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颂文, 滕兆烜, 甄永亮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河北 承德 067000)
传统汉字思维对现代景观设计创意思维的启示
金颂文, 滕兆烜, 甄永亮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河北 承德 067000)
传统汉字图形语言是中国文化艺术之瑰宝,对汉字独特的思维方式研究,无论是其对传统文化生命的延续,还是对现代景观设计创意思维的启示,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试图通过传统汉字造字思维方式的研究,进一步研究汉字的思维与现代景观设计美学原则之间的联系,旨在抛砖引玉,为发扬传统汉字思维方式在现代景观设计表达中做一些有意义的尝试和探讨。
传统汉字图形;传统汉字思维;现代景观设计思维;美学原则
我国传统汉字自远古先人造字以来,就承载着传递信息、记录事情的重要作用。在传统汉字的发展过程中,先人利用汉字和图形的表意关系进行开创性的设计使之将汉字与图形达到完美统一。先人造字思维的特殊性影响着我们今天的景观设计,延续了丰富的文化蕴含。
“人类文化实践活动是在思维方式和观念意识的影响下展开。人们文化创造物的面貌便无可避免的受制于其思维与观念的模式。”[1]每个人的思维方式,常受到人们自身所处的历史文化以及地理环境的制约。中华民族经历数千年的锤炼,已逐渐形成了中国人独有的思维模式。我国汉字图形就是在这种传统思维的前提下产生的,在此,需考虑相应的传统思想模式与观念意识对其产生的影响。
(一)追寻原始信息。传统汉字图形的产生和汉字起源、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出土原始社会的陶器中刻画了许多字符,有些字符图形语言强烈,有些字符已形成早期文字的特征。图形与字符相容,便产生甲骨文,与此同时汉字图形的概念也已形成。”[2]传统汉字图形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原始时期的图形字符阶段,换言之,原始时期先民的思想观念或多或少地遗留在了汉字图形中,为汉字图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二)聚类思维模式。在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类”强调事物之间的“似”,思维主体在思维过程中所依存的是直觉体悟,而不是逻辑的思辩。[3]通过“类”的思维特征,在中国文化的各层面上都留有深刻的印象。如,与汉字同源的中国画,在创作中所提倡的“不似之似”;在诗文创作中强调“义类”、在中国传统纹样中遵循“阴阳”之说等。这些都体现了思维上的主观体验和客观表现的高度渗透和统一。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一书中提出“六书”说: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这是最早对古文字造字方法的概括。依照传统汉字六书造字之根本,试将其思维模式在现代景观设计中探寻新思路,方法如下:
“象形”在汉字中占重要组成部分。“象形”从设计思维上来看是形象思维,运用最直观、最简洁的线条描摹自然界客观事物,对其进行概括、归纳,让观者一看就能把字形与具体事物联系起来,知道它所代表的客观事物。这种设计思维是我们对传统汉字进行创意的突破口,也是最容易表现的手法之一。比如:“(甲骨文)“人”字像人的侧面形状;“月”字像一弯月亮的形状。”[4]在现代景观中运用形象思维方法最为普遍,比如景观墙、景观小品等。以形象思维方式,将自然界、人、动植物等客观现实形态作为设计元素,运用概括、简化、提炼等手段,进行图形化的再创造,塑造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视觉形象,为之增加亲和力和感染力。
“指事”对于描摹具体的形态时具有很大局限性。用符号表示抽象概念,如:点、线、面、上、下、左、右、一、二等。特指一些特定性的符号,从而形成“指事”文字。
在现代景观指示性设计中,常用国际标准化图例作为提示,比如,停车位、禁止、残疾人通道等。再如,中国古典私家园林中,用以诗词歌赋为园景内的匾额、对联点题。例如:“退思园”、“沧浪亭”、“月到风来亭”等。每段词无不浓缩了各园子的意境美,以这种抽象的表达形式留有观者遐想的空间,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会意”是把相同意义上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象形字或指事字结合起来,通过创造性思维对事物获得直接观察和感受,把握第一印象。如:甲骨文中的“从”字,将两个人组合在一起,一个人站在另一个人后面,表示跟从。
