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承德市区中学体育课程在新课标下增设拓展训练项目的探讨与分析

2012-08-15 00:54高书格张振鹏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训练项目承德市体育课

高书格, 张振鹏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体育系,河北 承德 067000)

对承德市区中学体育课程在新课标下增设拓展训练项目的探讨与分析

高书格, 张振鹏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体育系,河北 承德 067000)

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新课标的实施,打破了以往“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进而转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而另一种全新的体育活动方式——拓展训练,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先行后知”的体验式学习打破了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育模式。本文通过探讨与分析将两者有机融合在一起以补充和丰富中学体育课堂教学内容,从而提高中学体育课堂教学效果和提高承德市区中学生身体素质全面发展和适应以后日益竞争的社会环境和工作环境而保证的身体条件。

承德市区中学体育课程;新课标;增设拓展训练项目

一、对承德市区中学体育课程在新课标下增设拓展训练项目的可行性探讨

笔者通过对承德市区几所中学体育课程在新课标下的设置中调查发现,我市几所中学体育课设置的情况基本差不多,大都是沿用以前的教学模式,场地因受山区地势的制约,都没有标准的田径场地,器材有限,这与当地的经济收入与学校的投入有关。因此,笔者认为,在承德市区中学现有条件下增设拓展训练项目,不仅能丰富体育教学课堂的内容,也为我们的中学生锻炼自己以后适应社会能力提供机会,同时也是对我们中学体育教师的一个新的挑战。

(一)新课标与体育健康的基本理论是一致的

《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标与体育健康的基本理念是一致的,继承与发展是此次基础课程改革的特点。新课标更为彻底地摒弃了以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中那种“学科中心论”的教学模式,更为充分地突出了教学中心是学生这一主体,同素质教育的理念要求是一致的,既“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进而转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就学校体育目标而言,强调“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又必须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学生健康为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所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二)拓展训练的方式与新课标的“学生中心论是一致的”

拓展训练的定义:拓展训练又称户外培训学校或是外展训练,英文为OutwardBound,意思是“一艘小船驶离平静的港湾,义无反顾地投向未知的旅程,去迎接一次次挑战,去战胜一个个困难。”这种训练起源于二战时期的英国。它的特征是一种体验式学习,即:做中学。体验式学习是由既独立又密切关联的五个环节组成。既:体验(学生参与活动)——发表(个人的感受)——反思(问题所在)——总结(解决问题方法)——应用 (实践活动)——到再体验等,又称体验式学习圈。

拓展训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先行后知”的体验式学习打破了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育模式,让学生在愉快积极的参与中学到知识,领悟道理,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理论意义。比如项目“过电网”。其流程是所有学生在事先准备好的电网一侧利用他们自己认为的任何可行的方法(绝不允许使用任何辅助物)通过电网到达电网的另一侧,要求在到达电网另一侧的过程中身体的任何部位(包括头发)都不允许触碰到电网线,只有所有人顺利通过电网后,任务才算完成,否则失败。而通过电网的方法是学生自己想出来的,但前提是绝对要安全。因此在讲解时一定将安全问题放在第一位。“电网”其实就是我们利用在两个相邻三、四米的树之间将常用的橡皮筋或松紧带结成网状,将其假设为电网的。而场地也不需要太大,只要有一块平整的场地即可,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介绍项目流程和在学生参与活动中负责学生的安全,因此整个项目的完成都是靠学生自己来进行的。又比如“疯狂履带”这一项目,它所需器材就是报纸和胶带,这个项目不仅能开发学生的智力、学生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同学之间的配合能力,并且使学生身体素质也得到了锻炼。而新课标主张学生通过体育教学实现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提高,强调学生主体性、合作性、创造性等要素。所以二者都是一种培养学生身体素质全面发展和适应以后日益竞争的社会环境和工作环境而保证身体条件的体育活动,这种体育活动方式能使他们养成终身体育习惯和快乐的体育健身习惯和方法。

(三)在体育课中增设拓展训练项目真正实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1.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角色二者是不谋而合

拓展训练的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的经验是学习的重要资源,学习的提供者——教师关键是给学生创造一种情景,在这种情景中,使学生把自己的经历和经验焕发出来,在教师的带领下,在一定层面上得到总结、提升和整合。因此通过活动——体验的方式来达到学习运动技能和锻炼身体目的,而不是通过理论灌输的方法。依据新课标的要求,体育教师角色行为应表现为:帮学生制订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掌握体育锻炼的方法和运动技能,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确定相应教学的内容

根据不同年级和学生的不同年龄,可以选择和确定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这是新课标的要求,同样我们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班级安排相应的拓展训练项目。新课标没有规定很具体的教学内容,这有利于学生和教师的自主选择。这也是将拓展训练项目增设在中学体育课中的一个大好时机。因为拓展训练项目中既有挑战个人的项目,也有挑战团队的项目,还有挑战个人与团队配合的项目,因此拓展训练项目的内容极为丰富;而拓展训练项目的形式既有陆地项目 (包括需要器材的项目和不需要器材的项目),也有高空项目,还有户外项目和水中项目等。当然我们会针对学生的实际年龄、身体状况、学校的场地器材等安排有针对性的拓展训练项目。因此建议在学期初期,集体上一次展示课,由指导教师将各个项目的特点介绍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自主选择项目,自主参与锻炼,这样学生的爱好和特长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体育教学效果也将大大提高。

