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鸿
(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我们处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化,各个组织对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多元化,高等教育对学生的单一培养模式已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高校扩招以来,随着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加,供需的不平衡进一步加大,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日益严峻。
近年来,就业市场出现了这样一个局面,一方面大学生就业难,一方面企业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也难以招聘到合格的人才。这种“悖论”的出现为高等教育提出了警示:我们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去服务社会?我们应怎样培养人才去服务社会?归根结底,毕业生的质量取决于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否合理、是否科学。为了提高经济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我们有必要对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传统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往往课程体系设置比较单一,教学手段比较落后,培养出来的学生综合素质不高,缺乏适应社会各行各业需要的能力。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近年来,为适应社会需要,各高校经济学专业不断调整学生培养方案,以期提高学生的竞争力。但普遍来看,学校虽然设置了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以及专业实习实践等课程,但理论课多,实践环节的课程设置还太少,而专业实习一般安排在大三下半学期或大四上学期进行,学生忙于考研、考公务员或找工作,实习效果不是很理想。
(二)教学活动重灌输,轻思考。在课堂教学中,高校一直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虽然多媒体教学已应用多年,但主要还是以教师系统讲授、学生听和记笔记为主,学生很少直接参与课堂内容的设置、讨论和反馈。这种学习方式缺乏自主性、实践性和交往性,学生只是被动地接收老师传递的信息,大部分学生已习惯标准答案式学习方式,对问题的性质、内容缺少独立思考判断能力,更缺乏创新能力。
(三)学生评定重考试,轻平时。目前,大学课堂教学中常常存在着学生厌学,为得到学分而学习的情况,学生非常重视考试成绩的多少,而不问自己的付出和努力。单一的期末考试评价方式难以检测学生对知识、技能的全面掌握情况,因此改革考试制度势在必行。对学生进行严格考核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考核方式的改革有助于改变学生平时不学习、考试狠用功的局面。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应强调“贵在平时”,“重在平时”。
关于经济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有多种提法,常见的说法是: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熟悉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知识结构合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综合素质的适应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需要的专门人才。为了达到该目标,有效提高学生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应为经济学专业学生的培养和发展设定原则,确定恰当的培养模式。
(一)以人为本原则。知识经济时代,人本管理理念已深入人心。全社会各行各业都在谈以人为本,但真正做到这点的组织却很少。在高校中,我们认为应真正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个性发展需求,把学校的发展转移到满足学生发展从而促进学生与学校共同发展上来,对学生采用“自主式”、“民主式”管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学以致用原则。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经济学专业毕业生能否符合社会需求,达到用人单位满意是检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有效性的重要标准。经济学专业应根据市场需求的特点、方向,调整课程设置内容,停开那些内容陈旧、过时的课程,对一些理论性强的课程向应用方向拓展、延伸,新设一些实用性强、符合实际需要的课程。
(三)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并重原则。传统的经济学课程理论知识涵养面广,而实践性不强。我们应突破传统经济学的教育观念,在观念上要实现以传授知识为主到以培养能力为主的转变,采取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相互融合的方式提高整个课程体系的实用价值。
(四)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并进原则。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人。德国著名伦理学家弗里德里希·包尔生说:“所有的技艺根本上都服务于一个共同的目的——人生的完善。”在学生的培养上,我们不但要看学生专业素质的高低,更要重视综合素质的提升,尤其是自我管理能力、学习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沟通能力、创业能力、人际交往等能力的提升。
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各个高校的共同使命。由于不同的学校不同的专业办学条件不同、历史不同,人才培养模式也各有不同。不同的高校应根据自身特点选择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经济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普通高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课程设置体系的调整。目前,绝大多数高校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是由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环节三部分构成。必修课包括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主要有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外语、计算机、思想道德修养、形势与政策、体育、微积分、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财政学等课程。必修课课程中外语、计算机、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等专业基础课为核心课程。选修课包括经济学各专业方向的专业系列选修课及相应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教育科学和艺术等方面的课程。实践环节主要包括经济学专业实习、社会实践、军事课、学年论文、毕业论文、信息检索技能训练等实践活动。
