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邓演达的民权政治思想

2012-08-15 00:46王寅平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农工平民政权

王寅平

(云南省社会主义学院,云南 昆明 650031)

论邓演达的民权政治思想

王寅平

(云南省社会主义学院,云南 昆明 650031)

邓演达的民权政治思想与当今政治思想等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具有进步性,本文阐述了他的具有阶级性民权主义、以生产部门和劳动平民群众为主导的民主政治、代表劳动平民群众利益的平民政权等思想。

邓演达 民权主义 民主政治

邓演达是著名的国民党左派代表、第三党主要创始人,对土地革命和农民运动有着深入研究。他提出了 “农工平民革命”、“平民政权”、“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等重要政治主张,这些思想主张与当今的经济、社会和政治所体现的思想主张有着诸多相似性,深刻反映了其思想的进步性及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深邃思考[1](P54),本文即对其试作阐述。

一、具有阶级性的民权主义

民权主义是孙中山三民主义不可分割的有机构成。邓演达认为,民权主义是对封建官僚政治的革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首先,革命的主体具有阶级性。邓演达认为,三民主义是整体性的国民革命,但是革命群众的阶级成分有很大的差异。相对于民族主义革命因所得利益广泛覆盖社会各阶级民众,革命群众阶级成分范围宽广,民权主义革命的阶级成分相对集中,“除了目前旧社会的统治者及与统治者发生关系的反动成分以外,其他的革命民众才有参加民权革 命的可 能”[2](P124)。但相对于以被压迫被剥削的广大生产者为革命生力军的民生主义革命,其阶级成分则非常宽广,辛亥革命即如此,其“领导成分是在野的及在朝而不满于现状的士大夫多过其他一切”[3](P141)。

其次,民权运动目标具有阶级性。多种阶级成分参加的民权运动有着不同的目标和结果,邓演达认为,以往的“民权”运动其目标方向都不是实质性的三民主义革命,结果仍然是形成不同形式的官僚政治,与封建的官僚政治相比在反动上可能有过之而无不及。

第三,民权主义思想具有阶级性。邓演达认为,欧洲式民主政治、议会政治,在一些人看来具有超阶级性,是民主政治的理想,但是它不能被用来指导建立中国的民主政治,因为“欧洲式的民主政治是统治及被统治者力量底相对的平衡发展底结果”[2](P143)。在中国不能建立起欧洲式的民主政治,是因为中国资产阶级力量微薄及中国农工平民大众经济条件落后,因此必然在民权革命中“上演着不均衡的发展行程”。

二、实行开放的以生产部门和劳动平民群众为主导的民主政治

议会政治是民主政治的基本形式,针对南京政府1929年颁布的“国民会议”选举法,邓演达提出了以生产部门和劳动平民群众为主导的民主政治主张。

第一,开放社会民众直接参加政治。“传统的官僚统治,在形式上是由士大夫执行,是完全和生产者隔离的政治形态”,实为“双重寄生,双重剥削的”。民主政治要求国家政权与社会民众之间的关系是后者委托而非无条件地被统治于前者,最根本的形式是受委托的代表直接从社会广大平民群众中产生。“因为只有人民自己可以了解自己的痛苦和要求”,“才可以代表广大痛苦无告的平民群众”[2](P151)。从社会民众中直接产生代表,就是要保证人民团体“要有绝对的集会、结社、言论、通讯、居住底自由”,“都应该有选举代表参与国民会议的权利”,要解除对被选举代表身份无端的限制,特别是要消除 “剥夺真正劳动人民底被选举权”的各种限制条件和规定。

第二,生产部门及劳动大众主导政治。邓演达认为官僚政治的通病在和生产行程隔绝,民主政治是社会经济生活主导政治,而社会生产部门和劳动大众是社会经济生活的主体,应该支配社会经济生活从而主导政治。生产部门和劳动大众因集体的、社会的利益要求,必然形成关系密切的职业团体和准职业团体。在政治向社会开放的基础上,由这些团体参政,是生产部门和劳动大众主导政治的基本方式。参加政治的社会团体代表构成应该体现占全国人口大多数的农工平民数量,要收平民政权的实效,“直接参加生产的农民工人占60%,其他各职业团体及准职业团体占40%”[2](P155)。

第三,人民及职业团体的代表共同行使最高主权。邓演达认为,国家的最高主权是对政权的权力,包括订立政权制度、组织并监督政权执行机关等权力。由劳动者及生产部门代表占多数组成的权力受委托机关——国民会议,是国家最高主权机关。它既不是执行机关的附属,也不是立法机关及监察机关的派生物。“它要在执行机关之上”,“它要行使立法及监察的职权”。邓演达反对欧美流行的三权分立制,主张立法不与执行机关分离,一切权力集中于国民大会,在国民大会之下设立执行机关,各地方的权力机关属于各地方人民大会,认为如此才能真正执行人民的意志。

三、建立代表劳动平民群众利益的平民政权

建立平民政权是邓演达民权政治思想的实践主张,其平民政权构成包括广大从事生产活动的劳动者及封建势力和资本势力的受压迫者成分,是多阶级的,劳动生产者成分是政权主体。

(一)农工平民革命是建立平民政权的根本途径

平民革命思想是邓演达革命思想的核心并作了深入阐述。首先,平民革命的政治斗争是建立平民政权的基本手段。政治变革和社会变革均为经济变革而产生的,但是,“如果人民不能有组织地去掌握政权及有觉悟的去运用政权,则一切经济的变革只能自然地演化而不能使其与任务的要求相适应”,所以,“我们要不顾一切地坚决地去实行政治奋斗,去发动群众”[2](P298)。