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相类似的图形元素进行排列组合,如阵列式、正反关系排列等。以某城市公共座椅为例,两种不同材质、不同颜色的座椅,由休息者随意摆放,产生共用线,简化结构形式。当每个构筑物独立或组合式存在时都会满足休息的功能,如果组团式的摆放在公共空间中同时会增加趣味性和互动性。与传统汉字中“阴与阳”、“凸与凹”等形成相似关系。这种形式同样发挥了创意性思维的意义。
“形声”、“转注”、“假借”字基本保留了“象形”、“指事”、“会意”字的思维方式,同时更加丰富了文字的组合形式,它是形之象与声之象的融合,具有深层表意功能,构成了一个隐性的会意系统。正如现代景观设计表达,既有视觉形象的美感又有功能上的满足同时又要蕴含一定的文化理念。
在传统汉字设计中,美不仅仅体现在局部,而是对笔形、结构以及整个设计的把握。我们仔细揣摩传统汉字造型的各种形态,不难发现古人对对称、均衡、韵律等形式法则的理解。恰恰在这点上与现代景观设计思维基本美学原则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以下介绍传统汉字与现代景观设计二者之间相通的美学特征。
对字结构上下、左右、左中右在笔划与数量和体量感上完全相等的一种美的形式。这种对称字体具有端庄、整齐、严谨、高度概括的美学特征。
中国自古以来,无论景观、建筑、室内设计都包含这一形式美的原则,比如北京故宫、天坛等都属于此类布局。均衡关系是对称中的特例,虽然笔画数量不等,但在体量感上相对平衡,与此同时在景观设计中布局大小、主次都以这种法则为基础。使得设计的场地形态活跃不单调,又能体现出视觉上的均衡和完美。
在书写文字的过程中,在对笔划连用时,产生出具有整体感和连贯性的形式美,这是中国传统书体造型中的一种表现形式,特别体现在行书、草书体中。这种表现手法笔势起伏与连笔的流畅交相辉映,使姿态优美而凝练、自然而舒展,具有巧妙的形式美感。现代景观设计在这一环节中同样是必不可少的美学法则之一。节奏可打破规律的重复性在景观设计中起到调和作用,避免呆板的形式出现,产生节奏感。韵律则为节奏的变化形式增加调和剂,构成景观设计元素中主与从、围与透、藏与露、虚与实、疏与密、明与暗等方面的组合,整个环境富于节奏与韵律。
中国传统书体造型中,较多地运用了直线与弧线、直线与折线配合,显示出字体线条圆滑、优美。直、曲线是现代设计规律中不可忽视的对比手法。对比与和谐之美是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美学法则又一种体现。讲求对比和谐往往才具有审美性和趣味性,事物如果缺乏对比,就没有矛盾,也不可能构成完整的事物。现代景观设计通过形、色、比例、质感的对比,达到对比中存在和谐的效果。
传统汉字思维方式是中国文化艺术之瑰宝,汉字图形语言,是对自然界某些空间样态的描述。景观设计师根据场地的自然状态进行人为地美化、艺术加工满足人们对空间的需求。因此,考察传统汉字思维与现代景观设计的关系,无论是对传统文化生命的延续,还是对现代景观设计思维的启示,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通过传统汉字的造字思维方式与现代景观设计创意思维中基本美学原则的联系,旨在抛砖引玉,为发扬传统汉字造字思维方式在现代景观设计表达中做些有意义的尝试和探讨。
[1]刘志基.汉字研究新视野[M].西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
[2]齐冲天.书法文字学[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
[3]二十世纪书法研究丛书[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8.
[4]许缜.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J06
A
2095-3763(2012)02-0012-02
2011-10-18
金颂文(1981-),女,吉林集安人,河北民族师范学院美术系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为城市公共环境设计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