国际课程论专家菲利浦·泰勒指出:“课程是教育事业的核心,是教育运行的手段。没有课程,教育就没有了用以传达信息、表达意义、说明价值的媒介。”课程体系设置非常关键,是确保实现专业教育有效性的通道。课程体系调整方式可以是一年级实行通识教育,即开设学生必修公共课和经济学理论等基础课;二年级主修专业必修课后再进行应用性学科的选择;三年级加强社会实践方面的课程和内容,增加专业实习时间;四年级根据学生情况进行分类,可把学生分成普通生和优等生两部分,普通生可不进行毕业论文写作,可通过社会实践等方式进行考核。
课程调整应遵循经济学科的教学规律,优化课程体系结构,合理安排必修、选修课的比例,扩大实践课的数量。经济学专业涉及内容广泛,可与许多学科进行兼容。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可给学生提供大量的选修课程,从各个领域给学生更多更灵活的选择权。高校之间应加强学分互认,课程共享。
(二)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是提高经济学教学效果和整体水平的关键环节。教师应根据所授课程的特点灵活地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应采用代理性学习和亲验性学习两种模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提高教学质量。亲验式的教学包括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现场操作、角色扮演、游戏竞争、模拟实践、团队活动等方法,以学生为本,给学生提供参与性、合作性的学习的机会。学校实验室应全天候为学生开放,让学生充分利用实验室进行学习,给学生自由空间,使其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校之间精品课程等资源共享越来越方便,“以教”为主的教学方式渐渐向“以学为主”转变,今后的发展趋势是自主学习模式的盛行。这种模式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教学效果是使学生从不得不学激发到“肯学、会学”,进而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创新精神。教师应做好角色转变,由指导者变为引导者,由讲授者变为启发者,教师和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合作者。为适应自主学习模式,一些学校也在转变思路,适当减少上课时数,如72学时课变为54学时,54学时课变为36学时,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思考时间和空间。
教学方式的改革还包括考试制度的改革,应改变一张试卷决定成绩的单一考核方法,考试可以采用面试口试、做演讲、专题报告、市场调查、企业策划、模拟实践等多种方式,时间选择上也可以有弹性。
(三)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大学扩招以来,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一道难题,可以预见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学生走上创业之路。学校可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大学生创业,如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创业教育等课程,组织学生创业团队等。据美国高校和雇主协会统计,美国大学毕业生创业参与率已超过20%。美国多所高校有多年举办创业计划大赛的历史,许多新兴企业的创始人出自创业计划大赛的获胜者。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做法,鼓励学生组成创业团队,参与创业竞赛和项目,政府和学校可在资金、税收、技术等方面予以支持。
高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主战场,在当前建立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指导下,经济学专业的首要任务是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取决于多方面因素,最根本的是把学生放在创新教育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搭建创新创业平台,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技能活动,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对创业失败的心理承受力。
(四)实习实践能力的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不足,学校所学与企业所需脱节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实习实践能力,一是要做好校内实验室的建设。经济学专业可与企业合作或在学校支持下建设多功能高品质实验室,如会计模拟实验室、证券投资实验室等。通过最新最先进的软件设备,学生可不出校门,模拟企业业务流程。学生可组成各种团队,如担任总经理、各部门经理进行项目决策、竞争模拟,因模拟内容和现实高度一致,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直接进行实战演练,达到良好的实践效果。二是要增加实训课数量。经济学专业可在每一门理论课开设的同时,增加一定量的实践实训内容,这样每门课都有训练内容,不但促进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还能真正做到学了能用,学了会用。实训课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把自主学习模式贯穿其中。三是要实施校企合作,做好实习基地建设。校企合作对于学生来说,意味着走出教室,以企业人的身份参与到企业的各项工作中来,在工作实践中学习成长。校企合作不单是为学生实习提供场所,更重要的是为学生就业搭建平台。学校与企业合作,工作和学习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实现企业、学生、高校和社会的多赢,是高等教育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的必然选择。高校各个专业都有自己的实习基地,学校可对校外实习实践基地进行整合,利用基地为多专业多学科服务,培养跨专业综合性人才。四是举办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如开展寒暑假“三下乡”活动、支教活动、社会公益活动等,让学生走出校园,服务社会。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培养关系到个人的成长、社会的和谐、国家的强盛。一些高等学校的经济学专业发展时间还比较短,还不够完善,我们需要借鉴国外成熟的经验,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适合学校特色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与企业和相关院校通力合作,真正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具有高素质、高适应性的应用型人才。
[1]周三多,陈伟明.管理学(第3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10.
[2]菲利浦.泰勒.王伟廉译.课程研究导论[M].北京:春秋出版社,1989.
[3]刘冬蕾,马丽岩.经济管理类本科实践型人才培养思考[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