其次,革命群众的成分是多阶级的,要重视不同社会成分的革命作用。中国革命“必然的要以农工为核心,而其他一切被官僚地主压迫剥削的成分都会围绕农工的周围,构成广大的革命群众,以履行革命的任务”;工商业者被官僚军阀压迫抽剥在对抗军阀的争斗中“应该可以附随在工农大众周围”;革命的知识分子,“现时已经分布于农村中及城市中”,“使革命的力量早熟”;一般的知识分子大部分“都客观的非革命不可”,因为其经济景况主要是小资产阶级的有产者,在农工和革命对象之间,“表面上看,很像都无固定的社会分野及隶属”,但在社会经济环境恶化和革命运动前进的社会环境中,“青年知识分子,容易具有农工群众的革命意识”。[2](P299-302)

第三,政治斗争要建立在实现农工经济利益的基础上。革命的主要力量是工人、农民及革命的平民群众。所以,“进行革命,必然的要在现在的矛盾的社会里,把剥削者和压迫者的利益夺取”,“这样才能够推 动革命,保 障革命”[2](P124)。农工的根本问题是农村衰败、手工业者破产和产业工人劳动价格低贱,广大农工大众失去了生存基本手段,劳动受到残酷剥削。其根本原因在于广大农民自给耕作土地的不断流失并受封建地主及高利资本的控制。所以土地问题是平民革命要解决的首要的基本的经济问题,实行“耕者有其田”是“急迫不能久待问题,必须立时去做才行”[2](P310)。

第四,政治斗争要充分重视保护和提高社会生产机能。在政治斗争中,特别是对于经济制度的转移,要运用正当的革命手段即政治手段、有组织的斗争程序开展政治运动和社会运动,“决不能用单纯否定消灭的方式”。对私人工商业,从社会生产及分配的机能需要方面看,有限度的存在“尚应有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在土地的问题上,实行“耕者有其田”,但土地的重新分配及管理,必须由革命的政权机关实行,而非在政治运动中实施。农业集体化是改变落后小农生产的重要途径,但为促进农村生产力的提高,“个体农村经济还要在相当时期内允许其存在”[2](P300-309)。

(二)唤醒平民群众开展政治斗争是建立平民政权的前提

邓演达认为资产阶级不是建立平民政权的基本力量,因为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因受帝国主义及封建势力压迫束缚,不能顺利发展。而且中国资产阶级并非单纯的工业资产阶级,而是以与帝国主义、军阀、官僚及地主等相结合的买办、高利贷者及商业资本家为多。因此,“本国的资产阶级的政治意识是暧昧的”[2](P345)。平民群众特别是直接生产者的农工阶级,在数量上占中国人民的绝大多数,在政治上受最严重的压迫,在经济上受着残酷的剥削,“十二分的需要解放的争斗”。所以,“客观上,在不远的将来,那些被压迫的大多数平民群众,必然会参加伟大的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也必然是要他们参加政治的斗争,才能形成代表他们自己利益的平民政权”。但是农工大众不是由于他们数量多、受剥削压迫重,就自然形成斗争的阶级并具有强大的阶级力量。只有农工大众觉悟起来才能形成斗争的阶级,只有组织起来才能形成强大的阶级力量。邓演达指出在平民群众的组织当中,最切实的莫过于职业的组织,“只有职业组织能使从事各种生产的平民发生密切的利害关系”[2](P351),也才能够团结他们。

(三)由生产的职业团体和劳动者代表发动组织平民政权

平民政权应该依照民主程序进行组织,而民主程序的原则要保证从成员构成、权力构成、中央与地方的政权关系、政权机关与平民群众及职业团体关系等方面都体现平民政权的实质。

首先,由职业团体及代表参加组织政权。只有自己组织的代表才能代表本组织的阶级利益。“必须以有组织的职业团体代表构成中央及地方政权的发动机关”,才可以“使参加生产各部门的民众确实地和政权连接而不发生隔阂”[2](P351)。

其次,从政权成员成分构成上保证农工劳动者代表的多数。从政权的发动机关的职业及准职业团体代表到具有最高主权机关及政权执行机关的成分构成都要体现农工生产者代表的多数性。以“直接参加生产的农民工人占60%”组成全国最高权力机关,临时接收政权,议订宪法的国民会议,地方权力机关“应按此原则组成之”。

第三,主张最高主权集中,地方分权自治。“立法机关不与执行机关分离,一切权力属于国民会议,在国民会议之下设立执行机关”[2](P352)。实行地方分权自治,是因为 “过去的中央政权只是形式的统一,并且妨害了地方人民的发展”。

第四,政权的保持依靠生产部门的民众和职业团体。要使平民政权得以保持,必须造就人民的武装来保护革命。要建设人民的武装,除实行普遍的征兵制度,还要依靠生产部门民众的热诚参加和职业团体的主动动员,“平民的职业团体的政权和人民的武装二者有不可分的关系”[2](P353)。

[1]张军民.民主党派史(新民主主义时期)[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2]邓演达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D631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1-2803(2012)06-0051-03

2012-10-19

王寅平(1962—),男,福建福州人,云南省社会主义学院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

贺俊春

猜你喜欢
农工平民政权
探索“农工之家”建、管、用 激发基层组织活力
乌克兰战火未息,平民在帮助平民
湖南最早的农工会组织在哪里成立?
党的七大擘画建立新型国家政权的蓝图
“免费农工”
非富即贵? 平民也很爽 10款5000元以内AV放大器简析
太行山第一个苏维埃政权
平民领袖
盯紧!这些将是5年内最赚钱的平民职业
兵团农工专业合作社发展势头强劲由2012年的60余家迅速发展到2015年的1374家