3.应用各种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标没有明确规定教学方法,这也是为在体育课中增设拓展训练项目提供的又一个有利条件保证。因此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可采用同学们喜爱的利于课堂教学的各种综合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对在承德市区中学体育课程在新课标下增设拓展训练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一)对现阶段承德市区中学生生理状况和心理状况的调查发现

1.现阶段的中学生,不论是城市的孩子还是农村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因此这些孩子大部分都是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的日益丰富的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使他们充分地享受到生活的安逸及心理的满足感;再是受家庭环境的影响——两代老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孩子成为每个家庭的核心,这样使孩子自己就把自己当做了家里的宝贝,父母眼里的掌上明珠,使他们养成了一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第三是受当代教育现状的影响——我们国家的教育体系虽然是一直在强调素质教育,可体育课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中还是没有受到重视,综合以上情况孩子们大都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处处以自我为中心的日常行为习惯,而在开拓进取、改革创新、团结合作和探险精神方面严重缺乏。

2.现实的社会状况是:承德的旅游业近几年发展较快,城市收入也很可观,但相对于整个市民的平均收入我们仍然还排在河北省的后面,因此承德市仍是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使得我们与外界的各个方面相比较都稍显逊色,虽说现在承德地区有了两、三家的拓展训练俱乐部,但俱乐部的存在也只是几个稍有点实力的企业员工平均不到每年都参加一次的拓展培训,但拓展训练项目要想进入我们的中学体育课堂,估计还要很长的一段时间。

而现在的社会是一个时刻充满挑战、富有挑战、展示自我、吃苦耐劳和合作精神的时代,除了自身条件,更重要的就是团结协作的能力,只有一个团结协作的团队才能更好的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

3.在拓宽体育课程资源,落实新课标的要求下,根据中学生自身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中学生进入青春期,身体各方面的能力都逐渐增加,力量也逐渐加大。因此把拓展训练项目有机的融入到中学体育课堂的教学中来,让学生在发挥个人能力的同时,也激发出了个人的潜能,为培养中学生坚强的心理承受能力、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养成团结协作精神,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强健的体魄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对承德市区中学体育课程在新课标下增设拓展训练项目有利于以下几点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中,学生的体育学习历来都是自己的事情,而最终的成绩评定,也都是个体独立行为,这种教学模式只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而如今的社会是一个典型的竞争与合作性的社会,因此,提前培养中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在一定的程度上改变了学生的人生观。

2.拓展训练运动教学对学习成绩结构进行了重构。

现在的中学体育课,大多数是同学们自由玩的时间,甚至有的学校上体育课的器材就是一、两个篮球,这主要是学校对体育课的不重视,甚至有的学校主课老师随意占用孩子们的体育课时间。因此,现在的中学生的体育课就不用说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就连基本身体锻炼的目的也没有达到。因此拓展训练项目的增设不仅对学习团队和学生自我评考,实际上也是引入体育学习的竞争机制,这样就会刺激各学习团队不断采取学习创新策略,同样,也使得教师必须创新教学过程,才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以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素质。

3.真正实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开展拓展训练运动教学创新程度比较大,它引进了“公司管理”的理念,符合当前新课标标准的要求,是未来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之一。这不仅是对学生的一种锻炼,但同时更是对体育教师的一种考验,同样也是新课标的一种理念。

[1]李冈豳.做最好的拓展培训师[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8

[2]吴长春.学校体育引人拓展训练的意义与可行性分析[J].山东体育科技,2006,28,(1):89-91

[3]张建毅.浅谈新课标下如何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5,(03)

[4]黄海.拓展训练——学校体育教学发展新方向[J].体育科技,2004,(01)

[5]裘静芳.拓展训练融入学校体育课程的可行性探讨[J].体育与科学,2008,(29)

[6]郭建昆.浅谈新课标下的体育教学改革[J].教育导刊,2007,(1)

[7]钱永健著.拓展训练[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6

[8]毛振明,毛振钢.体育教学内容改革与新运动项目[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9]张玲.《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及其开发与利用[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9-45

G819

A

2095-3763(2012)02-0114-03

2012-04-05

高书格(1970-),女,河北藁城人,河北民族师范学院体育系副教授。

河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课题名称:对承德市区中学体育课程在新课标下增设拓展训练项目的探讨与分析(11041038)

猜你喜欢
训练项目承德市体育课
中国人民银行承德市中心支行
承德市
承德市
更 正1
更 正2
体育课
轻轻松松聊汉语——夏季避暑胜地——承德市
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的探索研究——以韩剧《来自星星的你》双语字幕视频压制为例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美国与缅甸的国际军事教育和训练项目:1980-1988年项目回顾兼未来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