融着四月的天、含苞的花、露青的树、欢唱的鸟,勾勒了一副欢愉的画面。如勃朗宁[14]的《思乡》(Home-thoughts,From Abroad)中对英国四月天的描绘,透露着一种亲切与祥和。再如莎士比亚[12]《当杂色的雏菊(春和冬)》(When Daisies Pied(Spring& Winter))中的《春之歌》描写了风云飘动,花鸟呼应,被梅斯菲尔德评价为:给英国描绘了一副最美的图画。
而从欧洲大陆吹来的干燥寒冷的东风则为英伦三岛带来秋的肃杀和悲凉,如,a keen east wind(James Joyce);biting east winds(Samuel Butler);How many winter days have I seen him stranding blue nosed in the snow and east wind!(Charles Dickens)[12][14〛等等描写东风也就是秋风的寒冷和砭人肌骨。然而,描写秋风最为著名的是雪莱[12][14〛[13〛的《西风颂》(Ode to the West Wind)。此诗中的西风乃是指意大利南部从阿尔卑斯山上吹来的寒风,与上文提到的给英国带来春天的西风不同。雪莱的《西风颂》写于1819年秋天的意大利名城佛罗伦萨,背景是作者在佛罗伦斯城边阿诺河畔遇到的一场大风和随之而来的暴雨。
Ode to the West Wind
by Percy Bysshe Shelley
O wild West Wind,thou breath of Autumn's being,
Thou,from whose unseen presence the leaves dead
Are driven,like ghosts from an enchanter fleeing,
Yellow,and black,and pale,and hectic red,
Pestilence-stricken multitudes:O thou,
Who chariotest to their dark wintry bed
The winged seeds,where they lie cold and low,
Each like a corpse within its grave,until
Thine azure sister of the Spring shall blow....
Wild Spirit,which art moving everywhere;
Destroyer and preserver;hear,oh hear!
这是诗歌第一章的前三节和最后一节,诗歌采用顿呼法,直抒胸臆。写狂烈的西风,秋天的呼吸,它的威力可以将一切腐朽的生命扯碎,天空也在它的呼啸中战栗着。“狂野的精灵啊,你无处不在,破坏者兼保护者;听啊,听啊!”诗人用优美蓬勃的想象写出了秋风的形象,气势恢宏的诗句,强烈震撼的激情把秋风的狂烈、急于扫除一切的形象展现在人们面前,比喻奇特,形象鲜明,深深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中国诗歌中秋天的寂寥萧瑟、万物凋零,也给秋天的风描上了一种悲凉、愁苦、消沉和怀乡的颜色。“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李白《子夜秋歌》)“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刘彻《秋风辞》)“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多思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曹丕《燕歌行》)“一雁南飞动客心,思归何待秋风起。”(韩翃《和高平朱参军思归作》)。秋风带给中国诗人的更多的是愁,而不是雪莱式的兴奋。
此外,风在中国传统诗歌中还是对雄心、抱负和理想的一种寄托。如“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船吹取三山去。”(李清照《渔家傲》);“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等等都体现了作者的勃勃雄心和豪情壮志。
总之,中英诗歌中对于风的描写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春风的意象都透露着一种温暖、欢愉与祥和,而秋风都呈现了一种寒冷、悲凉与肃杀。但是在中国传统诗歌中,无论春风还是秋风,都与作者感情交融在一起,将其主观化来抒发个人感情;英国诗歌中对于风的意象的描写较为客观,通过意象形成一种意境来表达个人思想。
通过具体诗例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找到中西诗歌中关于意象的相通之处,无论是在意象的本质构成,还是意象与作者心灵相通之处,抑或意象的艺术呈现手法方面,都颇为相近,形成了其共有的内涵。尽管如此,由于诗歌中自然意象来自于诗人对自然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认知,而这种认知受到诗人所处的主体地理环境,以及由此形成的建立在生活生产方式基础上的思维习惯、文化习俗、宗教信仰等影响。[17]中国诗作强调在自然中感悟自身,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偏向于“无我之境”。自然意象则呈现出一种平和、恬淡,神秘中充满禅趣、幽静中蕴含生机的一种人与自然合二为一的精神栖息地。西方则强调以“我”为中心,辐射自然,偏向于“有我之境”。西方诗歌中的自然山水的呈现更多是处于一种生态意识,呼吁社会的发展要与自然同步,不能以牺牲自然为前提,传达一种尊重自然、回归自然的生态意识和主题,发出了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统一、互利互惠的呼吁。[18]
[1]Geoffrey N.Leech.A Linguistic Guide to English Poetry[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80.
[2]克罗齐.美学原理[M].朱光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3]黄寿祺,张善文译注.周易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4]张宗祥校注,郑绍昌标点.论衡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5]王晓毅.王弼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6]王运熙,周锋译注.文心雕龙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7]Cleanth Brooks,Robert Penn Warren.Understanding Poetry[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4.
[8]刘焕阳.中国古代诗歌艺术[M].山东:大东大学出版社,2008.
[9]杨正昕,熊燕.中西方诗歌的意象层次分析[J].海外英语,2010,(5).
[10][11]许渊冲.宋词三百首—汉英对照[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00.
[12]王佐良,李赋宁,周珏良等.英国文学名篇选注[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13]张剑,赵冬,王文丽.英美诗歌选读[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14]徐晓东.英文观止[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
[15]蘅塘退士.唐诗 宋词 元曲[M].青海:青海人民出版社,2007.
[16]Laurie E.Rozakis.How to Interpret Poetry[M].Shanghai:Shanghai Translation Press.2005.
[17]徐言行.中西文化比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8]余一力,颜红菲.西方诗歌与中国诗歌自然山水意象存在形态及其审美意义的比较研究.
H31
A
1008-8091(2012)01-0114-05
2011-10-30
山东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 泰安,271018
胡赛龙(1987- ),男,山东曲阜人,山东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2009级研究生。研究方向:汉英语言对比,二语习得及外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